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們這趟肯尼亞之行的人文故事得從我們的司機/導游/老師Edwin說起。之所以說他是我們的老師,是他現(xiàn)場教我們認識了很多我們從來不知道的一些動物,以及肯尼亞一些人文知識。</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原先我聽說我們的司機是余老師他兒子認識的Paul,結(jié)果此人自稱Edwin,我還有點兒心里打鼓,不知道接下來14天好不好跟他相處。</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結(jié)果我們撞到了狗屎運,Edwin真是太棒了!??????</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圖中背對著的那位沒穿迷彩服的就是有193公分高的Edwin。這是他在整個14天的游獵中唯一一次走下車子,去跟森林警察交流。</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他有鷹一般的眼睛,邊開坑坑洼洼的爛路,還能發(fā)現(xiàn)動物,并及時區(qū)分是否我們已經(jīng)遇到過。</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3>在肯尼亞,英語就夠用了。因為他們60年代才從英殖民地獨立出來,上過學的都說英語跟斯瓦希里語。Edwin是馬賽人,那是肯尼亞邊遠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他小時候,由部落推選出去念書,走出了原始部落。目前,他還有42位親人生活在原始部落里,由其他六位念過書,走出部落的族人供給全部落簡單的零用,Edwin 說最大的開支是孩子們學費跟校服。</h3> <h3>Edwin說他的部落不在旅游線上,讓我們參觀朋友的部落。真假無法考證,這位“朋友”就是斑馬酒店馬賽人領班。不過每人20,總共100美金,也不算貴。Edwin將我們送到了部落口不遠,我們步行過去。</h3> <h3>接近部落,天際邊流動著一串牛群,耳邊想起Edwin說,這里的一頭??梢再u到500美金。販到內(nèi)羅畢會更貴。想想看,這牽線般的牛群如果是一千頭的話,就是50萬美金啊!他們哪缺錢吶?!</h3> <h3>第二個節(jié)目就是彈跳。食物極其簡單(烤牛羊肉,烤土豆烤玉米)的馬賽人身材都很好,足夠的高,足夠的大長腿,讓我們這些鼓吹食物多樣性的現(xiàn)代人無語??????!他們的彈跳那才叫做彈!跳!根本不用深蹲,好像腳趾一刨地,就反彈上去,一般離地40-50公分。</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看看我們這倆美其名曰有點兒運動基礎的男士,吃奶的勁都使了,完敗??!?????? 再一次說明,吃豬肉的比不上吃牛肉的,吃米的比不上吃土豆的,中華民族堅持的飲食習慣不改,就休想在體能上站在人類前列。好在,人類弱肉強食的歷史會過去,今后拼的是腦袋瓜!</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所謂的村子,不過是用成捆的干樹枝圍起來的部落。想起兒時的一句話:賣錢不賣錢,圈子要扯圓!??????</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這個部落,有14間土屋,由女人們自己蓋。想要結(jié)婚,你得自己先蓋好居所。馬賽人是肯尼亞法律唯一允許一夫多妻制的民族。未婚妻是由長輩指定,夫妻二人無條件接受,并且不準離婚。</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我們的司機Edwin,在他家部落中也有個老婆,為他生了一個女兒,她已經(jīng)12歲了,一直在部落里生活。她希望自己會成為醫(yī)學生,但她父親并不想將她帶到內(nèi)羅畢生活。