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 跨越半個世紀的同學情</h3><h3> ~~~~~~~~~~~~~</h3><h3> ----記老同學相聚五指山</h3><h3> 2018年11月6號,我和哥哥,二妹,帶著媽媽同乘一輛車,到海南陵水越冬。我們從周口出發(fā),沿南洛高速、登二廣,宿湘潭。取道湘西吉首,訪親拜會二舅,順游古城乾州。9號趕宿柳州,入柳北高速轉(zhuǎn)蘭海、沈海高速至徐聞,渡過瓊州海峽到??凇S?1月11號到達陵水本號鎮(zhèn)。</h3><h3>11月28號,接到老同學加好哥們富強的電話,他說他和夫人蘭萍,敏忠夫婦正在江西井岡山游玩,目的地是廣東惠州。我邀請他們到海南來玩,他們欣然應允。于是,我很快聯(lián)系了現(xiàn)在五指山市避寒的老同學春景,告知她富強夫婦已受邀到海南來相聚的信息。聽到此消息,春景很高興,先是表示歡迎,并把老同學要來海南的消息告知了同在五指山的其他老同學。</h3><h3>我和富強的關(guān)系比較特別,我們不僅是小學同學,還是半個多世紀的朋友。雖然經(jīng)歷了歲月的風風雨雨,友情依然如故。1978年之后,我們分別從部隊復員,又成了一個單位上班的同事。更巧合的是,春景、富強的太太蘭萍、好朋友敏忠,我們都是周口市公安局工作的好同事加朋友。</h3><h3>說來話長,既然是小學校友,那就談?wù)勎覀兊哪感!鰷峡h紅旗小學。</h3><h3>我的家鄉(xiāng)周口市位于豫東南,1949年剛解放時歸淮陽專署。1953年,淮陽專署撤銷歸商丘治。1965年析商丘、許昌兩個專署部分縣置周口專署,專署駐周口市。1969年改為周口地區(qū)。我家就是1965年許、商分家成立周口專署時,隨父母工作調(diào)動從許昌調(diào)入扶溝,我是四年級從許昌文峰(塔灣)小學轉(zhuǎn)學入扶溝縣紅旗小學的。</h3><h3>在我的記憶中,當時的扶溝縣城僅有三所小學,按學校的地理位置,人們習慣稱謂是東校、西校和南關(guān)小學。1966年文革初期,按照“破四舊、立四新”的要求,分別改名革命稱謂:紅旗小學、紅衛(wèi)小學和團結(jié)小學。許多年后,我查了很多資料才搞清楚,紅旗小學的前身是何氏私立小學,成立于1918年。1949年命名為城關(guān)第二完全小學,1952年之后更名為城關(guān)區(qū)高級小學、城關(guān)鎮(zhèn)一小,1966年易名為扶溝縣城關(guān)鎮(zhèn)紅旗小學。算起來,已有百年歷史了。</h3><h3>成立何氏私立小學的何氏家族,在扶溝縣可是大名鼎鼎,是扶溝的名門望族,在扶溝小城留下諸多印記。明代,扶溝何氏家族出了多名舉人、進士。在當?shù)赜小昂伟肟h”之說,即扶溝縣所考取的功名,何氏占了一半。比較出名的是何出圖、何出光兄弟倆,出圖為兄,出光為弟。弟弟出光先中進士,官至山東御使巡按。三年后哥哥出圖也中進士,官至兵部主執(zhí)。這在當?shù)剞Z動一時,因兄弟倆都曾在大程書院就讀,大程書院也以此為榮。扶溝縣城原石牌坊林立于東街,其中的“文武中臺”坊、“世登科第”坊,都是為舉人何岑以及兩個兒子,進士何出圖、何出光而立?,F(xiàn)牌坊無存,毀于1958年砸石燒灰。但值得慶幸的是,扶溝縣城十字街東的何家祠堂,至今香火旺盛。祠堂仍珍藏保留著歷代皇帝授予何氏家族的圣旨22道,也算是保留一段何氏宗族值的驕傲的、輝煌的文化歷史。</h3><h3>這也說明,扶溝縣的文化教育還是有深厚歷史淵源的,“程門立雪”的經(jīng)典,尊師重教的傳統(tǒng)還是薪火相傳的。這些道理,是我們走上社會后,經(jīng)過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社會的洗禮才弄明白的。踏入江湖,方知校園生活的美好,才知道惟有同學友情最可貴。美好的紅旗學校時光,恰似流光溢彩的畫卷,烙在我記憶的最深處。回憶往昔,溫馨如同昨天;歲月如梭,卻帶不走純真的記憶;時間流逝,卻能沉淀永恒的真情。五十年春秋易逝,盡在彈指一揮間,往事如煙,崢嶸歲月稠。如今,為了少年同學情誼,我們將相邀在椰島,相聚於海南。</h3><h3>12月7日,富強、蘭萍,敏忠、和英兩夫婦如期來到陵水本號。富強還帶來一個兩歲多的小孫子,名叫劉奕辰,小家伙長得虎頭虎腦的,很可愛。見面后的興奮之情自不必說,更少不了美酒、美食和推杯換盞。</h3> <h3>途經(jīng)湘西吉首,游覽乾州古城。</h3> <h3>陵水博物館。</h3> <p> 五指山聚會</p><p> ~~~~~~~</p><p>第二天上午10點整,我們沿國道G361直奔五指山。本號這個地方離五指山很近的,只有七十幾公里的路程,途經(jīng)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坐在車上,我為富強他們充當向?qū)?,簡要介紹海南地理概況和五指山風土民情。</p><p>海南島1987年之前屬廣東省海南行政區(qū)和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1988年建省,簡稱“瓊”,省會在海口。位于中國最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省劃界,西臨北部灣與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和越南相對,東瀕南海與臺灣省對望。東南和南邊在南海與菲律賓、文萊和馬來西亞為鄰。海南省下轄4個地級市,5個縣級市,4個縣,6個自治縣。全省人口才900多萬。單憑人口論,還沒有我們周口市的人口多。但是陸地面積大,總面積3.54萬平方公里,是僅次于臺灣島的中國第二大島。海域面積更遼闊,約200萬平方公里。是我國國土面積(含海域)第一大省。</p><p>從地圖上看,海南像一個大鴨梨,呈東北西南走向。海南在地理上分嶺南和嶺北,東起牛嶺分界洲,中間是五指山和彌猴嶺,西至尖峰嶺。正巧有一道海拔1000至2000米的綿延山脈,從東海岸到西海岸橫貫海南島,將整個海南島分成嶺南和嶺北。海南共有18個市縣,而嶺南只有三亞市、陵水縣、保亭縣、樂東縣,稱為嶺南一市三縣。而正是這個一市三縣,剛好坐落在北緯18°線。這條北緯18°線,穿過全球著名旅游度假區(qū)夏威夷、馬爾代夫、巴厘島等,所以被世人譽為黃金緯度線。受地形位置影響,不管是冬季還是春、夏、秋季,海南各市縣氣候存在差別,這種差異性在不同的時段很明顯。在一般人印象中,地處熱帶的三亞氣溫要高于地處亞熱帶的???,其實并不盡然。進入夏季以后,由于受到副熱帶高壓的影響,海南全島的背景風是東南風,三亞的海風由南部海洋吹來,是偏南風,把城市上空的熱流吹走一部分,氣溫相對降低。而海口的海風是由北部吹來,與背景風東南風相逆,導致一部分熱流在城市上空堆積,所以三亞夏季的氣溫反而低于???。但在冬春季,三亞的氣溫要高于???。而全年氣溫相對較低的城市主要在五指山和樂東。</p><p>由此可見,五指山的確是我們這些退休的老年人避寒越冬的好去處。