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盧布爾雅那——一個被龍保護的城市

笨笨

巴爾干18天游之五 <h3>  中午飯后,我們從波斯托伊納去斯洛文尼亞首都盧布爾雅那,路上下起了雨,斜風輕吹,水霧濛瀧。</h3> <h3>  斯洛文尼亞與意大利、奧地利、匈牙利和克羅地亞相鄰,國土面積兩萬多平方公里,人口大約二百萬。</h3><h3> 公元6世紀末斯拉夫人遷居于此地。公元7世紀,斯洛文尼亞隸屬于薩莫封建王國。公元8世紀,斯洛文尼亞被法蘭克王國統(tǒng)治。公元869-874曾在潘諾平原建立斯洛文尼亞獨立國家。從此就戰(zhàn)亂不停,數(shù)易其主。周邊的強國像走馬燈一樣輪流占領、統(tǒng)治、分裂這里。匈牙利人、奧地利人、意大利人、德國人、法國人、土耳其人都統(tǒng)治過這里。1918年聯(lián)合成立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1929年改為南斯拉夫王國。</h3><h3> 1941年德意法西斯侵入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很快便被肢解成十個不同的區(qū)域,由八個不同的占領當局管轄。德國接管了斯洛文尼亞北部的2/3和塞爾維亞的大部分,包括貝爾格萊德;意大利得到了斯洛文尼亞余下的1/3和波斯尼亞的一小部分、黑山的全部、達爾馬提亞的沿海地區(qū)、科索沃的一部分以及阿爾巴尼亞人聚居的桑賈克地區(qū);中部是獨立的克羅地亞傀儡王國;保加利亞得到了馬其頓的大部分,其他的部分劃歸意大利的附庸國大阿爾巴尼亞;匈牙利獲得了巴奇卡、巴蘭尼亞;而多瑙河以東的巴納特地區(qū)則由當?shù)氐乱峋用褡灾巍?lt;/h3><h3> 希特勒打算把斯洛文尼亞劃分入德國、意大利和匈牙利的領土,斯洛文尼亞幾乎被瓜分。</h3><h3> </h3> <h3>  在南斯拉夫國家危難之際,鐵托領導的南斯拉夫共產黨號召各族人民起來抵抗,并組織成立游擊隊抗擊法西斯侵略。 1945年5月,南斯拉夫游擊隊解放了南斯拉夫全境,被解放的斯洛文尼亞成為南斯拉夫聯(lián)邦共和國(1963年改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lián)邦共和國)的一個自治共和國,并享有獨立的權利。 </h3><h3> </h3> <h3>  斯洛文尼亞位于歐洲中南部的阿爾卑斯山南麓,是個山國,領土的70%是山區(qū)和丘陵,約有一半的國土面積被森林覆蓋,綠化率在歐洲各國僅次于芬蘭和瑞典。</h3><h3> 斯洛文尼亞林木繁茂,空氣清新,海水明澈,被譽為“中歐的綠寶石”,也被稱為“阿爾卑斯山上陽光明媚的國家”。</h3> <h3>   1991年經歷了和南斯拉夫軍隊10天的短暫戰(zhàn)爭后,斯洛文尼亞最終獨立,成為主權獨立的斯洛文尼亞共和國。</h3><h3> 斯洛文尼亞是高度發(fā)達國家,世界上最發(fā)達國家之一。人均GDP近年已超過2萬多美元,生活水平處于歐盟的中上游,大致與意大利差不多?,F(xiàn)在是歐盟成員國,并加入了歐元區(qū)和歐洲申根區(qū)。</h3><h3> 如今的斯洛文尼亞貧富差距懸殊,現(xiàn)在還有一半人懷念鐵托時代人人有工做,有房住的生活,他們仍然在追問:“我們?yōu)槭裁词撬孤逦哪醽喨??”