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h3> <font color="#167efb"><i>我固執(zhí)著,人和人的相遇,從來不會為時空所阻,正如那些個美儀容、德如玉的才子佳人,江左周郎、易安居士、司馬相如、納蘭容若、倉央嘉措……。遺憾的是,這些驚艷了整整一個時代的人,我只能在夢里相逢,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逝。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最風(fēng)華的年紀(jì)里,一字一句品讀他們的驚艷,一筆一劃寫下他們的絕代。今天君子要品的,是</i></font><font color="#167efb"><i>哲學(xué)家金岳霖筆下“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的林徽因</i></font><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i></h3><h3><font color="#167efb"><i> ----題記</i></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人間最美“四月天”》</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獻(xiàn)給林徽因</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文/君子論道</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當(dāng)微風(fēng)吹散云煙,</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當(dāng)細(xì)雨點(diǎn)灑花前,</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當(dāng)暖陽交舞著變,</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當(dāng)水光浮動白蓮,</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輕柔經(jīng)意間,</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已化身四月的天。</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穿梭時光苦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笑音依希在夢沿。</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傾城絕世的容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千年一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驚鴻一瞥的詩眼,</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喚醒春天。</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晨風(fēng)刻畫的經(jīng)典,</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佇立碑前。</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手握書卷思念,</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回聲隔山且依然。</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若明月懸掛橋邊,</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似愁嘆驅(qū)散云煙,</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亦佛謁吟唱愛戀,</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恰歲月牽手流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此生默念,</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就是那百花冠冕的仙。