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連學(xué)會”研討話題分享~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59年9月盒裝水滸連環(huán)畫

學(xué)無止境

<h1><b><font color="#333333">"連學(xué)會"微信群 致力于連環(huán)畫收藏 主攻對連藏知識的探討研究 以做學(xué)的態(tài)度 探索未知 嚴(yán)謹(jǐn)至上!真誠歡迎態(tài)度嚴(yán)謹(jǐn),有較高研究基礎(chǔ);藏品豐厚,可提供研究所需實物;相關(guān)出版,印刷,繪畫等專業(yè)性強(qiáng)的真正熱愛連環(huán)畫的朋友們不斷加入!本群主旨是攻克未解難題,探索發(fā)現(xiàn)與總結(jié),并非單純講學(xué)授課,故入群的朋友需要較高的專業(yè)水平。每次本群的研討話題分享,歡迎大家來參與交流,補(bǔ)充,糾正。屆時會根據(jù)具體情況陸續(xù)邀請志同道合的高手加入。感謝大家!</font></b></h1><h3><br></h3> <h1><b>附連學(xué)會主要成員</b></h1><h3><ul><li><b>北京 劉志彤 </b></li><li><b>上海 康偉 徐霆 黃治坤</b></li><li><b>天津 呂明</b></li><li><b>重慶 曾令渝 楊正云</b></li><li><b>河北 叢日宏 </b></li><li><b>遼寧 高宇峰</b></li><li><b>浙江 朱柳建</b></li><li><b>江西 涂宏偉</b></li><li><b>江蘇 黃程</b></li><li><b>湖北 施云江</b></li><li><b>四川 張黎明</b></li><li><b>黑龍江 焦明泉</b></li><li><b>北京 陳功法 小德</b></li></ul></h3><h3><br></h3> <h3>首先以截圖的形式簡要回顧本群之前開展的話題</h3><h1><b><font color="#333333">本次話題發(fā)起人兼主持人 施云江</font></b></h1><h3><font color="#333333"><b>此話題回顧 意在分享給廣大連友 使大家能夠循序漸進(jìn)的進(jìn)入本期主題 僅是簡要節(jié)選 不能面面俱到 相關(guān)基礎(chǔ)知識可能需要自行補(bǔ)給 筆者會盡量多加以標(biāo)注并補(bǔ)充說明,也是為了兼顧連還畫的普及和推廣</b></font><b style="color: rgb(51, 51, 51);"> 在此由衷感謝施兄的精心準(zhǔn)備 圖文并茂!由于篇幅有限,本篇力求言簡意賅,所有分話題和知識點不能一一呈現(xiàn) 還請諒解</b></h3><h3><font color="#ed2308"><b>本篇全文以及截圖中的觀點僅為發(fā)言者個人觀點,不保證完全正確,這也是分享給大家的初衷,希望大家多舉反例 探討糾錯,發(fā)現(xiàn)新問題,收獲新認(rèn)知。</b></font></h3><h3><br></h3> <h1><b>連學(xué)會研討話題分享 節(jié)選回顧</b></h1><h3><b>筆者整理補(bǔ)充</b></h3> <h3><b><font color="#1564fa">補(bǔ)充說明</font></b></h3><h3><b>《蕭恩打魚》《打魚殺家》嚴(yán)格來講 它不屬于71回本或120回本的水滸小說中 但因其是水滸人物 暫列其中</b></h3> <h3>補(bǔ)圖</h3> <h3><b>圖標(biāo)補(bǔ)圖 《三打祝家莊》下冊 大眾圖畫版</b></h3> <h3><b>本書簡介&nbsp;</b></h3><h3><b>《三打祝家莊》上下冊分別于1950年和1951年由北京大眾圖畫出版社出版 上冊共128頁,前8頁為人物繡像,從第9頁開始進(jìn)入正文,正文畫面120圖。下冊為126圖。兩冊實共254頁,246圖。</b></h3><h3><b>上冊封面右下角 有橫排大眾圖畫字標(biāo),如圖所示。下冊封面無標(biāo),但封底有另一種大眾圖畫的圖標(biāo)(見上方 圖標(biāo)補(bǔ)圖)此圖標(biāo)是大眾版上冊沒有的,實因出版時間不同 出版社改換了圖標(biāo)的原因。</b></h3><h3><b>51年2月,東北人民重印版 上冊封面無大眾版橫排字標(biāo),但封底有了和大眾版下冊相同的圖標(biāo)。</b></h3><h3><b>51年3月,上海的華東人民出版社重印版 上冊封面與大眾版封面一致。</b></h3><h3><b>52年9月,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 接大眾社再版,仍為上下冊,人美版自然沒有了大眾圖標(biāo)。人美版權(quán)上下冊</b><b>《三打祝家莊》</b><b>只印了一次。</b></h3> <h1><b>根據(jù)上面對大眾版字標(biāo)和圖標(biāo)的介紹 可對此圖中的上冊版權(quán)做出判斷 其一定不是大眾圖畫版,也不是華東人民重印版。