春景和素華她們真有眼光,選擇在五指山休閑越冬,在萬泉河畔的山水綠世界小區(qū)居住養(yǎng)老,真是選對了。</p><p>行至保亭,春景打來電話。午飯已經(jīng)安排好,在泰翡路海南民族博物館隔壁的民族風味園。我們定好車載導航,直奔民族風味園。正午時分,我們準時抵達民族風味園,春景和素華同學,早已在飯店迎侯我們。老同學相見,感嘆時光荏苒,時隔多年,卻仿若昨日。那些紅旗小學的往事,變成了如詩如醉的畫面。五十年前,相遇于扶溝,半個世紀后,相聚在五指山。</p><p>我忙里偷閑,趁著點菜上菜的功夫,到隔壁的海南省民族博物館進行了簡單的瀏覽。博物館修建得很有氣勢,在博物館迎賓大廳正面上方,有一塊巨大的花崗巖石引起了我的注意。這是一座由許多塊花崗石拚接而成的巨型石雕,上面寫著六個遒勁有力的大字,『海南第一龍門』。我不知道海南第一龍門指的是什么,但是這幾個字寫得很漂亮,我喜歡。我知道“魚躍龍門”的典故,也知道我們家鄉(xiāng)扶溝大程書院有一塊“龍門”門匾,是鼓勵學子辛勤耕讀,跳躍龍門,考取功名的。但是,海南民族博物館這個第一龍門是干什么的?難道考取功名的也有兄弟兩進士?這么自信,還第一!時間關(guān)糸,留給以后再考證吧。</p><p>該館全稱海南省民族博物館,前身為通什自治州民族博物館。該館依托少數(shù)民族聚居之區(qū)位優(yōu)勢,是海南省少有的博古類文化景點。該館文博條件很好,定位鮮明,對初訪海南欲了解海南民俗的游客很有益處。</p><p>這里展館布局也極具民族特色,為四合院式建筑,雕梁畫棟、飛檐翹角、古樸壯觀。館內(nèi)辟有6個主展廳和2個機動展廳以及民族工藝商場互配成套。各展廳分別展出各種文物、民族民俗物品、歷史圖片和資料,反映了從新石器時期起的各個歷史階段黎、苗族人民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風土人情,以及黎、苗同漢、回族人民共同發(fā)展、建設(shè)海南的歷史。</p><p>簡單參觀后,我匆匆返回民族風味園。歡迎宴開始了,眾同學共同舉杯,與往事一飲而盡,把同窗誼融入酒中。我干杯,你隨意,化作同學友誼的語言;拱手端,雙手碰,延綿心靈深情的期盼。雖然久未謀面,仍一見如故,不變的是那份同學之間純真的感情。</p><p>我真誠的感謝,春景和素華同學的熱情。發(fā)自內(nèi)心里感嘆,那一杯杯祝福的酒,斟滿了健康的關(guān)愛。那一陣陣開心的笑,洋溢在民族風味園的空間。推杯換盞,珍惜這難得的相見。暢所欲言,敘說著久別的掛牽。如今我們都步入人生的秋天,多年來雖同城卻相聚甚少,那份同窗之情和深厚友誼一直與我們隨伴。</p><p>是呵,人生能有幾個五十年!經(jīng)歷了歲月的洗禮和磨練,少小同學得以相見在海南,五指山多了一份真誠的祝愿。我們的人生雖然到了暮年,但盡可能的不留遺憾,在相聚中尋找平凡,在退休后感受平淡。</p><p><br></p> <h3>五指山泰翡路民族風味園。</h3> <h3>春景同學熱情相迎。</h3> <h3>步入五指山民族風味園。</h3> <h3>春景和素華居住在毗鄰三月三大道旁邊的【山水綠世界】小區(qū),小區(qū)建在一個三面環(huán)山的山坳里,熱帶、亞熱帶植被覆蓋環(huán)繞,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含量很高。小區(qū)高樓聳立,樓樓之間有清澈山泉水流過,溪水清澈,溪流淙淙,既有熱帶風情又典雅幽靜。<br></h3><h3>晚餐在春景家里進行,在山水綠世界小區(qū)居住的其他老同學都趕過來聚會,有的送來水果,有的帶來美酒,有的拿來食品,大家暢談同窗趣事,追憶往昔,很是熱鬧。春景和素華早已為我們安排好了下榻的地方,春景還特意為我們購買了新的被褥床單,令我們心存感激。</h3><h3>清晨起床,我漫步在山水綠世界小區(qū)甬路上。小區(qū)地理位置良好,從??吭诼放缘能囕v牌號來看,小區(qū)容積率很高,幾乎北方各地的車輛都有??磥磉@個小區(qū)“聰明人”不少,選擇了越冬避寒,休閑養(yǎng)老在五指山,形成了這處北方候鳥住宅區(qū)。我也暗自記住了山水綠世界的地理位置,五指山市海榆北路,阿里山度假村對面,是一處具有地域傳統(tǒng)文化特征與山水環(huán)境資源相融合的生態(tài)文明居住區(qū)。</h3><h3>我信步走到一幢高樓拐角處,一個造型典雅、飛檐翹角的門樓進入我的視線??磥磉@是一處文化場所或者書社之類的地方,“鳴溪堂”三個行書匾額高懸門眉,兩行對聯(lián)分列左右。上聯(lián):臨水開軒一路鳴溪流韻去,下聯(lián):憑欄遠眺四面青山入畫來??磥磉@個『山水綠世界』小區(qū)隱居的真有高人。這幅聯(lián)既寫景,又寫實,既抒情,又達韻??吹胶米趾寐?lián),使我瞬間來了雅趣,信口對上幾句,以抒胸臆:“正楷正浩氣,行書養(yǎng)眼心。思飄云物外,山水連乾坤。鳴溪吐馥郁,藝海含香深。有書即富貴,入詩真仙神”。</h3><h3> </h3> <h3>海南?。ㄔㄊ玻┟褡宀┪镳^。</h3> <h3>博物館內(nèi)館大樓很壯觀。</h3> <h3>愛新覺羅·啟功題寫?zhàn)^名。</h3> <h3>海南第一龍門。</h3> <h3>博物館的“門?!?。</h3> <h3>黎族人的草編和竹編。</h3> <h3>博物館館藏織綿。</h3> <h3>古船、女人、和網(wǎng)。</h3> <h3>酒宴開席了。</h3> <h3>億往昔,崢嶸歲月惆。</h3> <h3>看今朝,相聚五指山。</h3> <h3>不知是誰抓拍這個瞬間?</h3> <h3>祖孫樂!</h3> <h3>山水綠世界旁,海南農(nóng)林科技學校。</h3> <h3>真正的《山水綠世界》。</h3> <h3>山水綠世界內(nèi)游泳池。</h3> <h3> 【鳴溪堂】。</h3><h3>鄰水開軒一路嗚溪流韻去,</h3><h3>憑欄遠眺四面青山入畫來 。</h3> <h3></h3><h3> 雨游南國夏宮</h3><h3> ~~~~~~~~</h3><h3>今天12月9號,天氣涼爽,天空不時有細雨飄來,體感很舒適。早飯后,春景推薦我們游覽“南國夏宮”。</h3><h3>南宮夏宮在五指山東北部約6公里處,地處太平山旅游風景區(qū),海撥800多米,那里四面青山環(huán)抱,環(huán)境優(yōu)美,鳥語花香。年平均氣溫22C , 深林覆蓋率達98%以上,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為每立方厘米12000個,是一處名符其實的“天然氧吧”,堪稱“海南最后的秘境”。</h3><h3>據(jù)說,山上有一個黎寨,自古至解放前都人跡罕至,縱使兵荒匪亂年代,這里從未遭過兵災匪禍,簡直是個世外桃源,故本地人取名“太平山”。</h3><h3>上午10點鐘,我和富強、蘭萍夫婦,敏忠、和英夫婦啟程旅游。我們定好手機導航,開車駛離『山水綠世界』的大門,順三月三大道上山,直奔南國夏宮。沿曲曲彎彎的山路行走大約20分鐘的樣子,便來到了南國夏宮山門,山門修的既古典又氣派,門票還是很便宜的,不管是一個人,還是一車5個人,都是30塊錢。