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心隨風(fēng)遠(yuǎn)去 繾綣在彩虹之國南非(上)

杏林木子

<h3>  &nbsp; 時維九月,序?qū)偃铩T诮痫L(fēng)送爽,丹桂飄香的季節(jié),我們來到遠(yuǎn)隔萬里的彩虹之國。此時的南非正值一年中最美的季節(jié),春意萌動、綠樹葳蕤,繁花似錦。<br></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對于南非我們并不陌生,這是一個風(fēng)光旖旎的迷人地方。它擁有八處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認(rèn)定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突兀在懸崖峭壁的好望角,在大西洋濁浪排空的咆哮中更顯歷久彌堅。在克魯格國家公園的草莽荒原中與非洲五霸近距離的邂逅,回味《動物世界》中的精彩橋段,在體驗野性柔情的同時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搭乘360°旋轉(zhuǎn)纜車登上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跡桌山,俯瞰云霧飄渺的桌灣和海天一色的大西洋。馳騁在"墜入凡間的天路″花園大道欣賞沿途美麗的人文自然景觀,波光瀲滟的摩梭灣,白帆點(diǎn)點(diǎn)、棕櫚婆娑、銀沙眩目,讓人領(lǐng)略印度洋的另般海韻風(fēng)情。徜徉在云遮霧繞的齊齊卡馬海岸國家公園,在森林、木屋、澗水、棧道、吊橋中穿梭尋景探幽。靜謐和空靈、詩畫般的意境,給人以無盡的遐想空間。</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這又是一個多元化的國度。多膚色的人種、多語言的文化、多層次的生活,構(gòu)成一個真正的南非。 在這里你體味歐式時尚奢華生活的同時會觸碰到南非那狂野不羈的自然氣息,原始與現(xiàn)代、蠻荒與文明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在這里巧妙地融合演繹。</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南非是世界上唯一同時存在三個首都的國家。100多年前這塊土地上存在四個國家 : 開普共和國(首都開普敦),納塔爾共和國(首都德班),德蘭士瓦共和國(首都比勒陀利亞),奧蘭治共和國(首都布隆方丹)。1910年英國將這四個國家組成南非聯(lián)邦,在確定首都時四國互不相讓,經(jīng)過平衡決定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亞,司法首都布隆方丹,立法首都開普敦, 德班負(fù)責(zé)貿(mào)易 進(jìn)出口 ,結(jié)局四方皆大歡喜,這種體制和模式一直沿襲至今。</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這還是一個令人迷惘的夢幻之地。談及南非的社會生態(tài),造訪過的人都會感到疑惑和不解,這里的一切都有著強(qiáng)烈的對比,讓你對這個國家充滿了未知和好奇。 這里有著世界最大的貧民窟索韋托,在坎普斯灣卻有著世界頂級富豪區(qū),凋敝潦倒的貧困與奢靡極欲的富有相悖,鮮明的反差給人帶來感覺和視覺的沖擊。南非是非洲經(jīng)濟(jì)最發(fā)達(dá)的國家之一,黃金和鉆石的儲存和產(chǎn)量均占世界第一,是G20成員國中唯一的非洲國家,金磚五國成員之一;但它卻是世界上犯罪率最高的國家,南非社會治安的混亂已成為外界評價南非的詬病,資源的充裕與社會的擾紊,制度與無序在這里碰撞。</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南非位于非洲大陸的最南端,面積122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600萬,其中80%為黑人。 它東西南三面被大西洋、印度洋環(huán)繞, 北部毗鄰納米比亞、博茨瓦納、津巴布韋、莫桑比克和斯威士蘭,在國內(nèi)還有一個國中國萊索托。</h3><h3></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未知的事物總是讓人充滿幻想和希冀。行陌心隨,心動不如行動,今年秋天我們開啟了翹盼已久的南非之行,讓心靈隨著我們的腳步去丈量這塊多情的土地。</h3> <h3>  從北半球飛到南半球 從秋天來到春天</h3> <h3> 到達(dá)約翰內(nèi)斯堡機(jī)場開啟了用腳步丈量南非的行程。</h3> <h1><b style="text-align: center;">穿越海角之城 領(lǐng)略開普敦的萬種風(fēng)情</b><br></h1><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們乘機(jī)從西安到北京后轉(zhuǎn)機(jī)直飛約翰內(nèi)斯堡,再轉(zhuǎn)機(jī)前往開普敦。