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二、三十年前的雕刻記憶(初心初愿)

石木生花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從小就喜歡手工制作,那個時代兒童玩具匱乏,再說農(nóng)家連吃飽飯都是問題,哪里有閑錢給孩子奢侈的玩具啊。我似乎天生長于手工制作,只要是我見到別人玩的或賣的玩具,我都能憑自己的一雙手復制出來,于是我身邊就聚集了一些與我同齡或小的孩子,自己做給小伙伴做,雖貧窮但快樂。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小學五六年級的樣子家里開始使用蠟燭應急沒電時的黑暗,那時候經(jīng)常停電,以前沒電多用煤油燈,去供銷社買煤油,點煤油燈,煤油燃燒后空氣污染嚴重,早晨起床洗臉會從鼻子里擤出黑乎乎的東西。逐漸的煤油燈就被蠟燭替代了。我喜歡蠟燭的原因不僅是空氣清潔了,而是我發(fā)現(xiàn)流下來的蠟液可以趁熱捏小鳥,小鳥的眼睛用個細鐵絲先在蠟火上燒熱再蘸一下蠟燭,點出來的眼睛竟然是黑的,自從我第一組小鳥用玻璃罐頭瓶子罩著面世后,在大人們的夸獎中,在小朋友們的圍著求助中,我心里美極了。小朋友還會偷拿家里的蠟燭求我給捏。這是我最早的捏塑記憶,前二年給學生上軟陶手工課,想及起來復制了一組放置案頭,時常見著,時常憶及兒時的快樂時光。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上通榆師范讀書后,我的初中美術老師(也是我的啟蒙老師)劉振啟老師,給我刻了一枚陰文的《王占君印》篆刻印章,鼓勵我學習美術。我第一次接觸篆刻并喜歡上了篆刻,篆刻實踐中又了解認知了印鈕,又喜歡上了印鈕雕刻,大約是從1986年第一次用一個有機彩色玻璃雕刻蹲坐的小狗開始,到1988年暑假前主要用篆刻的青田石章料,刻了三十幾件作品,在學校小有名氣的!我的化學老師李榮,他在《吉林日報》上看到公主嶺的農(nóng)民雕刻家孫文禮石雕作品《九龜鬧潮》在全國工藝美術作品展覽中獲獎并被國家領導人接見的報到消息并剪裁下來送我,因為上面載有"公主嶺市靠山屯字樣"地址,他鼓勵我去拜師學藝。暑假我向?qū)W校學生處的閆青林老師借了100元錢,約了一個同學陪我繞四平去了公主嶺找孫文禮老師拜師學藝,孫老師了解了我的情況,毫不保留的給我展示了他創(chuàng)作的許多精品,指點我?guī)У膸准髌返某晒εc不足,指導雕刻的方法技巧,雕刻刀具的制作等,并帶我去了他工作過的公主嶺工藝美術廠,給我討要石料,從此我不再從飯碗里省錢買石頭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從公主嶺拜師回來開闊了眼界,又創(chuàng)作了幾件作品,參加通榆縣美術作品展獲了一等獎,還參加了創(chuàng)作交流會,1988年底作品又被白城市群眾藝術館推送參加吉林省年工藝美術作品展,1989年畢業(yè)前夕石雕作品又在吉林省中等師范學校美術巡回展中展出,在迎接省聯(lián)檢活動中校內(nèi)美術作品展覽中展出,得到與會省內(nèi)各校領導的好評。我還意外的被學校保送到吉林師范學院美術系讀書,這是我的愛好帶給我的驚喜,也改變了我的人生。</span></p> <h3>我笫一次雕刻的小玩具,不想從此就喜歡上了雕刻。后來參考這件又借鑒石雕獅子印鈕,通高不超過10厘米,獅子口中的圓球能動。