</h3><h3>南國夏宮的出名來自於當年的“林副統(tǒng)帥”。據(jù)說是當年為林彪修建的別墅,現(xiàn)在別墅已經(jīng)廢棄,改為如今的酒店。</h3><h3>可能是借林彪的名聲或者是影響力,南國夏宮酒店開業(yè)來,曾接待過江澤民、朱镕基、李瑞環(huán)、錢其琛,程思遠,陳慕華等一批黨、政要人,另外還有多位外國元首在這里下塌。南國夏宮酒店也因此被評為“全國最佳星級飯店”。這樣一來水漲船高,許多附庸風雅人士蜂涌而至,前來湊熱鬧。題寫許多諸如“南國夏宮”、“海島蓬萊”、“盛世仙境”、“大鬧天宮不如遨游南國夏宮”等石刻或題詞。使南國夏宮多了一些文人騷客的墨寶,增添了一些文化氣息。</h3><h3>說實話,這里的風景的確不錯,山上長滿老樹古藤,巖石疊峰奇秀,山花爛漫,林木參天,山徑幽深,鳥鳴溪流,潭清見底,魚蝦可數(shù)。真正是修仙悟道的好場所,難怪當年的林副統(tǒng)帥選擇這里作行宮。</h3><h3>我們從山腳小石橋沿小河拾階而上,只見一條溪河從度假村中間穿越而過,河水清澈透底,卵石遍布。順山路攀登一二百米,便見一片水布自山上順流傾瀉,先是瀉向一塊丈二有余巨石上,到絕壁處便飛瀉直下,濺起一簇簇如珠似玉的水花,噴雪飛銀,鳴聲如鼓,回蕩山谷。泉瀑繼續(xù)順山勢往下流入深潭,這就是聞名遐邇的“太平山飛瀑”。說實在話,太平山飛瀑并不壯觀,也不象網(wǎng)上介紹的那樣獨具一色,飛瀑奇觀啥的,就是一大股從山上順勢飛瀉的水流,模樣有點小巧袖珍。這可能是所謂的觀景不如聽景吧!</h3><h3>聽別的游客介紹,如果順山路繼續(xù)往上走,還能游覽著名的奇峰旭日、天池垂釣、龍湖戲珠、云遨洞天、蟾宮起舞、黎苗風情等名勝景觀。因為敏忠行動不方便,還在山下等著我們,我們決定不再向上攀登。站在半山腰,俯瞰山下依山建造的南國夏宮,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群,樓閣亭榭錯落有序,回廊、花池、石橋、山門、曲徑、欄柵等組合雅致。好一個南國夏宮!融椰島之美,兼雨林之幽,賞潺流之溪,猶入仙境一般。</h3><h3>我們也看到了當年為林彪修建的別墅,不過,現(xiàn)在大門緊鎖,銹跡斑斑,一片破敗景象。別墅大門右側(cè)掛了一個牌子,上書《名人別墅》四個大字,下面還有幾行小字,好像是別墅什么時候建的,多大面積,于1971年之后棄用之類的文字。站在別墅跟前,我思緒萬千,好像回到了當年那個“三忠于”、“四無限”、“四個偉大”的紅海洋年代,觸摸到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而如今的名人別墅,放在南國夏宮翡翠山谷中,顯得那么不協(xié)調(diào)。不管如何,這也算是一段想繞都繞不過去,不可回避的滄桑歷史吧!</h3><h3>南國夏宮曾易名“海南第一度假村”,有過輝煌的歲月。如今,五指山市有了更好的賓館,南國夏宮成為接待我們這樣候鳥老人(當?shù)厝朔Q為頤養(yǎng)老人)為主的度假村。對于有一定消費能力的老人來說,這里的確是一個好地方。這里群山環(huán)抱,房舍掩映在綠樹鮮花叢中。每天都可以登山觀景,風景如畫,人在景中。</h3><h3> 今天的旅游時間雖然很多,收獲很大,大家乘興而來,滿意而歸,一致感覺,不虛此行。</h3><h3>午餐在位于怡景路與沿河南路交叉處的福德萊大酒店進行。春景真夠哥們兒,有情有義,拿了兩瓶好酒,點了一桌好菜,面點是我們愛吃的石子饃和熗鍋面,據(jù)說飯店老板是周口人。能在遠隔千里之遙的椰島異鄉(xiāng)吃到家鄉(xiāng)的熗鍋面,大家開心極了。</h3><h3>席間春景為我們推薦,下午可以游一游太平山水庫。太平山水庫她并未去過,是素華的先生民祥推薦的,民祥說那個地方風景很好,是個休閑垂釣的好去處。既然這樣,我們決定實地一游。</h3><h3> </h3> <h3>百年古榕樹。</h3> <h3>林副統(tǒng)帥當年的別墅。</h3> <h3>站在這里,我仿佛回到了那個“早請示,晚匯報”的瘋狂年代。</h3> <h3>這座繩索橋,林彪走過嗎?</h3> <h3>見證繩索橋歷史。</h3> <h3>太平山飛瀑入潭。</h3> <h3>太平山飛瀑,有點袖珍。</h3> <h3>飛瀑上游景色真美。</h3> <h3>劉奕辰,看鏡頭!</h3> <h3>百花爭艷。</h3> <h3>南國夏宮酒店,如今成頤養(yǎng)老人的越冬地。</h3> <h3>南國夏宮內(nèi)景。</h3> <h3>五指山福德萊大酒店</h3> <h3>美麗的萬泉河穿城而過。</h3> <h3>德福萊大酒店的熗鍋面很好吃。</h3> <h3>我愛萬泉河,更愛小孫子。</h3> <h3> 太平山水庫</h3><h3> ~~~~~~~</h3><h3>太平山水庫距福德萊大酒店很近,位于沖山鎮(zhèn)太平山保護區(qū),屬高山平湖,建于1981年。我們開車往山上行駛,盤山公路幾乎全部是連續(xù)的牛鼻子急彎,還有一處因山體滑波正在施工的路段,途中多次遇到三五成群徒步的登山者和少數(shù)騎山地車的驢友,能感覺到這處旅游點還有點吸引力。</h3><h3>雖然山路崎嶇,但是我們車上有個“小開心”。富強的小孫子奕辰,一路上嘴不停歇為我們背誦兒歌:“太陽公公天上掛……,月亮公公打電話”!電話就這樣一直打來打去,一路童謠一車歡笑,使我們忘卻了旅途的疲憊。</h3><h3>幾經(jīng)輾轉(zhuǎn),終于到達太平山山頂。到了山頂,眼前豁達開朗,一面平湖鑲在群山之中,湖面如鏡,倒映著蔚藍碧澄的天空和茂綠秀麗的山峰,這就是太平山瀑布的源頭。這里山青水秀,景色宜人,現(xiàn)已逐漸成為市民登山活動和觀景的好去處,也是五指山居民主要的飲用水源——太平山水庫。</h3><h3>我們決定棄車步行走山,沿山路繞水庫往山頂漫步游覽。水庫四周植被茂盛,滿山林綠葉黃很迷人。山色空蒙,水光瀲滟,兼之古樹環(huán)抱,空氣格外清新。水庫儲水量不太多,水位較低,但水庫旁的斜坡草地特別美,[太平山水庫]幾個草剪的大字格外醒目。周圍景色很協(xié)調(diào),非常安靜。斜坡草地中央有三五七八頭牛在悠閑地牧野啃草,小牧童手握牧鞭半躺在草地上觀天,身旁還有成片成片的含羞草和好多不知名的野花,看起來很詩意,好浪漫。</h3><h3>行走至一山路拐彎處,只見十幾株茂密的樹木探出身子,幾乎遮擋住上山道路。一棵樹徑虎口般粗細的木瓜樹藏在其中,上面結(jié)了幾顆碩大的野木瓜。看到野生木瓜果,蘭萍連連稱奇。于是,我抖擻老精神,運用老偵察兵的攀登技巧,跨溝越坎,劈荊斬棘,來到木瓜樹旁,摘取了兩個野生木瓜果送給蘭萍(此處有照片為證)。因為水太平水庫地處熱帶雨林區(qū)域,這里的風景很獨特,她不僅僅是山清水秀,還能讓人同時體驗到春夏秋三季的感覺,不身臨其境很難體會到。</h3><h3>面對滿山遍野的熱帶叢林樹種和各種野花,我開動了微信小程序,求助于“識花君”行進辨別、解答?!白R花君”這個小程序使用很方便,不管什么樹種樹木或者各種野花、野草,一試就靈,回答比較準確。</h3><h3>蘭萍和敏忠也相繼加入了手機“識花君”的識別活動。