兩次轉(zhuǎn)機(jī)三段航程,20個小時連續(xù)飛行,從北半球飛到南半球,從秋天來到春天,長途跋涉、晝夜顛倒、時差錯位讓人身心疲憊。 但一出機(jī)場陣陣濕潤的海風(fēng)撲面而來,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氣息,和煦的陽光暖意融融 ,一路上的舟車勞頓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開普敦是南非的第二大城市,歐洲殖民者在非洲南部最早的登陸點(diǎn),是南非歷史最悠久的城市,與約翰內(nèi)斯堡相比它多了幾分溫馨和安寧,與比勒陀利亞相比多了幾分底蘊(yùn)和亮點(diǎn),與德班相比多了幾分浪漫和含蓄。</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開普敦是一座充滿誘惑的城市,它以大西洋為伴,擁印度洋入懷,依水而建又因海而興是這座城市發(fā)展的歷史和動力。 1652年它作為荷屬東印度公司的供應(yīng)站在這里設(shè)港建城,并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水手、商人、海盜、探險家;他們帶著期盼,懷揣夢想,紛至沓來,云集這里;使這里成為冒險家的樂園,淘金者的天堂。隨著發(fā)展開普敦逐漸成為歐亞海上交通的樞紐和商埠,為南非的建立奠定了基礎(chǔ),在某種意義上講開普敦是南非的根。</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開普敦是大西洋畔一顆璀璨的明珠。前擁碧波萬頃的桌灣,背枕云霧繚繞的桌山,三面環(huán)海一面靠山,山環(huán)水繞,海灣接踵相連。開普敦的美山水只是其一,更吸引人的是那些座落在大街小巷的歐式建筑。&nbsp; 開普敦有300多年的歷史,雖多次易主,但從未經(jīng)歷戰(zhàn)爭的洗劫。加之上蒼對它的厚愛,這里沒有地震,沒有臺風(fēng),沒有火山等自然災(zāi)害的破壞,使得各個國家不同時期的建筑都完好的保存下來。荷蘭的灑脫、英國的華麗、德國的嚴(yán)謹(jǐn)、法國的浪漫,這些體現(xiàn)歐洲各個國家文化精髓的建筑,使開普敦成為歐洲風(fēng)貌的一個縮影。斑駁的墻體,歷史的痕跡,雋永的回憶,讓人駐足癡望。</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開普敦是一個包容并蓄,相融共生的城市。桌山的石碑上刻著這樣一句話"開普敦是一個包含整個世界的城市″,這正是開普敦的真實寫照。開普敦是一個移民城市,它以海洋般的搏大胸襟延攬來自世界多國不同種族的人。他們帶來不同的文化理念,不同的生活方式,共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逐漸形成開普敦獨(dú)有的多姿多彩的城市風(fēng)格和多元文化的內(nèi)涵。原始野性粗獷的茅草屋與現(xiàn)代文明儒雅的歐式庭院,時尚充滿情調(diào)的爵士音樂與原生態(tài)土著部落中的原始歌舞,看似風(fēng)格相異卻彼此理解,相互包容,構(gòu)成了和諧共生的元素。在這里不同宗教信仰的信徒在各自的殿堂祈禱冥想,找到屬于自己靈魂的歸宿,它的包容超越了國家、語言、種族和文化的界限,世界各地的雜風(fēng)異俗在這里都可以留存。</h3><h3><br></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開普城內(nèi)我們主要游覽了馬來區(qū),綠點(diǎn)球場,圣喬治大教堂和卓山。</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南非是一個色彩奇妙的地方,同一片土地迥異的膚色和文化能碰撞出太多記憶中的往事,被稱為世界十大好色之地的開普敦馬來區(qū)就是最具代表的地方。位于信號山下的馬來區(qū),最早居住的人大多是18世紀(jì)由東印度公司從馬來亞等地被販賣到南非的勞工。在南非種族隔離時期,除白人外其他人種的住宅是不允許放置門牌號,于是聰穎的馬來人極富創(chuàng)意的將自己房屋的外墻涂抹上不同的顏色加以區(qū)分,如今種族隔離制度已廢除,但那斑斕的各色房屋卻留了下來。</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沿街而行,一座座樸實無華的二、三層小樓有序而鱗次櫛比,每座房屋顏色獨(dú)特,赤橙黃綠青藍(lán)紫各色都有,仿佛上帝在這里打翻了調(diào)色板,強(qiáng)烈的色澤對比如同夢幻中的糖果屋,宛如安徒生筆下的童話世界,讓人享用了一場色彩盛宴。這里充滿了濃郁的伊斯蘭韻味,高聳的清真寺,穿著長袍的馬來老人,空中飄散的香料味沁人心脾,還有那宣禮塔定時的誦經(jīng)聲,折射出穆斯林的真實生活。繁華落盡此處獨(dú)美,在充滿歐式色彩的開普敦也是一道特殊的風(fēng)景。這里從來沒有人會問你時間,因為從1806年開始,信號山每天正午都會整點(diǎn)鳴炮報時,炮聲代替鐘聲已成為當(dāng)?shù)厝舜_定時間的方法。