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到東北觀光,是我們四位退休職工旅游活動的重點,在公元2018年初秋如愿以償。8月31日太原是個陰雨天氣,我一早起床弄點吃的,剛準備好行裝準備下樓,同伴牟光煌打電話說他已從基地開車到機關院等候。待我到了6號樓下,其余兩位旅伴董金周、陳宗火也到了。6點50分,我們一行四人乘駕著老牟的豐田越野汽車,從中鐵十七局機關大院伴著淋漓的秋雨出發(fā)。按我們商定的旅行計劃,去程出山西經(jīng)河北張家口進內(nèi)蒙錫林郭勒,往東出內(nèi)蒙到黑龍江漠河北極村,然后從北極村往回返依次經(jīng)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及河北以至山西太原,時間控制在半個月。</p><p> 按這個出游方案,“越野”從太原行駛大約500來公里——</p><p> </p><p> </p><p><br></p><p> 第一站:領略塞外張北草原風光</p><p> 于8月31號下午,到了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的4A級景區(qū)中都草原(張北草原位于河北張家口西北70公里的張北縣境內(nèi),由中都草原和安固里草原組成)。這里藍天白云且風平浪靜,天氣格外地好。安頓好在中都草原度假村旁北京人家全羊宴酒店的住宿,接著中午開車逛草原,晚上看特色歌舞和打鐵表演。</p><p> 中都草原是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草原的組成部分和精華,也是離北京最近的草原。元代時期是皇室宗族避暑、狩獵和巡幸之地。這里6至10月是豐草期,草高數(shù)尺,碧波萬頃,蒼茫浩蕩,有“沙平草原望不盡、風吹白草天無際、深草臥羊馬”之詠。度假村的建筑是以蒙式風格為主,設有多座不同規(guī)模檔次的蒙古包。七八月份,草原風景如畫,夏季涼風習習,溫度適宜,是避暑的好地方;秋天的草原風光無限,金黃色灑滿原野,甚為迷人。</p> <h3> 上圖: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對面的酒店,從太原出行的第一個晚上,我們就住在這里。</h3> <h3> 上圖是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 下面的視頻:中都草原度假村晚上的大型歌舞表演片斷,場面大、演員多、音樂美,是一場很像樣的演出,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h3> <p> </p><p>下圖:中都草原己收割打捆、為牲畜儲備的過冬的糧草,蒼茫原野遍地滾,漫漫寒日不缺糧 </p> <p> 下圖:初秋的中都草原(網(wǎng)上圖)</p> <p> </p><p> </p><p> </p><p><br></p><p> 第二站:走訪錫林郭勒</p><p> 9月1日早從中都草原酒店出發(fā),驅行280公里于12點多到錫林郭勒盟政府所在地錫林浩特市,住市區(qū)西靈酒店。下午出城踏看錫林郭勒草原,期間到牟光煌間接認識的牧民小伙子小賀的蒙古包喝馬奶,聊牧情。</p><p><br></p> <h3> 上圖:錫林郭勒盟政府所在地錫林浩特市錫林大街</h3> <h3> 上圖:錫林浩特市郊牧區(qū)散養(yǎng)的馬群</h3> <h3> 上圖:錫林浩特市郊區(qū),遠處是奔馬標志碑,碑體刻印著“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字樣。</h3> <h3> 上圖:走訪牧場主人小賀,在他的蒙古包喝馬奶,品奶茶,聽小賀講牧情。</h3> <h3> </h3> <h3> 上圖:在小賀的蒙古包外合個影。從右至左:老陳(活動財務總監(jiān))、老牟(交通總監(jiān))、老董(四人小組組長)、老宋(安全總監(jiān))</h3> <h3> 上圖:內(nèi)蒙古是我國風能資源儲量最大的省份,占全國風能資源儲量可開發(fā)利用總量297GW(1GW=100萬千瓦)的24.4%,錫林郭勒盟的風能資源儲量大約占內(nèi)蒙全區(qū)風能儲量的35%,是我國重要的風能資源基地。