Edwin在內(nèi)羅畢還有個妻子,為他生了一個兒子,兒子念私立學校,希望成為飛行員。我問Edwin每月付給部落妻子多少錢?他說一分錢都沒有,她們不需要錢,他有空就回部落,得給部落里42位族人每人買東西,因為他帶給部落的東西得由“酋長”統(tǒng)一分配,感覺他們是實行的部落社會主義。而內(nèi)羅畢的妻子,Edwin 說她有工作,但他從來不問她的錢有多少?Edwin 提供妻子兒子公寓,生活費,及兒子學費。</h3> <h3>女人們蓋的房子及其簡陋,先用樹枝搭個屋架,然后糊上粘泥,頂上蓋上草墊即可。屋里一般有四個隔間,三室一廳,進門廳是火塘,背后那間是客人的臥室,旁邊兩間是孩子一張床,大人一張床,都是土坯床,上面一牛皮。屋里既沒有桌子,也沒有凳子,柜櫥,肯定沒電。就是一能夠蜷著睡覺之地。</h3><h3>我們對這樣的極簡生活百思不得其解,沒鍋沒碗是人過的日子嗎?部落里節(jié)目一個接一個,沒法問。</h3><h3>有一點必須要說,這簡陋的蝸居里一點兒怪味兒都沒有!地上床上干干凈凈。</h3><h3>我后來想起來問Edwin,部落里的人總得穿衣蓋被吧?衣被放在哪里呀?他說是放在籃子里掛在屋頂上的。他自豪地說,他的部落妻子的屋頂是金屬的,屋里有桌子,是他買給他女兒寫作業(yè)用的。</h3><h3>我問Edwin想不想改變部落的生活狀態(tài)?他堅定地說不想!我們心想,你們身旁有那么多的現(xiàn)代生活的榜樣,難道一點兒不動心?Edwin 說一點兒也不想,馬賽人覺得那樣才是人類跟自然相處的最佳狀態(tài)。</h3><h3>我后來覺悟,感覺馬賽人是地球上我所知對自然最最尊重的人種。他們跟野生動物一起生活在大草原上,從不吃和打擾野生動物植物,自己養(yǎng)牛羊,圍一個院子。白天一兩個婦女或未成年的少年出去放牧,全部落人在家懶著。晚上牛羊回來住中間,拉的牛糞在第二天被赤道的烈日烤干,各家就撿回家去烤肉,烤土豆。他們的生活基本不給自然界帶來任何垃圾。就跟馬塞馬拉大草原上的自然一樣,那個干凈美麗,令人敬佩。</h3><h3>以后再不鄙視非洲人懶了,人家不需要勤快!勤快的人們將地球折騰得臟兮兮,將野生動物都打來吃光光!??????</h3><h3>想想看,如果馬賽人幾千年來稍作改變,我們就沒有機會看到如此美麗的大自然了!</h3><h3>有次Edwin被我問急了說,如果非要改變什么,他說需要電??梢詭退麄冇锰柲馨l(fā)電。</h3> <h3>男人們誰跳得高娶的老婆越漂亮。有能力的可以娶多位妻子,每位妻子會在男人腿上烙一個疤痕,最大的疤痕是第一位妻子留下的。</h3> <h3>放牛羊是部落里最重的活兒了,都是由部落里的婦女少年來承擔。我問Edwin,男人們干什么?他說以前男人們打仗保衛(wèi)家園,就跟雄獅一樣。現(xiàn)在,我看他們多半就在營地里伺候游客。</h3> <h3>一個很讓人吃驚的現(xiàn)象是,肯尼亞孩子們的校服都很漂亮,無論男女都是英式,好精神。他們每天上下學要走很遠的路,但他們就是這樣,一天來回四趟起碼二三十公里地走。</h3> <h3>Edwin接上我們從內(nèi)羅畢出發(fā)去國家公園游獵,一路上他指著不同的小區(qū),說著哪些是富人區(qū),中產(chǎn)區(qū),和貧民區(qū)。我好奇地問他,你是屬于哪個階層,他立馬回答,“中產(chǎn)階層”。我們心存狐疑,一司機兼導游,就在肯尼亞算中產(chǎn)啦?何況還是馬賽人!</h3><h3>不過,當他在我們面前亮出他的打鳥神器(視頻中最后那一段),我們頓時服了,他的長焦鏡頭是600的。我們的才400,還好意思瞧不起人家。真是狗眼看人低。??????</h3><h3>后來和同伴兒們一討論,也覺得是有可能。當年改革開放初期,我們也是出租車司機很牛啊。凡是在肯尼亞開游獵車的,司機們衣服都是一天一換,襯衫熨得整整齊齊,看著非常專業(yè)非???。</h3> <h3>來到肯尼亞,才發(fā)現(xiàn)非洲也有美女。那皮膚真的吹彈即破,細如絹綢。有些很拉風,可惜我們要么在車里飛奔,要么在路上碰到有賊心無賊膽沒有拍到。這是中國超市的收銀員,會一些中文。</h3><h3><br></h3> <h3>這是蒙巴薩火車站頭等候車廳的服務員,同學說典型的奧巴馬大長腿身材!