</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綠點(diǎn)球場是為2010年世界杯足球賽而重建的多功能球場,可容納近7萬人,因地處開普敦綠點(diǎn)區(qū)而得名, 本屆世界杯的兩場半決賽在此舉辦。綠點(diǎn)球場是世界上設(shè)施最先進(jìn)的體育場,它有著目前世界獨(dú)一無二的可伸縮玻璃屋頂,穹頂?shù)牡谝粚硬捎?6mm厚的玻璃面板,保護(hù)觀眾免受風(fēng)雨侵襲。下層的板材采用梭織聚氯乙烯布,可減少球場內(nèi)部的噪音。在景觀照明中采用白光LED技術(shù),以高品質(zhì)的同質(zhì)光帶有效地勾勒出輕柔的曲線,描繪出夜幕中綠點(diǎn)球場波浪起伏的輪廓。華燈初上,此時的綠點(diǎn)球場猶如一個在基座上浮動的玫瑰色大碗,飄逸動感十足。</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開普市中心有一條寬闊的林蔭大道,這就是頗有名氣的"政府大道"。道路兩旁有著許多著名的地標(biāo)建筑物,南非議會大廈,總統(tǒng)府,國家博物館等,聞名遐邇的圣喬治大教堂也在其中。圣喬治大教堂是英國國王喬治二世奠基的基督教堂,是近百年來非洲唯一允許黑人參加禮拜的教堂,被譽(yù)稱為"人民的教堂"。1986年9月7日,圖圖就是在這里成為南非第一位黑人大主教,1989年9月13日,圖圖率領(lǐng)3萬多南非民眾從這里出發(fā),進(jìn)行聲勢浩大的反種族主義大游行,游行隊伍一路高呼"我們是彩虹民族″,從此由圖圖所創(chuàng)造的"彩虹民族″一詞就成為南非各種族大融合的代名詞。</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黑人總統(tǒng)曼德拉1994年在第一次國會講演中提到:"我們每個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都與這個美麗的國家緊密相連,就像比勒陀利亞著名的紫葳花與紫葳樹緊密相連,這個彩虹國家要充滿和平", 從此多種族,多民族的南非就有了彩虹之國的美譽(yù)。</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3> <h3>開普敦是大西洋畔一顆璀璨的明珠 前擁碧波萬頃的桌灣背枕云霧繚繞的桌山</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開普敦街心公園</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上帝在這里打翻的調(diào)色板 強(qiáng)烈的色澤對比如同夢幻中的糖果屋</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圣喬治大教堂</h3></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10年世界杯足球賽的綠點(diǎn)球場</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霧隱桌山 在云卷云舒中探尋上帝的餐桌</b></h1><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桌山,開普敦的地標(biāo),海拔1087米素有"上帝的餐桌"之譽(yù)稱。它氣宇軒昂矗立在開普敦城的中心,為這座美麗的濱城增色無數(sh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其諾大的山頂如刀削般的異常平坦,遠(yuǎn)遠(yuǎn)望去像一張長方形的巨大桌面,桌山因此得名。&nbsp; 桌山是一組群山的總稱,靠近大西洋一側(cè)是獅頭峰和信號山,而靠近開普敦南側(cè)的是更加險峻的魔鬼峰,它們就像桌山伸出的兩只堅實的臂膀?qū)㈤_普敦緊緊擁抱。</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時光為憑,歲月為證。在開普敦?zé)o論你在何方桌山都如影隨行, 它像一個飽經(jīng)滄桑的歷史老人端坐在大西洋上,守望著開普敦400多年的崢嶸歲月和亙古不變的精彩。</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桌山最著名的景觀就是桌山云海,這是由開普敦獨(dú)特的自然地貌而形成。當(dāng)大西洋的寒流和印度洋的暖流在此交匯水氣升騰,被桌山擋住凝結(jié)為翻騰的云團(tuán),像一層厚厚的絲絨桌布將桌山覆蓋,此時的桌山云海茫茫。日升風(fēng)吹云散,漫山輕紗薄綃的嵐霧仿如繡滿蕾絲邊的白紗巾隨風(fēng)搖曳緩緩飄下,迷離的桌山在朦朧中若隱若現(xiàn)宛如一副仙氣繚繞的自然山水畫,美到逆天。</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豋桌山最便捷省力的方法就是坐纜車。但能否坐上纜車很大程度要靠運(yùn)氣,桌山的纜車很任性刮風(fēng)下雨起霧都不能運(yùn)行,全年真正運(yùn)行的時間只有100多天。建于1929年的索道1997年全面翻新后向游人開放,索道長1220米全程沒有一座支撐柱,在這里乘坐纜車垂直上下,既驚險又興奮更是非凡體驗。