圖為錫林郭勒草原公路兩旁的風力發(fā)電裝機網(wǎng)。</h3><h3> 下圖:用視頻看看風力發(fā)電的真實場景吧!風電機靠風才能轉動起來,聽聽,這風真夠大的!</h3> <p> 錫林郭勒盟摘要: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東、南、西依次與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陜西、寧夏和甘肅8省區(qū)毗鄰,北同蒙古國和俄羅斯接壤,東西直線距離2400多公里,南北直線距離1700公里,全區(qū)總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2014年常住人口2504.8萬人。錫林郭勒盟位于門內(nèi)蒙古中部,北與蒙古國接壤,國境線長1098公里,總面積20.3萬平方公里,人口百萬余,是華北、西北交匯地帶。其主要氣候特點是風大、干旱、寒冷,寒冷期長達7個月,1月氣溫最低至平均零下20攝氏度,極端最低達零下42攝氏度,為華北最冷地區(qū)之一;7月氣溫最高至平均21攝氏度,極端最高39攝氏度。冷熱溫差極大。</p><p> 錫林郭勒盟有著優(yōu)良的天然牧場,水草肥美,風光秀麗,是世界文明的大草原之一。全盟有18萬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場,牲畜飼養(yǎng)規(guī)模連續(xù)8年穩(wěn)定在1000萬頭(只)以上,錫林郭勒馬、烏珠穆沁肥羊、草原紅牛等一系列優(yōu)良畜種,在國內(nèi)外市場上享有極高聲譽。錫林郭勒盟以其遼闊的草原,富集的資源和獨特的風光馳名中外,在這片20.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中國唯一被納入國際生物圈的草原自然保護區(qū),有中國通往外蒙古的唯一鐵路口岸,擁有一碧萬頃的天然牧場和內(nèi)蒙古四分之一的牛羊,這里還是一座名副其實綠色寶庫,是世界上任何地方都難以取代的草原旅游勝地。</p><p> 2005年,錫林郭勒草原與內(nèi)蒙呼倫貝爾草原、新疆伊犁草原、四川川西高寒草原、西藏那曲高寒草原、青海甘肅祁連山草原,同時被評為“中國最美六大草原”。</p> <h3> 下圖:遇到草原佳景路邊會有觀光區(qū),我們便下車停留拍照,仔細欣賞那大自然的的美妙。</h3> <h3> 下圖:從網(wǎng)上搜一張錫林郭勒草原的美圖,以彌補我們自家拍照效果的不足。</h3> <p> </p><p> </p><p><br></p><p> 第三站:誤走阿爾山風景區(qū)</p><p> 2日早從錫林浩特城出發(fā),行駛640公里下午到達興安盟政府所在地阿爾山市。</p><p> 阿爾山市,一個充滿異域風情的邊陲小城,第一印象感覺到了歐洲的某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干凈的街道,別具一格的樓房建筑,以為身處歐洲小鎮(zhèn)呢。這里市區(qū)人口5.6萬人,是中國最小的邊陲城市;全年氣溫較低,夏季特征不明顯,冬季漫長寒冷,最低氣溫可達零下46攝氏度。下午我們走到市區(qū)恰遇陰雨天氣,身著秋裝另套羊毛衫,走在街上尚感絲絲涼意。由于天色己晚且雨未停,當日即住進街區(qū)飯店。3日早從飯店開車跑70多公里抵達5A級景區(qū)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該公園位于內(nèi)蒙古大興安嶺西南麓,總面積10萬多平方公頃,園內(nèi)有大興安嶺第一峰特爾美峰和大興安嶺第一湖達爾濱湖;有獨具亞洲特色的火山爆發(fā)時熔巖流淌凝成的石塘林和天池,景區(qū)內(nèi)松柏蒼蒼,流水潺潺,奇松怪石遍布腳下,是天然的旅游、獵奇、避暑、休閉的好去處。但可惜當我們走到景區(qū)大門口時,一路緊跟的小雨變成了暴雨,迫使我們改變計劃放棄進園游覽,繼續(xù)下一目標。