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盡管一年四季的每個季節(jié),我都很眷戀,因為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醉美,但是如果一定讓我選擇最喜歡的季節(jié),我還是會選擇秋天,因為秋天是成熟、豐收、充滿希望的季節(jié),秋天的大地是一片金黃,但更是五彩斑斕,用“赤橙黃綠青藍紫”形容應(yīng)該一點也不為過。</p><p> 今年3月份,我在“美篇”平臺上發(fā)布過一篇《金陵醉美花季》的專題,分享的是南京春暖花開時節(jié)的梅花、櫻花、郁金香等,其實,南京的秋天也是很讓人心醉的,自己平時喜歡去健身徒步,除了“隨手拍”以外,有時還帶上相機進行采風(fēng),雖然是“菜鳥”型業(yè)余選手,但是興趣一點沒減,特別是今年從10月底至11月的連續(xù)幾個雙休日,我和老伴專程去了南京的明孝陵、清涼山、玄武湖、鐘山風(fēng)景區(qū)等秋色濃郁的地方,加上原來拍攝的照片,我在近1000多張南京秋色的照片中,選擇了自己覺得還不錯的照片,分享南京的秋天,當(dāng)然也是分享我的快樂、我的生活樂趣。希望伴隨著《秋日私語》的音樂,帶您領(lǐng)略帝都金陵秋色的同時,也帶給您一份愉悅的心境……</p> <p>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位于鐘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內(nèi),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因皇后馬氏謚號“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占地面積達170余萬平方米,是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p> <p> 石象路位于明孝陵景區(qū)內(nèi),是明孝陵神道的第一段,長615米,沿途依次排列六種石獸。這些石獸用整塊巨石采用圓雕技法刻成,線條流暢圓潤,氣魄宏大,風(fēng)格粗獷,既標(biāo)識著帝陵的崇高、圣潔、華美,也起著保衛(wèi)、辟邪、禮儀的象征作用。</p> <p> 神道由東向西北延伸,兩旁依次排列著獅子、獬豸、駱駝、象、麒麟、馬6種石獸,每種2對,共12對24件,每種兩跪兩立,夾道迎侍。</p> <p> 南京明孝陵的秋景如畫、色彩斑斕,加上地處帝都之陵,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有著別樣的金秋特色,成為金陵古城秋天里的一張亮麗名片,每年都吸引了眾多的攝影愛好者,也讓外地游客嘆為觀止、大飽眼福。</p> <p> 為了選擇最佳時間節(jié)點去欣賞明孝陵的秋韻,今年我和老伴冒雨去了石像路采風(fēng),帝都之陵明孝陵的秋色,在雨中不盡更加彰顯了它的韻味,還多了一份神秘。</p> <h3>(“楓”情萬種)</h3> <p>(這是2017年12月3日,拍攝的明孝陵秋色,因為已是初冬,銀杏樹葉雖然飄落已盡,但楓葉正紅的茂盛。)</p> <p>(通往鐘山風(fēng)景區(qū)的棧道,經(jīng)重新修整,被秋雨沖洗后,雖然顯得有些凄涼淡雅,但也給了人們靜靜的遐想和沉思。)</p> <p> 明孝陵三號門出口處緊靠梅花谷,有一個水塘,水塘邊有一片水杉林,我和老伴每次去鐘山風(fēng)景徒步,都會途經(jīng)梅花谷路,看到明孝陵的這片水杉林,水杉樹的樹形秀麗,既古樸典雅,又肅穆端莊,樹皮呈赤褐色,葉子細長,很扁,向下垂直。