纜車是360°旋轉(zhuǎn)全景纜車,每次可載65人,從纜車站到山頂六分鐘,纜車正好旋轉(zhuǎn)一周,這就保證了游客無論在纜車何處都能全方位欣賞到開普敦的全貌。目前世界上只有三個地方擁有這種纜車,除桌山外還有瑞士的鐵力士山和美國加州的棕櫚泉。</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桌山頂部長1500米寬200米,視野寬闊但并非一展平坦;億萬年的風(fēng)雨侵蝕致使巖石嚴(yán)重分化成一片片形態(tài)各異的石林。有的像婀娜多姿的美女亭亭玉立,有的像那戳破青天的利劍遒勁有力,有的更像那展翅翱翔的雄鷹凌空欲飛,大自然的天然渾成使一座座巖石在這里幻化成各種栩栩如生的雕像,行進(jìn)其中仿佛有種在月球上漫步的感覺。</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沿著山頂?shù)挠^光小道前行,漂浮不定的云霧讓人進(jìn)入夢幻般的意境。人在山上走,景在云中游,一路上看到不少巖兔在巖石間跑來跑去,這些可愛的小精靈頑皮蹲在巖石上擺POC讓人欣賞拍照,山上各種鳥類和動物有150種之多。植被也很豐富,種類多達(dá)1470種,其中不少還是瀕臨絕種的珍稀物種。</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桌灣和大西洋間有一個小島這就是羅本島。這個面積僅有13平方公里的小島充滿了故事。很多年前它曾是麻風(fēng)病人的收容所,1960年后成為關(guān)押政治犯的秘密監(jiān)獄,曼德拉27年的鐵窗生涯中有18年就是在這里度過?,F(xiàn)在這里成為國家博物館並于1999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面對大西洋海水的恣意,對視著風(fēng)云變幻下的羅本島,不禁讓人思緒萬千,唏噓良多。</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從桌山向遠(yuǎn)眺望有12座山峰逶迤連綿疊巒起伏,這就是著名的12門徒峰,據(jù)傳當(dāng)年耶穌的12門徒到此傳教被這里的秀美景致所吸引,于是變成12座山峰聳立那里。開普敦似乎和耶穌很有緣分,從上帝的餐桌到十二門徒峰構(gòu)成《圣經(jīng)》中的一個完美的經(jīng)典故事《最后的晚餐》。</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站在山巔心境豁然開朗, 清風(fēng)拂面給人帶來一陣陣舒適的爽感。天是那樣藍(lán),云是那樣低,似乎伸手便可觸摸到天空中流動的云朵。此時的開普敦和桌灣如同扇貝般地在你視野前徐徐鋪開一覽無遺,銀色的沙灘、湛藍(lán)的海水、綠色的叢林、參差錯落的樓宇和忙碌的維多利亞港灣,整個城市和海洋渾然一體,交替上演著這奇觀之巔的視覺盛宴。在柔渺的煙煴間熠熠生輝,讓你難以分辨何處是天,何處是海。</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們是在GOLD黃金非洲餐廳享用的晚餐,這是一家以現(xiàn)代非洲風(fēng)情為主題的特色餐廳,在這里你可以體驗到諸多的非洲元素。品嘗來自非洲各國的特色菜肴和風(fēng)味食品,身著傳統(tǒng)服飾的待應(yīng)生給人帶來視覺的新奇,而充滿激情的原生態(tài)歌舞更是把晚餐的氛圍推向高潮。</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非洲歌舞是非洲藝術(shù)的靈魂,以強(qiáng)烈的節(jié)奏感和律動性而著稱。&nbsp; 伴隨著激昂雄渾的陣陣鼓聲和高亢的音樂聲,一群膚色黧黑的土著健碩小伙和體態(tài)豐滿的姑娘載歌載舞拉開了演出的序幕。在表演中他們將非洲元素和舞蹈語言巧妙地結(jié)合起來,抖肩、甩胯、扭臀、大幅度的旋轉(zhuǎn)跳躍,動作粗曠剛勁有力,情感熾熱質(zhì)樸純真,給人一種奔放不羈的感覺,他們用豐富的肢體語言把人帶入到非洲那迷人的莽野,那充滿泥土氣息的部落,同時也向世人詮釋了非洲民族獨(dú)有的風(fēng)情和內(nèi)心世界。</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源于生活,源于自然的非洲歌舞,似乎生來就具有感染力。他們宛如天籟的歌聲和舒展流暢的舞姿有著一種神靈般的附體,讓你的內(nèi)心充滿一種冥冥的感知和驅(qū)動。伴隨著鼓點(diǎn)的節(jié)拍,我們情不自禁的舞動起自己的腰身融入到他們的行列中。</h3> <h3>桌山開普敦的地標(biāo)素有"上帝的餐桌"之譽(yù)稱</h3> <h3>在開普敦?zé)o論你在何方桌山都如影隨行</h3> <h3>桌山云海</h3> <h3>銅版桌山全景模型圖</h3> <h3>  360°旋轉(zhuǎn)全景纜車正緩緩駛向桌山頂</h3> <h3>  在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跡標(biāo)志牌前留個影</h3> <h3>面對大西洋的恣意眺望風(fēng)云變幻下的羅本島</h3> <h3>桌山的頂部是一片片形態(tài)各異的石林</h3> <h3>G0LD黃金非洲餐廳</h3> <h1>&nbsp;&nbsp;&nbsp; &nbsp; <b>讓人永遠(yuǎn)著迷的地方一一好望角</b></h1><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好望角是非洲西南端非常著名的岬角,坐落在開普半島好望角自然保護(hù)區(qū),距離開普敦市50km。