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魏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分布廣泛,人口眾多,尊畢萬為得姓始祖。古往今來,魏姓改外,外姓改魏,時有出現(xiàn),事實存在。復旦大學教授、學者錢文忠在《百家講壇—百家姓》中,對魏姓起源進行了講述,關于魏了翁系高姓改魏之說,與家譜記載不符。提請魏氏族人加以考證辨別,走出誤區(qū)。</h3><h3><br></h3><h3><br></h3> <p class="ql-block"> 據(jù)《魏氏族譜》記載,魏了翁尊祖父魏大聽(魏征之孫魏殷次子的后裔),祖父魏華(魏華)。魏了翁祖父娶高氏,七子二女。七子:長魏敏孫,次魏士行,三魏和孫,四魏南壽,五魏直行,六魏孝璹( shu ),七魏孝壽。因魏了翁祖母高氏之兄高黃中無子,便將六子魏孝璹( shu )自襁褓中過繼給高黃中為子,改名高孝璹( shu )。高孝璹( shu )取妻譙氏,生子六:長高載,次高稼,三高崇,四高定子,了翁排行第五,六子高茂。因魏士行無子,高孝璹又將了翁過繼給其二伯魏士行,改回魏姓,取名魏了翁。由此可見,魏了翁與高家兄弟同父同母,本來姓魏。實乃借子還孫。</p> <h3> 魏了翁(1178年-1237年),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官至端明殿學士。推崇朱熹理學,提出“心者人之太極,而人心又為天地之太極”,強調心的作用,形成一個學派。</h3> <h3> 魏了翁詩文造詣很深,著述頗豐,今存詩詞1000多首。著有《鶴山集》、《九經要義》、《古今考》、《經外雜鈔》、《詩友雅言》等。</h3> <h3> 魏了翁能詩詞善屬文,風格獨特,語意高曠。詩成一派,字成一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