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開封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歷史悠久,宋朝時期曾是世界最繁華的城市之一,有著相當深厚的文化底蘊。其鐵塔,清明上河園,翰園,龍亭,開封府,大相國寺,鼓樓,汴梁小宋城都是不錯的景點。千年古都的神韻、菊花名城的芬芳、熱情好客的開封人一定會給你帶來別樣的回憶、別樣的故事!</h3> <h3>每年的十月中旬到十一月中旬有開封菊花展,這也是開封的一大特色,來到開封,正碰到一年一屆的菊花文化節(jié),這里菊花遍地,滿城金黃。<br></h3> <h3>我的第一站是鐵塔公園,人說來開封不去看鐵塔等于沒去開封。<br></h3> <h3></h3><h3>鐵塔又名“開寶寺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br></h3><h3></h3> <h3>鐵塔一柱擎天<br></h3> <h3></h3><h3>鐵塔的磚雕非常有名,堪稱宋代磚雕藝術的杰作。這是鐵塔外墻磚雕。<br></h3><h3></h3> <h3>站在塔下渺小的很,鐵塔有十三層高,鐵塔外圍的石磚上以琉璃佛像磚裝飾。<br></h3> <h3>鐵塔始建于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因外壁鑲嵌褐色琉璃磚,遠看似鐵色,俗稱‘鐵塔’。至今仍巍然屹立,有‘天下第一塔’的美稱。<br></h3> <h3>第二站,來到延慶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h3><h3>全真教第一道觀,它的前身叫重陽觀,是為了紀念道教全真派始祖王重陽而建立的。相信看過金庸作品的人對王重陽這個名字必定不陌生。王重陽游歷江湖,于金大寶九年(1169年)帶丘處機等四名弟子到開封傳教,并于次年于此仙逝。他的再傳弟子王志謹為紀念他在這里傳教,歷三十年修建成了延慶觀。 <br></h3> <h3>第三站:大相國寺</h3><h3>大相國寺始建于北齊年間,作為久負盛名的皇家寺院,唐代,是中外佛法的交流地,到了宋代,更是成為第一個“為國開堂”的皇家寺院,各種中外交流活動在這里舉行。彼時的繁華,不難想象。<br></h3> <h3>北宋時期,相國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擴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國佛教活動中心。后因戰(zhàn)亂水患而損毀。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br></h3> <h3>第四站:開封府
開封府外面有兩個石獅子,當?shù)厝烁嬖V我,你看那兩個獅子,一個張著嘴,一個閉著嘴,別的地方可不是這樣的,為什么呢?因為張嘴叫“開”,閉嘴是“封”,連起來就是“開封”,我恍然大悟。<br></h3> <h3>開封府,初建于五代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北宋時為天下首府。宋太宗、宋真宗、宋欽宗三位皇帝登基前都曾執(zhí)政本府。包拯、歐陽修、范仲淹、蘇軾、司馬光、蔡襄等一批杰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軍事家曾先后在此任職。京劇《鍘美案》之《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以及電視劇包青天讓開封府名揚天下,男女老少都會哼唱幾句: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江湖豪杰來相助,王朝和馬漢在身邊!<br></h3> <h3>走進這開封府中便能看見那包公斷案的場景就呈現(xiàn)在眼前<br></h3> <h3>開封府衙內的三鍘刀,即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br></h3> <h3>. . .</h3> <h3>在這開封府中還看到了各式各樣的精彩的演出,在這里便能感受到這濃郁的大宋文化,最終還是被這種博大精深的文化給深深的折服。<br></h3> <h3>登上文城墻,眺望隔岸的包公湖。<br></h3> <h3>第五站:鼓樓夜市</h3><h3>華燈初上,尋找舌尖上的那份誘惑,冒雨逛逛開封最有名的鼓樓夜市。<br></h3> <h3>鼓樓夜市緊挨著商業(yè)街,所以人多熱鬧,在開封這個古城,這兒算是相對繁華的地方了,夜市兩側全部都是小吃攤。<br></h3> <h3>第六站:游清明上河園</h3><h3>清明上河園就是以清明上河圖為藍本而建的,這里不僅有宋朝的市井文化,還有各種民俗風情和皇家園林。而且這些都是清明上河園最大的特點,這里已經被列入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演基地。由此便可以看出這里在開封的重要性,除此之外,這里的酒樓、民間游藝和博彩等都將宋朝時期的民俗民風做出最完美的呈現(xiàn)。</h3> <h3>早上九點開園儀式開始。首先出場的是馬隊。騎手們個個身著宋式短裝,手擎彩旗,在一片沖天鑼鼓聲中呼嘯而來,分列場門兩旁。
