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很久以來,哈爾濱因受俄羅斯文化影響較深,所以許多建筑都具有濃厚的俄羅斯風格。但近些年來,像“北上廣”一樣也出現了許多新穎奇特的建筑,其中哈爾濱大劇院就是典型的一例。</p> <p class="ql-block"> 有人說它像貝殼,也有人說它像章魚,還有人說它像牛糞卷,又有人說它像太空船等等。然而至今也未形成類似北京“鳥巢”與“大褲衩子”、廣州“小蠻腰”等老百姓一致認可的“外號”。也許這正是哈爾濱大劇院的魅力所在,說它什么都像,其實又什么都不像!</p> <p class="ql-block"> 哈爾濱大劇院位于松北區(qū)文化中心島內,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該建筑采用了十分現代化的曲線外型設計,南依松花江,北傍灘涂濕地,與哈爾濱文化島的定位和設計相一致,不僅體現了北國風光大地景觀的理念,而且也給市民及游人提供了不同的感受與想象空間。</p> <p class="ql-block"> <b>哈爾濱大劇院與太陽島風景區(qū)隔江相望,優(yōu)美的建筑曲線如同行云流水般順暢自然,給人以十足的科技與未來感,并與周圍濕地景觀渾然一體。然而,季節(jié)不同,景色各異:夏季像一條銀色的綢帶飄揚在濕地與藍天之間;冬季像一座雪山矗立于銀裝素裹之中。</b></p><p class="ql-block"> 如此美輪美奐的景色已成該市的網紅打卡點,每天游客絡繹不絕,數量往往超過了來大劇院觀看演出的觀眾!</p> <p class="ql-block"><b> 目前,國內外各種新穎別致、 獨具特色的大劇院越建越多,但建在江邊與濕地之間的大劇院,恐怕非哈爾濱大劇院莫屬!這座充滿夢幻色彩與前衛(wèi)元素的建筑,不僅占據了天時地利,而且現在的人氣越來越旺。</b></p> <p class="ql-block"> 雖然時髦的外形與哈爾濱老建筑截然不同并形成鮮明對比,但如今這座擁有優(yōu)美流暢線條、全身如冰雪覆蓋的建筑已成為新的城市地標之一。</p> <p class="ql-block">圖為大劇院主立面天窗</p> <p class="ql-block"><b> 晶瑩剔透的玻璃幕墻與曲線型的建筑外觀交相輝映,形成了大劇院另外一道獨特的風景線!</b></p> <p class="ql-block">雖在玻璃幕墻外拍的照片,卻有置身大廳內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如果不仔細看還真很難分清哪個是真哪個是假</p> <p class="ql-block"> 雖然我曾在哈爾濱學習與生活過多年,但哈爾濱大劇院卻是我見過的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水準最高、功能最完善的標志性文化設施,其建筑藝術風格獨特,流線弧度極其少見,建設工藝相當復雜。</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今夏與妻子在哈爾濱小住時曾多次來此欣賞演出,每次來后我倆都先圍著這個漂亮的“貝殼與章魚”轉上兩圈。面對如此詭譎奇特的設計,如此優(yōu)美新穎的造型,如此跳躍曲回的線條,如此放蕩不羈的風格,又怎能不令我們這些游子為家鄉(xiāng)擁有如此時髦的“牛糞卷與太空船”而感到自豪!</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從地下車庫通往大劇院廣場的“天窗”</span></p> <p class="ql-block"> 游客可登上大劇院特有的人行觀光環(huán)廊和觀景平臺俯瞰周邊,領略松花江南、北的城市天際線以及周邊獨具特色的自然濕地風光。</p> <p class="ql-block"> 考慮到觀演和觀光的需要,大劇院采用了世界首創(chuàng)的將自然光引入劇場的做法,不僅豐富了非演出時段的照明方式,而且創(chuàng)造了節(jié)能環(huán)保新模式,也使人們無論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日光傾瀉的通透與空靈。</p> <p class="ql-block"> 大堂頂部巨大的天窗也是大劇院的一個亮點,陽光通過天窗上金字塔般的結晶幕墻傾瀉而入,灑滿整個大堂,牢牢地吸引了觀眾的眼球!</p> <p class="ql-block"> 有專家評論說,哈爾濱大劇院是建筑與音樂藝術的完美結合。從建筑本身來說,它有著優(yōu)美而流暢的線條,呈現出非常好的音樂感,其旋律、節(jié)奏以及建筑之間的和諧與統(tǒng)一,都讓這座建筑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同時,哈爾濱大劇院呈現的抽象建筑造型,有著很強的藝術前瞻性,代表著未來的藝術審美取向。</p> <h3> <b>哈爾濱大劇院不僅潔白的建筑外觀與這座冰雪之城交相呼應,而且內部晶瑩剔透與夢幻般的裝飾也讓觀眾有一種置身冰雪世界的感覺。不信就請你來試試!</b></h3> <p class="ql-block"> 為了使觀眾能欣賞到專業(yè)、純正的藝術演出,大劇院在聲學裝飾方面也有許多創(chuàng)新。例如選擇了質感溫暖的水曲柳木材,做成環(huán)繞大劇場室內外的曲面墻體,同時兼顧了美觀與功能,使得每一位觀眾在這里不僅能夠欣賞到原生態(tài)的表演(不用任何電聲設備,全憑演員的嗓子表演),也能在不同功能廳體驗交響樂、芭蕾、話劇等帶來的完美感受。</p> <h3> 據介紹,大劇院可容納1600人,小劇場可容納400人。同時,劇場內還采用了與整體建筑造型相統(tǒng)一的多島式看臺,既華麗美觀,又溫馨舒適。</h3> <h3>圖為大劇場主舞臺</h3> <p class="ql-block"> 令人驕傲的是,如此精美的建筑是由1975年出生于北京的中國人、MAD建筑事務所創(chuàng)始人及合伙人馬巖松主持設計的一系列標志性建筑之一,其它代表作品還有:洛杉磯“盧卡斯敘事藝術博物館”、加拿大“夢露大廈”、鄂爾多斯博物館、哈爾濱文化島、中國木雕博物館、胡同泡泡等。</p><p class="ql-block"> 衷心地希望,今后能在中國的大地上看到更多的由國人設計的建筑精品問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