</p> <h3> 上圖:別具異域風格的阿爾山市區(qū)(雨中)</h3> <h3> 下圖:阿爾山景區(qū)返途中拍照</h3> <h3> 下圖:阿爾山景區(qū)返途中拍照</h3> <h3> 下圖:阿爾山景區(qū)返途中</h3> <p><br></p><p><br></p><p> 第四站:壯觀中俄邊境滿洲里國門</p><p> 放棄觀光阿爾山景區(qū)后,驅車480公里是日中午便到了呼倫貝爾市滿洲里市的中俄邊境旅游景區(qū)(5A級含中俄國門和套娃兩個景點)。隨及先看國門,在套娃景點外景拍照未入觀看。隨后下午車行40多公里到呼倫湖一覽。呼倫湖位于呼倫貝爾大草原西部的新巴爾虎右旗境內(nèi),是內(nèi)蒙古第一大湖、中國第三大淡水湖、東北第一大湖,與貝爾湖為姊妹湖,呼倫貝爾以二湖得名。晚上住在滿洲里市扎賚諾爾區(qū)。</p><p> 滿洲里,全市總面積732平方公里、人口32萬(其中戶籍人口17萬),中國最大的陸運口岸城市,位于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腹地,東依興安嶺,南瀕呼倫湖,西鄰外蒙古,北接俄羅斯,融合中俄蒙三國風情,被譽為“東亞之窗”。曾連續(xù)三年獲“全國文明口岸”、六次獲“全國雙擁模范城”稱號,是全國文明城市、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全國科普示范城市、國家級生態(tài)示范區(qū)和CCTV十佳魅力城市。滿洲里曾于1969年7月至1979年6月轄歸黑龍江,1979年7月重歸內(nèi)蒙古至今。</p> <h3> 下圖:在中俄邊境國門遠處合影</h3> <h3> 下圖:中俄貿(mào)易班列正從國門通過</h3> <h3> 下圖:中俄邊境41號界碑,左方為俄羅斯邊境國門,比起中國國門顯得小很多。</h3> <h3> 下圖:滿洲里國門,位于滿市西部中俄邊境處,現(xiàn)為第五代國門,總投資8200萬元,總長105米,寬46.6米,高43.7米,過橋高16.9米,總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滿洲里國門堪稱中國國門之最,在這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h3> <h3> 下圖:中俄邊境旅游景區(qū)之一的套娃廣場外景。套娃廣場是全國唯一的俄羅斯傳統(tǒng)工藝品——套娃為主題的旅游休閉娛樂廣場,集中體現(xiàn)了滿洲里中俄蒙三國交界地域特點和中俄蒙三國風情交融的特點。主題建筑是一個高30米的大套娃,建筑面積3200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套娃。主題套娃內(nèi)部為俄式餐廳和演藝大廳。套娃外部彩繪由代表著中俄蒙三國的美麗女孩組成,主題套娃周圍有8個功能性套娃、200個代表全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小套娃及30個色彩繽紛的俄羅斯復活節(jié)彩蛋。廣場中俄蒙三國風情和東西方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是集旅游觀光和趣味性、娛樂性為一體的滿洲里標志性旅游景區(qū)。</h3> <h3> 下圖:呼倫湖邊留影</h3> <h3> 下圖:滿洲里的由來</h3> <p><br></p><p><br></p><p> 第五站:感嘆呼倫貝爾大草原的遼闊和美麗</p><p> 4日早從滿洲里市扎賚諾爾出發(fā)前往海拉爾,越野車在廣袤的呼倫貝爾大草原馳聘,夢幻般的感覺真真是溢于言表。呼倫貝爾大草原是內(nèi)蒙古東北部草原,位于大興安嶺以西,面積10萬平方公里,天然草場占80%,是世界四大草原之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出生地,伊利集團在此地建有專屬伊犁牧場。</p><p> 車行170公里上午9點多到達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qū)。</p><p> 海拉爾城,原為呼倫貝爾盟所在地,2001年10月撤盟改市,海拉爾改為呼倫貝爾市轄區(qū),為呼倫貝爾市政府所在地。呼倫貝爾地域面積26.3萬平方公里,相當于山東江蘇兩省的總和。