可惜連照片也沒有留存。</h3> <p class="ql-block">用軟陶捏塑復制的兒時蠟燭捏塑小鳥的意境,原來的蠟燭捏塑作品怕別人動弄壞了,找個玻璃瓶子罩著。顏色單一,沒有彩陶色彩豐富。</p> <h3>在通榆師范學校讀書時雕刻的石雕作品。黑白照片由劉振啟老師拍照,彩色照片由于云老師拍照。這些作品大多散失,只有這些珍貴的照片作為紀念了。</h3> <h3>二幅彩照是我的作品在學校展覽時,學校團委書記于云老師給拍照的。畢業(yè)前白城市群眾藝術館組織作品參加省工藝美術作品展覽,以及省教委組織的教育系統(tǒng)師生美術作品集的作品征集,選拿了大多數(shù)的精品,可惜的是沒有一件歸還回來,省教委組織的《吉林省教育系統(tǒng)師生美術作品集》中入選一件,"省工美展"無聲無息,當時我在吉林師學院讀書沒有及時追查,畢業(yè)后再查詢,白城市群眾藝術館當年負責這項工作的那個老師退休,成了無頭案了,由此我再沒參加任何展覽活動。組織者為了工作而工作,不尊重別人的勞動創(chuàng)作。劉振啟老師、于云老師的照片竟成了忘卻不了的紀念。</h3> <h3>松花硯的硯材是我第一次去通化相親時,當時對象關系的愛人,帶我去縣城郊區(qū)一個小村子的樸姓師付家看松花硯雕時,樸師付贈送的一塊剛切割下來的石板,主要工具是鋼鋸條,分割用它,雕刻時折斷用斷面,鋸條用布條纏上輕點硌手,純手工雕刻的笫一方硯。</h3> <h3>我在吉林師范學院美術系畢業(yè)前夕,系主任宋繼中教授推薦我給學校雕刻的《師表》、《一樂亭》、《一鑒池》、《師陶園》四座碑石,碑文書法者吉林"四老"的金意庵、劉廼中二位</h3> <h3>圖片中的《麻姑獻壽》是我第一件石雕人物作品,應通榆師范學校總務主任谷金老師為老姐姐祝壽之請,勉力而為?!遏~龍壺酒具》使用的是孫文禮老師從公主嶺工藝美術廠要來的石頭,回贈給我在內(nèi)蒙巴林送我巴林石的學生叔姥爺,壺把魚形裝飾,不能拿持,壺口龍頭,壺蓋刻一臥小獅,壺身光潔無飾,手工挖膛,能裝二兩白酒,配四個同料小杯。</h3> <p>1994年應翟德生廠長之邀給通榆縣工藝美術廠設計雕刻的向海旅游紀念品樣品。朱家安老師在通榆縣美術界有很高的威望,這件工作工藝美術廠的翟廠長首先找到了朱老師,朱老師提攜我,向翟廠長推薦我來做,在利益、榮譽面前可見恩師對我的情誼。</p> <h3>沉積巖,側(cè)面的沉積層次分明、參差錯落很漂亮的。這樣類似的幾方硯臺都是借原石外形、石頭原有凹面硯池特點用磨刀"油石"磨制的,上面的文字用辦斷的鋼鋸條刻的。</h3> <h3>石頭中包裹小石頭,我自己命名"石瘤石"。側(cè)光看有金星。</h3> <h3>這塊石頭最小,剛好握于手中。當時沒有"手把硯"一說。</h3> <h3>石瘤石</h3> <h3>以上這幾塊石硯的原石都撿拾于妻子三姐家邊上的大河邊(通化縣光華鎮(zhèn)),陪妻子回娘家,閑著遛河邊撿石頭,一則手頭沒有雕刻工具,二則喜歡沉積巖的肌理,就買了塊磨刀的"油石"磨了硯塘。</h3> <h3>通榆師范學校工作時,學校的煤堆邊上堆著許多鍋爐工人挑出來的煤坩石,有的通體油黑份量很重,看著似乎能刻動。從中挑了幾塊,這塊敲了一下,二半了,就設計成這樣了?,F(xiàn)在看二十幾年過去了,石性還算穩(wěn)定。</h3> <h3>這塊煤坩石自然形象很像老牛身體,就磨了牛頭大形,做了一對牛角鑲嵌上去了。最后設計成了臥牛造型的印泥盒。