大伙一會兒照照這棵樹,一會兒照照那朵花,立馬就有答案。使我們這些缺乏林業(yè)知識的門外漢,通過拍照,瞬間進入了神秘的林業(yè)殿堂,從一竅不通到一拍便知結(jié)果,只用了簡單的幾分鐘,使人入迷。這真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似這樣朋友結(jié)伴旅游,既陶冶了情操,又學習掌握了新知識,體驗了野外熱帶雨林環(huán)境,一舉數(shù)得。</h3><h3>站在太平山水庫保護區(qū)的界石放眼俯瞰,山下是五指山度假村(原通什度假村),當?shù)厝朔Q海南第一村。村莊琉璃紅瓦,錯落有秩,炊煙裊裊,環(huán)境十分幽雅。聽保護區(qū)的護林人介紹,游太平山水庫,觀太平山瀑布最好住在“海南第一村”,在茶間飯店,有山歌對唱、竹竿舞、舂米謠等民族歌舞表演。可以吃到烹調(diào)山珍野味、竹筒飯、喝黎族村民自釀的山蘭米酒,還可與身著黎服的山村姑娘共同起舞。</h3><h3>是??!旅游的時光是美好的,但應該丟點小遺憾。把那些對山歌,跳竹杠舞的節(jié)目,留給下次享受吧。</h3><h3>晚餐仍然使我們感動,喬麗同學老早就送來了親手包好的水餃等著我們,春景又奉獻出珍藏多年的美酒。哎!啥都不說了,一個餃子一顆心,舉杯同飲情意深……。</h3><h3>五指山相聚,使我們得以重溫一同走過的小學校園時光,回憶起那段激情燃燒但永不褪色的歲月!相聚的時刻,記憶似乎停留在過去的時光中,雖然我們都已年過花甲,但不可否認,那種青春和朝氣會一陣陣涌上心頭。時光荏苒,往事如煙,唯獨那紅旗一小的往事,卻歷歷在目,仿佛刻在心間。歲月無情,崢嶸五十年,我們不得不承認如今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有點感情愈來愈淡,相互之間的交往越來越功利。但我很強烈地感覺,我們紅旗一小老同學聚會不會摻雜任何一絲利益。所以,對于這次參加聚會的老同學們來說,取得什么成就并不重要,因為每個人都在不斷地以各種方式、方法來證明自身的存在和價值。從生活的角度講,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不和別人攀比,活出自己的精彩就OK。如今,我們都已步入花甲耳順之年,沒有必要計較身份與地位的高低,也沒有必要苛求財富的多寡,只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彼此共處時光就可以了。</h3><h3>第2天上午,我們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和老同學告別,眾同學在小區(qū)內(nèi)選擇一處自然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合影留念,隨著照相機快門的“咔嚓”聲,定格了這次老同學五指山聚會的永久瞬間。</h3><h3> </h3><h3> </h3> <h3>沖山鎮(zhèn)太平山水庫保護區(qū)。</h3> <h3>太平山水庫美景。</h3> <h3>仙境般的太平山水庫。</h3> <h3>披荊斬棘,跨溝越坎,收獲野生木瓜。</h3> <h3>開心游覽太平山水庫。</h3> <h3>跨越半個世紀的同學情。</h3> <h3>其樂融融?</h3> <h3>三個老同學首次同框。</h3> <h3>五個老公安,相聚五指山。</h3> <h3>春景與敏忠和英夫婦合影。</h3> <h3>兩個好閨蜜。</h3> <h3>繁花似錦,溪流淙淙。</h3> <h3>來,1、2、3,茄子!</h3> <h3>笑意寫在臉上。</h3> <h3>半個世紀同學情,</h3><h3>花甲老人喜相逢 。</h3> <h3>爺爺奶奶和孫女。</h3> <h3></h3><h3> 天涯海角的人文歷史景觀</h3><h3> ~~~~~~~~~~~~~~~~</h3><h3> 因為和英嫂子是首次游海南,我建議選擇一個既有代表性,又有紀念意義的景點去游玩。于是,我們決定到三亞天涯海角景區(qū)游玩。</h3><h3>天涯海角在古崖州西南側(cè)海岸,我們選擇走西線去三亞。駛離五指山市區(qū),往西北方向行駛約10公里登省道S26,路過一個地名叫空辦(我開始以為是駐島空軍辦公室)的地方到萬沖鎮(zhèn),從合口樞紐立交匯入瓊樂高速。五指山一帶的國營農(nóng)場比較多,途中我們也路過了幾個農(nóng)場,如山菜農(nóng)場、抱由鎮(zhèn)農(nóng)場等,再從利國互通融入G98西線高速。</h3><h3>從五指山到三亞,雖然總路程不到200公里,但有幾十公里盤山路崎嶇陡峭,路上又經(jīng)過許多農(nóng)場村鎮(zhèn),還因為山路限速,想快都快不起來。耗時3個多小時才到達天涯海角景區(qū)。雖然路況復雜,但是自駕盤山的體驗很刺激精彩。當你駛離城市,慢慢盤山深入到雨林深處,看到彌猴嶺上飄下來一團團、一層層的云霧,氤氳仙氣一般。使人產(chǎn)生一種遠離鬧市隱居山中的感覺,既飽覽熱帶雨林景色,又駕車穿越了五指山,絕對不虛自駕行。</h3><h3>天涯海角游覽區(qū),位于海南省三亞市天涯區(qū),距主城區(qū)西南約23公里處,背對馬嶺山,面向茫茫大海,是海南省第一旅游品牌,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h3><h3>整個游覽區(qū)是一處帶狀海灣,依山傍海,碧海青山,白沙礁盤渾然一體,宛若七彩交融的丹青畫卷。椰林波濤、漁舟鷗燕、籃天彩霞、輝映點襯,形成了南國獨特的椰風海韻。更具特色的是,沿海沙灘上聳立著大小不一數(shù)百塊石刻碑石,“天涯石”、“海角石”、“日月石”和“南天一柱”突兀其間。</h3><h3>最著名的“天涯石”,是清雍正年間崖州知州程哲在天涯灣的一塊海濱巨石上所題刻,據(jù)說這是天涯海角最早的石刻。民國抗戰(zhàn)時期,瓊崖守備司令王毅又在相鄰的一塊巨石上題寫了“海角”二字。1961年,郭沫若也來湊熱鬧,在“天涯”石的另一側(cè)題寫了“天涯海角游覽區(qū)”七個大字。至此,天涯灣畔的這片濱海地帶便成了名副其實的“天涯海角”,引來無數(shù)癡男情女前來旅游,婚定終生?!疤煅摹焙汀昂=恰边@兩塊石頭,成了三亞市的一個小財政局,我戲稱它是天下最能掙錢的石頭。</h3><h3>關(guān)于“天涯”和“海角”這兩塊大石頭的來歷,民間傳說還有另外一個版本。這個版本遠遠早于天涯海角的石刻年代。</h3><h3>話說很久以前,有一對熱戀的青年男女分別來自兩個有世仇的家族,他們的愛情遭到各自族人的反對,于是被迫逃到崖州雙雙跳進大海。兩男女分別化成兩塊巨石,永遠相對。后人為紀念他們的堅貞愛情,才有了“天涯”“海角”的石刻。以至后來男女之間戀愛,則常以“天涯海角永遠相伴”,來表明自己忠貞不移的愛情。</h3><h3>天涯海角景區(qū)我來過很多次了,這里不僅自然風景優(yōu)美,人文景觀也很厚重,使人流連忘返。但是我一直有個謎團沒有解開,就是正對大門處兩個高聳的騎馬戰(zhàn)將雕塑,為什么把他兩個人立在這里紀念?