</p><p> 是日中午、晚上和牟光煌親家一同聚餐,下榻他親家在海拉爾城開辦的賓館。</p> <h3> 下圖:位于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的呼倫貝爾大草原</h3> <h3> 下圖:具有蒙古民族風格的海拉爾火車站</h3> <h3> 下圖:做客老牟親家在海拉爾經(jīng)營的酒店(左四為親家母、左五為親家公、左六小伙為親家母外甥)</h3> <h3> 下圖:在海拉爾紅高粱酒店聚餐時,發(fā)現(xiàn)樓下頭門兩邊的對聯(lián)頗有品味:“過去吃啥沒啥后來有啥吃啥,現(xiàn)在吃啥有啥想不起來吃啥”,橫批是“味道當家”。對聯(lián)內(nèi)容健康,形式新穎,概括性強且富有正能量,都說作者有水平!</h3> <p> 草原,是大自然神奇的造物之一,連綿不絕的綠色海洋,草原上的各種生物生機勃勃,看到其景必讓你印象深刻。</p><p> 呼倫貝爾草原是個風光優(yōu)美、景色宜人的地方,那里有一望無際的綠色,有延綿起伏的大興安嶺,還有美麗富繞的呼倫湖和貝爾湖,被人們盛贊為北國碧玉,人間天堂。</p><p> 春天,冰雪消融了,草原的野草野花開始盛開,五顏六色,就象一塊漂亮的地毯,披在呼倫貝爾大地上,整個大草原春意盎然,美不勝收。</p><p> 夏天這里空氣清新、氣溫涼爽、藍天白云、碧草綠浪、湖水漣漪、牛羊成群、點點氈房、裊裊炊煙,白色的羊群在山坡上吃草,遠遠望去好象是白云飄浮在人間,又好象粒粒珍珠撒落在草原上。微風吹過,草浪滾滾,形成一片綠色海洋。傍晚,夕陽西下,在霞光的輝映下,草原與天連成一片。蒙古包里響起了委婉動聽的馬頭琴聲,這動與靜相結合的草原美景,會讓你不得不心曠神怡。</p> <h3> 上下圖(網(wǎng)):呼倫貝爾草原總面積93000平方公里,是錫林郭勒草原10786平方公里的8.6倍,為世界四大草原之一,中國六大草原之首。</h3><h3><br></h3><h3><br></h3> <h3> 下圖:在呼倫貝爾大草原吃草的奶牛群</h3> <h3> 下圖:牛群正在通過草原公路</h3> <h3> 下方視頻:來一段呼倫貝爾大草原的視頻,為你增添一點身臨其境的感覺。</h3> <p> </p><p><br></p><p> 第六站:挺進中國極地北極村</p><p> “越野”5日早從海拉爾城出發(fā),行駛約600公里于下午6點多到達漠河縣城,因天色已晚在城區(qū)漠河松苑賓館住宿。6日早從縣城向北再跑45公里直達北極村,上午9點多看完從北極村返經(jīng)漠河縣城開往加格達奇。</p><p> 北極村隸屬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qū)漠河縣,是我國大陸最北端的臨江(黑龍江)小鎮(zhèn),與俄羅斯阿穆爾州的伊格娜思依諾村隔江相望。北極村總面積16平方公里,耕地13159畝,人口2806人,有“神州極石”、“最北第一家”、“北陲哨兵”、“北極沙洲”等景點。北極村在祖國版圖上有著不可比擬的地緣優(yōu)勢,是祖國北部“天涯”,如果把中國地圖比作一只金雞,北極村就在金雞雞冠的頂尖上,素有“不夜城”之稱,是全國觀賞北極光和白夜奇景的最佳之處。北極村是國家5A級景區(qū),憑借中國最北、神州天象、極地冰雪等國內(nèi)獨特的資源景觀,與三亞天涯海角共列為最具魅力旅游景點景區(qū)榜首前十名。</p><p> </p> <h3> 下圖:漠河縣城。2018年2月撤縣改為縣級漠河市。位于黑龍江省西北部,西、南與內(nèi)蒙古交界,北隔黑龍江與俄羅斯相望,邊境線長242公里,總面積18233平方公里。小小城區(qū)干凈,漂亮,安靜。</h3> <h3> 下圖:進村前合影</h3> <h3> 下圖:北極村鎮(zhèn)的街道和民房</h3> <h3> 下圖:各種各樣的石頭刻著各種各樣的“北”</h3> <h3> 下圖:緊靠黑龍江高大漂亮的極地碑,江對岸就是俄羅斯。</h3> <h3> 下圖:北極村“金雞之冠”。主題雕塑以“璽”為創(chuàng)作元素,“璽”的上端采用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龍”的造型,四面使用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的神獸紋飾,璽為陽刻篆體“金雞之冠”,意喻此地為中國緯度最高點。