</p> <p>(春夏時節(jié),水杉郁郁蔥蔥、葉色翠綠,遠遠望去,像一座座綠色的寶塔,直指天空。此張照片拍攝于2017年9月17日,用于對比下面同一景點的秋季。)</p> <p> 每逢秋季,水杉葉子開始發(fā)黃、發(fā)紅,在秋風(fēng)吹來之時,落葉會隨風(fēng)飄落,一小簇一小簇散在地上呈現(xiàn)一片銹紅,就像為大地鋪上了一層“紅地毯”。</p> <h3>(以下幾幅沒有水的水杉照片,拍攝于2017年12月3日,為同一明孝陵水杉景區(qū)。)</h3> <h3> 尤其是水杉在水中的倒影,更是讓人體會到了“望穿秋水”的含義。</h3> <p>(為了拍攝水杉倒影,我今年連續(xù)去了兩次梅花谷,從水中倒影的顏色可以看出,有藍色水域的便是晴天。)</p> <h3> 倘若水杉的葉子飄落到水中,更是把河水染得一片火紅,</h3> <h3>(綠水滿盈——拍攝于2017年9月17日,用于對比下圖同一景點的秋色。)</h3> <h3>(清澈秋水——拍攝于2018年11月底鐘山風(fēng)景區(qū)梅花谷。)</h3> <p> 清涼山位于南京市鼓樓區(qū)廣州路西端,是南京城西部的一片丘陵山崗,海拔63米多,山勢橢圓,蜿蜒伸展于漢中門至定淮門一帶,清涼山山高100多米,方圓約4公里,建有清涼山公園。園內(nèi)樹木蔥郁,地勢陡峻。</p> <p> 清涼山公園,素有“六朝勝跡”之稱,并享有歷史文化名園之稱,因其山林郁郁蔥蔥又地處市區(qū),又有“城市山林”之譽。每年秋天,銀杏谷便成為廣大攝影愛好者所熱衷的聚焦勝境,為留下銀杏谷各個時期的美妙瞬間,公園每年都會舉辦“清涼銀杏谷攝影大賽”。</p> <p> 在公園西北角的主峰東坡,由三百多株銀杏樹組成的南京城內(nèi)規(guī)模最大、種植最密的銀杏谷,由于銀杏谷處于清涼山公園內(nèi)山體的一處平地,落葉較多的時候,整個銀杏林鋪滿黃色的銀杏葉,像一張?zhí)烊坏牡靥骸?lt;/p> <p> 清涼山公園內(nèi)擁有南京城內(nèi)規(guī)模最大的銀杏樹林,整個銀杏谷有300多株銀杏樹,這些銀杏樹齡在60年左右,平均高度為20米,樹干直徑50厘米左右。</p> <p> 銀杏觀賞期間,清涼山公園保潔還會特意的不打掃此處的銀杏落葉,專門留給游客賞景。</p> <h3>(清涼山公園景色)</h3> <p> 銀杏樹在秋天是最美的季節(jié),它的葉子由綠色開始變成綠中帶黃,接著變成了黃綠色,到了深秋或初冬,滿樹都變成了金黃色。黃燦燦的葉子在陽光的映照下,發(fā)出耀眼的光芒,把銀杏樹裝點得一樹金黃,一身雍容華貴,格外的漂亮。</p><p> ——選自網(wǎng)絡(luò)文章</p> <p> 玄武秋色——玄武湖公園位于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qū),東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墻,是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湖泊,也是中國僅存的江南皇家園林和江南地區(qū)最大的城內(nèi)公園,被譽為“金陵明珠”。</p> <h3> 玄武湖方圓近五里,分作五洲(環(huán)洲、櫻洲、菱洲、梁洲、翠洲),洲洲堤橋相通,渾然一體,處處有山有水。</h3> <p> 玄武湖的幾個洲都有銀杏樹,但比較茂盛的銀杏樹主要在梁洲,梁洲有兩條不長的銀杏道路,每年銀杏樹的金黃時節(jié),吸引了大批游客,同時,梁洲是玄武湖五個洲中開辟最早、風(fēng)景最佳的所在,又名老洲、美洲。