卻也不能斷言其就是人美版,人美版權(quán)只是大概率,因為還有可能是東北人民重印版,因其封面完全與人美版相同。(但封底與人美版不同!哪里不同?若沒消化 請再讀上圖文字)</b></h1><h1><b><font color="#1564fa">合訂單行本簡介 </font></b></h1><h3><b><font color="#333333">54年2月三印 首改為合訂單行本,如圖,封面自然去除了"上下集"字樣。書名顏色選擇了與上冊相同的紅色。人美社版權(quán),印4.5至7.5萬。釘裝。</font></b></h3><h3><b><font color="#333333">55年1月四印 首改朝花版權(quán),印7.5至8.3萬。釘裝</font></b></h3><h3><b><font color="#333333">五印和六印皆為朝花版權(quán),其中55年8月六印時 封底首次標(biāo)注印張,為5又25分之3。釘裝。印9.6至10.8萬。五印于55年4月出版,印量就不必贅言了。</font></b></h3><h3><b><font color="#333333">后面話題截圖中即將說到 人美社或朝花社釘裝線裝的隨機(jī)情況,故以上釘裝版次不排除有個別情況,歡迎有實物特例的朋友隨時補(bǔ)充(人為釘裝改線裝的除外)。</font></b></h3> <h3>水滸題材幾種50開單行本 版次改動 裝訂等具體詳情 本篇因篇幅有限暫不展開研究。附《打魚殺家》修訂說明,具體畫面改動本篇暫不展開。有條件的朋友可自行比對。</h3> <h3>成套21冊 出版說明</h3> <h1><font color="#333333"><b>56年12月一版一次《梁山泊英雄排座次》的尾頁后記 公布出版計劃 將按照120回本繼續(xù)編繪,附下集預(yù)告 一年多以后 實際出版時的書名 將黑旋風(fēng)……改為李逵……。</b></font></h1> <h3><b>李逵元宵鬧東京的扉頁 內(nèi)容提要承上啟下</b></h3> <h3>本圖為59年9月盒裝21本50開連冊原盒。實為本期真正主題,因話題研究時資料有限 本著嚴(yán)謹(jǐn)?shù)膽B(tài)度,將所有不確定的觀點統(tǒng)統(tǒng)存疑待考。稍后開篇。</h3> <h3><b>截圖小結(jié):50開水滸套書 因第14集</b><b>《三打祝家莊》版權(quán)是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b><b>實際出版時間 首印58年10月比第23集</b><b>《燕青打擂》的首印出版時間58年5月還晚。</b><b>《燕青打擂》初版為朝花版權(quán),實</b><b>屬朝花版權(quán)和人美版權(quán)的時間節(jié)點問題)所以如若想要收集全套一版一次的版本,如71回本的前21集,除</b><b>《三打祝家莊》的所有版次只能是人美版權(quán)之外,其它20集一版一次皆是朝花版權(quán)。之后第22集</b><b>《李逵元宵鬧東京》</b><b>和第23集</b><b>《燕青打擂》</b><b>一版一次為朝花版權(quán),最后第24集至第26集的所有版次都為人美版權(quán)</b></h3><h3><b><font color="#ed2308">注:</font></b></h3><h3><b style="color: rgb(51, 51, 51);">第22集</b><b style="color: rgb(51, 51, 51);">《李逵元宵鬧東京》58年7月一版2次印刷是人美版權(quán)。</b></h3><h3><font color="#333333"><b>第21集</b></font><b>《梁山泊英雄排座次》58年4月一版5次印刷仍是朝花版權(quán); 58年7月一版6次印刷是人美版權(quán)。</b></h3><h3><b>所以,若想收集一套全是人美版權(quán)的,那就放棄所有58年7月之前的版次即可。不過人美朝花同是一脈,如此做法毫無必要。</b></h3> <h3>補(bǔ)圖 兩種顏色的快活林</h3> <h3>補(bǔ)圖 兩種顏色的三打祝家莊</h3><h3>此套書中的三打祝家莊是由畫家徐燕孫完全重繪的版本,署名"昨非"。雖同是徐燕孫繪畫,卻與之前介紹的大眾圖畫出版社上下冊或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合訂單行本都不是同一版本。后面話題截圖中也有提及。</h3> <h3>施兄觀點 62年的顏色是最漂亮的</h3> <h3><b>簡單介紹一下60開本的二版水滸連冊 其分別于62年和63年印刷了兩次 62年版封底版權(quán)頁標(biāo)注為二版一次,印量承接50開版本的印量,63年版的印量亦承接62年60開版的印量,但63年的封底版權(quán)在印次上改為了總印次,如下圖所示,以石碣村為例,63版標(biāo)注為21次,即62版的二版一次實為總印次第20次,故50開版本最后一次為第19次。