緊接著奔騰而出的是歡迎盤鼓,盤鼓手也是宋裝打扮,大鼓懸在腰間,動作整齊劃一,鼓聲震天,鼓點歡快豪放。 <br></h3> <h3>最后登場的是在張龍、趙虎、王朝、馬漢簇擁下亮相的一代名相包拯,他大步走向游客,歡迎大家的到來。游客們在“包青天”的帶領下,走入清明上河園。游覽的序幕由此而拉開。 <br></h3> <h3>走進園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張擇端的漢白玉巨石雕像。在他的背后則為濃縮《清明上河圖》蕓蕓眾生的浮雕,上面既有巨商富賈,也有街頭小販,既有城樓虹橋,也有行舟路人,就連算卦先生也能看得到,栩栩如生地再現(xiàn)了太平盛世時開封的繁華市景、民俗生活。<br></h3> <h3>《清明上河圖》石雕<br></h3> <h3>菊花精品展</h3> <h3>虹橋留影</h3> <h3>包公巡視汴河漕運<br></h3> <h3>跨過了虹橋,繼續(xù)往前走,便步入了汴梁街頭,街頭上叫賣聲、吆喝聲此起彼伏,算卦的、拉車的、賣酒的、擔柴的、畫像的。。。人人都鉚足了勁招攬著客人。<br></h3> <h3>上善門是一座氣宇軒昂、巍峨壯觀的城門樓。</h3> <h3>11點觀看了《岳飛劍挑小梁王》表演節(jié)目,梁王與岳飛在校場上的馬戰(zhàn)在弩張劍拔中動人心魄。煙火和音效配合著馬蹄塵囂,以及馬上演員的真槍實斗,讓游客如同置身電影拍攝的現(xiàn)場。<br></h3> <h3>看完表演,來到四方院</h3> <h3>雙宣殿外四方巍峨的庭院也頗引人注目。這座象征皇家尊嚴“君臨四方”的建筑就是四方院,在古代主要用于召見使臣和官員。如今雖無群臣覲見天子的盛景,但大宋科舉的互動表演卻能讓游客穿越一番。不妨踴躍報名,加入到趕考的隊伍中,當正殿大門打開時,你就會變身為身著宋裝、風流倜儻的大宋才子,在皇家考場中感受科舉滋味。<br></h3> <h3>位于雙宣殿一側的九龍橋是清明上河園的建筑主景之一。作為園區(qū)內最高最長的橋梁,九龍橋頂是遠眺雙宣殿和北苑風光的好去處。<br></h3> <h3>任何有藍天的時光
都是愜意的
在微風的吹拂下
感受藍天和白云
不停地呼吸<br></h3> <h3></h3><h3>紅色的墻
蔚藍色的天
抬頭仰望天空
感受這藍
感受這紅
感受這初冬的氣息。<br></h3><h3></h3> <h3>“宣德殿,宣和殿”,兩殿的造型一致,融為一體,遠觀似城樓,近看如皇宮。<br></h3> <h3>第七站:中國翰園
中國翰園,里面匯集歷代書法名碑名帖、廣納當代書畫巨匠名篇大作的3500塊碑刻,中國翰園碑林的碑刻以書法藝術為主,集詩、書、畫、印之大成,是一座融碑刻藝術和古典園林建筑藝術為一體的藝術寶庫。<br></h3> <h3>第八站:天波楊府</h3><h3>天波楊府是北宋抗遼民族英雄楊業(yè)的府邸,因城西北天波門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楊府”。現(xiàn)在的天波府是在1992年重建的一座仿宋園林樓閣建筑,由東、中、西三個庭院組成。中院楊家府衙,是天波楊府的主體;西院楊家花園;東院演兵場,是楊家將操兵練武的場所。在天波府,聽天波府故事,看府中美景,情景交融,別有一番趣味。<br></h3> <h3>第九站:龍亭
龍亭是北宋時的皇城,以金碧輝煌、氣勢雄偉的龍亭大殿為主,由午門、玉帶橋、嵩呼、朝門、照壁、朝房等清朝萬壽宮建筑群組成。<br></h3> <h3>自宋朝起,東京城里家家戶戶養(yǎng)菊賞菊蔚然成風,“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人們最向往的生活方式?,F(xiàn)在,菊花已成為開封市花,每年10、11月亦是絢麗浪漫的菊花節(jié)。龍亭公園是開封人最愛去的賞菊圣地之一,滿園盡帶黃金甲,好不氣派熱鬧。<br></h3> <h3>第十站:【汴梁小宋城】</h3><h3>一個集"吃、住、游、娛、購"為一體,開封最大的室內餐飲文化街區(qū),匯集各具特色的名優(yōu)小吃多種,重點展現(xiàn)開封的飲食文化,讓人們在品嘗美食的同時,盡享開封飲食文化的魅力。 <br></h3> <h3>藍天白云的噴繪與古色古香的建筑,加上周圍工作人員身著古裝,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讓人仿佛瞬間穿越到了歷史記憶之中的大宋年代。<br></h3> <h3>在這里你可以品嘗到正宗的河南開封特色小吃,絕對是吃貨的天堂。<br></h3> <h3>傳說中的黃家老店開封灌湯包,傳說中的放著像菊花,夾起來像燈籠,傳說中的先咬皮兒,再吸汁兒最后咬肉餡兒,統(tǒng)統(tǒng)按程序來一遍。<br></h3> <h3>說到這里我的河南開封之旅就結束了,不知各位有沒有想要來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來轉一轉呢?<br></h3> <h3> 拍攝地點: 河南開封</h3><h3><br></h3><h3> 拍攝時間: 2018年11月</h3><h3><br></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