從碑座上看東邊那個叫路博德,西邊那個叫馬援,兩個人同為伏波將軍。這兩個人的功績是什么?我不懂。還有,路博德雕像東邊,還有一個名叫趙鼎的座雕,趙鼎是干什么的?我也不知道。這次,一定要解這個謎團。</h3><h3>富強、敏忠他們幾個沿海灘拍照去了。我獨自來到幾座雕像前,詳細閱讀碑文和解說,查閱歷史資料,終于弄明白這幾個偉人的生平和歷史功績。</h3><h3>原來,伏波將軍是古代對將軍個人能力的一種封號,伏波意為能夠降伏波濤,功高者可以耀封為伏波將軍,在古代,伏波將軍是眾多將軍封號中的一種,更是對將軍個人能力的認可,也就是官方認定。</h3><h3>路博德是歷史上第一位伏波將軍,不知什么原因,這位大英雄的生卒年已經(jīng)不可考,但從現(xiàn)有資料能夠知道,他是漢武帝時期任命的伏波將軍,也能知曉他是西河平州(今山西離石)人。剛出仕的路博德任北右平太守(大名鼎鼎的“飛將軍”李廣就曾經(jīng)在這里擔任過太守),當時的北右平郡轄平剛城(今內(nèi)蒙古寧城縣西南),這里算是大漢帝國與匈奴交戰(zhàn)的前線了。其時逢漠北之戰(zhàn),路博德跟隨霍去病一起北征匈奴,會師興城,路博德斬首捕虜二千八百級,被加官封為邳離侯。</h3><h3>漢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南越王相呂嘉發(fā)動叛亂,殺害漢朝使節(jié)和南越王趙興及王太后。武帝任命路博德為伏波將軍、楊仆為樓船將軍平叛,南越人聽說是路博德過來征討紛紛投降,而路博德派人一路追捕直至砍下呂嘉的頭顱。路博德南下肅清殘敵的時候,在嶺南地區(qū)設(shè)立了珠崖、儋耳兩郡。路博德不僅有足夠的武勇,還足智多謀,他攻占海南島后,為安定民心,將一些戰(zhàn)船焚燒,表示平息叛亂后,將不再用兵,百姓可安居樂業(yè)。這也是他“兵不血刃,而定全粵”的一個縮影。</h3><h3>但是,這位大英雄路博德也不是完人??赡苁枪Ω哒鹬鳎窟€是朝廷藏弓烹狗?反正路博德后半生犯了點錯誤,罪名是犯上奪取爵位,被降級改任強弩都尉使用。路博德仍不失忠君良將風范,一生對得起他的名字,仍用生命一路博德。余生屯守崖郡,替大漢鎮(zhèn)守邊疆,也無愧于伏波將軍封號。明代雷瓊道(明代瓊歸雷州轄)程憲作詩紀念伏波將軍﹕“奇歐先后拜高封,許國丹心一刻同,在著漢家摧萬敵,于今南合羨雙忠”。</h3><h3>這首詩算是對伏波將軍路博德一生最好的詮釋吧!</h3> <h3>伏波將軍路博德。</h3> <h3>伏波將軍馬騰。</h3> <h3>南宋忠相趙鼎。</h3> <h3></h3><h3>時隔百年,西漢末至東漢初,歷史上又出現(xiàn)一位被授予伏波將軍的人物,那就是東漢光武帝時期的馬援。馬援,公元前14年-49年人,字文淵,藉扶風茂陵,東漢開國功臣之一,著名軍事家,馬援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馬伏波。新朝末年,天下大亂,馬援歸順光武帝劉秀,為劉秀統(tǒng)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馬援與其他開國功臣不同,其進身朝廷時,沒有一個人推舉薦拔,全靠自己忠心為國,后身居高位,也不結(jié)勢樹黨,堪稱一代良將。</h3><h3>天下統(tǒng)一之后,馬援雖已年邁,但仍請纓東征西討,西破羌人,南征交趾,官至伏波將軍,被人尊稱為“馬伏波”,因功封新息侯。馬援的大半生都是在“安邊”戰(zhàn)事中度過,忠勤國事、老當益壯、為國盡忠、殞命疆場,馬革裹尸的氣概甚得后人的崇敬,欽佩。象其他忠臣良將一樣,馬援也沒有逃脫“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命運,于討伐五溪蠻時身染重病,不幸去世。死后又遭奸佞小人梁松誣陷,被劉秀收回新息侯印綬,直到漢章帝時才洗冤追認謚號。</h3><h3>但瑕不掩玉,英雄終究是英雄。后人對馬援的評價還是極高的。光武帝評價:瞿鑠哉是翁也!王夫之夸贊:馬援,倜儻之士也。能任也,則不能讓,所謂豪杰之士也,韓信、馬援是已。曹雪芹也賦詩頌德:銅鑄金鏞振紀綱,聲傳海外播戎羌。馬援自是功勞大,鐵笛無煩說子房。</h3><h3> 我的理解是:人在做天在看,頭頂三尺有神明。好人自有好報,忠良賢臣世人敬。目前,矗立在天涯海角的馬援雕塑,就是對馬伏波一生最好的總結(jié)。</h3><h3>在路博德雕像東側(cè),還有一處人物雕像,雕像人物與兩位氣勢威猛的伏波將軍明顯不同,風格迥異。這是一尊座雕,所塑人物神態(tài)優(yōu)雅,風流倜儻。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南宋御史中丞趙鼎。</h3><h3>趙鼎是南宋愛國政治家、詞人。字元鎮(zhèn),自號得全居士,解州聞喜(今山西)人。崇寧五年(1106)進士,宋高宗時官拜宰相。曾任河南洛陽令、開封士曹等職。建炎三年(1129),拜御史中丞。因與秦檜論和議不合而罷相,降任樞密院事,旋出知建州、洪州、泉州。紹興年間幾度為相,尋謫居興化、移漳州、潮州安置,最后移居吉陽郡。</h3><h3>他的主要功績是力薦岳飛、韓世忠等愛國將領(lǐng),有效地組織軍事力量抵御金兵。他極力反對議和,屢遭奸臣秦檜等人打擊迫害,被一貶再貶到潮州、崖州(就是如今三亞)。趙鼎在崖州深居簡出,杜門謝訪,仍繼續(xù)給宋高宗上表,表達他抗金救國的思想永不改變:“白首何歸,帳余生之無幾;丹心未泯,摯九死而不移”。堅強的意志使秦檜感到膽寒,同時更加緊對趙鼎的逼害。面對秦檜殘酷迫害,知秦檜必欲殺己,趙鼎決定以死表示抗爭。逐絕食而死,葬于昌化縣舊縣村。臨終前自書墓石:“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表示他至死也不忘記宋朝,不忘記抗金救國,要把他的精神化為河山,使宋朝強大起來。時為紹興十七年(1147年)八月,享年僅63歲。</h3><h3>趙鼎的一生,飽受人世滄桑,京師顯揚,幾度為相,卻多次被貶,貶謫吉陽。命運給了他最深的磨難,同時,也賦予他最強大的生命力量,并化為最美的詩篇。趙鼎的人生,也是英雄的一生,是一種高超的生命境界,</h3><h3>縱觀三個歷史英雄人物,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為什么英雄的人生都是多災多難的?為什么英雄的生活周圍都有奸佞小人存在呢?難道,這就是生活?這就是江湖險惡?哪怕是趙鼎這樣天賦異稟、勤奮努力、顯揚為相;路博德這樣忠君事主、能文能武、驍勇良將;馬援這樣忠勤國事、殞命疆場,馬革裹尸又心懷善良的人,也難免遭奸臣陷害,陷入命運的泥潭。</h3><h3>命運真是一個高超的藝術(shù)家。到頭來歷史終歸是歷史,英雄終歸是英雄,那些奸佞小人如秦檜之流最終被歷史所唾棄,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而路博德、馬援、趙鼎,成為歷史最完美的作品。</h3><h3>真可謂:良相名將塑天涯,伏波將軍世人仰。自古豪杰多磨難,人間正道是滄桑。