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歲末凌歷的寒流中,我們即將告別2018,迎來新的一年。</h3><h3> 翻開相冊,發(fā)現(xiàn)這一年竟然找不一張令自己滿意的照片,再一細想,才發(fā)現(xiàn)今年沒有一次外出采風,甚至拿相機的時間也寥寥可數(shù),更多的時候都是用手機隨手拍拍,是自己懶了厭了?亦或是江郎才盡了?</h3><h3> 想想覺得是,但又不是。不經(jīng)意間涉足攝影已經(jīng)10個年頭了,在我看來,攝影如人生,用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提到的人生三種境界來總結攝影實在是再恰當不過了,晏殊的“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是第一種境界對光影器材美景的迷戀執(zhí)著,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是第二種境界對技術作品廢寢忘食忘我追求,至于辛棄疾的“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則是第三種境界的返樸歸真,水到渠成,信手拈來。</h3><h3> 當然,我從一開始就沒有想過要把攝影作為職業(yè),也沒有把參賽獲獎作為目標,所以估計我永遠也達不到第三重境界?;乜醋约号臄z的照片,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自己現(xiàn)在拍的照片并不比十年前拍的好多少,盡管現(xiàn)在無論是技術和器材和十年前相比都是不可同日而語的,而且大多數(shù)自己覺得好的照片都是在沒有攻略或準備下偶遇的,一旦我想做足讓準備再去拍一張更好的時,往往都會失望而歸。這又讓我想起作家素素的一段話:生命是一種緣,你刻意追求的東西或許終生得不到,而你期待的燦爛反而會在你的淡泊從容中不期而至。是的,人生如此,攝影亦然。</h3><h3> 在人手一部手機憑借強大后期就可以輕松獲得一張精彩照片的數(shù)碼時代,攝影早已經(jīng)從精英活動成為全民消費,但我堅持認為技術器材永遠只是攝影輔助,代替不了鏡頭后的人。攝影帶給我最大收獲是,它豐富了我認識這個世界的方式,使細心觀察隨時發(fā)現(xiàn)分享生活中的美好和感動成為習慣,更使得每一次旅行都變得妙趣橫生。</h3><h3> 2018年,我開始并習慣了早出晚歸的雙城生活,享受著每天在路上的感覺,我堅信,人生無處不風景,心靈向暖,靈魂向陽,只要心存善念、心存感恩、心存敬畏,真心付出,就一定能看到最美的風景!</h3><h3> 歡迎你2019</h3><h3> 新的一年擁抱春天!</h3><h3> 新的一年努力前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