這個問題。而那些"腦子靈活,發(fā)了財"的人則更喜歡現(xiàn)在的制度。</h3><h3><br></h3> <h3>  在斯洛文尼亞人口的民族結構中,斯洛文尼亞族占居絕大多數(shù)(87.84%),其余為少數(shù)民族。</h3><h3>  斯洛文尼亞人于公元8世紀開始皈依基督教,在哈布斯堡王朝統(tǒng)治時期奧地利當局不允許居民信奉除天主教以外的其他宗教,因此在斯洛文尼亞的絕大多數(shù)居民都信奉天主教。</h3><h3> 斯洛文尼亞實行政教分離,允許自由組織宗教團體,主張信仰自由和宗教多元化,提倡寬容和尊重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和文明的價值,尊重相互之間的差異。</h3> <h3>  斯洛文尼亞共和國的國旗是左上角帶有斯洛文尼亞國徽的白、蘭、紅三色旗。</h3><h3> 斯洛文尼亞人由于長期受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統(tǒng)治,并被劃分成幾個省,因此一直沒有自己的國旗或自己民族的旗幟。1848年3月,卡爾尼奧拉省的斯洛文尼亞族代表團帶著三色旗來到維也納,這是當時斯洛文尼亞族的大學生和知識分子用來作為爭取斯洛文尼亞民族統(tǒng)一而斗爭的象征,代表團要求把三色旗作為新的斯洛文尼亞的民族旗幟,在獲得維也納當局應允后,所有斯洛文尼亞人舉行了規(guī)模龐大的慶?;顒?。</h3><h3> 在南斯拉夫王國期間,由于1929年憲法的禁止,斯洛文尼亞人沒能公開使用自己的民族旗幟。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三色旗中間增加了紅五星,并在整個前南斯拉夫聯(lián)邦期間作為斯洛文尼亞共和國國旗一直保持未變。</h3><h3> 1991年斯洛文尼亞宣布獨立后,通過了新憲法并確定了現(xiàn)在的國旗圖案。</h3> <h3>  斯洛文尼亞國徽是一枚鑲有紅邊的藍色盾徽,盾面為藍色,中心圖案是昂然屹立的白色山峰特里格拉夫山,是國內最高峰,終年積雪, 巍峨挺拔,雄偉壯觀,歷史上早已成為斯洛文尼亞國家的象征;每逢盛大的民族節(jié)日,斯洛文尼亞人總要登上白雪皚皚的特里格拉夫山頂,升起白、藍、紅三色旗,以示慶祝。</h3><h3> 山峰下兩道藍色波狀條紋代表兩條主要河--流薩瓦河和德拉瓦河。藍色的天幕上,3顆象征獨立、自由和光榮的黃色六角星熠熠發(fā)光,照耀著斯洛文尼亞共和國的錦繡前程。</h3> <h3>  從波斯托伊納到首都盧布爾雅那只有60公里左右,一個多小時就到了。</h3> <h3>  盧布爾雅那是斯洛文尼亞共和國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位于西北部薩瓦河上游,群山環(huán)抱的盆地之中,多濃霧。面積902平方公里,人口27 .86萬人(2007年統(tǒng)計)。</h3><h3> 盧布爾雅那建城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公元一世紀,羅馬人在此修建木屋,稱“艾摩那”,后來艾摩那被阿提拉率領的匈族洗劫并摧毀。直至公元六世紀,斯拉夫民族的一支遷徙到這里定居,成為斯洛文尼亞人。</h3><h3> 最早的文獻記載可追溯到1144年和1146年。這個居民點于1220年獲得城市自治權。