</h3> <p>二0一九年砂石廠撿石,二0二0年夏六月十九日制。</p> <p>二0二0年六月十八日偶得于白城市四季華城北側(cè)公園的人工水渠溝側(cè),沉積巖灰綠、紫黑二色,做硯材質(zhì)極佳,不可多得,名巜天池映月》。</p> <h3>巜降龍伏虎》鈕。主鈕巧色雕刻一條降龍,龍頭下面的空白處雕刻一只驚恐的回頭猛虎。印石購買地記不清了。</h3> 這二枚印鈕的原料購買于通榆縣榮華畫社,我在通榆師范讀書時的美術恩師朱家安開的,由老伴打理買賣,通榆縣年畫當年在全國很有名氣,因為還被文化部評了繪畫之鄉(xiāng),朱老師也僅是中專文憑,但他極聰明.悟性好,藝術造詣極高,中國畫方面人物、山水、花鳥全能,油畫風景大作懸掛在學校門廳,年畫方面的成就更是了得,畢業(yè)工作后才了解他是通榆年畫的代表畫家"八大金剛"之一,剪紙作品發(fā)表于《人民日報》時,同版面刊登郭沬若給他作品的配詩。<div> 朱老師當時創(chuàng)作的畫面具有立體空間的風景小壁畫在通榆縣很暢銷,他自己做不過來,就找他教的學生來幫忙制作"流水線"上的某道工序,我們班上的佟大勇、張峰也都去過,我可能因為性格老師喜歡,去的多些,逐漸學會全套工藝,并能夠獨立制作。好像是1987年暑假前我讓父親提前在家找木工做了四個畫框,配了玻璃和膠合板的背板,暑假繪制后在農(nóng)村鄉(xiāng)供銷社門口一擺,沒幾天都賣了,可見群眾喜歡與暢銷程度,我當時的繪畫和工藝水平哪能和朱老師比?</div><div> 我大學畢業(yè)后回母校通榆師范工作,那時教研室里新老師拜師付,朱老師理所當然的是我首選,一直到他退休。我美術專業(yè)在朱老師身上愛益良多。</div>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這枚巧色印鈕的青田石章料,最早刻后命名《弄潮》,2007年國慶節(jié)孫文禮老師夫婦受我邀請來白城做客時,出示給他,請他指點,他褒獎之余又提出了修改意見,并且操刀為我示范修改,我才知道烏龜殼上對稱性的"十三塊瓦"、身體的動態(tài)與腿爪的細節(jié)等,老師對烏龜?shù)募氈掠^察與創(chuàng)作表現(xiàn)之精細,使我受教,他建議我作品命名《合家歡》時使我聯(lián)想到一次陪愛人探望岳父.岳母時,岳父飯桌上談起家庭幸福觀的核心:家庭合睦。上輩人的人生觀與對晚輩希望和祝愿,躍然于藝術創(chuàng)作、平凡生活之中,心里感悟?qū)O老師的建議,我欣然接受,在我的請求下孫老師親自給我微刻題記。</span></p> <h3>工作后,白城市教育系統(tǒng)每年都組織一次全市的教師書法比賽,軟筆.硬筆.篆刻等幾種形式,市教育系統(tǒng)會篆刻的教師沒幾個,我的篆刻作品在《書法報》1993年主辦的全國教育系統(tǒng)教師篆刻比賽上獲得三等獎,參加市里比賽沒有懸念,但也逐漸失去了參加的興趣,軟筆書法沒水平,硬筆書法受初中美術老師劉振啟和上屆師兄王立國的影響,加之喜歡與努力偏有所長,第一次的參賽作品上鐫刻了這枚小姓名印章,好像是忐忑的心境之故,印章上側(cè)面雕刻了一只在洞口怯怯觀望的小猴。沒想到這次參賽作品獲得了硬筆類一等獎。</h3> <h3>鋁絲、藥瓶蓋熔化鑄造的。從此事上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感悟工匠匠心獨具。</h3> <h3>依河卵石的外形簡單的線雕,鑲嵌了粉紅色石頭的眼睛。