開普頓因好望角而建,它以風(fēng)姿綽約的自然景觀成為開普敦、南非乃至非洲的一張靚麗名片。</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率船隊從里斯本出發(fā),沿非洲大陸西海岸向南航行,當(dāng)行駛到此處時狂風(fēng)呼嘯、在浪與流的沖擊下海水翻滾撲向船隊,船被推到一個無名的岬角,這才幸免滅頂之災(zāi),事后此處就被稱為"風(fēng)暴角″。 時至1497年,另一位葡萄牙航海家達(dá)迦馬受命探索直達(dá)印度的航路,繞過此角并于1498年到達(dá)印度,1499年滿載著金銀珠寶和絲綢回到葡萄牙,葡萄牙國王若奧二世喜出望外,將"風(fēng)暴角″改名為"好望角″。以示繞過此角可以帶來美好的愿景,好望角由此得名。 從此世界航海圖上出現(xiàn)了一個新的坐標(biāo),成為1869年蘇伊士運(yùn)河開通前連接歐亞大陸間的重要海上節(jié)點(diǎn),并開啟了以后幾個世紀(jì)間歐洲列強(qiáng)的崛起、擴(kuò)張,掠奪,殖民的歷史篇章。</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好望角之所以險象環(huán)生是和它的地理位置有關(guān),它處于南半球強(qiáng)烈的西風(fēng)帶,滔天大浪常年不斷。更令人畏懼的是"殺人浪″,這種海浪猶如一道高聳20多米的懸崖?lián)涿娑鴣?,沖擊破壞力極強(qiáng),如若與極地風(fēng)引起的"旋轉(zhuǎn)浪″疊加在一起時海況更加惡劣。整個海面如同沸水般地渦漩翻騰,航行到此的船只很難逃避厄運(yùn),因此這里就成為全球最危險的航段,它不知攪碎了多少航海人的心,成為無數(shù)水手心中的夢魘之處。 1500年,一代航海梟雄迪亞士再度經(jīng)過好望角時遇難葬身于此, 最終還是魂歸故地, 但他那種航海人征服自然的膽識和魄力卻值得后人永遠(yuǎn)敬仰。</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長期以來,好望角一直被認(rèn)為是非洲大陸的最南端,直到1966年法國記者約斯在其《南非史》中首次提出:非洲大陸的最南端是位于好望角東南147km處的厄加勒斯角,不是一般人認(rèn)為的好望角。囿于幾百年間形成的傳統(tǒng)觀念,加之好望角超高的知名度和氣場,好望角仍是游客到南非旅游的必到之處。正像人們所言,到南非不到開普敦等于沒有到過南非,到開普敦沒有去好望角等于沒有到過開普敦。相形之下實至名歸的厄加勒斯角,卻被人們選擇性的忽略依舊門庭冷落。</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們乘車離開喧鬧的開普敦一路向南來到好望角自然保護(hù)區(qū)。建于1939年的好望角自然保護(hù)區(qū)占地7500多公頃,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原生態(tài)自然保護(hù)區(qū),這里沒有任何人工雕琢和修葺,一切保持著400年前葡萄牙人登陸時的原貌, 2004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chǎn)。這里是珍稀植物的天然基因庫,擁有世界最古老的灌木叢等1500多種植物;1836年6月3日,達(dá)爾文曾來到這里考察植物資源及物種進(jìn)化情況。春天的自然保護(hù)區(qū)一片鵝黃嫩綠,南非國花帝王花姹紫嫣紅爭奇斗艷。這里隨處可見羚羊、斑馬、鴕鳥,它們隨意地在自己的領(lǐng)地上悠然閑庭信步。 狒狒更像這里的主人,旁若無人地?fù)踉诘缆烽g向游客討要食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大自然的靈性和動物的野性在這里得到淋漓盡致的釋放和張揚(yáng)。</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汽車在灌木叢中穿行,下坡后就是路的盡頭,這是一片怪石嶙峋的海灘,上面佇立著三塊連在一起的褐色標(biāo)牌,上面分別用英文和阿非加文寫道:好望角非洲的最西南端,東經(jīng)18度28分26秒,南緯34度21分25秒。這就是令人夢縈魂牽的好望角,當(dāng)這個曾在我心中那么遙遠(yuǎn),那么神秘,又那么向望的久盼之地近在咫尺時,激動之情難以言表?;穆暮┥蠜]有任何建筑和裝飾,只有一塊極為普通的標(biāo)牌,顯得格外平靜自然樸實。誰能相信這就是世界著名的景點(diǎn)。</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站在海邊,我們感受到大西洋的威猛,風(fēng)聲濤聲組成的奏鳴曲在耳邊不時回響。