1335年歸屬于哈布斯堡王朝的統(tǒng)治之下,直到1918年。這一時期,盧布爾雅那是卡尼奧拉公國的首府。1461年,盧布爾雅那成為教區(qū)中心。在中世紀晚期,盧布爾雅那發(fā)展成為斯洛文尼亞的文化中心。</h3><h3>  其間哈布斯堡王朝的統(tǒng)治被拿破侖戰(zhàn)爭短暫打斷,從1809年到1813年,盧布爾雅那成為法國伊利里亞省的省會。從1816年到1849年,盧布爾雅那是伊利里亞王國的首府,奧地利帝國的行政單位之一。1821年奧、俄、普、法、英等國在此舉行"神圣同盟"成員國會議。19世紀 盧布爾雅那是斯洛文尼亞民族運動的中心。1919年起歸屬南斯拉夫王國。二戰(zhàn)期間先后被意大利和德國占領,1945年5月被南斯拉夫游擊隊解放。因為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顯示出來的英雄主義。1955年南斯拉夫總統(tǒng)鐵托授予盧布爾雅那"英雄城市"的稱號。</h3><h3> 盧布爾雅那Ljubljana這個英文稍顯拗口的名字,在斯洛文尼亞語中是“be loved“受人愛戴”的意思,有人把它稱作“一個被愛的城市”,好象更浪漫一些。</h3><h3> </h3> <h3>  盧布爾雅那最漂亮的景色都在盧布爾雅尼察河兩岸,著名景點沿著盧布爾雅尼察河展開,主要是三座橋。</h3> <h3>  河邊房屋之間的狹窄通道,卵石鋪就的小徑很有特色。</h3> <h3>  河邊花園里的雕塑。</h3> <h3>  河邊花園里的雕塑。</h3> <h3>  第一座橋是屠夫橋。</h3><h3>  屠夫橋建于2010年,它把中央市場的拱廊與派特克沃河堤連接了起來。</h3><h3>  春天我們來到這里的時候,導游說屠夫橋是因為橋中間的這個雕像像屠夫,所以才名為屠夫橋。我覺得這個解釋一定是不對的,因為這個雕像拖著一條大尾巴,必然是個神話傳說中的人物。直到我看到了橋頭的另一對雕塑,這三尊雕像其實是一組,我才確定這尊雕像是圣經里變化成蛇誘惑亞當夏娃的魔鬼撒旦。</h3><h3>  這次來我又認真仔細地觀察了這尊雕像,確定我的看法是絕對正確無誤的。</h3> <h3>  這是屠夫橋頭的一對雕像。</h3><h3>  春天來時我就已經確定它們是亞當和夏娃。</h3><h3> 圣經記載:上帝在創(chuàng)造出亞當和夏娃后,就把他們安置在天上的樂園伊甸園里自由自在地生活。</h3><h3> 上帝對他們說:除了園子中央一棵樹上的果子不能吃,園子里的果子都可以吃。亞當和夏娃遵守上帝的旨意,始終沒有吃這棵樹上的果子。可是魔鬼撒旦知道了這件事情,他要破壞上帝的意志,就變成蛇去誘惑夏娃吃這棵樹上的果子。夏娃經不住蛇的引誘,吃了樹上的果子,又去讓亞當也吃了這果子,結果兩個人違背了上帝的旨意,犯下了原始的罪孽,被上帝趕出了伊甸園。并且受到了懲罰:男人必須要經過艱苦的勞作才能生存,女人必須要經受生育的痛苦,蛇則被懲罰用肚子走路。</h3> <h3>  15世紀,意大利畫家馬薩喬創(chuàng)作了名畫《逐出樂園》,描繪了這個故事。</h3><h3> 在馬薩喬筆下,亞當夏娃是身強力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他們?yōu)樽约和党越@罪捶胸頓足、悔恨不已,對他們的生身之地美麗的伊甸園充滿留戀。</h3><h3>  畫中亞當夏娃羞愧難當,用雙手捂住雙眼,遮掩身體,腳步踉蹌地走出伊甸園,天上持劍的天使米格爾正在驅趕依依不舍的亞當和夏娃離開。