</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人間最美“四月天”</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文/君子論道</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四月,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繁花綻放、柳枝婀娜,碧水傳情、山巒疊翠,草木育出新牙,暖陽散滿世間,微風(fēng)不再刺寒。我說:四月天,大地的龐愛,天使的狂歡,意味著生機(jī)、愛情、詩意、溫暖和希望。</p><p><br></p><p> 然而,在歲月的長河里,有一個人能與大自然爭寵,化身人間的“四月天”。她一襲淡雅旗袍,輕展盈盈笑靨,穿越歲月阻隔,攜一首《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從清新婉約的風(fēng)韻中走來,的本是別人,但筆墨輕拈、無心插柳間,卻把自已變成了人間的“四月天”。</p><p><br></p><p> 她有一個美到極致的名字--林徽因。她標(biāo)志了一個時代的顏色,出眾的才、傾城的貌、浪漫的情、愛國的心。她像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神女,在古建筑間穿行,在詩詞文中游走,漫步于紅塵之上俯瞰人間,淡定、從容、美麗、優(yōu)雅。</p> <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她的出身如四月的暖陽--低調(diào)奢華</b></h3><h3><br></h3><h3> 1904年6月,林徽因出生于江南杭州。她的出身就如同四月的陽光,耀眼而不刺痛,溫暖而不灼傷,既低調(diào),又奢華。</h3><h3><br></h3><h3> 奢華源于家庭背景。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曾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等要職,與梁啟超一時瑜亮,屬于當(dāng)時炙手可熱的風(fēng)云人物。祖父林孝恂,進(jìn)士出身,歷任浙江金華、孝豐等地官職。堂叔林覺民,是黃花崗烈士。在這種家庭長大的林徽因,自然不同一般女子。那個年代,是“淑女名媛式教育”的時代。家有一名媛,不僅意味著貌美婀娜、修養(yǎng)高貴、風(fēng)華萬千,更是豪門之家的“象征”與“榮耀”,甚至可以通過她們在社交場合的游走,為家族帶來更深的權(quán)利結(jié)合、更大的社會影響和更多的實(shí)際利益。所以,在那個年代,很多富貴之家的女兒,都自小被按照名媛的標(biāo)準(zhǔn)、向著名媛的方向打造。</h3><h3><br></h3><h3> 俗話說:窮養(yǎng)兒,富養(yǎng)女。林徽因也是按照“富養(yǎng)女兒”的標(biāo)準(zhǔn),培養(yǎng)出來的民國閨秀。出身富貴之家,從小就飽讀詩書、精通外文、能歌善舞,琴棋書畫無一不精,著名女校文憑在手,舉止優(yōu)雅大家風(fēng)范,把天生麗質(zhì)融入天資聰穎,把儀態(tài)萬千化作才情兼?zhèn)洹?lt;/h3><h3> </h3> <h3> 低調(diào)源于家風(fēng)傳承。有三人對林徽因影響很大:</h3><h3> 第一個人是她的父親林長民。盡管身份顯赫,但他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清官,猶如清風(fēng)一縷,滿身正氣。他喜歡結(jié)交文人雅士,不喜歡鶯歌燕舞;他工于詩文墨法,不喜歡花天酒地;他憂心家國天下,不喜歡玩弄權(quán)術(shù)。所以他培養(yǎng)女兒,是有意朝著藝術(shù)家和學(xué)者的方向,而不是社交名媛。林長民在林徽因16歲時帶她游歷歐洲,使她在“放眼看世界”的過程中,對不同的建筑形象和設(shè)計(jì)藝術(shù)大開眼界,建筑也由此成為林徽因一生的志向和興趣。</h3><h3><br></h3><h3> 第二個人是她的祖父林孝恂。