勁風(fēng)狂飚海借風(fēng)勢翻卷起了層層巨浪,排山倒海般沖上礁石沖向巖崖,浪花飛濺發(fā)出雷霆萬鈞般的轟鳴。海風(fēng)的蒼勁,驚濤駭浪的震撼,懸崖峭壁的偉岸,讓我們在這世界最危險的海域欣賞到最為壯觀的海景,思古幽情,不由想起宋代詩人蘇軾的絕佳詞句"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好望角自然保護(hù)區(qū)除了好望角,還有位于好望角東側(cè)海拔249米的開普角,它的頂端有一座建于1849年的白色圓形燈塔, 1860年開始起用,因地勢太高經(jīng)常被霧籠罩在1919年就停止使用變成旅游景點(diǎn),絡(luò)繹不絕的游客倒使它物超所值。這里是觀賞好望角和大西洋的最佳位置,站在燈塔向下俯視,好望角歷歷在目,巨大的山岬形似猛虎一爪前刺浸入海中,攬風(fēng)攪海扼守兩洋交匯的要沖,任憑狂風(fēng)巨浪的洗禮,穩(wěn)若磐石笑傲大海,在藍(lán)天白云的映襯下更顯陽剛銳武。憑欄遠(yuǎn)眺海水、藍(lán)天、白云融為一體,在霧靄中呈現(xiàn)出水天一色的縹緲仙境。塔頂還有一個三米多高的方向坐標(biāo)牌,上面清楚地標(biāo)明這里距世界十大著名城市的方位及距離,這里到北京的距離是12933公里。</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好望角是好運(yùn)之角,也是愛情和浪漫之角,是人類記憶中永恒的海岸。在吳哥窟挖個樹洞埋下自己的秘笈,在好望角向親愛的人說句動聽的情話,在圣托里尼的一抹藍(lán)中定下終身之盟,這是多少年輕人夢寐以求的夙愿。聆聽大海的濤聲,坐擁絕頂?shù)木蘩?,我在不停地尋找最佳的角度拍攝下這震人心魄的美麗瞬間。</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俄國著名詩人普希金《致大?!分袑懙?" 哦,再見吧大海、我永遠(yuǎn)不會忘記你莊嚴(yán)的容光。我整個心靈充滿了你,我將要帶走你的峭巖,你的海灣,你的閃光,你的陰影,還有絮語的波浪″。</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天之涯,海之角!難忘的好望角,這個走過一次便讓人永遠(yuǎn)著迷的地方。</h3> <h3>俯瞰兩洋交匯處的好望角</h3> <h3>在好望角標(biāo)志牌前留下美好的回憶</h3> <h3>登上開普角瀟灑走一回</h3> <h3>亂石穿空 驚濤拍岸 卷起千堆雪</h3> <h3>讓人永遠(yuǎn)著迷的好望角</h3> <h1>  <b>漫游西蒙&nbsp;&nbsp; 初識萌萌噠的非洲企鵝</b></h1><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西蒙鎮(zhèn)位于開普半島福爾斯灣,是一個背山面海的玲瓏小鎮(zhèn),最早由荷蘭人建造并以開普敦總督西蒙的名字命名。這里是南非的重要海軍基地,整個小鎮(zhèn)就像一座花園,繁花似錦、草木扶疏,空氣中彌漫著馥郁芳香,街道房屋都充滿了濃濃的荷式風(fēng)格,簡約典雅而別致,紅瓦白墻的棟棟小樓在綠樹紅花的環(huán)抱掩映下顯得格外嫻雅靜逸。</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西蒙鎮(zhèn)最吸引人的當(dāng)屬著名的博德斯海灘,這個海灘也被稱為企鵝灘。1982年當(dāng)?shù)鼐用裨诤┥吓紶柊l(fā)現(xiàn)一對企鵝,于是自發(fā)地將其保護(hù)起來精心照料。時光荏苒,經(jīng)過了30多年的繁衍生息,現(xiàn)在這里的企鵝數(shù)量已超過數(shù)千只,成為南非的一個著名的旅游景點(diǎn)。</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企鵝灘約四千多平方米,沙灘、巖石和岸邊的灌木叢是企鵝筑巢和棲息的理想地。當(dāng)?shù)卣疄榱吮Wo(hù)企鵝在這里修建了《巨礫公園》,并在柔軟的沙灘上用木板搭建起一條高一米,長約200米的觀光棧道以方便游客近距離地觀賞。沿著棧道前行,成群的企鵝出現(xiàn)在你的視野,它們有的在海水中沖浪、覓食、嬉戲,有的慵懶地在巖石上享受著陽光,最吸睛的還是那些步履蹣跚搖晃行走的企鵝。它們身著燕尾服,挺著白白的肚皮、氣態(tài)高冷、悠哉閑哉的在沙灘踱步儼然貌似一個小紳士,憨態(tài)可掬的呆萌雅趣使游客忍俊不禁地發(fā)出開心的笑聲。最感人的是那成雙成對的企鵝伴侶,在海灘的灌木叢中相依相偎 ,喁喁細(xì)語,情愫暗生。企鵝堪稱動物界忠貞愛情的典范,一夫一妻一旦成雙終身廝守,從不移情別戀。</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南非的企鵝也叫斑點(diǎn)環(huán)企鵝,黑足企鵝,主要生活在非洲西南部沿海,由于數(shù)量稀少已被國際自然保護(hù)聯(lián)盟列為世界瀕危的動物之一。它一般高60cm,體重約在3至5公斤,相比我們熟悉的南極帝企鵝可謂小巫見大巫。別看它小巧,可叫起來聲音響亮卻不怎么悅耳,給人一種驢叫的感覺,因此也被稱為公驢企鵝。