</h3><h3> 如果我們仔細欣賞和比較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屠夫橋上的亞當夏娃的雕像完全是馬薩喬畫作的翻版。既然這樣,橋上長尾巴的那個傢伙,就確定是撒旦無疑了。</h3><h3>  那么,這座橋為什么被命名為屠夫橋?有一種說法認為這座橋正對著中央市場的一座肉鋪,所以叫作屠夫橋。我覺得這種說法更靠譜一些。.</h3> <h3>  屠夫橋上斯洛文尼亞著名雕塑家雅克·布萊德精心打造的雕塑,是這座橋上最獨特的裝飾。</h3><h3>  這幾個蛤蟆、烏龜和鱷魚的怪異形象,難道是為了配搭撒旦的丑陋嗎?</h3> <h3>  據(jù)說自從屠夫橋對行人開放以來,就開始有情侶將象征愛情的掛鎖鎖在大橋的欄桿上,大概還是因為這里有亞當夏娃的緣故。</h3><h3> 隨著時間的累積,愛情鎖的數(shù)目越來越多,也成為這座大橋一道亮麗的風景。這座橋也隨之被人們稱為情人橋。</h3><h3>  如今斯洛文尼亞的情侶紛紛慕名前來,兩個相愛的人一起把愛情鎖鎖在橋欄桿上,然后把鑰匙扔進河里,希望兩人的愛情成為永恒。</h3><h3>  據(jù)說因為欄桿上的鎖越來越多,壓壞了欄桿,被市政府更換過,不知道那些愛情鎖得到了怎么樣的處理?也不知道鎖的主人們的愛情如何了?</h3> <h3>  河邊的市場回廊。</h3> <h3>  河邊路上的郵筒。</h3> <h3> 河邊房屋上的裝飾畫。</h3> <h3> 河邊房屋上的裝飾畫。</h3> <h3>  第二座橋是龍橋。</h3> <h3>  龍橋的兩端有4尊長著大翅膀,有著長尾巴的翼龍雕像。</h3><h3> </h3><h3> </h3> <h3>  龍在西方基督教文化里通常以邪惡的形象出現(xiàn),是惡魔的代名詞。</h3><h3> 龍通常描述為有馬的頭、美洲獅的身體、蝙蝠的翅膀、帶倒鉤毒刺的尾巴、四條巨大爪子的腿、尖牙背棘、會噴火或毒血的可怕怪獸,擁有摧毀一切的魔法力量。</h3> <h3>  在盧布爾雅那,龍卻成了城市的保護神。</h3><h3> 據(jù)說只要過客摸一摸龍尾巴,即使離開這座城市后它依然會保佑你平安,而且將會使你想再回來。</h3><h3> 傳說每當處女經過時,龍的尾巴便會搖晃。我覺得這個傳說很好玩,龍會討好處女,難道說這些龍也有處女情結?</h3><h3> 還有一種傳說,說龍在斯洛文尼亞是丈母娘的別稱。我猜不透是代表疼愛還是威勢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大概斯洛文尼亞和中國,在文化上,確實有些相通吧!</h3><h3> </h3> <h3>  盧布爾雅那到處都有龍的影子,橋梁、建筑、雕塑、紀念品……甚至井蓋兒。最重要的是,盧布爾雅那城的旗幟上也繪著龍!龍的形象被設計得非常完美。</h3><h3> </h3> <h3>  甚至有點乖巧,大有跟我們中華龍媲美之勢。</h3> <h3>  據(jù)說因為龍曾經幫助盧布爾雅那人成功地抵御了外敵的入侵,后來被盧布爾雅那人視為圖騰和吉祥物。</h3> <h3>  關于盧布爾雅那的龍還有一個傳說:說的是希臘神話英雄伊阿宋,偷了埃厄特斯國王的金羊毛后,一路逃跑到盧布爾雅尼察河邊,遇到一個怪獸,伊阿宋殺死了怪獸,然后成為盧布爾雅那的第一個居民。傳說中被英雄砍殺的怪獸,就是蹲在龍橋兩邊橋頭上的翼龍。