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h3><h3> 2018年的12月30日下午江門市二中90周年校慶活動正式拉開帷幕,我邀約了幾個鐵哥們同學一起參加。
<br></h3><h3></h3><h3></h3> <h3>次日江門新聞報道。</h3> <h3></h3><h3>江門市二中:當年一個響當當的名字。</h3><h3>為了這個名字歷屆有以下各屆校友參加:
江門二中90周年校慶
校友團聚報名接龍
(請盡量于12月21日前報數):
1.>1976屆高中1、2班約40人。
2.>1968屆初一1班約26人;1968屆高中約20人,合共約46人,安排同一間課室。
3.>1970屆高中六連三排、六連四排, 合共約45人,安排同一間課室。
4.>1997屆高中約40人;1994屆初中約40人。合共約80人,安排相鄰兩間課室。
5.>2008屆高中約30人。
6.>1996屆高中約50人。
7.>1973屆初中7班約35人。
8.>1967屆初二4班約30人。
9.>2009屆高中暫定30人(但會與實際情況有出入或會超出。)
10.>1994屆高中約50人。
11.>1973屆初中1班約30人。
12.>1991屆初中約50人。
13.>2000屆初中3班約15人。
14.>1979屆高中班,暫定約30人。(但與實際情況有出入)
15.>1983屆高中2班暫定14人。
16.>2004屆畢業(yè)高中2班暫定26人。
17.>2011屆畢業(yè)初中暫定約20人。
18.>1971屆高中畢業(yè)6連1排17人、6連2排26人,兩個排請安排同一課室進行活動。
19.>1971屆初中約30人。
20.>2013屆高中畢業(yè)暫定68人。2010屆初中畢業(yè)約65人(共130人左右,建議安排相鄰教室,兩間夠了)
21.>2000屆初中1班約40人。
22.>1966屆初三(1)10人初三(3)班約20人,1968屆初一3班約20人,合共約50人擬同一課室活動。
23.>1982屆初三(八)班約15人(到時可能會增加)。
24.>1969屆初中二班約15人(到時可能會增加)。
25.>1978屆初中年級約170人。
26.>1970屆初中,1972屆高中合用一間教室。
27.>1989屆高中約20人。
28.>2003屆高中3班 10人。
29.>1965屆初中2班約20人。
30.>2002屆初中2班約25人。
31.>1972屆初中一連三班約15人。
32.>2009屆初中25人。
33.>2017屆初中200人左右。
34.>1966屆高三3班共41人。
35.>1972屆初中四連四班大約14人。
36.>1972屆初中三連1排約20人。
37.>1974屆高中75人。
38.>2001屆高中4人。1992屆初中5班2人。1986屆初中8班1人。1963屆初中5人。合用一個課室。
39.>2017屆高中25人。
40.>1972屆初中四連二排10人。
41.>1998屆初中五班20人。
42.>1993屆高中1班和4班合計約40人。
43.>1970屆初中二連1排約20人。
44.>1998屆高中1班10人。
45.>1995屆初中畢業(yè)2班5班8班共約40人。
46.>2010屆高中畢業(yè)15人以上。
47.>2001屆高中一班 暫定20人。
48.>2015屆高中畢業(yè)約52人。
49·>1980屆高中約10人。
50.>1999屆初中4班約15人。
51.>2013屆高中約25人</h3><h3></h3> <h3>二中的變遷史</h3> <h3>很難才找到的校標照。</h3> <h3>歷屆畢業(yè)照墻</h3> <h3>嘩,好長的畢業(yè)照,一個年級的師生吧。</h3> <h3>有人找到我的畢業(yè)照嗎?有獎品</h3> <h3>出發(fā)前咸總請我們吃了午飯然后再去忙他的咸蜜事業(yè)。有冇人識紅衫果條肥仔阿?</h3> <h3>介紹完學校環(huán)境到我們出場了,來個大姆指。</h3> <h3>兩旁迎賓的師弟師妹們,凍到他們縮成一團。</h3> <h3>我來了。</h3> <h3>人過留名,雁過留聲。。。機。</h3> <h3>雖然來得較早,人還是挺多的</h3> <h3>這張相片是歷屆拍畢業(yè)照的地方,現在已經拆了,傳說中的:傳統(tǒng)二中已死就是與這棟樓被拆有莫大關系。</h3> <h3>我們級一共4個班有200幾人比較忙,我們幾個先代表一下吧。</h3> <h3>偶遇初中楊同學,一年前見過,初中同班同學合影一個。</h3> <h3>釆訪老校長,很多校友是沖著楊校長才回校聚會的。</h3> <h3>當年的老校長楊旺林,居然還認得出我,厲害??。楊校依然精神矍鑠,保養(yǎng)得很好??</h3> <h3>當年二中旗幟式人物楊校,自然要合照留念一下。</h3> <h3>見到初中生理衛(wèi)生老師:年紀老邁的雷老師,樣子沒怎么變。</h3> <h3>終于見到高中4班的女同學。</h3> <h3>這位校友:你明天上江門新聞了,心情如何?是不是很激動的樣子阿?</h3> <h3>每個課室準備了幾盒點心,給組織者點贊</h3> <h3>我們級在三樓的九四班課室,上講臺裝下先。</h3> <h3>這個裝得不錯??。</h3> <h3>既然來了,玩盡D。見過這么開心的老師嗎?幸虧我不是老師,否則很多學生的人生觀會發(fā)生突變的。</h3> <h3>讓個講臺給其他人玩玩。