</h3> <h3>生活簡單,人卻都長得挺拔。</h3> <h3>沿海有些人是穆斯林??夏醽喗^大多數(shù)地區(qū)是天主教徒,與英國殖民有關。</h3> <h3>黑人藝術也賞心悅目。</h3> <h3>沿海及內(nèi)羅畢聚居著大量印度人,這些是早年過來修路的,后來越來越多。畢竟肯尼亞生活容易,跟云南一樣,土地肥沃,氣候適中,種啥長啥。據(jù)說內(nèi)羅畢的經(jīng)濟全靠老印開發(fā),現(xiàn)在中國人也過來了,但規(guī)模不及印度佬。</h3> <h3>黑仙女兒們不用在臉上花功夫,她們的臉很精致大氣。她們在頭發(fā)上跟著裝上下功夫,反正身材超棒,又不用四季裝。</h3> <h3>來肯尼亞之前,對肯尼亞真的是有所恐懼的。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的,那里的落后讓人望而生畏。</h3><h3>首先,近年來內(nèi)羅畢時而發(fā)生恐襲。說來也巧,就在我們上路的前20天,內(nèi)羅畢再次發(fā)生針對旅游者的恐襲,14位平民喪生!我們最后決定臨危不懼,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關鍵機票都買了,預付款也交了,不去經(jīng)濟損失慘重!我趕緊將內(nèi)羅畢的訂房移到了遠郊。</h3><h3>其次,想到一路還要在國家公園內(nèi)住帳篷就膽怯,咨詢才去過的朋友,說是帳篷也有衛(wèi)生間,感覺還行,但不敢奢望,好在我們幾個都是忒能將就的行者。</h3><h3>還有,沒聽說非洲有啥美食,我們是否能夠忍受無鹽無味,莫名其妙的食物那么多天,在印度,好歹還有麥當勞肯德基,大草原上難不成吃草???!</h3><h3>真是一次冒險的旅行。就這么憂心忡忡心懷忐忑地沖向了,陌生“蠻荒”之塬。</h3><h3>老天保佑,肯尼亞看野生動物的旅行是我們常年在外奔跑,被伺候得最好的一次旅行。整個國家,可以說是跟摩洛哥差不多,貧富懸殊很大,但它的旅游服務卻比摩洛哥規(guī)范很多。?????? 如果交給當?shù)芈眯猩?,你會被全程陪同??????</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以為內(nèi)羅畢無非像印度德里,旅館高級的也有,動則100美金/人/晚的住宿,讓我們這種吝嗇鬼望而止步。更何況恐襲就是針對的高端酒店,住在里面萬一中了“獎”呢?多不劃算??!</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來到內(nèi)羅畢,感覺有所不同。比我們想象的好一些,尤其從我們住的旅館看出去,還不錯哦!??????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我們最先在郊外租了一套民宿,感覺不好,就大著膽子到城里,找到一公寓式酒店。我們害怕出去亂串不安全,就給大堂經(jīng)理商量到酒店的頂樓看內(nèi)羅畢城景。大堂經(jīng)理說頂上是制高點,不對游客開放。但為了我們遠道而來想看內(nèi)羅畢,就派了個保安押我們上去。</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從空中360度轉(zhuǎn)著看,內(nèi)羅畢還看得過,一座不錯的城市。</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3>但的確,下到街面上,就三個字:臟,亂,差。跟我們六七十年代差不多,城周圍要好些,建了一些小區(qū),跟我們八十年代的小區(qū)建設差不多。</h3> <h3>我們在內(nèi)羅畢過的元宵節(jié)。?????? 夜幕降臨,我們再次要求上頂樓拍滿月,維修主管再次出動,帶我們上樓。這回,我們給他小費,他很高興。</h3> <h3>內(nèi)羅畢晨曦下的民居。</h3> <h3>內(nèi)羅畢有個著名的貧民窟,出租車司機有意穿過讓我們這些游客看看。他們的文化里,估計沒有家丑不可外揚一說。