</h3> <h3>  從這個傳說看,這里的保護神應該是伊阿宋才對,可是這里的人們相信就是在龍的守護下,盧布爾雅那才那么寧靜,而當年的屠龍英雄反而被淡忘了。</h3><h3> 也許因為伊阿宋后來拋棄了幫助他取得金羊毛的妻子美狄亞和兩個親生兒子,成為負心漢的緣故,盧布爾雅那人就用龍代替了他作了盧布爾雅那的保護神了吧?</h3> <h3>  從龍橋下來路過農貿市場,這里的蔬菜很新鮮。</h3> <h3>  漂亮干靜的盧布爾雅那也不能避免涂鴉的蹂躪。</h3> <h3>  太陽出來,盧布爾雅尼察河邊紅黃藍綠,秋色爛漫。</h3> <h3>  河邊建筑物上的浮雕,好像又是美杜莎。</h3><h3> 可憐的姑娘!長得漂亮也成了罪,而且被人到處雕塑,一點隱私權都沒有。</h3> <h3>  盧布爾雅那的巴洛克老城里,卵石鑲嵌的古舊街道發(fā)出腳步的回響,牽引著我們走進盧布爾雅那的過去。</h3> <h3>  小院里的水仙女雕塑。</h3> <h3>  小院里的海神雕塑。</h3> <h3>  在河邊遠眺盧布爾雅尼察河上的第三座橋——三重橋。</h3> <h3>  粉紅色的圣方濟會報喜教堂的倒影異常美麗。</h3> <h3>  秋風吹過,滿地落葉。</h3> <h3>  河邊的盧布爾雅那中央集市回廊。</h3> <h3>  對岸的紅葉構成一堵紅紅的葉墻,襯著河邊餐桌上的各色美酒,帶給人夢幻般的感覺,可惜是白天。這要是黃昏,伴著燭光,該是多么富有詩情畫意啊!</h3> <h3>  第三座橋就是三重橋。在美麗秋色的簇擁中身姿婀娜。</h3> <h3>  三重橋由三座橋梁組成。中間的主橋是修建于1842年的石橋,兩座副橋由斯洛文尼亞富有傳奇色彩的建筑師約熱·普雷奇尼克于1929至1932年間巧妙的增添在主橋兩側,用于行人通行。</h3> <h3>  由于橋面和地面取平,行走時完全感覺不到橋的存在。</h3><h3> 現(xiàn)在,三重橋已經成為盧布爾雅那非常獨特的標志性建筑之一。</h3> <h3>  三重橋在約熱·普雷奇尼克規(guī)劃的城市十字中軸線上占有重要位置,兩條中軸線一條橫線沿著盧布爾雅那河分布,另一條豎線一頭連接蒂沃利公園和普雷舍倫廣場,一頭連接城堡山和城市廣場。</h3> <h3>  河岸右側,橋身緊連仿古造型鮮花商店,直接通向盧布爾雅那中央集市回廊。</h3> <h3>  今天是星期天,仿古集市回廊上,跳蚤市場開市,人們紛紛出賣自家多余的東西。</h3> <h3>  走過三重橋,迎面看見的就是城堡山和山上的城堡。山下就是市政廳和城市廣場。</h3> <h3>  在城市廣場遙看盧布爾雅那城堡。</h3><h3> </h3> <h3>  盧布爾雅那城堡所在的地方是已知的世界上第一個規(guī)模可觀的防御工事,坐落在城堡山的山頂上,最早建于伊利里亞人和凱爾特人時期。在羅馬時期,這里也是一個要塞據(jù)點。</h3><h3> 據(jù)1112-1125年的史料記載,在9世紀,這里建造了一個中世紀城堡,是地方統(tǒng)治者斯潘赫姆家族的住宅,他們在盧布爾雅那鑄造自己的錢幣。</h3><h3> 1335年,城堡成為哈布斯堡家族的世襲財產,也成為卡尼奧拉省的中心。15世紀下半葉,哈布斯堡王朝的腓特烈三世公爵在這里新建了一個更大的圓形城堡。腓特烈三世在后來也加冕為神圣羅馬帝國皇帝。</h3><h3> 這座城堡還曾經是克恩頓州奧地利公爵的所在地。</h3><h3> 公元15 世紀,哈布斯皇室為抵御土耳其人的進攻,對城堡進行了重建。