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來過巴爾干半島最美麗的國家克羅地亞已有三四次了,這次不關(guān)心亞德里亞海和十六湖,只看首都薩格勒布(Zagre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圖為克羅地亞美協(xié)展覽館(Croatian Society of Fine Artists),它所在的廣場二戰(zhàn)后被命名為法西斯統(tǒng)治受害者廣場(Square of the Victims of Fascism),紀念在克羅地亞本土的納粹組織烏斯塔沙(Ustashe)執(zhí)政時期被迫害的人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hdlu.hr/eng/" target="_blank">克羅地亞美協(xié)展館</a></p> <h3>克羅地亞和塞爾維亞是對老冤家,二戰(zhàn)時,克族憑借著納粹德國的實力,將塞族往死里整,戰(zhàn)敗后,被強人鐵托摁住四十余年。世事無常,美國和德國經(jīng)歷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互相傷害之后,竟然打成共識,一起幫克羅地亞從南斯拉夫手里掙脫了出來。</h3> <h3>獨立后的克羅地亞靠拼顏值,成為巴爾干地區(qū)最受青睞的旅游目的地,薩格勒布也以游客集散地的身份從中獲益。但要是以為薩格勒布旅游資源貧乏,只是個中轉(zhuǎn)站的話,那就等著被震撼吧。</h3><h3><br></h3><h3>圖為日林斯基廣場中央的音樂亭。</h3> <h3>來時正值圣誕節(jié)期間,從北面的日林斯基公園(Park Zrinjevac)到南面的托米斯拉夫國王廣場(King Tomislav Square),小木屋鱗次櫛比,是世界上我所見過的規(guī)模最大的圣誕集市。一做功課,果然歐洲排名連年第一,第二在法國的科爾馬,第三在維也納。</h3><h3><br></h3><h3>尼古拉·舒比奇·日林斯基(Nikola ?ubi? Zrinski)伯爵是哈布斯堡王朝時期的克羅地亞總督,有克族和匈牙利血統(tǒng)。1566年,他戰(zhàn)死在抵抗奧斯曼帝國入侵的戰(zhàn)場上,奧斯曼統(tǒng)帥蘇萊曼大帝也在此次戰(zhàn)役后去世,導致征服計劃被放棄。日林斯基成為克羅地亞和匈牙利兩國的共同英雄。</h3> <h3>薩格勒布在南斯拉夫時期是全國第二大城市,1991年獨立后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首都。</h3><h3><br></h3><h3>1977年9月,鐵托訪華時到上海逗留,期間,南斯拉夫代表團向革委會主任彭沖表示希望能同上海締結(jié)友好城市,增進友誼。1979年,已升任上海市長的彭沖邀請薩市代表團訪滬,簽署協(xié)議。直到一年后,由市議會主席拉廷率領(lǐng)的薩格勒布市代表團抵達上海,完成了所有的手續(xù)。這時彭沖已升任政治局委員,他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代表團全體成員。</h3> <h3>鐵托本人出生于薩格勒布遠郊。他的克族身份讓他在實行南斯拉夫大一統(tǒng)政策時不致遭遇過激的反彈。當時在定都的問題上,薩格勒布曾經(jīng)也被提及,因為它在當時是最大城市。然而從地理位置來看,作為多民族聚居和國防工業(yè)重鎮(zhèn)的薩拉熱窩比偏安一隅的薩格勒布更合適。最終具備碾壓優(yōu)勢的塞爾維亞毫無懸念地勝出,在諾維薩德和貝爾格萊德之間選擇了后者。</h3> <h3>薩格勒布有幾個意思,一個是挖。謠傳當年大旱,人們要挖井取水,就約定俗成地成了地名,信不信由你。</h3> <h3>克羅地亞足球傳統(tǒng)悠久,獨立后經(jīng)常在世界杯上以格子軍團掃蕩世界一流勁旅。在國內(nèi)甲級隊中,薩格勒布的迪納摩俱樂部隊(GNK Dinamo Zagreb)是現(xiàn)在的聯(lián)賽冠軍,連冠歷史比恒大淘寶還要長的多。曾經(jīng)在中國執(zhí)教的米羅斯拉夫·布拉澤維奇和布蘭科·伊萬科維奇都有迪納摩俱樂部的背景。