</h3> <h3>最早撿的黃蠟石。原來想刻的是老僧人,只是刻了綠豆粒大小的頭部五官,自我感覺還好,可是一個孩子看了說:挺好玩啊,一個小孩圍著被子賴著不起床。我無語,童言無忌?</h3> <h3>近三、四年喜歡上了撿黃蠟石,收藏把玩黃蠟石,這塊石頭圖案奇特,這個角度看是一個長衣高冠、束腰垂手的古人,另一個角看是一個懷抱酒壇,醉臥的束發(fā)、長衫的老人,我命名《李白醉酒》,而那個束腰垂手人的形象剛好是李白的一條腿,腳變了頭及高冠,我命名《高力士》,一石二像,只惜圖像石色灰,與底色反差小,對比不強。</h3> <h3>這類的河卵石鋼鋸條能夠鋸開,也能用鋼鋸條制的刻刀篆刻印章。</h3> <h3>這塊小石頭撿于通化縣光華鎮(zhèn)</h3> <h3>這塊石頭是我1988年暑假去公主嶺拜訪孫文禮老師,他帶我去已停產(chǎn)的公主嶺工藝美術廠要來的,當時讀書沒錢,孫老師靠自己的面子給討要的。當時激動的不得了,現(xiàn)在回憶也是滿滿的感動。</h3> <h3>剛畢業(yè),朋友介紹教了第一個美術高考生,家長了解我石雕的特長后,特意給在赤峰大坂巴林石石礦工作的叔叔打電話,求她的叔叔給弄了百十斤,作品有《麻姑獻壽》等。這塊石頭放置了二十幾年,還沒有審視出雕刻什么作品好,主要是心被掙錢的美術班占去了,忘了初心??傉f孫文禮老師的才藝因兒子、女兒,孫女、外孫女的不喜歡無人繼承而遺憾,我是最有資質(zhì)、條件的卻也顧及眼前利益而放棄嗎?我想及孫老師更大的失望應該是我的放棄吧?心中忐忑不安,發(fā)瀉于石頭,分割開來,制一巨型印章:印文《大印在肩》自我鞭策,以求喚醒初心。</h3> <h3>當年通榆職業(yè)高中不景氣,出租院子給屠宰老牛的。一個孩子的家長外出給孩子買了個牛角做的筆架,我知道牛角有用就收集了一些。</h3> <h3>偶然翻到的少年時自制玩具一對銅雙锏,純手工,工具是半截鋼鋸條,一把小銼,原料是二根銅鑼銓。锏把后面的環(huán)是用自行車的廢的輔條磨制的小鉆兒鉆的孔,鑲嵌上的。锏的造形是龍頭柄,吐出的龍舌為锏身。</h3> <h3>泥塑的貼塑作品</h3> <h3>泥塑仿制瓦當</h3> <h3>泥塑《數(shù)你有錢》,陶泥捏塑。</h3> <h3>2000年8月24日因為通榆師范學校與白城幼兒師范學校合并,我由通榆縣到白城市工作,新的工作環(huán)境、境遇、辦美術班等原因,篆刻基本上放下了,在通榆師范組織的《金聲玉振》篆刻興趣小組曾經(jīng)在全國的《師范生周報》、《中國校園文學》、《師范教育》等報刊、雜志上都很知名,師生作品多有發(fā)表及版介紹,也沒有再組織;石雕完全放下了。唯有因美術班教學需要,開設泥塑,我在泥塑方面有了些探索,尤其是在泥塑樹根造型筆筒上效果明顯,我的中文老師郭永利肯定之余,鼓勵我開網(wǎng)店,讓它走上市場,創(chuàng)作了幾十個不同造型特色筆筒,我舍不得賣掉,網(wǎng)店也沒開。孫文禮老師二次來白城時請他欣賞,他也很肯定,鼓勵我繼續(xù)下去,心思都在辦美術班掙錢上了,也沒有更好的發(fā)現(xiàn)進步。</h3> <h3>  《美藝書畫苑》的主辦者翟艷彬、張艷夫婦,1999年9月至2004年5月就讀于我工作的白城職業(yè)技術學院,2002年9月至2004年5月的畢業(yè)前二年,他倆選修美術專業(yè),我任教。畢業(yè)后開始幼兒美術教育工作,辦班謀生,與我多有往來。2014年他倆投資加開陶藝手工課,用電窯燒制學生習作。