16和17世紀城堡增加了哥特式的教堂及繪畫。當前城堡的所有其他主要建筑都是建于16和17世紀。在1814年,城堡開始用作護衛(wèi)要塞。19世紀初至1945年,城堡被用作監(jiān)獄。 </h3><h3>  去城堡可以步行、開車或者是坐纜車上去,盧布爾雅那城堡被一個美麗的森林所環(huán)繞,可以通過伸向城堡的一條小路穿越整個森林。</h3><h3> 據(jù)說站在城堡的觀光塔樓上可以俯瞰盧布爾雅那全景,夜景尤其美麗,每年都會在城堡內舉辦多種展覽和音樂會、夏日狂歡節(jié)以及圣誕新年焰火等。</h3><h3> 可惜我們由于時間關系,只能遠觀不能近瞧,實為憾事。</h3> <h3>  城堡山下就是城市廣場,廣場旁的市政廳建成于1718年,為文藝復興式建筑。</h3> <h3>  市政廳門前懸掛著歐盟、斯洛文尼亞、盧布爾雅那的旗幟。</h3> <h3>  廣場上方尖碑的底座是建于1751年的巴洛克式卡尼鄂拉噴泉,仿照羅馬那瓦納廣場的四河噴泉而建。</h3><h3> 三組雕像模仿四河噴泉中海神的雕像,分別代表流經斯洛文尼亞的三條河流薩瓦河、克爾卡河和盧布爾雅尼察河。</h3> <h3>  廣場右側是成立于1919年的盧布爾雅那大學,也是歐洲名校。</h3><h3> 大學貌似沒有校園,樓房門就是校門。周圍有幾棟樓房就是校區(qū)了。</h3> <h3>  大學門前是兩位前校長的雕像。</h3> <h3>  門前通道兩邊有一些雕像,應該是這個學校的有名人物。</h3> <h3>  能夠到這里,也是幸事。</h3><h3> 在盧布爾雅那大學留影紀念。</h3> <h3>  路邊小書店的櫥窗。</h3> <h3>  三重橋的另一端就是這個城市的中心——普雷舍倫廣場。</h3><h3> 2007年市政府決定三重橋不再行車,普雷舍倫廣場和三重橋全部為步行街區(qū)。</h3> <h3>  廣場是圓形的,以石磚鋪成,顯得溫馨而雅致。</h3> <h3>  普雷舍倫廣場以斯洛文尼亞著名詩人弗蘭采 · 普雷舍倫的名字命名,廣場中心是普雷舍倫的青銅雕像。詩人上方是高舉月桂樹枝的女神,表示普雷舍倫是桂冠詩人。 </h3><h3> 普雷舍倫是斯洛文尼亞的杰出詩人,浪漫主義詩歌的先驅。他的詩歌表現(xiàn)了斯洛文尼亞的民族精神,在詩歌中他號召斯洛文尼亞人為民族的自由和獨立而斗爭。</h3><h3> 從1945年南斯拉夫時期起斯洛文尼亞就把他的生日2月8日定為全國的民族文化節(jié),并向在文化藝術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文化藝術工作者頒發(fā)最高的文化藝術獎“普雷舍倫獎”,1962年為此設立了專門的“普雷舍倫基金”。</h3> <h3>  廣場上的建筑百貨公司,巴洛克式風格。</h3> <h3>  百貨公司頂上的雕像。</h3> <h3>  廣場上的建筑,這是手機店,有伊斯蘭風味。</h3><h3> 手機店的后面有一棟建筑,是曾經的普雷舍倫熱戀的情人尤莉亞·普利米奇的家。建筑外墻上有一幅尤莉亞的浮雕像。</h3> <h3>  廣場上的普雷舍倫眼神是憂郁的,他癡癡地望著遠處墻上的尤莉亞,眼神一轉都不轉,就這樣永遠望著自己的愛人。</h3><h3> 他為尤莉亞創(chuàng)作了最著名的作品《十四行詩集》,這部作品中的許多詩句都充滿了甜蜜與苦澀交織的激情。