想想我們改革開放初期,絕不準外國人看到這樣的地方。</h3> <h3>我們在內(nèi)羅畢城中心住的酒店剛開張一年,進門安檢嚴格,車底都得查看。</h3> <h3>兩室一廳的房間寬大,這是客廳/飯廳/廚房。</h3> <h3>臥室有寬大雙人床,枕頭超舒服!????</h3> <h3>每間臥室有自己的廁所淋雨間,客廳還有一公共廁所+洗手間。毛巾每天一換。像這樣的兩室一廳住四位大人,才117美元一晚,性價比是不是超高?!它原價是140美金/4人/晚,我們?nèi)r,Booking.com 上打折,讓大堂給了這個價。</h3> <h3>我們頭一個到訪的國家公園是著名的馬塞馬拉。一大早,Edwin到旅館來接我們。說是早點兒走,當天路很遠。我們無法想象,地圖上只有三百多公里的距離啊。</h3><h3>不過,后來我們知道,這些司機都是開半天車,將人拉到駐地吃中飯,不在路途中吃飯。途中小鎮(zhèn)的飯肯定我們咽不下。</h3><h3>我們頭一家旅館非常小,只有二十多張床,卻有三十多位服務人員為游客服務。</h3><h3>這家旅館叫斑馬帳篷旅館,旅館前總有成群結(jié)隊的斑馬,角馬,長頸鹿,跟各種鹿來吃草喝水。</h3><h3><br></h3> <h3>旅館坐落在小山坡腳下,坡下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野生草食動物一撥一撥地路過,天上風云變幻,山上蛙鳴鳥啼,一派祥和景象。</h3> <h3>我們在肯尼亞國家公園里住的所有酒店都是到了以后,服務人員公式般地,遞上熱毛巾洗塵,然后喝一杯果汁,才登記。一般來說,電都是階段性供應,不過,也沒有覺得不方便。</h3> <h3>營地的中晚餐基本都是前菜,主菜,跟甜點。這家的飯很不錯!每餐都精心制作。</h3> <h3>這魚是我們吃到的最好吃的炸魚塊。</h3> <h3>糖尿病的可以點水果。</h3> <h3>每到一新營地,一般都先吃午餐,然后再入住午休。下午四點后出發(fā)游獵,晚上7點后晚餐。斑馬旅館的帳篷屋,門窗都是拉鏈式。前面拉鏈窗拉開就是一簾幽夢。這些獨立的帳篷外,夜里一直有人值班,如果要出帳篷,就得有人跟著,護送出去。為了安全,營地夜間不能自由行!</h3> <h3>房間都是被整理兩次,一次是上午我們出門游獵時,一次下午游獵時。下午這一次他們會放好蚊帳。</h3> <h3>這家旅店可以免費洗衣,并且他們是手洗的(缺電),這家旅店的水是從遠處拉來的,真是難為他們了!???? 他們的水估計不能喝,所以他們提供礦泉水刷牙。</h3> <h3>浴室寬大干凈。</h3> <h3>帳篷前風光秀麗。</h3> <h3>赤道草原上的天,色彩豐富,美輪美奐。</h3> <h3>不是這邊驟雨唰唰,就是那邊雨簾飄飄,彩虹,耶穌光交替出場,感覺風調(diào)雨順。</h3> <h3>頓頓飯都認真做。</h3> <h3>晚上還有篝火表演。</h3> <h3>我們第二站住在納瓦沙湖畔的酒店,此酒店門庭冷落,可早上還有自助餐。好在這里是中途站,住一夜就走。</h3> <h3>朝霞輝映泳池,這里鳥兒很多,我們在這里第一次遇到可愛的長尾猴。</h3> <h3>我們住的第三站是盡覽納庫魯湖的Sopa酒店,是我們住的最闊氣的了,它才運營了三年半。</h3> <h3>每間房間都有自己的觀景臺,房間舒適,適合長期度假。</h3> <h3>衛(wèi)生間巨大,熱水充裕。</h3> <h3>第四家酒店是甜水自然保護區(qū)的營地,這回帳篷離地了!沒有馬塞馬拉的帳篷闊氣,但也不錯,最搞笑的是晚上整理床鋪時,每個床上被窩里給我們?nèi)艘粋€熱水袋,暖心吶!</h3><h3>順便說說肯尼亞的天氣,二月是他們的旱季,如果不去沿海,內(nèi)羅畢和各國家公園的地區(qū)白天24-29度,夜里最低有攝氏7度的,晝夜溫差可達攝氏20度。但我們其實都感覺不出來,因為正午正熱的時候,我們都在房間里休息,早晚出去,就十幾二十度的,舒服。</h3><h3>這回鬧明白了,赤道附近的國家,天氣天天如此,所以沒有四季,只分雨季跟旱季。記住,常年一個季?。?!</h3> <h3>這是我們住過的人氣最旺的肯尼亞營地了,一日三餐餐廳都都滿當當?shù)摹?lt;/h3> <h3>營地外的景色不錯,干渴的動物們不時地從樹林里走來喝水,營地中大鳥小鳥巨多!