</h3> <h3> 下圖:漠河縣北極星廣場,它是漠河縣的標志。</h3> <h3> 下圖:北極村景區(qū)內(nèi)最多的景觀就是刻在石頭上的“北”字了,石頭大小、形狀各異,字的筆體、顏色各異,有的“北”字還有說法、有來頭……</h3> <p> </p><p> </p><p> </p><p> </p><p> </p><p><br></p><p> 第七站:初次認識“飛地”加格達奇</p><p> 6日上午9點多從北極村返經(jīng)漠河縣城前往加格達奇,其間約600公里路段中因修路繞行路況不好,本來計劃當天要趕到黑龍江五大連池的,至天黑才到達加格達奇城區(qū),當晚就住在臨大街的迎賓賓館。7日早上到城邊的北山森林公園游覽時,意外的看到并聽說公園內(nèi)建有不少有關鐵道兵的宣傳欄和紀念碑、博物館等歷史資料及設施,通過了解原來是這樣的:</p><p> 上世紀60年代,鐵道兵三、六、九師會戰(zhàn)大興安嶺修建嫩林鐵路,指揮部就駐在加格達奇。為打開“綠色寶庫”的大門,鐵道兵戰(zhàn)士以平均兩公里就犧牲一名官兵的生命代價,將嫩林鐵路貫穿大興安嶺山脈,一直延伸到祖國最北端漠河。1988年7月,大興安嶺地委、行署在加格達奇北山森林公園建立“鐵道兵開發(fā)大興安嶺紀念碑”和博物館,以銘記鐵道兵為建設邊疆做出的重要貢獻。作為曾是鐵道兵一員的我們,心里是不是有一種暖滋滋的感覺,因為人民沒有忘記鐵道兵!這是我們第一次到加格達奇的意外收獲。那么加格達奇還有什么很多人未必都知道的呢?</p><p> 據(jù)網(wǎng)上資料:</p><p> 黑龍江省面積在中國各省排名是比較靠前的,它有這樣一個城市名叫加格達奇,是大興安嶺地區(qū)的首府。然而這座城市卻座落在內(nèi)蒙古境內(nèi),四周與黑龍江并不接壤,成了名副其實的“飛地”。為了這塊“飛地”(這塊飛地還很大,除加格達奇外還包括和它臨近的松嶺區(qū)),黑龍江每年要給內(nèi)蒙古交納上千萬元。</p><p> 大興安嶺地區(qū)面積非常大,達到38.3萬平方公里。而黑龍江省總面積才47.3萬平方公里。大興安嶺地區(qū)轄境內(nèi)的大興安嶺山脈東北坡,是中國的最北邊疆,素有“神州北極”之美譽。東依連綿千里的小興安嶺,西鄰一望無際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南瀕遼闊肥沃的松嫩平原,北靠中俄界江黑龍江。</p><p> 新中國成立前,該地區(qū)未正式設立,只有少數(shù)俄羅斯族人和鄂倫春族獵民狩獵經(jīng)常出現(xiàn)此地。新中國成立后該地區(qū)隸于內(nèi)蒙古。</p><p> 1953年開始,國家相關部門在這里進行森林調(diào)查和勘察,1960年成立加格達奇林業(yè)局,同年1月設加格達奇鎮(zhèn)。1964年2月,開發(fā)大興安嶺工作開始,統(tǒng)稱為林區(qū)會戰(zhàn),指揮部就設在加格達奇鎮(zhèn)。大興安嶺開發(fā)開始時,會戰(zhàn)區(qū)內(nèi)只有加格達奇通火車,所以作為指揮重點加以建設。</p><p> 就在這個時候發(fā)生了兩件事,一件是中蘇關系破裂直到各自于邊境地區(qū)陳兵百萬,沖突摩擦1964至1967年發(fā)生4000余起;另一件是在內(nèi)蒙古發(fā)生了“挖內(nèi)人黨事件”??紤]到國內(nèi)的安全穩(wěn)定,這兩件事促使高層決定對內(nèi)蒙古政區(qū)重新劃分,1969年內(nèi)蒙古境內(nèi)的大興安嶺林區(qū)同呼倫貝爾盟一道劃歸黑龍江管理,直到1979年重新劃回。這期間地處內(nèi)蒙古和黑龍江兩個大興安嶺林區(qū)統(tǒng)由黑龍江省革命委員會領導。后來恢復內(nèi)蒙古歷史區(qū)劃,呼倫貝爾市重新劃歸內(nèi)蒙古,但是在呼倫貝爾市境內(nèi)的加格達奇這個“孩子”已被養(yǎng)大并且是大興安嶺地區(qū)的核心,所以內(nèi)蒙古想再要回來己經(jīng)沒什么可能了。</p> <h3> 黑龍江人民政府、加格達奇地委、行署為鐵道兵立碑以銘記鐵道兵為邊疆建設做出的重要貢獻。</h3> <h3> 下圖:加格達奇北山森林公園,鐵道兵紀念碑就在里邊。