《十四行詩集》以一種頂真的修辭手法寫成,即上一首詩的最后一句為下一首詩的第一句,全集十四首詩由此纏結成一個感情的"詩環(huán)",每一首詩都不能獨立于另一首存在。十四首詩各自的第一句組成一首新的十四行詩,這十四句每句的第一個字母組成兩個詞 "Primicovi Julji",意為"致尤莉亞·普利米奇"。</h3> <h3>  尤莉亞在自己繡樓的窗戶里也呆呆地望著自己的戀人。</h3><h3><br></h3><h3> 也許她在朗誦著普雷舍倫寫給自己的美妙詩歌《命令》:</h3><h3><br></h3><h3> 我不敢去碰你的可愛的手,</h3><h3> 因為你對我下過命令。</h3><h3> 哦,看吧,我美麗的姑娘,</h3><h3> 我對你是多么地順從。</h3><h3><br></h3><h3></h3><h3> 我不敢向你說愛談情,</h3><h3> 因為你對我下過命令。</h3><h3> 看吧,我美麗的姑娘,</h3><h3> 我對你的命令多么忠誠。</h3><h3><br></h3><h3></h3><h3> 我再也不敢向你求愛,</h3><h3> 因為你對我下過命令。</h3><h3> 看吧,我美麗的姑娘,</h3><h3> 我是怎樣壓抑我的感情。</h3><h3><br></h3><h3></h3><h3> 當我見到你,再不敢跟隨你,</h3><h3> 因為你對我下過命令。</h3><h3> 看吧,我美麗的姑娘,</h3><h3> 我對你的命令是這樣服從。</h3><h3><br></h3><h3></h3><h3> 最后,你還曾命令我,</h3><h3> 再也不許我想念你。</h3><h3> 告訴你,我美麗的姑娘,</h3><h3> 這是我不能做到的。</h3><h3><br></h3><h3></h3><h3> 除非將我可憐的心換作別人的,</h3><h3> 除非等到我的心漸漸死亡——</h3><h3> 否則,你的這道命令仍是徒勞的,</h3><h3> 因為,我不能不想念你的形象!</h3><h3><br></h3> <h3>  雖然兩個人傾心相愛,但最終有情人并沒有能夠成為眷屬。因為尤莉亞的家是富商,而普雷舍倫只是個窮詩人。由于家庭的阻撓,兩個相愛的人不得不分手。</h3><h3><br></h3><h3> 普雷舍倫只能以一首《臨別的話》和尤莉亞道別:</h3><h3><br></h3><h3> 不要把你的眼睛避開,</h3><h3> 不要背過你美麗的臉!</h3><h3> 如果你的愛情只是義務,</h3><h3> 讓我們現(xiàn)在就互相再見!</h3><h3> 讓我們用友情的握手,</h3><h3> 確定這就是我們選好的分離時間;</h3><h3> 我不希望在這時才看到你流淚,</h3><h3> 也不希望在我的聲音中聽到哀怨。</h3><h3> 其實我心里并無惡感!</h3><h3> 如果目前這一剎那不能改變</h3><h3> 我的熱情所遇到的一切痛苦,</h3><h3> 而未來豈能待我更和善!</h3><h3> 那陰暗無光的道路不久就會</h3><h3> 再一次將我?guī)У侥且贿吘墸?lt;/h3><h3> 受到命運的無情號令,</h3><h3> 悲傷日夜在那里盤旋。</h3><h3> 到那時我將一心追求忍耐——</h3><h3> 它是我過往生活中的慰藉,</h3><h3> 它是我的舊友,又要與我重聚,</h3><h3> 它將成為我忠實不變的妻子。