</p><p> 曾經(jīng)為梁代昭明太子編《文選》的讀書處,故有“梁園”之稱。加上每年在梁洲盆景園都會舉辦“金秋菊花”展覽,因此還有“梁洲秋菊”之美稱。</p> <h3>(覽勝——拍攝于玄武湖梁洲覽勝樓)</h3> <h3> 玄武湖的覽勝樓、黃冊庫、白苑樓、湖神廟等景點主要也集中在梁洲。</h3> <h3>(滿園秋黃,遍地金甲)</h3> <p>(為了拍攝玄武湖銀杏樹的秋色,今年我去了梁洲三次,此幅畫面是最后一次拍攝的,地下落葉雖多,但樹上的杏葉也掉了不少。所以事事都不會完美,留下的遺憾,也許是為了下一次的再次相遇。)</p> <h3> 深秋時節(jié)的銀杏葉,雖然遠沒有春夏的葉子那樣生機勃勃,但那黃燦燦的葉子正是生命輪回中一種飽滿的成熟。</h3> <p> 一陣秋風(fēng)徐徐吹來,銀杏樹金黃的葉子開始飄逸飛舞,像是快樂的蝴蝶,成群結(jié)隊地翩翩起舞,忽而旋轉(zhuǎn)、忽而高飛、忽而輕輕降落……,慢慢的地上開始鋪上了金色的地毯。</p> <h3>(玄武湖環(huán)洲喇嘛廟、諾那塔秋色。)</h3> <p>(秋天里的等待,收獲愛情。抓拍于玄武湖翠洲的美好瞬間,此景點因為有倒影的襯托,是許多新婚伴侶拍攝婚紗照的必選之地。)</p> <h3>(秋天里的承諾——抓拍于玄武湖翠洲銀杏小樹林的浪漫時刻。)</h3> <h3>(秋天里的童趣 ——抓拍于玄武湖環(huán)洲的歡樂童年。)</h3> <h3> ?。ㄐ浜S冊庫是中國明代專門收貯全國賦役檔案的中央檔案庫。建于明代初年,至明代末年,黃冊多達179萬余冊,同時藏有全國丈量土地繪制的魚鱗圖冊,為中國古代規(guī)模最大的檔案庫。)</h3> <h3>(玄武湖柳灣觀魚之水榭秋色)</h3> <h3>(杏黃與紅樓——拍攝于南京鼓樓)</h3> <h3>(古樸典雅——拍攝于南京大學(xué)鼓樓校區(qū))</h3> <h3> 此樓被稱為“北大樓”,位于南京大學(xué)鼓樓校區(qū)中軸的最北端,建于1919年,由美國帕金斯建筑事務(wù)所,建筑師司馬(Small)設(shè)計。采用中國傳統(tǒng)的建筑形式設(shè)計,同時又柔和了西式建筑的布局。</h3><h3> 大樓為歇山頂式,瓦筒屋面。中部建有一座高五層樓的塔樓,塔樓頂部為十字形脊頂,將大樓分割成對稱的東西兩半。大樓墻體用明城墻磚砌筑,清水勾縫,北大樓現(xiàn)已成為南京大學(xué)鼓樓校區(qū)的標(biāo)志性建筑。</h3> <h3>(風(fēng)華正茂——拍攝于南京大學(xué)鼓樓校區(qū))</h3> <p>(相約秋天——2016年11月拍攝于南京玄武湖梁洲銀杏大道。每年都會和老伴踏青、賞秋、看雪,自己喜歡的生活,就是普通百姓的幸福生活,不求富貴榮華,只愿平淡真實。)</p> <p> 金陵紅葉紅似火——以下這組秋色印象,拍攝于2017年12月3日,我和老伴去鐘山風(fēng)景區(qū)徒步健身時,采風(fēng)所拍。</p> <h3>(明孝陵梅花山的紅葉,茂密而火紅。)</h3> <h3>(南京中山植物園門前的楓樹)</h3> <h3>(鐘山風(fēng)景區(qū)前湖明城墻角下的楓葉)</h3> <h3>(梅花山秋色小景)</h3> <h3>(秋意濃濃)</h3> <p> 南京棲霞山的紅葉——霜葉紅于二月花。</p><p> 深秋時節(jié),南京棲霞山也迎來了楓葉的觀賞季,秋風(fēng)乍起,棲霞山銀杏樹上的紅色祈福帶隨風(fēng)飄逸,滿滿的禪意,和佛門袈裟的顏色渾然一體,超凡脫俗,與古剎相映生輝。