當(dāng)然,各單冊出版月份并非全套一致,但可用62年與63年 來簡單劃分兩次60開版</b></h3> <h3><b>圖中語音轉(zhuǎn)文字的大意是 封面改繪為穿官服。</b></h3><h3><b>這里也簡單補(bǔ)充說明一下,63版60開版本的封面由來是58年2月出版的24開精印連環(huán)畫冊《石碣村》,印量僅1350冊。伴隨精印而改開本的同時也改繪了封面,但內(nèi)頁與原50開本套書內(nèi)頁無異,24開精印版僅只是封面改成了穿官服。后獲得全國評獎繪畫三等獎,不多贅言。</b></h3> <h3>關(guān)于50開線裝和釘裝問題 后面的話題截圖中有筆者觀點</h3> <h3>本篇話題回顧結(jié)束 即將進(jìn)入主題。</h3> 盒裝水滸研究報告 <h3>目標(biāo)言簡意賅 現(xiàn)直入主題</h3><h3><b>本主題研究作者:徐霆 焦明泉 小德</b></h3><h3><b>歸納總結(jié) 執(zhí)筆:小德</b></h3><h3><b>本主題研究成果不保證絕對正確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這也是分享給大家的初衷,希望大家發(fā)現(xiàn)新問題,收獲新認(rèn)知。</b></h3><h3><font color="#333333"><b>若無徐霆兄和焦兄的鼎力支持和耐心求證 此文就根本不會存在!在此 我由衷向連學(xué)會群中的所有師友表達(dá)感謝 沒有大家 就沒有連學(xué)會!</b></font></h3> <h3>此6圖為原盒六面照片</h3> <h3><b>封底版權(quán)主要信息:</b></h3><h3><b>1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b></h3><h3><b>2京華印刷廠印刷</b></h3><h3><b>3出版時間和地點 59年9月 北京</b></h3><h3><b>4全套二十一冊</b></h3><h3><b>5全套定價7元</b></h3> <h1><b>如圖所示 原盒為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版權(quán) </b></h1><h3><b>是 否定各種"其它版本"為盒裝版本的重要依據(jù)之一</b></h3><h1><b>"其它版本"包括:</b></h1><h1><b>1書脊印作朝花版權(quán),封底為白板的不明版本,如圖。</b></h1><h1><b>2書脊和封底都印作朝花版權(quán),地址卻為廣州的版本,如圖。實際此廣州地址與廣州真善美出版社地址相同。</b></h1><h1><b>3書脊和封底皆為真善美版權(quán),地址同上的的廣州真善美版本</b></h1><h1><b>4類似真善美版本的風(fēng)云出版社版本,地址為上海福州路318號。</b></h1><h3><font color="#ed2308"><b>其中版本3和版本4不用贅言,絕不是人美社盒裝版本。版本2與版本3的地址情況和封底版權(quán)樣式 基本一致 足以說明問題。至于版本1,目前沒有任何相關(guān)資料,也未見到幾本此版本實物,推測其不是正規(guī)發(fā)行的版本,不過書脊是朝花版權(quán),基本可以否定其為盒裝版本。</b></font></h3> <h3><b>《潯陽樓》版權(quán)為"朝花"美術(shù)出版社的</b></h3><h3><b> 廣州制造(</b><b>地址同真善美出版社)</b></h3><h3><b> 同港版書名。故事內(nèi)容即</b><b>《鬧江州》</b></h3><h3><b> 盒裝版基本不會采用此版本了…</b></h3> <h3><b>封底版權(quán)主要信息:</b></h3><h3><b>1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b></h3><h3><b>2京華印刷廠印刷</b></h3><h3><b>3出版時間和地點 59年9月 北京</b></h3><h3><b>4全套二十一冊</b></h3><h3><b>5全套定價7元</b></h3><h3><b>下面將逐條拋出觀點</b></h3><h1><font color="#ed2308"><b>如下3圖所示 筆者已找到全套59年9月出版的全套21冊的實物。經(jīng)過核實查對,全套21本皆不與上面5條沖突,故選取3圖為例。</b></font></h1><h1><b><font color="#333333">即1全套21冊皆為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版權(quán)</font></b></h1><h1><b><font color="#333333"> 2全套21冊皆為京華印刷廠印刷</font></b></h1><h1><b><font color="#333333"> 3出版時間皆為59年9月 且全套印量統(tǒng)一 </font></b></h1><h3><b><font color="#333333"> 如圖所示 全套印量3萬1千冊。