這也正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人生,只有經(jīng)歷了足夠的磨難,才能結(jié)出璀璨的果實。于是,就有了趙鼎那種大義凜然的絕食明志、棄官罷相;就有了馬援那種淋漓酣暢的馬尸裹革、老當益壯;就有了路博德那種豪杰倜儻的忠君良將、鐵蹄戎羌。</h3><h3>歷史如此、江湖這般如此、英雄尚切如此。更何況,如今的我,平凡的我們。身在平凡處徘徊,便能盡覽極致風景;心在自由高處行走,收獲的是坦然自在的生活,心懷善念的幸福人生。趙鼎、路博德、馬援們的拼搏,是一種英雄豪杰精神,值得被敬重。然我們秉持善良、真誠待人,懷揣希望去努力、去生活、去做好自己的凡人精神,同樣是瀟灑走人生,同樣值得被尊敬。</h3><h3>我去過西藏,西藏是一種高處。在那雪域高原之上,面對橫空出世的山峰和永存不化的冰川,可以讓你體驗到妙不可言的夢幻,以及令人敬畏的神秘。象上述幾位英雄人物一樣,達到能讓世人仰望的高度,往往在世人看不見的頂峰。但是,高處風景雖好,很容易缺氧,高處不勝寒。</h3><h3>揮揮手,回回首,看看走過的平凡路。身處平原的我也經(jīng)歷過許多,也看透了很多。經(jīng)歷無數(shù)次取含之后,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退休之后,心靜下來了,感覺目前的平平淡淡、閑靜安逸,才是最簡約的生活,幸福的日子已經(jīng)以不經(jīng)意的狀態(tài)出現(xiàn)。人的欲望很奇怪,很多時候渴望得到一些東西,得到后卻又很快失去興致。手中明明握著別人羨慕的東西,卻又總在羨慕別人手里的。我們向往遠方,但遠方又是另一些人厭倦的地方?;蛟S,只有歷盡世事,才會明白,我們眼前擁有的,才是真正應該珍惜的。因為:遠處是風景,近處的才是人生。詩人泰戈爾說過這樣一句話,不要著急,最好的總會在最不經(jīng)意的時候出現(xiàn)。我很贊成!也很安心安靜地享用屬于自己的季節(jié)。珍惜眼前人,明朗坦蕩、安然自若、簡單簡約、靜而不爭。不執(zhí)著于失去,也不去爭原本就不屬于你的東西。做到有得有失有堅持,能哭能笑能盡歡;擁有的更珍惜,得不到的都釋懷。臺灣人林清玄先生總結(jié)很到位:“以清凈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彼枷氲酱耍挥墒谷嘶砣婚_朗,這也算是此次游覽天涯海角的體會吧!</h3><h3>更有收獲的是,古人早就為我們做好總結(jié)了。在通往天涯海角石途中一處階梯拐彎的方,有一面巨大的石壁擋住游人去路,巨石面積約數(shù)十平方,巨石上方頑強的長著一顆不知名的樹,樹冠茂密茁壯,顯透不凡。石壁壁面題有一首五言絕句:“天涯一棵樹,閱盡人生路。白發(fā)堪回首,絕境逢生處?!备N切地說明我此刻游天涯的心情。</h3> <h3>天涯海角美景。</h3> <h3>天涯一顆樹,閱盡人生路。</h3><h3>白發(fā)堪回首,絕境逢生處。</h3> <h3>圣旨博物館。</h3> <h3>“天涯石”前合個影。</h3> <h3>公、檢、法退休老漢。</h3> <h3>游覽到天涯。</h3> <h3>天涯海角兩夫妻,</h3><h3>??菔癄€愛不移 。</h3> <h3>天涯石</h3> <h3></h3><h3>在天涯一顆樹附近,我和富強、蘭萍,敏忠、和英夫婦匯合在一起,直奔天涯海角石拍照留念。想想也挺奇怪的,我和富強、敏忠三個老朋友,七十年代同在一個公安局工作,九十年代為了工作需要分開,如今分別退休于公、檢、法三個不同單位,這樣的生活軋跡,也算是一段美好的生命歷程吧。</h3><h3>天涯海角景區(qū)的優(yōu)美景點很多??吹酱蠛?,樂壞了富強的小孫子奕辰。小家伙迎海嬉水,頂浪淘沙,衣服全被海水打濕,拉都拉不上岸,玩得不亦樂乎。</h3><h3>游覽結(jié)束后,為了不走回頭路,我們決定從景區(qū)西出口離開天涯海角。通往西出口的道路很幽靜,游人比較少,這一帶的海岸遠離了喧囂,大海顯的更加安靜、蔚藍、壯闊。在這片安靜的海灘上,屹立一座“海的女兒”塑像。因為以前沒有來到過這里,也從未見過這個小美人魚雕像,我感覺很驚奇,決定近前仔細觀看。我繞過長長的一段帶狀花圃和崎嶇海灘,來到美人魚雕像跟前。這座美人魚塑像高約3米,雕像雕刻很逼真,安放位置也很好,美人魚背對大海悠閑梳妝,姿態(tài)很優(yōu)美,令人嘖嘖稱奇,由衷發(fā)出贊嘆!</h3><h3>我是在那個“讀書無用論”的非常年代閱讀安徒生這篇《海的女兒》童話故事的。那時候這種書算是禁書了,看的時候偷偷摸摸的,也不能完全理解這則童話故事真正要表達什么感情、思想,只是感到好奇。但是,階級立場和愛憎還是很分明的。對人魚公主為了追求王子,放棄海底自由自在的生活和300年長壽的生命,那種犧牲精神深深感動。對她把美妙的歌喉丟棄在惡毒的巫婆手里,忍受把魚尾變成人腿后所帶來的巨大痛苦,用愛心和生命追求永生而崇高的靈魂,那種堅強的毅力和善良純潔的品格贊嘆不已。而對老巫婆的那種殘酷無情行徑深惡痛絕、義憤填膺。</h3><h3>幾十年后,我才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安徒生,不僅是世界級的童話大王,還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美人魚的故事選自安徒生童話,是安徒生1837年的作品。在這篇童話中,小美人魚被刻化成一個近乎完美的角色,她有著別人無法比擬的美妙聲音,同時擁有和王子從相見到相愛但無法在一起的凄美愛情故事。從另外一個意義上講,她是一個悲劇形象,也是安徒生在他的故事中樹立的一個尖銳,生動的形象。而故事元素來自于安徒生自己過去一段失敗的愛情經(jīng)歷,真正的主人公就是安徒生。</h3><h3>唉!理想很美好,現(xiàn)實很骨感。離開童話故事回到現(xiàn)實生活中,結(jié)果往往令人唏噓。</h3><h3>在景區(qū)西大門,我們會合在一起。自我感覺這趟天崖海角旅游很有收獲,體會很充實。離開三亞天涯海角景區(qū),我們沿東線高速,返回陵水本號鎮(zhèn)安歇。</h3><h3> </h3> <h3> 感受長壽之鄉(xiāng)澄邁</h3><h3> ~~~~~~~~~~~</h3><h3>12月11日,我們從本號鎮(zhèn)出發(fā),沿S305途經(jīng)保亭縣轉(zhuǎn)國道G224,重返五指山,從五指山登上中線高速G9811海三高速直達澄邁縣。</h3><h3>澄邁縣位于海南島西北部,環(huán)北部灣,毗鄰省會??谑小3芜~這個地方我過去沒有來過,只知道它史脈久遠、人杰地靈、物產(chǎn)豐富,歷史底蘊深厚。因古縣治老城有“澄江”和“邁嶺”,故取山水名首字定縣名為“澄邁”。</h3><h3>澄邁交通很發(fā)達,環(huán)島西線高速、中線高速、繞城高速、粵海鐵路和西環(huán)高鐵均穿越境內(nèi)。淡水資源也很充沛,海南最大的河流南渡江流經(jīng)縣內(nèi)8個鄉(xiāng)鎮(zhèn),長達120公里。