</h3><h3> 靠著忍耐的幫助,我將重獲生命,</h3><h3> 我要把生活的重擔負在肩上,</h3><h3> 直到我的心從蒼白的死亡——</h3><h3> 我最后的愛人那里得到報償。</h3><h3><br></h3> <h3>  正如他的詩中所說,他靠著忍耐的幫助,把生活的重擔負在肩上,重獲了生命。普雷舍倫并沒有因為失戀而沉淪在痛苦中,而是繼續(xù)戰(zhàn)斗在用詩歌歌唱祖國和民族的隊伍里。他的詩歌表現(xiàn)了時代的進步思想,貫穿著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 </h3><h3> 斯洛文尼亞共和國獨立后,普雷舍倫成了斯洛文尼亞民族獨立和斯洛文尼亞民族精神的象征,他的肖像被鑄在斯洛文尼亞2歐元的硬幣上,他的這段詩歌——《祝酒詞》的第七段被確定為斯洛文尼亞共和國的國歌:</h3><h3></h3><h3> 受上帝所保佑各國</h3><h3> 都為那光明不懈工作</h3><h3> 那時世上居所</h3><h3> 再沒有戰(zhàn)爭和沖突折磨</h3><h3> 長享有自由快活</h3><h3> 沒仇敵,只有好鄰國</h3><h3> 長享有自由快活</h3><h3> 沒仇敵,只有好鄰國</h3><h3> 在邊疆只有好鄰國!</h3><h3> </h3><h3> “沒有戰(zhàn)爭,大家都不懈工作,長享有自由快活”這是普雷舍倫對世界和平和國家興盛的謳歌,也是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的美好愿望,可是只要有強盜在,有叢林規(guī)則在,這種良好愿望能實現(xiàn)嗎?</h3><h3> 站在普雷舍倫的雕像下面,心有感慨。</h3> <h3>  也許雕像的創(chuàng)作者也是像我這樣想的,雕像基座上“送親人出征”和“驚濤駭浪”就是人類的宿命!</h3><h3> </h3> <h3>  那些沉浮在波濤中的美麗女孩子是人類的象征嗎?</h3> <h3>  我默默地念著:</h3><h3> “ 那時世上居所</h3><h3> 再沒有戰(zhàn)爭和沖突折磨</h3><h3> 長享有自由快活”的詩句, </h3><h3> 向偉大的普雷舍倫致敬!</h3> <h3>  普雷舍倫廣場上的圣方濟會報喜教堂,建于1660年,文藝復興式風格,粉紅色的外形在廣場上很是顯眼。</h3> <h3>  盧布爾雅那本來就是全球人口密度最小的城市之一,今天趕上是星期天,店鋪都不開門,街道上冷冷清清,簡直是門可羅雀。</h3> <h3>  只留下餐館門口的侍者模特還在作出恭敬的姿勢迎客。</h3> <h3>  櫥窗里的模特悠閑地看著外面的游客。</h3> <h3>  運動員模特自顧自地運動著。</h3> <h3>  這大約是流量卡廣告。</h3> <h3>  記得3月底來盧布爾雅那時,正是新麥初綠,草芽方綻的時節(jié)。</h3> <h3>  城里的大樹還是枝丫光禿,一片蕭瑟。</h3> <h3>  人說是斯洛文尼亞山里有很多熊,有合法的熊掌吃,我們也買了些品嘗一下。</h3> <h3>  其實每個人也只吃到兩小塊,感覺并不比我們的紅燒肉好吃,也可能是這里的廚師廚藝差的緣故吧。</h3> <h3>  如今來到這里,只見空氣純凈,天高云淡;紅黃綠葉,風景如畫。</h3> <h3>  我們下榻的賓館門前的林地里,落葉鋪地, 紅花勝火。</h3>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