雖然身在金陵,最近幾年總是沒有抽出時間再去棲霞山賞秋,也許是身邊許多景區(qū)都能看到楓葉的緣故,便沒有每年必去的想法,但是,棲霞山的紅楓,絕對在金陵賞秋之前茅,下面幾幅棲霞山紅葉圖片,是朋友圈同學(xué)“芳草來燕”分享的紅葉之美景。</p> <h3>(棲霞山除了紅葉,其棲霞寺的香火,也吸引了眾多的許愿者。)</h3> <p> 南京朝天宮的銀杏樹,有四棵生長的高大而茂密,據(jù)說最大的一顆銀杏樹是朱元璋親自種下的,樹齡迄今已達500多年,最讓人驚艷的是,由于朝天宮銀杏樹高大葉密,像一頂撐起的巨大的“黃金傘”,落葉時又是一地的“黃金地毯”。為了保留銀杏落葉的景觀,朝天宮每逢銀杏落葉時節(jié),都放緩清掃落葉的頻次,讓游客可以隨時盡情地欣賞紅墻,黛瓦、銀杏葉黃與明朝古建筑的相互映襯,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秋景圖畫。</p><p> 以下四組朝天宮的銀杏景色,是2019年12月7日路過朝天宮時的“手機隨拍”。</p> <p> 金陵街景,秋意濃濃。走在博愛之都的大街上,隨手都能拍下秋色宜人的美景。</p> <p>(街景秋色)</p> <p> 在創(chuàng)作、整理完這篇習(xí)作的時刻,已是“大雪”節(jié)氣,醉美驚艷的秋天已經(jīng)過去,她帶給了我們對秋天無限的向往和留戀,胡楊、銀杏、水杉、楓葉、菊花,這些像征秋天的名片,以它們特有的風(fēng)格和品質(zhì),向人們釋放出了秋天的魅力。</p> <h3>(古代紅樓傳承歷史,摩天大樓展示現(xiàn)代。)</h3> <p> 秋去冬來,自然界的四季輪回,讓我感到歲月如梭,此刻的落秋時節(jié),雖然有點凄涼和一絲惆悵,但我相信,逝去的歲月,不管春夏秋冬,總會留下生活的美好。</p> <h3>(在紫峰大廈450米高空,鳥瞰中山路上,午后陽光照射下的梧桐樹之秋韻。)</h3> <p> 即便我不完美、不優(yōu)秀、沒有追求、更不是什么“成功”人士,過著簡單平淡而又隨遇而安的“市井”生活,那又怎樣?就像春天的鮮花總要凋謝,秋天的樹葉總要飄落,那又怎樣?來年又以新的醉美景色,展示給人們一樣。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覺得快樂,就是幸福的生活方式,每當(dāng)瀏覽著自己拍攝的照片、回憶起拍攝地點、回味著拍攝過程,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總能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還是有那么一點點的執(zhí)著,其實這就夠了,生活本該如此,何必自尋煩惱,照片雖然只是記錄,難忘的過程卻是生活中的美好。</p> <h3>(秋日夕陽 ——2018年10月拍攝于玄武湖。)</h3> <p>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面對秋天,古人尚且如此,表現(xiàn)出一種自信向上的情感,而對于我們現(xiàn)代人來說,更應(yīng)該以樂觀的情懷,去坦然面對生活的現(xiàn)實,正如秋天的飄落,是為了來年更加的茂盛,相信總有美好在等待。</p> <p>撰文:知足(景點介紹摘自網(wǎng)絡(luò))</p><p>攝影:常樂(除著名)</p><p>拍攝時間:博愛之都南京的秋天</p><p>最新修改:2020年10月28日,增加了朝天宮的銀杏景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