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這次福建之行,還有一個想去的地方就是潮汕地區(qū),因處于福建西部與廣東東部交界的地方,以前到廣東都未走到。獨特的潮汕文化吸引我安排了此次行程,由于時間關(guān)系,又把重點放在了潮州。</h3> <h3>潮州市地處中國南疆,廣東省最東部,與福建省相鄰,西連揭陽,南接汕頭,北通梅州,瀕臨南海,是廣東的“東大門”。</h3><h3>韓江自西北向東南斜貫潮州城區(qū)和潮安縣,是廣東省第二大河流。潮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潮州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是“潮文化”的發(fā)祥地,素有“嶺海名邦”、“海濱鄒魯”的美稱。新中國建立前,潮州均為歷代郡、州、路、府的治所,是粵東地區(qū)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潮州文化獨特,底蘊深厚,影響深遠。</h3> <h3>牌坊街位于潮州老城區(qū)內(nèi),沿街保留有眾多騎樓建筑,街上立有22座牌坊,訴說了歷史上眾多潮州英杰的豐功偉績,每一座牌坊背后都有一個故事,耐人尋味。當然,街上眾多的潮州美食更是不容錯過。</h3><h3>據(jù)說街道上最早的牌坊是出現(xiàn)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的“柱史”牌坊,歷史上這里曾有39座牌坊之多,后來由于種種原因被損壞,如今復建的有22座,它們跨街而立,古韻悠悠。牌坊大多為進士、狀元、尚書等設立,記錄了他們的豐功偉績,也彰顯了潮州的地杰人靈。</h3> <h3>除了探訪古跡,沿街的美食更是誘人,潮州手打牛肉丸、芋泥餅、鴨目捻等都極具特色,佛手老香黃、黃皮豉和老藥桔這“潮州三寶”可以說是伴手禮的佳選。</h3> <h3>買了半只品賞,說真話還沒有彭州北門的劉鵝肉好吃。</h3> <h3>租了一輛旅游電瓶車,師傅說著帶著潮州口音的普通話給我們介紹潮州古城主要景點:韓江西岸的廣濟門,上水門,下水門,開元寺,許駙馬府以及廣濟橋等。</h3> <h3>在潮州古府城墻上地眾多城樓中廣濟門城樓最為壯麗。廣濟門城樓原稱“廣濟樓”,也稱“韓江樓”,民間俗稱“東門樓”,是原潮州古城七門中最巍峨壯觀的一座。同時既是潮州名城的主要標志,又是潮州市北堤城堤的重要關(guān)閘。廣濟樓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歷代均有不同程度的維修,民國廿年(1931年)重修。</h3> <h3>沿廣濟門城樓南北兩側(cè),至今還有2000多米長的古城墻和竹木門、上水門、下水門3座古城樓。暮春三月,登樓眺望,韓江水漲,煙波浩渺,筆峰如畫,行船如梭,別有一番景致,故潮州內(nèi)八景有“東樓觀潮”之勝。</h3> <h3>潮州古城墻</h3> <h3>韓江邊的古燈塔</h3> <h3>韓江邊新建的大橋</h3> <h3>潮州西湖,是全國36個西湖之一。山倚湖蒼翠,湖傍山青黛。昔時是潮州古城的護城濠,俗稱“城壕池”。今天隨著城市建設重心的西移,這里已成為古城區(qū)與新城區(qū)綠色的分水嶺,也是名城騰輝一脈相承的紐帶。西湖便是古城區(qū)一片碧綠的園林肺葉,西湖古昔是韓江的支流,也是崩堤沖成的瘦大湖。</h3> <h3>潮州之行,重要的一站是去看中國四大名橋的廣濟橋,它位于潮州市東門外,在韓江之上,古為溝通韓江兩岸的重要橋梁。為古代閩粵交通要道。與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并稱“中國四大古橋”,為中國乃至世界上第一座啟閉式浮橋。曾被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h3> <h3>早上九點,廣濟橋浮橋還未搭建好,屬于關(guān)閉狀態(tài)。</h3> <h3>橋頭堡上顯奇觀</h3> <h3>廣濟橋固定部分</h3> <h3>廣濟橋浮橋部分已搭建好,現(xiàn)在的廣濟橋已失去它本身的功能,由于在韓江上建設了多座現(xiàn)代化橋梁,現(xiàn)在廣濟橋更多的是歷史見證和觀光旅游的功能了!</h3> <h3>廣濟橋東岸橋頭堡</h3> <h3>韓山師范學院西門</h3> <h3>這是古代建橋的石梁,現(xiàn)收集在一起供人參觀。</h3> <h3> 潮州廣濟橋東段,有一座“民不能忘”的牌坊,落款是:“為太守劉潯、分司吳均建”。石坊所以建于橋上,原因是在于表彰他們修復橋墩的功績。</h3> <h3>潮州是李嘉誠先生的祖籍,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李嘉誠先生回潮州捐建了不少公益項目。其中,自然也是繞不開李嘉誠先生在潮州捐建廣濟橋的事情!</h3> <h3>李嘉誠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廣東省潮州市北門街面線巷,據(jù)多名長期居住在這里的街坊指認,圖中間右邊這棟小樓,就是李家的祖宅。當然,這并非李家誠90年前出生的房子,而是上世紀90年代,李家誠返鄉(xiāng)的時候,在原址上重建的小樓。據(jù)電瓶車師傅介紹,潮州市政府有意將李嘉誠祖屋打造成旅游景點,對外開放,李先生認為,重建必然打破原來的格局,破壞祖屋的風水,因而沒同意。</h3> <h3>許駙馬府為北宋宋英宗皇帝之女德安公主之駙馬許鈺的府第,據(jù)今有940年歷史。該府第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間,歷代屢有維修,但至今仍較好地保留了始建年代的平面布局及特色。</h3><h3>許駙馬府為三進院落四合院式格局,其木構(gòu)架形制古樸,手法簡潔,被專家們譽為“國內(nèi)罕見的府第建筑”,評價其“內(nèi)涵豐富、值得深究”,價值是不可估量的,特別在南方這樣潮濕的氣候,該建筑物能完整保存至今,更加彌足珍貴?,F(xiàn)已辟為民俗博物館。</h3> <h3>潮汕民居很講究風水,府邸的排水口不建陽溝,它的溝會藏在大廳的下面,因為水寓意著“財”,代表這個財氣不能外露。因為露財就代表著泄氣、泄財務,所以都會藏在這個大廳的下面。而且排水的地基從外到里是慢慢升高的,所以水會彎彎曲曲地圍繞著整個屋子排出去,從外往里走就寓意著“步步升高”。</h3> <h3>由于時間關(guān)系,潮州還有好多文物古跡沒有去關(guān)于潮州人的鬼神文化以及男權(quán)文化都沒有涉及,留給以后的時間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