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用噴壺將紙噴濕,要均勻,水分不要太大。 </h3><h3>畫幅比較小的話就直接將整張紙打濕,如果要是特別大也可以局部噴濕,剛噴濕以后水分比較大,涼幾分鐘就可以開始用淡墨開始畫。</h3><h3>墨色要淡,很淡很淡,一開始筆上水分要干一點。</h3><h3><br></h3><h3></h3> <h3>染的時候先挑著大面積的地方,先從暗部開始畫起,用大一點的筆。</h3><h3>現(xiàn)在先畫大體,先不要畫具體的細節(jié),水分太大,洇得開,就算收拾了,墨色也呆不住。</h3><h3>不要一次性畫得太重,那樣容易畫過,腦門上最重的地方可以先淡淡的染一下。</h3><h3><br></h3><h3></h3> <h3>黑斑紋染一下,腿上暗部,爪子縫里,肚子底下,暗部的腿,都可以先把他染下去,先把大的關系掐住。</h3><h3>染的時候也要斷斷續(xù)續(xù),先少畫一點就算洇開了也不會太過太厲害,畫的時候還要考慮洇開的效果。</h3><h3><br></h3><h3></h3> <h3>所以不能畫的太密太緊,也得松松的,這里畫會那里畫會,不要老是在一個地方畫,要整體著眼,全面考慮。</h3><h3>白一定要留住,不要想著洇過了染過了,最后靠提白來補救,雖然可以,但也是沒辦法的辦法,還是留出來的白比較生動。</h3><h3><br></h3><h3></h3> <h3>總而言之,根據(jù)結(jié)構(gòu)需要調(diào)整明暗關系的同時豐富斑紋墨色,更能渲染出水墨淋漓的國畫韻味,才能氣韻生動。</h3><h3>兩腮的白毛染的時候要把層次分出來。染并不是平涂,也是有筆法的。</h3><h3><br></h3><h3></h3> <h3>眼角凹下去的地方可以染下去,顯得這眼睛是有深度的,鼻梁上高光要留住,隨著水分的慢慢變干,可以做細節(jié)調(diào)整,看哪里合適調(diào)整哪里。</h3><h3>白毛的地方也不是完全的白,有的地方是淡墨的,尤其在兩個結(jié)構(gòu)交接的地方,可以染暗其中一個面來襯托出另一個主體。</h3><h3>要是第一遍濕畫法干透了以后覺得還不夠,還可以再噴濕,反復的調(diào)整。</h3><h3><br></h3><h3></h3> <h3>(第二遍噴濕)</h3><h3>繼續(xù)噴濕,還是第一遍濕畫法那樣的處理方法,繼續(xù)深入,先不要著急上色,墨稿要畫得豐富扎實以后,上色才能更加主動和省力。</h3><h3>先染些小筆觸,看它洇出去多少,洇的程度要在自己的把控之內(nèi)中。</h3><h3><br></h3> <h3>白毛的地方可以稍微有點淡墨,并且前提要淡,高光的地方切記要留住,淡墨可以比原先的重墨出去一點,掌握洇開的程度,大膽落筆。</h3><h3>淡墨一次達不到效果可以多畫幾遍,慢工出細活,一定要耐住性子,仔細刻畫,第二遍濕畫法差不多與第一遍相同,只是讓它更明顯,更豐富,更精。</h3><h3><br></h3><h3></h3> <h3>如果時間多,可以十遍二十遍,效果肯定跟一遍兩遍的不一樣,在經(jīng)過那么多次反復調(diào)整以后,畫面還能不膩,這就有意思、有味道了。</h3><h3>畫畫的時候不論畫了多少遍都要輕松自在,出來的效果也是爽快利落的,雖然畫了很多遍,但還是要透氣,蓬松。</h3><h3><br></h3><h3></h3> <h3>雖然是淡墨,但感覺也要是非常厚重。畫細節(jié)和比較小面積的地方,散開的筆鋒可以調(diào)近一點,畫大面積的地方,筆鋒可以調(diào)散開寬一點。</h3><h3>重墨一定要斷斷續(xù)續(xù),后面可以用淡墨把它連接起來,一定要注意虛的東西,結(jié)構(gòu)也不能扣得太緊,如果要是有條件,還是在立案上畫,因為濕畫法不可能爬在桌子上畫,貓著要畫也是夠累。</h3><h3><br></h3><h3></h3> <h3>整體著眼,不要局部畫膩。</h3><h3>肩胛骨是一個大結(jié)構(gòu),里面又有非常多的小肌肉結(jié)構(gòu),注意這些個重要的地方。</h3><h3>后邊小虎也要仔細刻畫,雖然處在相對次要的位置,但結(jié)構(gòu)完全不能少,只是在顏色上略微比前只小虎淡,用的都是很淡很淡的墨。</h3><h3><br></h3><h3></h3> <h3>半干半濕的時候,看哪里合適畫哪里,從局部到整體,從整體到局部,都要有所考慮,不要死扣局部,也不要只注重大體不考慮細節(jié)。