2017年底我考慮試燒我用本地黃、黑色粘土的泥塑筆筒,挑了一個造型簡單.易于復制的筆簡交給他倆,請他們試燒,約1180度高溫燒成了具有金屬光澤、土紅色的泥塑筆簡,敲擊的聲音清脆。色彩我個人覺得比紫砂還好。</h3><h3> 本地泥土泥塑燒陶藝的成功極大的解決了陶泥在外地購買資金、運輸?shù)睦_,降低了學習成本,可操控性更強了。</h3> <h3>《龍鏈瓶》孫文禮老師1992年創(chuàng)作的安祿石石雕作品,整個作品由一整塊安祿石設計雕刻完成,傳統(tǒng)工藝,內(nèi)瓶芯可以自由旋轉(zhuǎn),極為精致,算得上孫老師創(chuàng)作的精品。2016年國慶節(jié)我與工作在松原市油田總局的原東北師大同學再次去拜訪他時,孫老師早計劃贈送給我傳承的作品,這次帶回珍存仰視。</h3> <p class="ql-block">麻梨疙瘩樹根倒流香,樹根收集于突泉縣。</p> <p class="ql-block">杏樹根倒流香《飛流直下三千尺》。</p> <p class="ql-block">筆筒與筆掛的組合,筆筒是竹子酒的外包裝竹筒截取的底部,筆掛是櫻桃樹枝。筆筒上的書法作品是由白城職業(yè)技術學院李靈玉教授書寫創(chuàng)作。</p> <p class="ql-block">山杏樹根筆掛,樹根收集于突泉縣城西北的山上。</p> <p class="ql-block">麻梨疙瘩微形茶臺造型設計的筆搭。</p> <p class="ql-block">麻梨疙瘩筆搭(上圖微形茶臺的倒置)</p> <p class="ql-block">櫻桃樹根瘤雕手把件。這塊材料收集于白城市黨校藍球場邊的護欄網(wǎng)上,網(wǎng)邊的櫻桃樹枝生長進了網(wǎng)眼中,隨著時間的流逝,樹枝越長越粗,被網(wǎng)眼卡壓出了傷疤,在老城改造的時候,因規(guī)劃設計藍球場改建為綠地而被迫拆除,我發(fā)現(xiàn)了這個被卡住的枝干。</p> <p class="ql-block">2018年暑假去長春參觀吉林省工藝美術館舉辦的“東北三省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結識了遼寧省工藝美術大師、遼硯傳人章永軍老師,認識了遼硯的石材,它是與我們吉林通化地區(qū)所產(chǎn)的松花石同一礦脈的松花石類沉積巖,特點是石頭上有“草花”,我因為喜歡而開始激情創(chuàng)作,積累了一些作品,被白城市博物館館長宋德輝老師賞識,他鼓勵我且熱情地推薦我申報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項目。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我的石硯雕刻藝術先后被批準為白城市第八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項目和“王氏石硯雕刻藝術傳承人”。白城市第三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基地、傳習所名錄,“王占君石硯雕刻藝術傳習所”。這是我近年來的努力結果,也是對孫文禮老師的一點交待,二0二二年國慶假期我去四平探望他,正式改稱他“師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