去年世界杯,格子軍團勇奪亞軍,中超天津權(quán)健向主教練達利奇(Zlatko Dali?)開出了3000萬歐元年薪的邀約,被他拒絕。他目前的收入是100萬歐元。</h3> <h3>廣場北端的氣象站,建于1884年。市民們可以查看時間、氣溫、氣壓等實時數(shù)據(jù)。</h3> <p class="ql-block">廣場西北角上的圣誕雪球。Advent是指耶穌降臨,在基督教文化中是圣誕節(jié)之前的數(shù)周時間。</p> <h3>中軸線上的斯特羅斯馬耶公園(Park Josipa Jurja Strossmayera),大樓是克羅地亞科學和藝術(shù)研究院,門前有斯特羅斯馬耶的塑像。</h3><h3><br></h3><h3>斯特羅斯馬耶是19世紀克羅地亞政治家和羅馬天主教主教。他用教會的資金資助公益事業(yè),包括重建薩格勒布大學(1874)和創(chuàng)立南斯拉夫科學和藝術(shù)研究院(1866)。</h3><h3><br></h3><h3><a href="http://info.hazu.hr/en/"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克羅地亞科學和藝術(shù)研究院</a></h3> <h3>幾年前,薩格勒布出了一個全球爆火的樂隊——<font color="#ed2308">2</font>C<font color="#ed2308">Ξ</font>LLOS。生于斯洛文尼亞的Luka ?uli?和克羅地亞的Stjepan Hauser在少年時代就相逢于音樂夏令營,然后,一個去了薩格勒布、維也納、和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另一個也去了倫敦和曼徹斯特,學習古典音樂。2011年,生活拮據(jù)的他們在朋友的建議下,嘗試用大提琴演繹流行音樂,第一首曲子就是杰克遜最逆天的作品之一——犯罪高手(Smooth Criminal)。憑著他們耍帥的演奏,兩周內(nèi)油管點擊量就沖破了三百萬,現(xiàn)在已達三千多萬。這一跨界的成功吸引了音樂圈的注意,在與索尼簽約后一發(fā)而不可收,成為現(xiàn)象級人物,風靡全球。</h3><h3><br></h3><h3><a href="http://www.2cellos.com/"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2CELLOS</a></h3> <h3>當年看到他們客串美劇《歡樂合唱團》(Glee),顏值激情均在劇中的年輕歌手們之上。2014年,巔峰時刻到來了,AC/DC的硬搖滾高能神曲“五雷轟頂”(Thunderstuck)被他們以獨創(chuàng)性風格淋漓盡致地呈現(xiàn)給世界,兩周點擊率破一千萬,現(xiàn)在早已超過一億。在美篇中,我用了數(shù)次他們的曲目作為配樂。</h3><h3><br></h3><h3>這個時代做音樂的一個流行商業(yè)模式是先通過油管等社交媒體尋找聽眾,如果達到一定規(guī)模,就可以通過發(fā)行和巡演獲利,2CELLOS是一個成功的踐行者。</h3> <h3>在中軸線上的另一個公園叫滑冰公園(Ledeni Park),冬季,這里被改造成一個大規(guī)模的溜冰場。</h3> <h3>滑冰公園的北端是一個藝術(shù)博物館(Art Pavilion),建于19世紀末。</h3><h3><br></h3><h3><a href="http://www.umjetnicki-paviljon.hr/"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薩格勒布藝術(shù)博物館</a></h3> <h3>薩格勒布火車總站(Zagreb Glavni kolodvor)坐落在托米斯拉夫國王廣場,1892年開始投入使用。1974年8月30日,一列從貝爾格萊德開來的快車在進站時出軌,造成153人死亡。事故原因是超速近70公里,以及進站時的急剎車,時至今日仍是歐洲鐵路史上最慘重的事故之一。在考慮到兩名司機連續(xù)工作了52個小時的情況下,法庭分別判處他們15年和8年徒刑。