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不再遙遠的獨龍江</h3><h3> 獨龍江源自西藏靈芝察隅佰舒拉嶺雪山,歷史上稱為“曲江”和“俅江”,江的東岸是高黎貢山,西岸是擔當力卡山。獨龍江系云南省六大水系之一,河水流經(jīng)中國云南怒江州貢山縣獨龍江鄉(xiāng)后進入緬甸,在緬甸稱為恩梅開江。獨龍江鄉(xiāng)境內(nèi)最高海拔4936米,最低海拔1000米,山重水復、積雪冰封,獨特的地理和自然環(huán)境使獨龍江成為一條神秘的河流。緩慢的社會發(fā)展和特殊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條件,使與世隔絕的獨龍江保存了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水能資源、礦產(chǎn)資源和原生態(tài)民族文化資源。獨龍江境內(nèi)有無數(shù)雄奇秀險的自然景觀,高黎貢山和擔當力卡山原始植被保留完整,這里是珍稀動物的天堂,“野生植物天然博物館”,是“世界物種”的基因庫。這里的激流飛瀑、奇峰異石、原始森林今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大自然在這里塑造了無數(shù)絕美的自然景觀。秀麗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人文資源,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秘境之地,是人們心中的人間天堂。</h3><h3> 生活在獨龍江流域的獨龍族,一直處于封閉、落后、與世隔絕的狀態(tài),直至元代才開始有獨龍族先民的文字記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獨龍族還處于原始社會公社制,以父系氏族( “尼柔”)為血緣關(guān)系的共同體,整個獨龍江有約十余個“尼柔”,隨著社會發(fā)展家庭公社開始起主要作用,家庭公社是由父系祖先的直系后代組成的血緣集體,獨龍語為“吉克羅”(一個寨子)。1949年怒江州貢山縣和平解放,所屬的獨龍江鄉(xiāng)和獨龍族人民也隨之得到解放。1952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切關(guān)懷下,根據(jù)本民族的意愿,這個生活在獨龍江流域的民族正式被定名為“獨龍族”。1956年10月1日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成立。獨龍族是全國五十六個民族大家庭里的一員,是全國28個人口較少民族之一。有少數(shù)人生活在緬甸,是我國的跨境民族。據(jù)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獨龍族總?cè)丝谟?930人。</h3> <h3> 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獨龍族沒有固定的村落和居所,長期“無屋宇,居山巖”“巢居野外”,直到解放前夕,獨龍人才逐漸住上了木房和竹篾房。解放后,特別是近幾年國家對獨龍江強有力的扶貧政策和措施,建起了整齊的村落,為每一戶獨龍族家庭建蓋了寬敞漂亮的安居房,低矮簡陋的木房和竹篾房已成為歷史。 </h3><h3> </h3><h3> 過去被稱為“羈縻之地”的獨龍江,每年大雪封山達六七個月,即便是在開山期間,獨龍人與外界交往也要經(jīng)過許多激流險灘、翻越高山脊嶺、走過原始森林,攀天梯、過藤橋、爬溜索,獨龍江鄉(xiāng)便成了與世隔絕的地方。1999年,貢山縣城至獨龍江鄉(xiāng)政府駐地全長96.2千米的獨龍江公路(毛路)正式貫通,結(jié)束了我國最后一個民族聚居地不通公路的歷史。2010年國家啟動了對獨龍江鄉(xiāng)“整鄉(xiāng)推進,整族幫扶”綜合發(fā)展扶持項目。2011年,獨龍江公路改建工程正式開工, 2014年元旦前夕,當習近平主席知道了獨龍江隧道即將貫通的消息后回信給貢山縣干部群眾“謹向獨龍族的鄉(xiāng)親們表示祝賀!”穿越高黎貢山的獨龍江特長隧道全長6.68公里,是整條公路建設(shè)的瓶頸,是目前云南省最長的在建公路隧道。獨龍江公路的建成,不僅縮短了獨龍江到縣城的距離,也讓獨龍族同胞結(jié)束了祖祖輩輩大雪封山的歷史。