林徽因的祖父林孝恂,雖然曾經(jīng)也位居翰林,卻喜歡穿一身青衣布衫,像普通百姓一樣出入街頭巷口,低調(diào)卻又難掩一身儒雅之氣。所以,與同一時代動輒衣服十幾箱、迷戀高端奢華的陸小曼與唐瑛等民國名媛相比,林徽因愛美更有品味。相關(guān)的記錄是這樣的:她穿一身合體的旗袍,既樸素又高雅,自從結(jié)婚后,她就這樣打扮。低調(diào)淡雅、做工精細(xì)的旗袍,穿在她均勻高挑的身上,別有一番韻味,東方美的嫻靜、端莊、輕巧,全在里頭。據(jù)說,和林徽因一起長大的堂姐堂妹,多年以后,幾乎都能細(xì)致入微地描繪她當(dāng)年的衣著打扮如何地令她們傾倒,令她們耳目一新。</h3><h3><br></h3><h3> 第三個人是她的母親何雪媛。林長民娶何雪媛之前,死過原配。娶她,就是為了快速傳宗接代。兩人相處不來,何雪媛脾氣很差,愛糾結(jié)小事,女工又樣樣不會。最關(guān)鍵的是,過門八年,她才生下林徽因,后兩年又添一兒一女,但都夭折。第十年,林長民又娶了三房姨太太,姨太太跟林長民琴瑟和鳴,開枝散葉。林徽因的童年是冰火兩重天。她像人間四月天,母親卻像陰冷的冬天。父親和姨娘那邊,永遠(yuǎn)那么明媚熱鬧?;氐侥赣H的后院,永遠(yuǎn)那么封閉陰郁。父親愛她如珍寶,又恨不得甩掉她母親。她不得不愛母親,卻跟母親相處不來。5歲時,姑姑開始叫林徽因讀書。7歲時,林徽因就會做詩。林長民高興極了,拿著詩得意地說:“沒想到,庶出的女兒七歲就會做詩?!睆拇烁前蚜只找蚺踉谑中睦锾壑5鹊剿?歲,帶她去上小學(xué),12歲時,轉(zhuǎn)入培華女中。在二十世紀(jì)初,女子讀書是非常罕見的,但林徽因做到了。母親的舊式風(fēng)氣、陰暗、狹隘、多事、無能,林徽因一生的積極陽光、獨(dú)立明理、努力上進(jìn),永不怠懈,都是避免成為跟她母親一樣的婦人。</h3> <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她的才華如四月的梨花,白衣勝雪</b></h3><h3><br></h3><h3></h3><h3> 四月里桃花杏花已經(jīng)飄落,梨花卻正當(dāng)時。林徽因的才華就像四月里的梨花,白衣勝雪,傲然獨(dú)立,建筑、文學(xué)、藝術(shù)、考古、設(shè)計(jì)均獨(dú)具一格,無可復(fù)制?!都t樓夢》中有詩言“氣質(zhì)美如蘭,才華馥比仙?!庇脕硇稳萘只找?,是恰如其分。</h3><h3><br></h3><h3> 在世人眼中,人們關(guān)注林徽因,更關(guān)注她“民國六大美人”的頭銜,關(guān)注她與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三個優(yōu)秀男人之間的桃色緋聞,卻很少有人知道她是文科與理科的綜合體、科學(xué)與藝術(shù)的集大成、東方思想與西方哲學(xué)的貫通者。</h3><h3> </h3> <h3><br></h3><h3> 在新中國的建筑史上,她青史留名。她用現(xiàn)代科學(xué)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筑,成為這個學(xué)術(shù)領(lǐng)域的奠基人,獲得巨大學(xué)術(shù)成就,為中國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堅(jiān)實(shí)的科學(xué)基礎(chǔ)。她是中國古建筑的一線考察鑒定者,她是清華大學(xué)建筑系的開創(chuàng)者,她是人民英雄紀(jì)念碑的創(chuàng)意者,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shè)計(jì)者,她是天安門人民英雄紀(jì)念碑設(shè)計(jì)的參與者,她是傳統(tǒng)景泰藍(lán)工藝的搶救者。在設(shè)計(jì)國徽期間,她肺部已穿孔,經(jīng)常吐血,以至于她去世后,女兒梁再冰每每看到國徽,都心痛不已:“上面的紅色,是媽媽用盡生命咳出來的血染成的。”</h3><h3> </h3><h3></h3> <h3><br></h3><h3> 在現(xiàn)代中國的文化界里,她地位特殊。她是現(xiàn)代中國文化界最具有文藝復(fù)興色彩的人之一,她把許多非專業(yè)的東西玩到極致,甚至把文藝與科學(xué)、知識與才能、東方與西方無縫對接,讓人望其項(xiàng)背。