</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離開企鵝灘,我們來到著名的海角廚房吃午餐。這家餐廳在南非頗有名氣,南非黑人總統(tǒng)曼德拉生前常到此光顧。這里的龍蝦特別有名,當(dāng)烹飪好的大龍蝦放置在我們面前時香味四溢撲鼻而來,龍蝦油亮緋紅色澤鮮艷,加上焦脆的薯條鮮嫩的鱈雪塊,再擠上可口的檸檬汁,遠(yuǎn)望端看像一件精美的工藝品。豐盛的珍饈美饌吸引著我們的視覺和味蕾,讓人難以抵抗這舌尖的誘惑,我們大快朵頤啖嘗了一頓正宗的西式龍蝦餐。</h3> <h3>  西蒙鎮(zhèn)最吸引人的當(dāng)屬著名的企鵝灘。</h3> <h3>身著燕尾服憨態(tài)可掬的企鵝儼然貌似一個小紳士</h3> <h3>海角廚房吸引著大量的游客前來就餐</h3> <h3>舌尖上的美食吸引著人們的味蕾</h3> <h1>&nbsp;&nbsp; <b>  走進(jìn)豪特灣&nbsp;&nbsp; 尋覓海豹的自由王國</b></h1><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豪特灣是開普半島西側(cè)大西洋的一個著名海灣,兩面環(huán)山,一面朝海。寧靜的港灣停泊著許多游船和漁船,林立的桅桿、湛藍(lán)的天空、潔白的云彩和青黛的遠(yuǎn)山構(gòu)成一副唯真唯美的油畫。豪特灣也是著名的港口,史努克梭子魚工業(yè)中心與龍蝦船隊的總部就設(shè)在這里。</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海豹島是位于豪特灣外的一片大型礁石群,島離碼頭有十多公里的距離,出于對海豹棲息地的保護(hù),游客不能上岸只能乘船繞島遠(yuǎn)處觀看。游船駛出碼頭20多分鐘后來到灣口,一出灣口海風(fēng)驟起,我們乘坐的游船像一葉扁舟在風(fēng)浪中顛簸,一會兒被推上浪尖,一會兒被拋入低谷,坐山車似的劇烈搖晃讓游客驚叫不已。船繞過灣口的哨兵山海面逐漸寬闊起來,這時前方出現(xiàn)大片的黑色漂浮物,原以為這是海帶類的海上浮生植物,隨著船的靠近才發(fā)現(xiàn)這是一大片數(shù)不勝數(shù)的海豹,黑黢黢地聚集在一起,有著臥伏在礁石上休憩,有的在海水中遨游、獵食,時而潛入水中,時而躍出海面濺起層層浪花,古銅色的軀體在陽光下黑釉發(fā)亮,仿佛我們的到來并沒打擾他們舒坦安逸的生活。</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海豹是一種智商較高的動物,別看它們在陸地上動作笨拙聲如豬吼,但在水中卻似蛟龍身手敏捷,游速每小時高達(dá)30公里,潛水也是高手,每隔30分鐘才換氣一次。南非的海豹叫開普敦軟毛海豹,是非洲獨(dú)有的品種,生活在南非及納米比亞的海岸線上,壽命約20年,現(xiàn)在島上的海豹數(shù)量約5000多只。</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船靠岸時驚喜不斷,網(wǎng)上盛傳的南非F4載歌載舞的迎接我們。你不得不佩服非洲人舞蹈音樂天賦,他們這種隨意既興的表演也能讓我們激動一番。你若想和他們合影,只需花幾個蘭特放在他們手中的帽子里,他們就會高興的擺出各種姿勢與你合影留念。 港口碼頭就像個地攤嘉年華,從華麗的彩繪鴕鳥蛋到造型別具一格的非洲面具,從黑檀木雕刻到精致的飾品手袋琳瑯滿目。</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海灣對面有一座巍峨的山峰,像一道屏風(fēng)屹立在海岸邊,遠(yuǎn)遠(yuǎn)望去依稀看到一條細(xì)線般的公路從山腰穿過,消失在海岸的一端,這就是查普曼公路,它以險峻奇美的景致成為世界著名的景觀車道。</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這是一條絕佳天路,一側(cè)是直插蒼穹的垂直山體,另一側(cè)是瀕臨大西洋的懸崖,9公里的公路竟有114個彎道,有的彎道轉(zhuǎn)角居然超過180°,路況極其復(fù)雜,在這條公路上行駛,沒有超高的技術(shù)是很難勝任。驅(qū)車沿著懸崖間的蜿蜒道路緩緩前行,勢若驚龍、景色宜人,耳邊不時傳來海浪拍崖的陣陣濤聲,波光粼粼的豪特灣若隱若現(xiàn)令人目不暇接,車行景移隨意一拍就是觀景大片。 難怪世界各地的攝影愛好者和自駕游者如此迷戀這個地方紛紛到此打卡。也難怪寶馬、奔馳等一些世界頂級品牌的豪車廣告片都在這里取景拍攝。這條公路是1915年至1922年期間修建的,最初的修建者是一批戰(zhàn)爭時期的俘虜,就是他們憑著簡陋的工具 硬是在這花崗巖峭壁上,一鍬一鎬開鑿出今天依然驚人絕世的掛壁天路。</h3> <h3>走進(jìn)豪特灣尋覓海豹的自由王國</h3> <h3>  林立的桅桿湛藍(lán)的天空青黛的遠(yuǎn)山構(gòu)成一副唯真唯美的油畫</h3> <h3>在礁石上休憩的海豹享受著日光浴</h3> <h3>世界著名的觀景車道查普曼公路。</h3> <h1>&nbsp;<b>  在醇香中 品味康斯坦夏葡萄酒莊園的浪漫風(fēng)情</b></h1><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康斯坦夏是我們開普之行的最后一個景點(diǎn)。