</font></b></h3><h1><b><font color="#333333"> 4原盒足可裝下全套21冊 有圖為證</font></b></h1><h1><b><font color="#333333"> 5全套21冊裸書單價之和為6.25元。</font></b></h1><h3><b><font color="#333333"> 原裝書盒價格若合7毛5,則比全套厚度</font></b></h3><h3><b><font color="#333333"> 之最的三打祝家莊5毛7的價格還要貴。</font></b></h3> <h1><br></h1> <h1><b>附全套59年9月版本的具體印次</b></h1><h1><b>第1至5集,第8集,共6冊 是第16次印刷…</b></h1><h1><b>第6,7,9,11集,共4冊 是第15次印刷…</b></h1><h1><b>第10集 只1冊 是第17次印刷…</b></h1><h1><b>第12,15,18,20 共4冊 是第11次印刷…</b></h1><h1><b>第13,16,17,21 共4冊 是第10次印刷…</b></h1><h1><b>第14集 只1冊 是第4次印刷…</b></h1><h1><b>第19集 只1冊 是第7次印刷…</b></h1><h3><b><font color="#1564fa">全套21冊黃紙印刷</font></b></h3> <h1><br></h1> <h1><font color="#333333"><b>如圖所示 全套21冊已裝入原盒 可見將書橫放之后 盒的長度有一定余量。后有勞焦兄測量其相對長度和寬度,長度大約為17厘米,寬度大約為16厘米。這也是為何 此原盒在視覺上看似接近正方形。并且如下圖所示,試將連冊豎放于盒中,效果如圖,原盒相對寬度不支持將書如此豎放,即使脫去書皮的裸書亦不能夠。如圖所示,故得出結(jié)論,此原盒的正確擺放方式只有一種。</b></font></h1> <h1><b>只能如此勉強(qiáng)側(cè)放于盒內(nèi)。</b></h1> <h1><b>裸書亦不能如此平放于原盒中。</b></h1> <h1><b>連冊放入原盒的效果 此圖可清晰可見</b></h1> <h1><b>由徐霆兄提供實物 而得出一些結(jié)論 其中全套21冊盒裝版本只有4冊是線裝版本 嚴(yán)謹(jǐn)一些的話 即目前只發(fā)現(xiàn)4冊存在線裝版本。之所以這么說 是因為之前話題分享中多次提到人美社和朝花社的線裝和釘裝并無規(guī)律 并且經(jīng)過筆者初步研究,并不排除同一書名并且同一版次出現(xiàn)既有線裝又有釘裝的情況。所以,為了有利于此單項數(shù)據(jù)不被盲目定性 也為了能提高發(fā)現(xiàn)線裝新品種的可能性 筆者決定不公布這4本線裝單冊的書名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留意探索 有基礎(chǔ)的朋友可以給我們留言交流 如此既增加了本主題的趣味性又堅守了本群的嚴(yán)謹(jǐn)態(tài)度&nbsp;</b></h1><h1><font color="#ed2308"><b>再次聲明 本篇全文不是單純的授課教學(xué) 更注重的是求知 探索 去發(fā)現(xiàn)新問題 收獲新連識&nbsp;</b><b>若能使更多的朋友逐漸熱愛研究并嚴(yán)謹(jǐn)求知 那是再好不過了!對于我們由衷熱愛的連環(huán)畫收藏專業(yè) 多做一些普及和推廣 也是我們廣大連友的分內(nèi)之事!希望有更多的 真正熱愛連環(huán)畫的朋友們逐漸加入我們 共同探索連藏學(xué)識的新大陸!為連藏添磚加瓦!謝謝大家!</b></font></h1><h3><b><font color="#333333"> 本篇筆者:連壇小德</font></b></h3> <h3>附 部分精選水滸題材美圖</h3> <h1><b>劉繼卣大師經(jīng)典作品</b></h1><h3><b>劉大師最早發(fā)表的武松打虎彩色連環(huán)畫是在1952年第38期的</b><b>《連環(huán)畫報》</b><b>上,共28圖,后于1954年8月被河北大眾美術(shù)出版社以36開本出版,河北共印3次。</b></h3><h3><b>后來重新繪畫的16幅最早以四扇平年畫形式出版</b></h3><h3><b>原稿組畫在國內(nèi)外展出并獲獎 </b></h3><h3><b>此版本于1957年3月由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發(fā)行</b></h3><h3><b>名信片 冊頁也都出版過此佳作 這里不過多贅述</b></h3><h3><b>因美篇最多上傳100張圖片,故節(jié)選分享給大家欣賞</b></h3><h3><b>實物由連學(xué)會成員提供</b></h3> <h1><b>《李逵鬧東京》</b></h1><h3><b>卜孝懷 1954年 絹本工筆設(shè)色連環(huán)畫原稿</b></h3><h3><b>(26.7*31cm)16幅</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