</h3><h3>這次旅行我干的丑事之一就發(fā)生在這里。一個傍晚時分,一只巨大的長頸鹿端端地走來池邊飲水。那畫面太好看,我一直在拍它。為了讓它的倒影更多一些,我決定站在一椅子上去。其它椅子都坐滿了人,我朝一張只有一婦人的椅子走過去。我問那銀發(fā)婦人,我可以坐這里嗎?那婦人看了我一眼,點頭,然后喃喃地說這景色太美了,對嗎?!我一邊答應,一邊站了上去,顧不得銀發(fā)婦人驚愕的目光,因為它已經(jīng)站到了池邊。我一陣狂按快門,但長頸鹿就不喝水,它遲疑地望著我,不一會兒竟然掉頭而去!氣死我也!待我還沒有來得急給那婦人解釋,她竟然也憤然離去。這下我傻了,望著長頸鹿失望的背影,想著它忍著干渴,去別處找水,我就恨不得抽我自己一大嘴巴!??????</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這個營地夜里不得安寧,動物的鬼叫讓我難以入眠,同伴兒倒是呼呼大睡。??????</h3> <h3>在邊遠的桑布魯國家自然保護區(qū),它其實可以跟肯尼亞南半球的馬塞馬拉并駕齊驅(qū),這個Sopa營地已經(jīng)十二年了,比較成舊,但也沒有什么不好。對了,網(wǎng)特別不好。我有次到大堂上網(wǎng),晚上十點后回房間,護送我的人突然用手電照著了一只小豹子,一直照著它消失在夜幕中。所以,我明白為什么需要人護送,真還會遇到險情。</h3> <h3>安博塞利國家公園里的Sopa酒店也比較老了,有上百間獨立的草屋。營地能看見非洲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h3> <h3>里面的仙人掌成樹。</h3> <h3>草原上的草屋保暖性能超強,白天比外面低幾度,夜里又高幾度。這里根本不用空調(diào),全自然調(diào)節(jié)。??????</h3> <h3>營地有很多黑臉長尾猴,這是我們午睡時,一只猴子來偷看。??????</h3> <h3>在肯尼亞,打招呼的話最好學,叫Jumbo,你好的意思。還有就是Sawa, Sawa 即“OK OK”的意思。每次我們拍完照,讓司機開車繼續(xù)走,就叫Sawa,Sawa”. 還有一個聽音像英文的“一個星期天”,a Sunday, 是謝謝的意思。</h3> <h3>海濱城市蒙巴薩酒店的海邊,可以看到印度洋是彎的,即中間往前凸起,兩邊彎下,真像是赤道上的海是凸起的,往南北半球走就彎下去了。</h3> <h3>在國家公園游獵,千萬不要大呼小叫。不能打擾到動物。</h3> <h3>我們有次為了轟鳥飛,有人打響鳴,被司機嚴厲制止。</h3> <h3>也一定不能喂野生動物的食。</h3> <h3>肯尼亞除了沿海,其余地區(qū)都有些海拔,最高的營地是納瓦沙那個,海拔1800米,但無人有感覺。赤道在這個國家中間穿過,所以肯尼亞在南北半球都有國土,它們并沒有多少氣候上的不同。</h3> <h3>我們這次肯尼亞行,多虧老鄉(xiāng)劉老師跟余老師一家的幫助,在此再次表示深深的謝意!??????</h3> <h3>肯尼亞也有猴面包樹。</h3> <h3>這是我最喜歡的風景照之一。</h3> <h3>乞力馬扎羅山,是非洲最高峰,也是世界上拔地而起的最高峰。據(jù)說上面的雪2020年化完,被Edwin否認了。</h3> <h3>朋友給拍的工作照。</h3> <h3>篇幅還有多,喜歡鳥的朋友再看看我拍到的肯尼亞種類繁多的鳥兒們吧。</h3> <h3>謝謝您耐心讀完!關于肯尼亞游我們見到的眾多野生動物和旖旎風光,請網(wǎng)上搜索<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www.h-ceramic.com.cn/c/6616964里的《2019</span><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大年初一,飛到夢寐以求的東非大草原 — 野生動物篇》。</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