她的文藝細(xì)胞都融進(jìn)了設(shè)計(jì)里,讓冰冷的設(shè)計(jì)充滿靈動;她的散文、詩歌、小說、劇本,又都源于工作和生活,每一個文字都血肉豐盈。《你是人間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那一晚》《誰愛這不息的變幻《仍然》《激昂》《一首桃花》《山中一個夏夜》《笑》《深夜里聽到樂聲》《情愿》《窘》《一天》《激昂》《晝夢》《瞑想》《窗子以外》《一片陽光》……至今讀來,每一篇都讓人拍案叫絕、心潮澎湃。</h3><h3> </h3><h3></h3> <h3><br></h3><h3> 在近代中國的藝術(shù)簿上,他不讓須眉。也許由于戰(zhàn)亂,也許由于極高的自我審查觀,林徽因在世的手稿,不管是書法還是繪畫作品極少。即便如此,也根本難掩她那高貴卓越的藝術(shù)才華。她的字清靈飄逸,30多歲時書寫的對聯(lián)“宵清籟滅黃鶴時警,山空跡孤白雁忽來”,字里金生、行間玉潤、法則溫雅,帶有一種孤傲、高潔的性情,依稀可見其絕代風(fēng)華。她的畫沉淀厚重、筆工精致、意蘊(yùn)靈動,既有小女兒心態(tài),又含大丈夫胸懷,每每看到,都會長久駐足,雙目不忍別離。</h3><h3> </h3> <h3> 所以,大文學(xué)家胡適說:“林徽因就是中國一代才女。”大作家沈從文說:“林徽因是絕頂聰明的小姐?!贝笤娙吮逯照f:“林徽因天生是詩人氣質(zhì)?!贝笥浾呤捛f:“林徽因是有學(xué)識,有見地,犀利敏捷的女子。”大建筑家費(fèi)慰梅說:“林徽因能夠以其精致的洞察力為任何一門藝術(shù)留下自己的印痕?!币恢迸c她有些不合的冰心也不得不說:“她很美麗,很有才氣。”就連因?yàn)樽非罅只找虮恍熘灸仐壛说膹堄變x都說:“林徽因是另一位思想更復(fù)雜、長相更漂亮、雙腳完全自由的女士?!?lt;/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她的處世如四月的微風(fēng),溫柔拂面</b></h3><h3><br></h3><h3></h3><h3> 四月的風(fēng)是柔和的,既不似三伏天的風(fēng)那樣熾熱,亦不像臘月天的風(fēng)那樣刺骨,徐徐吹過,溫柔如水。林徽因的處世之道,正如四月的風(fēng)。</h3><h3><br></h3><h3> 她的圈子不是達(dá)官顯貴,而是一群有思想、有理想的人。世人都知道林徽因“太太的客廳”,客廳中的座上客均是風(fēng)云一時的人物:政治學(xué)家錢端升,物理學(xué)家周培源,文學(xué)家沈從文,大學(xué)者胡適,藝術(shù)史家鄧以蟄,哲學(xué)家金岳霖,大詩人徐志摩……以及清華、北大和燕大的教授與名重一時的學(xué)者。真可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他們在一起煮茶論英雄,談文學(xué)、談思想、談流派、談家國,笑談中西古今,儼然京城最有名的文化沙龍。</h3><h3> </h3> <h3><br></h3><h3> 反觀同一時期在上海,以名媛陸小曼為中心也有一個“太太的客廳”。這客廳往來的則都是富貴公子和社交名媛,他們有錢又有閑,在一起無非是為了打發(fā)無聊的時光。觥籌交錯間,她們享受著跳舞、打牌、聽?wèi)驇淼臍g愉,還有男男女女的刻意恭維……</h3><h3> 一個于萬花叢中凌波微步,不惹塵埃;一個在鶯歌燕舞中招蜂引蝶,八面玲瓏。對比之下,高下立判。所以,有些人總喜歡拿林徽因與陸小曼比美,我認(rèn)為是夏蟲語冰,不合適宜的。</h3> <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她的情感如四月的霏雨,纏綿飄逸</b></h3><h3><br></h3><h3></h3><h3> 四月里的雨,細(xì)膩綿長、不稠不稀、不冷不熱,給人牽掛,給人以想象,四月天最神秘的朦朧之美,正在于此。有人說:美美地淋上一場四月雨,就淋上了一身滋潤,新的希望也就發(fā)了芽。林徽因的情感,就是四月天的雨,纏綿著神秘、飄逸著朦朧。</h3><h3><br></h3><h3> 林徽因在愛情、婚姻和家庭方面是幸運(yùn)的。不像阮玲玉,總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diǎn),遇到了錯誤的人;也不像張愛玲,遇到胡蘭成,就把自己低到塵埃里;更不像蕭紅,在生命快要停止時,才發(fā)出了一聲辛酸的感慨: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yàn)槲沂且粋€女人。