</h3> <h3>薩格勒布有不少這種羅列景點的指示牌,這是在國王廣場。背景大樓曾經(jīng)是一所公寓,現(xiàn)在稱為Star?evi?故居(Star?evi?ev dom),目前是薩格勒布圖書館。Ante Star?evi?是19世紀克羅地亞政治家和作家,民族主義運動的奠基人,被右翼尊為國父。他支持奴隸制和殖民主義政策,反猶,而且認為塞族是一個比猶太人更為低劣的民族。與支持南斯拉夫人大團結(jié)的斯特羅斯馬耶不同,他力主一個獨立的單一民族的克羅地亞。二人都被作為克族人的先賢供奉在全國的大街小巷。</h3> <h3>Ante Star?evi?廣場,背后的大樓是攝政薩格勒布休閑酒店(Esplanade Zagreb Hotel),位置不要太好。</h3> <h3>托米斯拉夫國王廣場。托米是克羅地亞第一個國王,公元925年登基,三年后神秘地消失在歷史中,沒有關(guān)于他的后事的記載。</h3> <h3>格里奇隧道(Gri? Tunnel)。它是二戰(zhàn)時烏斯塔沙建造的地堡和人行地道,在老城的地下,現(xiàn)在成為老城景點之一。隧道全長350米,有六個出口。下圖是Mesni?ka街出口。</h3> <h3>冷戰(zhàn)期間,與蘇聯(lián)決裂的南斯拉夫也實行過一陣深挖洞的政策,地道被按照戰(zhàn)備工程的要求秘密擴建。</h3> <h3>既然薩格勒布這個詞就是挖的意思,挖地道還是有傳統(tǒng)的。隧道里多數(shù)地段現(xiàn)在都有展覽或節(jié)日裝飾,都是成本極低的那種。</h3> <h3>冷戰(zhàn)的風險過去后,防空洞成為無家可歸者、吸毒者、甚至犯罪分子出沒的地方,直到九十年代政府才開始清理工作。</h3> <h3>這條隧道建在一座小山里,是從地下直線穿越老城的捷徑。</h3> <h3>從火車總站和國王廣場向北穿過由滑冰公園、斯特羅斯馬耶公園、和日林斯基公園組成的薩城中央公園,很快就來到了市中心的耶拉契奇總督廣場(Ban Jela?i? Square),背后就是建在坡地上的老城。</h3> <h3>中央公園盛不下的圣誕集市,在這里又連成了一片。</h3> <h3>廣場中央的耶拉契奇像。耶總從1848年至1859年代表奧地利帝國在克羅地亞主持工作,鐵托時代,他的雕像被移除,直到90年代才恢復。匈牙利革命詩人裴多菲曾經(jīng)嘲笑他是膽小鬼,只會向維也納求救。</h3> <h3>廣場夜景</h3> <h3>薩格勒布大教堂(Cathedral of Zagreb),全國最高建筑,1217年建成。</h3> <h3>右塔修了幾年了,雖說慢工出細活,但原因可能是錢花完了。</h3> <h3>好在雙塔是對稱的,看左塔如見右塔。</h3> <h3>教堂旁搭起了幾個小棚,重現(xiàn)圣誕場景,門牌上寫著伯利恒。</h3> <h3>在大教堂正西面不遠處有個小廣場,那里有座1955年的雕塑——佩特里查?凱日木普合(Petrica Kerempuh)。佩特里查是20世紀克羅地亞作家Miroslav Krle?a筆下的一個文學形象,以未卜先知和玩世不恭著稱。</h3> <p class="ql-block">所謂天真畫派(Na?ve art)其實是指自學成才的畫家們的作品,在中國被稱為農(nóng)民畫。他們拿起畫筆,憑著自己內(nèi)心的直覺和感受一路畫下去,并不在意別人的評判,都是真愛。這些畫的色彩通常都很絢麗,線條簡潔,富有裝飾效果。這是老城里的烏魯普(Ulupuh)畫廊,專門陳列克羅地亞非主流藝術(shù)家們的作品。門前的巨蛋也已成為老城一景。</p> <h3>老城的入口處有一尊圣喬治屠龍雕像,選擇的是完事后他手捧頭盔,俯視惡龍的那一片刻。這個故事來自古代的一個傳說,在11世紀羅馬帝國時代被移植到圣喬治身上。說是在利比亞有條毒龍,不斷地向人們索取童男童女,最后抽簽抽到了國王的女兒,國王愿以金銀換取女兒的生命,但毒龍不允。路過此地的圣喬治重傷毒龍,救了公主,然后給國王和臣民們一個選擇,如果皈依基督教,就會將毒龍斬首。結(jié)果全城信奉耶穌,圣喬治屠龍凱旋。</h3> <h3>景點多得看不過來。</h3> <h3>老城石門里的石碑。</h3> <h3>原汁原味的圣馬可教堂(St. Mark's Church),建于14世紀。門前的廣場就叫圣馬可廣場。右邊是老市政廳,懸掛著克羅地亞國旗和歐盟盟旗。</h3> <h3>教堂的屋頂上拼出了鮮艷的國徽和市徽。