</h3><h3>咱們畫這種工筆動物最好還是不要用吹風機吹干,讓其自然晾干,在這晾干的過程中,又可以挑著來畫,始終有可以收拾的地方。</h3><h3><br></h3><h3></h3> <h3>將干未干的時候,可以調(diào)點重墨,往最黑的斑紋里面加一些,但要小心,不要畫過。 </h3><h3>頭上和肚子和尾巴出黑斑紋就可以來一點,其他地方加的時候不要太重。</h3><h3><br></h3><h3></h3> <h3>往黑斑紋中間加就行,向左這條尾巴往接地的一面加些重墨就可以了,在紙上還有一點潮氣的時候可以整體加一些擦筆,讓之間的絲毛更加含蓄,這時候可以用小筆觸來調(diào)整。</h3><h3>擦筆也可以理解成加肉,一根一根的毛太明顯的地方就可以加些擦筆讓其不是那么突兀。</h3><h3><br></h3><h3></h3> <h3>(第三次噴濕)</h3><h3>繼續(xù)噴濕,上色,大一點的毛筆,扁鋒大筆觸來畫,淡淡的赭石加墨,這樣顏色能吃到紙里,要是太重太厚,顏色它是浮在紙上的,淡淡畫幾遍就厚重了。</h3><h3>還是跟上墨色差不多,按照結(jié)構(gòu)關系的走向來運筆。</h3><h3><br></h3><h3></h3> <h3>往結(jié)構(gòu)的地方畫,不要完全的平涂,大筆也是有筆觸的,從大的地方,先大體的罩染一遍,就是老虎身上黃毛的地方。</h3><h3>尾巴中間的地方是黃毛,外邊都是白毛,腿上靠外邊是黃毛,里邊大多都是白毛,趾頭上有點點黃毛,前腿上前邊是黃毛,后邊是白毛,趾頭上上半部分是黃毛,下半部分是白毛。</h3><h3><br></h3><h3></h3> <h3>咱們畫工筆虎是以東北虎為原型,東北虎相比其他老虎顏色是要淡些的,只要是黃虎,不管什么樣的品種,長黃毛的地方都是一樣的。 </h3><h3>這個也比較符合國畫的審美,比較淡雅。咱們畫這個畫的時候也是淡淡的,以墨色為主,顏色就是淡淡的赭墨色,赭石里加一點點的淡墨。</h3><h3><br></h3><h3></h3> <h3>要是純赭石了,顯得顏色比較火比較飄。 </h3><h3>淡淡的罩染一遍,效果大體就可以出來了,這就是墨稿畫的扎實以后,上色就非常的主動。</h3><h3>頭上是最主要的地方,其次是身上,腿上最淡。</h3><h3>掌握住,不要讓它洇過,不要讓顏色洇到白毛區(qū)域,和身體之外。</h3><h3><br></h3><h3></h3> <h3>用的顏料可以用高級的國畫顏料,細膩,效果不錯。尤其是這赭石顏色,不好的顏料里面渣子顆粒較多。</h3><h3>現(xiàn)在只是整體把黃毛區(qū)域罩染一遍,后面再根據(jù)結(jié)構(gòu)來分染,這里的染法跟熟宣不一樣,而是有筆觸的,有絲毛的感覺的。</h3><h3><br></h3><h3></h3> <h3>筆觸小一點,把需要加深的慢慢加深,尤其是眼角和外眼角的地方,虛實濃淡有一個很強烈的對比。</h3><h3>上顏色也跟墨色差不多,整體著眼,不要細畫一個地方。</h3><h3><br></h3><h3></h3> <h3>筆也是有變化的,根據(jù)結(jié)構(gòu)來回碾轉(zhuǎn)筆鋒,靈活運用。</h3><h3>讓這個斑紋周圍的是赭墨色,在往里是一點淡墨,再往里才是重墨,這樣能很和諧的結(jié)合在一塊。</h3><h3><br></h3><h3></h3> <h3>鄰近的兩個斑紋間可以重一點。半濕半干的時候咱們可以收拾一下細節(jié),也還是大筆,就是用筆比之前更小了點,松松的絲毛。</h3><h3>可能不是那么明顯,但這樣畫慢慢積累之后還是有一定效果的。</h3><h3>也可以用小一點的筆散鋒來絲毛,連絲帶染的感覺,還是畫的是大面積的地方。</h3> <h3>隨著紙越來越干,筆觸也要越來越小。頭上都是些小短毛,可以連點來絲。鼻子尖上顏色可以稍微重一點?,F(xiàn)在畫紙上水分還是很多,畫上去有些筆觸,隨之就洇開了。</h3><h3>這樣有些朦朧感,如果要是一根一根的倒顯得僵硬了,就不夠含蓄了。所以要慢慢去感受紙在由濕到干的過程中每一個程度,然后把它利用好。脖子后邊這些,剛開始比較松。</h3><h3>現(xiàn)在越收拾越具體,毛分成大小不一的小組結(jié)構(gòu)。絲毛,要有大有小,現(xiàn)在畫上去要感覺有很多個層次,毛與毛相互疊壓穿插,形成一個整體,給我們感覺是很厚重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