海南最大的松濤水庫主干渠道穿越縣境內(nèi)9個鄉(xiāng)鎮(zhèn)和農(nóng)場,縣內(nèi)有大小河流20多條,總長250公里。澄邁以其天然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溫潤的氣候條件,悠久的歷史人文景觀,古老的火山巖古村落群,受世人矚目。</h3><h3> 最厲害的是,澄邁縣是世界長壽之鄉(xiāng)、世界富硒福地、中國綠色名縣。如今,澄邁總?cè)丝?6萬,百歲老人就有205人,80至99歲老人有16800多人,百歲老人比例占總?cè)丝诘?6.6/10萬,遠遠高出中國和聯(lián)合國“長壽之鄉(xiāng)”規(guī)定的“存活百歲老人占戶籍人口比例達到7/10萬和7.5/10萬”的標準。</h3><h3>中午1﹕30分,我們抵達澄邁縣金江鎮(zhèn),受到了富強妹妹曉紅的熱情款待。曉紅早年闖海南,在澄邁居住已十多個年頭,也算是半個海南人了。</h3><h3>曉紅向我們介紹,如今的澄邁縣政府駐地已搬遷至此,澄邁老城已于1988年升格為海南老城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2006年3月,通過國家審核升格為省級開發(fā)區(qū),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級開發(fā)區(qū)。開發(fā)區(qū)區(qū)位優(yōu)勢很明顯,北依瓊州海峽與海口相鄰,距海口中心20公里,離美蘭機場32公里。區(qū)內(nèi)有粵海鐵路??谀险?、全國25個中心樞紐港之一的馬村港。</h3><h3>雖然澄邁老城已升格為省級開發(fā)區(qū),但澄邁縣政府至今仍代管老城未撒手。因為老城是澄邁的錢袋子,支撐澄邁經(jīng)濟半壁江山,也是海南經(jīng)濟發(fā)展的新增亮點。</h3><h3>當天下午,我們在曉紅一位搞房地產(chǎn)投資的朋友陪同下,冒充了一把地產(chǎn)投資商,考察了一處地產(chǎn)項目。該地塊距離澄邁新城很近,地塊中央有一大片水域,風水很不錯。是經(jīng)政府批準的可用于旅游休閑地產(chǎn)項目,可惜的是我們并沒有投資意愿。</h3><h3> </h3> <h3> 登壽山金山寺</h3><h3> ~~~~~~~~</h3><h3>今天雙十二,天氣有點涼,氣溫13至22度,這種溫度在海南算是比較低的。昨天晚餐時,我已經(jīng)瞄上一處旅游景點。我們就餐的飯店隔壁好象是一所公園,公園大門是一座古典風格的牌樓,上書『壽山』兩個大字很醒目。壽山山頂還有一座金山寺,站在山下仰望金山寺,寺塔很高大威武。</h3><h3>壽山?而且是長壽之縣的壽山,有點意思。金山寺?和杭州的金山寺有什么不同嗎?會有白娘子和法海嗎? 我知道白娘子是個蛇精,它不姓白。而法海出家前姓裴,是唐代書法家裴休的兒子。那么,金山寺的主持出家前凡姓什么呀?一定會有文章!要一探究竟。</h3><h3>這個旅游點離我們居住的長昇花園酒店不遠,早上晨練,我不顧涼意襲人,直奔壽山金山寺。</h3><h3>壽山金山寺位于金江鎮(zhèn)城郊金江花園,依山而建,可俯視全城??戳私鹕剿潞喗椴胖?,這個金山寺雖沒有法海和尚,但是和紀念梁武帝蕭衍還有點關(guān)系。簡介寫的不太清楚,我就納悶兒了!這個金山寺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間,洪武是明太祖朱元璋坐位皇帝的第一個年號,時間為1368年—1398年。而梁武帝蕭衍是公元464年-549年間人,這中間相差1000多年,怎么就扯上關(guān)系了呢 ?</h3><h3>從起源上看,塔跟佛教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塔這種建筑形式緣起于古代印度,一般都是是佛教高僧的埋骨建筑。隨著佛教在中原的傳播,這種建筑形式也在華夏大地廣泛擴散。作為移民島嶼,佛塔隨著中原移民的到來也開始在海南出現(xiàn)。到了明代,壽山金山寺塔就是海南古代佛塔的代表作,成了澄邁一道獨特的人文風景。有意思的是,這座佛塔并不是什么高僧大德的埋骨之處,塔名叫『萬福長壽藥師佛塔』,而且每年都有紀念梁武帝蕭衍的活動,這座塔是為紀念梁武帝而建的嗎?</h3><h3>來不及考究了,先參觀再說吧。</h3><h3>如同我國其它的寺院命運一樣,這座寺院自明朝始建之后,也是屢建屢毀。幾百年來經(jīng)歷多次修復,解放前夕毀于兵亂。如今我們看到的金山寺是1993年重建的,該寺院為仿古建筑物,氣勢雄偉、金碧輝煌、回廊曲折、氣象萬千,透露著大氣莊嚴。是海南省目前較大的佛教建筑物。</h3><h3>來到寺門,先見“金山寺”門匾,拾級而上,步步高升。寺院坐北朝南,占地3600平方米,由三級三座三廂式建筑群組合而成。迎面山門一副膾炙人口的楹聯(lián);“自在自觀觀自在,如來如見見如來”。使人立刻感覺到一番佛意,這可能就是佛祖開悟凡人時所說的佛緣吧!二級天王殿內(nèi)供奉著彌勒大佛,殿門楹聯(lián)更妙:“暮鼓晨鐘警醒世間名利客,經(jīng)聲佛號喚回苦海夢迷人”。這對楹聯(lián)在國內(nèi)很多寺院大雄寶殿或鐘鼓樓里都能見到,雖然很經(jīng)典,但不足為奇。三級大殿上方懸掛著趙樸初題寫“大雄寶殿”匾額,殿門楹聯(lián)才象是澄邁金山寺的真實寫照:“懷萬斯尋甘霖沾浴雨,大千世界福地涌祥云”。</h3><h3>沿著階梯往山上走,你能觀察到建筑在嶺腰的層層殿宇,規(guī)模宏偉。金山寺頭枕地坡山,面向長升蓮花池。偌大的寺院,左側(cè)是銅鐘、金蘭亭;右側(cè)是鼓樓、功德坊。滿院琉璃綠瓦,四周粉墻漆壁,而后是天王殿。寺院里的小亭子,精細的木雕清晰可見。順階登頂,便是雄偉壯觀、金碧輝煌的如來佛大殿。但見如來佛金身魁梧、金光燦燦、盤腿高坐、微笑慈祥。觀其慈態(tài),視其笑靨,令人聯(lián)想,佛祖又在默默佛光普照,濟救蒼生了 。</h3><h3>站在大雄寶殿如來堂俯瞰,整座金山寺依山傍水,居高臨下,以南渡江為玉帶,掛南蛇嶺作念珠,窺??谟粘?,眺五指山于云間,登臨此寺,沃野千里,江岸碧翠,心曠神怡!遠遠望去,主殿建筑雄偉高大,兩側(cè)殿堂對稱,顯示一種中華對稱美。</h3><h3>最吸引眼球的是那座海南最高佛塔,整座佛塔16層高88米,建筑氣魄宏大,給人一種圣潔和莊嚴感,名為『萬福長壽藥師佛塔』,于2014年建成并且開光。據(jù)佛塔守門小沙彌介紹,整個寺院有各類佛像、金像42 尊,個個雕刻工藝精美,為鎮(zhèn)塔之寶。</h3><h3>如果說,海南金山寺以其風姿奇麗吸引游人,倒不如說,金山寺神形各異之雕像迷魂著香客。剛?cè)胨麻T,突見兩大門神,怒睜雙眼,手執(zhí)兵器,威立兩旁,栩栩如生。天王殿內(nèi),只見大肚彌勒佛哈哈大笑,殿側(cè)六大神將身高過丈,列嘴的、瞪眼的、舉手的、揮臂的、紅臉的、黑臉的,初臨其境,嚇怯心惡膽小人。</h3><h3>參觀游覽金山寺很有體會,只不過今天海南來了股小寒流,藍色預警啥的,我僅穿了短袖T恤和短褲出行,雖然天氣有點小冷,但是此次游覽很有收獲。