左邊是克羅地亞-斯拉沃尼亞(Slavonia)-達爾馬提亞(Dalmatia)王國的三合一;右邊是薩格勒布市徽,紅底白堡。</h3> <h3>廣場中央被安放了一棵圣誕樹。</h3> <h3>從教堂正門上的浮雕中可以看見若瑟和瑪利亞懷抱耶穌被安排在正上方,他們的下面是圣馬可捧著小獅子,周圍有十二使徒。</h3> <h3>偉大的發(fā)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出生于克羅地亞中西部的一個塞族家庭。這是老城里特斯拉的紀念浮雕。</h3> <h3>停在老城的老車,打著餐館廣告。</h3> <h3>坐著古舊的勞斯萊斯游覽老城。</h3> <p class="ql-block">老城里有一家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博物館——失戀博物館(Museum of Broken Relationship)。發(fā)起人鼓勵失戀者向博物館捐贈他們的感情信物,以此來排遣心中的糾結(jié)和郁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法國毒舌作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在他的《戀人絮語》(A Lover's Discourse)中的寫道:“一切戀情最后都會變成一場表演,...,一切愛的奉獻都有其最后的舞臺?!?(Every passion, ultimately, has its spectator, ..., there's no amorous oblation without a final theatre.)但,結(jié)果真的重要嗎?</p> <h3>貝拉四世國王公園(Park Bele IV)是老城里的一塊高地,可以更好地俯瞰市區(qū)。貝拉四世從1235年至1270年是匈牙利-克羅地亞國王。</h3> <h3>老城山上斯特羅斯馬耶街(Strossmayerovo ?etali?te),也是布滿了圣誕集市風格的小木屋。</h3> <h3>斯特羅斯馬耶街的入口。</h3> <h3>這條拉斯維加斯在2003年發(fā)明的廣告語已經(jīng)被用濫了,但它所蘊含的自由和隱私的意義早已深入人心。</h3> <h3>郊游</h3> <h3>從老城山頂眺望大教堂。</h3> <h3>市區(qū)的黃昏(Gunduli?eva街)。</h3> <p class="ql-block">從前南斯拉夫各民族間的排斥甚至仇恨來看,大一統(tǒng)或許在叢林法則至上的歷史時期可以起到抱團取暖和強取豪奪的作用,一旦進入文明社會,更為人道的組織形態(tài)應該是以自治為底線的??赡芪磥淼募夹g(shù)和發(fā)展能夠?qū)⑷祟愒诜N族、宗教、語言、性取向等各種維度加以融合取舍,那種將因子減少和簡化的動作會讓機器們更好地管理這個社會,但這樣的未來在我們眼里很可能是一個了無生趣的平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不去追究南斯拉夫是如何分崩離析的,現(xiàn)在的巴爾干達到了一種平衡,除了塞爾維亞似乎尚未完全走出悲情,周邊的原加盟共和國都在積極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南斯拉夫這一頁已經(jīng)被歷史翻過去了,我在尋找的南斯拉夫也只存在于那些散落在各地的紀念碑里,它們中的一些佼佼者可能會成為唯一生存下來的人類遺跡。無論是在塞爾維亞,還是在波黑和克羅地亞,這些水泥怪物都會在三體人的數(shù)據(jù)庫中逆向搜索出一個國家的名字——南斯拉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篇音樂:Keren Ann - Speak Softly, Love)</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1vlx685z" target="_blank"> 尋找南斯拉夫之十九:這里是瑟比亞</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