</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開普敦地區(qū)是世界六大葡萄酒產(chǎn)地之一,濕潤的海洋氣候,適宜的土壤結(jié)構(gòu),這些得天獨(dú)厚的自然條件賦予開普葡萄生長的天然優(yōu)勢,使其成為能與歐洲相媲美的葡萄酒產(chǎn)地,被稱為非洲的波爾多。</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655年荷蘭人在開普種下第一株葡萄秧,開啟了南非葡萄種植的歷史。但葡萄種植和釀造并非荷蘭人的強(qiáng)項, 1688年法國人來到開普敦,帶來先進(jìn)的葡萄種植和嫻熟的釀酒技術(shù),使南非葡萄酒的品質(zhì)得以長足的提升。</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康斯坦夏葡萄酒莊園位于開普南半島康斯坦夏谷地,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1705年開始生產(chǎn)優(yōu)質(zhì)紅酒,其生產(chǎn)的紅酒曾在18世紀(jì)風(fēng)靡歐洲,成為皇家名人追捧的極品酒,深受拿破侖、法國菲利普國王的親睞。在英國作家狄更斯和奧斯丁的小說中經(jīng)常被提及。</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進(jìn)莊園一條筆直的橡樹大道兩側(cè)是一望無際的葡萄園,初春的葡萄樹綠芽初綻一派生機(jī)。 路的盡頭是曼納爾大宅, 這是一座外形類似教堂的二層荷式建筑,灰頂白墻墨綠門窗,格調(diào)簡潔清新,原為開普敦總督的私宅,后毀于一場大火經(jīng)重建后仍保持原有的風(fēng)貌。1848年其后人將它改為博物館。蘊(yùn)含著鄉(xiāng)村情調(diào)的莊園建筑和田園風(fēng)情,讓人恍若置身于中世紀(jì)的歐洲鄉(xiāng)村,回歸自然,回歸寧靜。</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莊園我們還參觀了建于1791年的克雷特酒窖和釀酒車間,了解葡萄酒的釀造全過程,進(jìn)行了一次葡萄酒文化的全新學(xué)習(xí)。穿過一段迷宮似的長廊,我們來到酒窖,尺寸碩大的橡木桶盛滿了窖藏多年的葡萄酒,一垛垛按年份有序的編排著,整個酒窖彌漫著濃郁葡萄酒的芳香。在釀酒車間我們了解了釀酒的全程,葡萄收獲后經(jīng)過打磨、榨汁、發(fā)酵、蒸餾、陳年、裝瓶等一系列過程,最終釀造出醇香的葡萄酒。歷史悠久的酒窖和作坊印證了南非葡萄酒發(fā)展的歷史。</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品酒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藝術(shù)鑒賞。</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開普的葡萄酒與傳統(tǒng)的葡萄酒有所不同,它既有舊世界葡萄酒的優(yōu)雅與高貴,又有新世界葡萄酒的濃郁與果香,是葡萄酒中的上乘。</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品酒室里五種葡萄酒二白三紅一字排開,從白到紅,從酸到甜,依序而來。品酒要掌握四要素:一看二聞三品四咽,在觀察過酒的顏色并仔細(xì)分辨出果香的氣味后,這時品酒人要小呡一口,用舌尖上的味蕾分辨出酒的純度,在咽下的瞬間略甜帶酸的葡萄酒從口中流暢溢過,柔和細(xì)膩在唇齒間回蕩,給人一種極度舒適的享受,讓人癡迷,意猶未盡。但對于酒力不勝的我不敢貪杯,只能淺嘗輒止。</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開普敦葡萄酒孕育著它的芳華,將天地間的厚愛,歷史的積淀和歲月的精華都濃縮在酒中,成為流淌在南非人骨子里氤氳不去的思鄉(xiāng)情懷。春天的開普萬物復(fù)蘇,人們舉家來到景色怡人的葡萄酒莊園踏青,在綠草茵茵的原野,沐浴著和煦陽光,欣嘗著滿園春色,品嘗香醇的葡萄美酒,放縱自己,遠(yuǎn)離生活中的茍且,享受著人世間的親情與浪漫。觥籌交錯、小酌幾杯、酒至半酣露出微醺,在愜意中品味自然,品味美酒,品味生活。</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遠(yuǎn)方如詩,美酒如歌。"當(dāng)白帆漸漸消失在海岸線處,葡萄酒便成為一場天涯海角的牽掛。″</h3> <h3>筆直的橡樹大道是莊園一景</h3> <h3>康斯坦夏莊園的主體建筑曼納爾大宅</h3> <h3>建于1791年的克雷特酒窖 一垛垛按年份編排的窖藏葡萄酒</h3> <h3>葡萄樹綠芽初綻充滿一派生機(jī)</h3> <h3>  五種葡萄酒二白三紅一字排開</h3> <h3>在愜意中品味自然 品味美酒 品味生活 享受人世間的親情與浪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