</h3> <h3> 獨龍族保存著完整的傳統(tǒng)民族文化、民風民俗,是中國獨龍族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區(qū)。獨龍族有許多傳統(tǒng)習俗,而獨龍族婦女紋面最為奇特。紋面,即在臉部刻畫花紋或刺字、做記號。清代以前,有關(guān)獨龍族紋面習俗情況記載極少。清末民初以后,就有書記載了獨龍族婦女紋面情況,但對紋面的緣由各說不一,有的認為紋面是為了避免外族對獨龍族婦女的搶掠,還有認為因為紋面圖案為蝴蝶,所以是為了追求美麗,還有記載說西藏察瓦龍土司統(tǒng)治獨龍江時,作為統(tǒng)治區(qū)與外地婦女的區(qū)別,記載中也許還有其他原因,紋面習俗始終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解放后,獨龍族婦女已經(jīng)沒有了紋面的習俗,因此,只有不多的年紀較大的紋面女還生活在獨龍江。 </h3><h3> </h3><h3> 解放前,獨龍江鄉(xiāng)還沒有興學辦教育,1952年開始興辦第一所小學, 到了2016年,全鄉(xiāng)有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5所村完小、62名教師、730名在校生,教育用房建筑面積達8500平方米,小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升學率皆達100%。全鄉(xiāng)教育事業(yè)得到了長足發(fā)展 。 </h3><h3> 2010年國家啟動了對獨龍江鄉(xiāng)“整鄉(xiāng)推進,整族幫扶”的綜合發(fā)展扶持項目。2017年,獨龍江鄉(xiāng)人均年收入達到了4959元,比2009年增長了超過4倍,獨龍江鄉(xiāng)要在2018年實現(xiàn)率先脫貧,2020年與全國全省同步實現(xiàn)全面小康。小康路上決不讓一個民族掉隊,一個人都不能少,這是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h3> <h3> 我對獨龍江的向往源于好多年以前,我曾多次往返于怒江大峽谷,卻無緣走進獨龍江。我多么想探訪高黎貢山、擔當力卡山莽莽蒼蒼,層巒疊嶂的山峰,獨龍江兩岸疊水飛瀑,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我多么想見見獨龍江上的藤篾橋、獨木橋和溜索,獨龍人在山道上通過懸崖陡壁搭成的天梯;我多么想看看獨龍族 “卡雀瓦”節(jié)日里的“鏢牛祭天”、神秘的紋面女以及多姿多彩的風土人情,我期待著有緣行攝于神秘而又遙遠的獨龍江。 </h3><h3> 2014年11月23日,在獨龍江公路改建工程的獨龍江隧道土建工程完工并實現(xiàn)應急通行前,我們一行四人踏上了獨龍江的行程。這正是獨龍江的金秋季節(jié),一路上,山巒疊嶂,云霧繚繞,層林盡染。車子越過野熊嶺、竹箭林海,高山神田,就要到達老公路隧道前,天突然下起了鵝毛大雪,分不清那是路面那是山,不遠的埡口變成了白茫茫的一片,我們只好帶著遺憾掉頭返回。第三天我們在央視新聞中看到,那天在我們前面到達埡口的幾輛車子被困,貢山縣邊防武警進行了一天一夜的緊急救援,才使人車脫離危險。</h3><h3> 在獨龍江公路全線建成通車前的2015年4月19日,我和攝友一行八人再次踏上了獨龍江的路程,這次我們通過了穿越高黎貢山的獨龍江特長隧道,終于走進了秘境獨龍江。這是春天的季節(jié),幽蔽寧靜的獨龍江,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獨龍江真美,美得質(zhì)樸,美得純潔,美得讓人窒息。這是一幅人與自然共生共存的絕美畫卷,使人美不勝收。,</h3><h3> 我們連續(xù)幾天沿獨龍江上游往西藏方向和往中緬邊境41號界碑的下游方向,行攝于一路的景點和村子中。一路上藍天白云相伴,我們行攝平靜自如,江河山川相隨,我們隨遇而拍,一切都是那樣的本真。藍色的獨龍江,在江流平緩處,似翡翠般的碧藍,如美玉般的透亮溫潤;翡翠般的獨龍江,在險灘激流中,浪花卷起千堆雪,潔亮如銀。我想只有敬畏自然、珍愛生命和熱愛生活的人們,用純潔的心靈去感悟獨龍江之美,才能看到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生活的精彩。“美美與共”,這就是一個帶有 “龍”字的族名的獨龍族。青山綠水,就是獨龍族人的金山銀山。獨龍江不再遙遠,獨龍江是人們向往的地方。</h3><h3> (2018年12月整理于大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