</h3><h3><br></h3> <h3>長昇花園酒店大門。</h3> <h3>長昇花園酒店夜景。</h3> <h3>澄邁的美景美飲。</h3> <h3>考察房地產(chǎn)項目。</h3> <h3>澄邁地產(chǎn)水塘美景。</h3> <h3>著名的【萬福長壽藥師塔】。</h3> <h3>萬福長壽塔精美石雕。</h3> <h3>功德坊前晨練的人們。</h3> <h3>阿彌陀佛。</h3> <h3>善哉!善哉!!</h3> <h3>壽山的壽仙,紀念梁武帝 。</h3> <h3></h3><h3> 送友人返大陸</h3><h3> ~~~~~~~~</h3><h3>上午9點,我們告別妹妹曉紅,開車直奔??凇3Q缘?,送君千里,終有一別。在??跂|站,我和富強、蘭萍夫婦,敏忠、和英夫婦依依惜別。從上島到離島,雖然僅短短一個星期時間,但我們的足跡遍布整個海南島。我們浮光掠影地沿環(huán)島高速、中線高速轉(zhuǎn)了一個圈,走馬觀花兩下五指山、游覽了海南省民族博物館、南宮夏宮、太平山水庫、天涯海角、澄邁金山寺。時間安排很緊湊,游覽項目很豐富,收獲頗豐。重要的是我們會見了多年不見的老同學,雖時在寒冬,心頭熙暖蕩漾。老朋友聚會,便是人間清歡;老同學相見,可以讓時光清淺。這正是我們退休后想要的生活,這種生活不需要粉飾,擁有一顆素心足矣。一壺酒,一杯茶,一本書,可以忘卻聲色利欲的熙攘與追逐;幾句問候,幾聲保重,足以安頓內(nèi)心的平靜和所有的繁華。</h3><h3>中午1點鐘,我乘上??跂|發(fā)往陵水方向的D7167號高鐵。坐在疾駛的列車上,我又想起了金山寺紀念梁武帝的故事,時隔1000多年,澄邁金山寺和梁武帝究竟有什么樣的關(guān)系呢 ?</h3><h3>梁武帝蕭衍是今江蘇丹陽人,字叔達,男,漢族,464年生,549年6月12日卒,屬相龍,壽命86歲。蕭衍出身蘭陵蕭氏,為西漢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是南北朝時期梁朝的建立者,502年至549年在位,稱帝47年。梁武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皇帝,比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只識彎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也有過之而無不及。毛主席評價他:“蕭衍善攝生, 食不過量,中年以后不近女人。”</h3><h3>蕭衍還是一個多才多藝,學識廣博的學者。他的政治、軍事才能,在南朝諸帝中堪稱翹楚。他在學術(shù)研究和文學創(chuàng)作上的成就,則更為突出。他從小就受到正統(tǒng)的儒家教育,少時習周孔,弱冠窮六經(jīng)。即位之后,雖萬機多務(wù),猶卷不輟手,燃燭側(cè)光,常至午夜。這種刻苦學習的精神,為他的學術(shù)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比其他皇帝更厲害的是,蕭衍的史學功底相當深厚,他創(chuàng)造了中國文化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學說——三教同源學說。</h3><h3>了解教派的國人都知道,我們所說的三教即儒、釋、道三教。三教同源即儒家的“仁孝治國、舍生取義”,道家的“道法自然、無為而治”和佛家的“超脫輪回、因果報應”融會貫通到一個源頭。就像孕育中華民族、中南半島悠久文明歷史的世界著名三江,長江、黃河和瀾滄江(國外稱湄公河)一樣,全部發(fā)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這的確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學術(shù)立論。</h3><h3>在儒教上,梁武帝是當時著名“竟陵八友”之首。這個儒學組合非常有名,其中有李白的偶像謝眺,詩詞押韻的創(chuàng)立者沈約等人。這在當時是沒人超越的儒學頂峰。在佛教上,蕭衍接見過佛教祖師達摩。是達摩所見過的中國最高領(lǐng)導。正是在蕭衍的身體力行下,佛教才得以在中國興起并流傳至今,包括和尚吃素齋,也是由梁武帝倡導開始的。在道教上,梁武帝用老子莊子哲學的《道德經(jīng)》和《內(nèi)圣外王》治理國家,生活非常簡樸,“一冠三年,一被二年”,一天只吃一頓飯,有時忙起來就喝點粥充饑。</h3><h3>此外,蕭衍還是歷史上第一個大力推崇王羲之書法成就的帝王,而在此之前王羲之的聲名被其子王獻之所掩。正是因為他的推崇,從梁朝興起了第一波學習“大王”書法的風潮,這也是使他千古流芳的偉大功績。</h3><h3>但是,梁武帝厲害歸厲害,水平的確高山仰止,但是怎么就和澄邁金山寺扯上關(guān)系了呢?我還是百思不得其解。</h3><h3>或許金山寺在明代建寺時,某一位德高望重的主持重養(yǎng)生、壽仙長,在他的倡導下,紀念、懷念梁武帝?也可能某位主持是梁武帝的后人?崇拜者?不論他的文治武功如何蓋世,單就養(yǎng)生和長壽方面來講,梁武帝這一點的確值得紀念,連毛主席都佩服他。蕭衍不僅是艱苦樸素的典范,每天只吃一頓飯。而且是長壽的典范,中年后不近女色,活到86歲,這個壽命在歷代帝王里是稀有的。</h3><h3>據(jù)傳壽命最長的是南越武帝趙佗,活到了103歲,基本上熬死了他所有的兒子。但僅僅是傳說,缺乏史記記載,可信度有問題。</h3><h3>目前,我見過有史記載的是,我國歷史上總共出現(xiàn)過83個王朝,產(chǎn)生過大大小小559個帝王。一般認為最長壽的皇帝是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乾隆皇帝),享年89歲,第二名就是梁武帝蕭衍(86歲),第三名是武則天武曌(82歲),第四名是宋高宗趙構(gòu)(81歲),第五名是元世祖忽必烈(80歲)。</h3><h3>想到這里,我似乎有答案了!我今天參觀的澄邁金山寺就建在壽山上,金山寺那座佛塔塔名為『萬福長壽藥師佛塔』,澄邁又號稱是中國長壽之鄉(xiāng)。一切圍繞養(yǎng)生長壽而來,而梁武帝蕭衍……。</h3><h3>怎么樣?我們的大海南,目前已是世界級的自由貿(mào)易港了。如今海南的廣告語是:要把海南建成全省人民的幸福家園,中華民族的四季花園,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很震撼吧!有木有?朋友!如果你來到海南,隨處可以看到媲美世界各地的海浪、海灘及美景,隨時可以欣賞體會椰島風情,大快朵頤品味黎族苗族美食……。</h3><h3>我們不必舍近求遠憧憬遠方!咱大海南同樣擁有各種風情!也歡迎各位親們來美麗的海南看一看!</h3><h3> </h3> <h3>旅游登陸艇,攻打灣灣時能否用上?</h3> <h3>謝謝閱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