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讓我提筆寫日喀則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最近正醞釀一場湘西和西藏的自駕之旅,在春天還沒到來東北之時,心已躁動,想去林芝探訪桃花,先一步迎接春天。二是這幾天一直在研究蘇軾的詞,本是為那心頭最愛的“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卻被蘇軾另一首《定風波》打動,“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鼻皫滋欤?016年我寫的一篇關(guān)于南京故地重游的文章《那一年那座城》,開篇我寫的是如果有人問我最喜歡的城市是哪里,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南京。這個答案似乎在三年之后有了變化,現(xiàn)在我的回答應該是日喀則。<br></b><b> 日喀則是我最后結(jié)識的西藏之城,第一次去西藏時,從拉薩一口氣跑到珠峰大本營,然后到吉隆口岸,又從加德滿都飛回拉薩,跳過了日喀則。第二次從新疆進入,219國道行至22道班便轉(zhuǎn)向北走了扎日南木錯的小北線,直接去了那曲。兩次錯過日喀則,特別是扎什倫布寺,讓我覺得她更加神秘,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都認為扎什倫布寺是我心中終極圣地。</b><br></h3> <h3><b> 吸引我長久駐足日喀則的原因很多。首先是日喀則獨特的地理位置。我一直覺得相比拉薩,日喀則更像是地理位置上的西藏核心,她是前藏后藏之界,是珠峰大本營和尼泊爾口岸的咽喉,是阿里秘境的門戶,是岡仁波齊和瑪旁雍錯的守護者,是雅魯藏布江的源頭……我一直覺得日喀則以西才是真西藏。二是日喀則與康巴藏地和號稱西藏小香港的林芝相比,更加古樸,藏味更濃。三是如果感興趣在八廓街的瑪吉阿米了解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八卦,不如在扎什倫布寺了解倉央嘉措真實的受戒經(jīng)歷。四是日喀則的民風淳樸,我所接觸的日喀則人皆熱情友善且忠厚樸實,中介的歐珠不厭其煩的幫我處理各種狀況、國土局領(lǐng)導認真負責給我開了好多綠燈、測繪局的同志加班為我趕制報告……還有我最重要一家藏族朋友,我心中花一樣的藏族美女格桑和她正直的父親索朗次仁叔叔……甚至在日喀則工作多年的漢族朋友,醫(yī)生、教師、援藏干部也都融入了淳樸的民風之中。我可以講出太多關(guān)于我與日喀則朋友交往的故事了。他們更講誠、更有義。也許別人無法相信,我與藏族的朋友的彼此信任到了怎樣的程度,當我沒有時間一次次跑來日喀則辦各種手續(xù)的時候,我作為買方,所有的委托代理人,手續(xù)的領(lǐng)取簽字都是賣方索朗次仁叔叔。</b><br></h3> <h3><b> 狹義的日喀則主要是指桑珠孜區(qū),扎什倫布寺就是日喀則的中心。扎什倫布寺是格魯派在日喀則地區(qū)的最大寺廟,或者說是后藏的最大寺廟,是歷代班禪駐錫之地。格魯派六大寺廟~塔爾寺、拉卜楞寺、色拉寺、扎什倫布寺、甘丹寺、哲蚌寺。我已經(jīng)去過前面四個,還差哲蚌寺和甘丹寺。這些格魯派寺廟至今都有很多僧人在其中修行,它們不像布達拉宮和大昭寺那樣成為旅游者的目的地,更多是修行和供奉之地。在扎什倫布寺看辯經(jīng)的場面更是震撼人心。從第一次去扎什倫布寺之后,每次西藏之行,都要在扎什倫布寺內(nèi)轉(zhuǎn)一圈,不是信徒,卻能求得心中一份安寧。<br></b><b> 日喀則的宗山博物館素有小布達拉宮之稱,清幽的扎什倫布寺就在其身旁,唐豆的家就在宗山的半山腰處,地勢較高,站在那里就像把心掛在了天上,離白云那么近,離星空那么近,卻離塵世那么遠??諝飧酉”『图儍簦坪蹩梢月牭皆矀惒妓碌溺娐?,嗅到扎什倫布寺的佛香。</b><br></h3> <h3><b> 在西藏旅行的時光,常常讓我更加感性,動情于美妙風景和文化。我不是作家,更無神來之筆,卻總能在西藏寫下感動自己的文字,甚至一首首小詩~<br></b><b> 快馬加鞭未下鞍,九千里路視等閑。一入圣城思戒律,至真至善自陶然。~那是我對西藏的敬畏之意。<br></b><b> 云過羊湖戀雪山,猶似瑤池聚神仙。月宮仙子懷詩意,玉履金袂舞蹁躚?!鞘俏覍ρ蚝赖母袊@。<br></b><b> 佛殿金光憶感傷,倉央嘉措誦詩章。清幽斑駁五百歲,多少悲情一縷香?!鞘俏以谠矀惒妓碌娜f般感慨。<br></b><b> 高原雪頂心無韁,輕車做伴半癲狂。冥冥胸中有真諦,后藏古剎夢故鄉(xiāng)。~那是我在日喀則置業(yè)的興奮。<br></b><b> 如今對于我和唐先生來說,除了沈陽和天津,還多了一個遠方的家。蘇軾說,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于我,日喀則就是吾心安處,那是我的詩和遠方,也是我的故鄉(xiāng)。</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