<br></h3><h3><br></h3><h3> 在林徽因感情生活中,先后出現(xiàn)三個不同風(fēng)格的男人。詩人徐志摩,建筑師梁思成,哲學(xué)家金岳霖,他們有一個共同之處:視林徽因?yàn)檎粕厦髦?,一生的目光,都圍繞著林徽因的身影轉(zhuǎn)動。徐志摩為她離婚,梁思成一生包容,金岳霖終生不娶。她有幸被三位出色才子寵愛的故事,流傳千古,成了無數(shù)女性追求幸福、憧憬愛情的幻夢。 </h3><h3> </h3> <h3><br></h3><h3> 她與徐志摩的情感,是詩和遠(yuǎn)方。林徽因16歲時,父親林長民帶她去倫敦。在那里,她遇見徐志摩。徐志摩對她一見鐘情,看彩虹、寫情書,甜言蜜語、風(fēng)花雪月,使她情竇初開??墒牵蝗婚g徐志摩就消失了,她騎著腳踏車,依著徐志摩寫信的地址找去,結(jié)果找到的不是徐志摩的家,而是一個小賣部。后來,徐志摩才跟她坦白:“我有妻子,她也在倫敦?!痹俸髞?,她才知道,徐志摩只說了一半,他不僅有妻子,還正懷著二胎。徐志摩對林徽因說:“徽徽,許我一個未來吧?!绷只找?qū)π熘灸φf:“我不可能嫁給有婦之夫?!彼裕熘灸ε苋ジ鷱堄變x談離婚,張幼儀被迫成為民國第一個離婚的女人。徐志摩離婚后,林徽因卻并沒有嫁給他。其實(shí)是徐志摩理解錯了,林徽因說這話是明拒,她怎么可能去做破壞人家家庭的小三?怎么可能要一個名聲不好、不完整的婚姻?于是,16歲的林徽因?qū)懛质中沤o徐志摩:“我降下了帆,拒絕大海的誘惑,逃避那浪濤的拍打。”很多女人一輩子都繞不開一個“情”字,但林徽因16歲就愛得起,放得下。</h3><h3><br></h3><h3> 徐志摩為林徽因?qū)戇^很多詩,感情最凄美的一首是《偶然》:“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林徽因也寫了一首《那一晚》來回應(yīng):“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藍(lán)的天上托著密密的星。那一晚你的手牽著我的手,迷惘的星夜封鎖起重愁。那一晚你和我分定了方向,兩人各認(rèn)取個生活的模樣?!焙髞?,徐志摩和林徽因各自擁有自己的幸福,他們還能以朋友相稱,以知己的名義相互關(guān)懷。1931年,徐志摩墜機(jī)而亡、入土為安,林徽因讓梁思成專程去失事現(xiàn)場,取回一塊飛機(jī)殘片一生珍藏。</h3><h3> </h3><h3></h3> <h3><br></h3><h3> 她與梁思成的情感,是牛奶與面包。梁思成與林徽因是家里介紹相親認(rèn)識的。梁思成曾好奇問:“你有那么多選擇,為什么是我?”林徽因說:“答案很長,要用一生去回答,你準(zhǔn)備好聽了嗎?”</h3><h3><br></h3><h3> 故事得從林徽因自倫敦回國說起。梁啟超覺得她聰明、活潑、好看,一定要介紹給大兒子認(rèn)識。兩家長輩牽線,但明確說了:父母引進(jìn)門,成不成看他們兩自已。梁思成對林徽因一見鐘情,林徽因?qū)α核汲刹荤娗榈膊环锤?。也許是老天有意撮合,就在兩人認(rèn)識不久后,梁思成出了意外,腿部受傷進(jìn)了醫(yī)院,沒見林徽因就茶飯不進(jìn),逼得原來猶豫不決的林徽因心急,每天往醫(yī)院跑,給梁思成擦傷、倒水、送飯。照顧生情也好,日久生情也罷,反正慢慢就有了感情。</h3><h3><br></h3><h3> 后來,兩人一起去賓夕法尼亞大學(xué)留學(xué)。由于林徽因的父親在他們留學(xué)前就去世了,林徽因留學(xué)的學(xué)費(fèi)、生活費(fèi)、吃的用的全是梁家的,梁啟超更是把林徽因當(dāng)做自己的女兒:“以后,你母親的一切,也由梁家來照應(yīng)。”不知不覺,她不管是嫁還是不嫁,學(xué)業(yè)、事業(yè)、感情、人際網(wǎng)都已經(jīng)跟梁思成水乳交融。</h3><h3><br></h3><h3> 婚后,林徽因和梁思成伉儷情深、相濡以沫,從柳樹碧波的劍橋到古樸莊嚴(yán)北京,從戰(zhàn)火連天的北京到偏居一隅的云南,他們攜手走過數(shù)十載。情到深處時,梁思成深情款款地說:“俗話說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但是我卻是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也是老婆的好?!?lt;/h3><h3> </h3> <h3><br></h3><h3> 她與金岳霖的情感,是愛慕但不擁有。金岳霖是個真正的學(xué)者,他是清華大學(xué)哲學(xué)系的創(chuàng)始人,被譽(yù)為“中國哲學(xué)界第一人”。