</h3> <h3>這個紅衣不良少年胡子留得這么長,肯定對現實不滿,這句話當年高中的級長老邱同我講過??。</h3> <h3>大米煮老鴨</h3> <h3>靚仔:上課溝女,看粉刷。</h3> <h3>兩位???,高中畢業(yè)后冇見過了。坦率地說:我真的保養(yǎng)得還可以,給大爺笑一個??</h3> <h3>開啟小鴨上臺批老鴨的模式,我倆是幫兇吧。</h3> <h3>歡迎回家</h3> <h3>我覺得這個姿勢比較帥??</h3> <h3>這是我見過最串的鴨,想只抽嗎? 讓單手。</h3> <h3>紅衣男子:你要小心,別用肚腩壓壞講臺。</h3> <h3>講臺下有人在泡妞。</h3> <h3>其他年級的人多且比較熱烈。</h3> <h3>八十萬禁軍林教頭是個萬人迷,粉絲眾多,可惜聚會當天沒遇上,盜圖吧。</h3> <h3>楊校永遠是老大。</h3> <h3>準備去球場聚集</h3> <h3>這班學長比較有特色</h3> <h3>78屆的師兄師姐們一屆來了二百多人。</h3> <h3>準備向球場聚集。</h3> <h3>球場已經集結了很多人。</h3> <h3>終于在二中見到我們的泰斗人物,我的恩師:馬老師,雖然我們經常見面。</h3> <h3>當年二中校隊的左右護法后衛(wèi)和教練。</h3> <h3>當年的政治余老師,后來二中副校長,后來去了政協(xié),這次回來座主席臺的,我們常見面的。還有我旁邊的師姐可是八中的副校長。</h3> <h3>當年的英語李老師,現在是二中副校長,現在的旗幟式人物。</h3> <h3>三千多人的聚會,我還是選個高一點的地方拍照方更方便。</h3> <h3>全是人頭。</h3> <h3>蜀軍來了。</h3> <h3>反正就是人多。</h3> <h3>人人從眾?</h3> <h3>舞臺正在準備著。</h3> <h3>各位出席的校友,明天看江門新聞,看看自己有否上電視,我就是翻來覆去看了電視幾十篇依然找不自己??????。</h3> <h3>視頻一下再走吧。</h3> <h3>兩位前校長到主席臺就座。</h3> <h3>那個誰誰誰,不要阻擋Wifi。</h3> <h3>有人識這兩個嗎? 反正我不認識。</h3> <h3>一群群低頭族,邊玩手機邊等開幕。</h3> <h3> 開幕典禮由現任張文偉校長發(fā)言。張校91年本科畢業(yè)就在二中任教。</h3> <h3>開幕式后先表揚一批先進是傳統(tǒng)的慣例。</h3> <h3>表演正式開始</h3> <h3>人才輩出。</h3> <h3>師弟師妹們的精彩表演讓其他校友看吧,我們先撤了。</h3> <h3> 學校聚會完要穩(wěn)飯吃,首選我們的同學大口戴總位于潮江路港口中學同一側的大口樂飯店,雖然門口的招牌還蓋著紅布尚未揭幕,今天是開幕的日子,我們先來開幕。這里洗菜、炒菜、上菜、吃飯、飲酒、洗碗全是同學。這里是今天的次聚會,同學更多,主要是原因是:出品上成,個個充當主人翁角色,比較有歸屬感。</h3> <h3>環(huán)境不錯,先到先拍吧。企住果個肥仔,先拍照后再溝女。</h3> <h3>個個都是性情中人,交情深,一口悶,大家只管喝酒不看臉。</h3> <h3>楊公子身材保持得真好。</h3> <h3>Baby Face東哥,永遠甘靚仔,羨煞旁人。</h3> <h3>敏姐比上次見靚女左。</h3> <h3>大口高中讀二中感謝老馬和我,我們是有故事的人。</h3> <h3>大圣駕到。</h3> <h3>肥強:飲酒而已,唔使冇眼睇。</h3> <h3>阮總到,阮總的鼻真靈,甘都嗅到我們在大口樂聚餐?肯定屬??的。</h3> <h3>一群群在高談闊論,開心之極。</h3> <h3>大口的主場,盡情吹吧、飲吧。多謝大口提供的飯店,大家盡情享受。</h3> <h3>冬陰功湯,美味可口。</h3> <h3>光叔這煲肥腸相當有水準。光叔不是自己剪出來的吧,否則我要吐了??。</h3> <h3>完美演繹女巾幗不讓須眉的女中豪杰。</h3> <h3> 一幫極其能說、會道、識玩戰(zhàn)斗機級別同學聚在一起,嬉笑怒罵此起彼伏直至深夜才曲終人散。</h3> <h3></h3><h3> 由商人2005年開始經營的江門市二中與當年我們公立的江門市二中有本質的不同,很多同學及校友都認為原來的二中校舍和標志性拍畢業(yè)照的房子己拆除意味著二中的精神己不再。
現在商業(yè)化經營當年招生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當年我們公立學校時的一中、二中高中一個年級各4個班,現在一中一個年級己經23個班。大家不可同日而語,時代不同,變化巨大。
本人對二中的感情很深,除了初中、高中在此渡過外。 這里是夢想開始的地方,思想、精神形成的地方,開始展露頭角的地方。當年田徑、足球場都有哥的江湖傳說,我的確很感激我的老師們,學生在此向您們致敬。
我的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老馬肯定開心地笑到見牙不見眼,初中的語文老師劉級長肯定今晩托夢馬叉幾句,高一的大作家語文鄺老師忙著創(chuàng)作肯定沒有時間看,希望高二、三的語文甘老師老師也沒時間看吧,我的語文水又平,愧對各位老師[。
最后還是多謝現在的江門市二中提供了一個很大的平臺給我們歷屆校友相聚,而且是沒有贊助的,點贊一個。祝二中越辦越好,傳??老二中的精神,讓更多的老二中校友接受。<br></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