但他卻也逃不過一個情字,一生仰慕林徽因。林徽因、梁思成夫婦家里幾乎每周都有沙龍聚會,作為鄰居的金岳霖始終是梁家沙龍座上常客。金岳霖對林徽因人品才華贊羨至極,十分呵護(hù);林徽因?qū)λ嗍謿J佩敬愛,他們之間的心靈溝通可謂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靜的金岳霖仲裁。</h3><h3><br></h3><h3></h3><h3> 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岳霖在北京飯店請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納悶:老金為什么請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金岳霖自始至終都以最高的理智駕馭自己的感情,他終生未娶,愛了林徽因一生。<br></h3><h3><br></h3><h3> 金岳霖的愛是高級的。心中愛慕,口中從不說,行為上更是禮敬有加,從未有非份之想,從未越雷池一步,而是把愛慕定格在精神層面,君子之交。林徽因離世時,他唯有悲傷發(fā)出“一生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的哀嘆。正如國學(xué)大師吳宓在詩里說的,金岳霖對林徽因的癡戀是“三洲人士共驚聞”。</h3><h3><br></h3><h3><br></h3><h3></h3> <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她的離去如四月的云煙,美麗惆悵</b></h3><h3></h3><h3><br></h3><h3> 四月早天里的云煙,似輕歌曼舞、美侖美奐,但卻經(jīng)不住太陽的蒸烤。林徽因的一生就如四月早天里的云煙,來的美、去得急。</h3><h3><br></h3><h3> 自古紅顏多薄命,林徽因出生在一個動亂的年代,又想建功立業(yè)、實(shí)現(xiàn)抱負(fù),注定顛沛流離。從1930年到1945年,林徽因與梁思成夫婦二人共同走了中國的15個省,190多個縣,考察測繪了2738處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通過他們的考察得到世界、全國的認(rèn)識,從此加以保護(hù)。河北趙州大石橋、武義延福寺、山西應(yīng)縣木塔、五臺山佛光寺,均是如此。期間,她們的生活顛沛流離,物質(zhì)條件非常艱苦,讓林徽因烙下了一到陰雨天就咳嗽的毛病。新中國成立后,林徽因以極大的的熱情投入國家建設(shè)中。她參加了國徽圖案的設(shè)計(jì)工作,許多新的構(gòu)思都是她首先提出并勾畫成草圖的。在她生命的最后時刻,還參與了人民英雄紀(jì)念碑的設(shè)計(jì)和建造,親自為碑座和碑身設(shè)計(jì)了全套的飾紋,特別是底座上的一系列花圈。在全心投入工作的時候,她完全忘記了自己是一個病人。1954年秋,她的病情急劇惡化,1955年病逝在同仁醫(yī)院。林徽因去世之后,北京市人民政府把她安葬在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h3><h3><br></h3><h3> 佳人已逝,留下的是“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故”的無盡遺憾。每一次看到國徽和人民英雄紀(jì)念碑,每一次讀到《蓮燈》《九十九度》,我們應(yīng)該想起這個美到極致的名字--林徽因。執(zhí)筆緬懷,低聲幽嘆,不為她的傾世紅顏、不為她的閨房鎖事、不為她的太太客廳,只因她是人間最美“四月天”。</h3> <h1><b>推薦相關(guān)閱讀:</b></h1><h3><b><br></b></h3><h3><b> </b><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1y7no64l?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風(fēng)華絕代】第五絕:公子無雙“贏扶蘇”</a></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br></h3><h3> 注:文章為原創(chuàng),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