</h3> <h3> 下圖:加格達奇火車站</h3> <h3> 下圖:加格達奇城區(qū)大街,大興安嶺地區(qū)行署就在這條街上。</h3> <p> </p><p> </p><p> </p><p><br></p><p> 第八站:探秘地造奇觀五大連池</p><p> 7日早6點多起床觀完加格達奇北山森林公園后,車行340公里12多到達位于黑龍江黑河市五大連池市的五大連池景區(qū)(5A級)。因景區(qū)太大和時間關系,看完老黑山火山口一個景點后,當晚住在景區(qū)的石油賓館。</p><p> 五大連池以獨特的火山地貌稱絕于世,被譽為“中國四紀火山博物館”,是國務院1983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qū)。1996年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是中國旅游名勝區(qū)“四十佳”之一、國家級“地質(zhì)公園”。2004年2月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zhì)專家評審會評選為“首批世界地質(zhì)公園”。14座老中期火山完整地保持著原始火山地質(zhì)、地貌,火山自然景觀堪稱山秀、石怪、水幽、洞奇,山口湖與火山博物館、大沾河源流、國家森林公園交相呼應,令人留連忘返。</p> <h3> 下圖:老黑山火山口簡介牌</h3> <h3> 下圖:向老黑山火山口攀登。上山小路為塊塊黑色溶巖石砌成。</h3> <h3> 下圖:在火山口坑的上沿留影</h3> <h3> 下圖:火山爆發(fā)形成的堰塞湖(局部)</h3> <h3> 下圖:火山爆發(fā)流出巖漿凝成黑色大面積的火山石</h3> <h3> 下圖:景區(qū)外圍、東北特有的紅高粱田</h3> <p> </p><p> </p><p> </p><p><br></p><p> 第九站:感受一下美麗的哈爾濱城</p><p> 8日早7點多從五大連景區(qū)出發(fā),上午12點多到哈爾濱市?!霸揭啊避囍边_太陽島。</p><p> 太陽島坐落在哈爾濱松花江北岸,總面積88平方公里,是一處由冰雪文化、民俗文化等資源構成的多功能風景區(qū)。太陽島的“太陽”是“鳊花魚”之意,說島內(nèi)坡崗全是潔凈的細沙,陽光下格外熾熱,故稱太陽島。1964年太陽島景區(qū)正式成立,2007年被評為國家5A級景區(qū)。主要景觀有太陽石、松鼠島、天鵝湖、花卉園、東北抗日聯(lián)軍紀念園、冰雪藝術館、太陽島美術館、太陽門、俄羅斯民族小鎮(zhèn)等。2009年太陽島冰雪藝術館以占地5000平方米、館內(nèi)凈高7米的規(guī)模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xié)會世界最大室內(nèi)冰雪藝術館,創(chuàng)造了太陽島世界之最。1979年著名歌唱家鄭緒嵐一曲《太陽島上》讓太陽島名揚海內(nèi)外,當年來太陽島觀光的游客驟增。</p> <h3> 下圖:當游人乘舟登島后,都要問:“太陽島在哪里?”于是太陽島風景區(qū)建設指揮部決定立一塊石碑并刻上“太陽島”三個字以示游人,現(xiàn)矗立于太陽島公園正門口,石上“太陽島”三個字是由著名書法家趙樸初1984年為哈爾濱時報太陽島文學副刊題寫“太陽島”刊頭時所題的三個字。</h3> <h3> 下圖:太陽島抗日聯(lián)軍紀念園。</h3> <h3> 下圖:太陽島俄羅斯民族風情小鎮(zhèn)</h3> <h3> 下圖:哈爾濱松花江,對岸是主城區(qū)。</h3> <h3> 下圖:上世紀初,不少外國人在太陽島建造別墅,這是建成于20年代磚木結構俄羅斯風格、受到保護的一座歷史建筑。</h3> <h3> 下圖:哈爾濱中央大街,是哈爾濱很繁盛的一條商業(yè)步行街,北起江畔的防洪紀念塔廣場,南接新陽廣場,長1400米,建成于1900年,街道建筑包羅了文藝復興、巴洛克多等多種風格的建筑71陳,是哈爾濱的縮影,哈爾濱的獨特建筑文化和哈爾濱人的歐式生活,都在這里明顯題現(xiàn),被稱為“亞洲第一街”。</h3> <h3> 下圖:到“亞洲第一街”——哈爾濱中央大街走一走</h3> <h3> 下圖:我們下榻的哈爾濱松北區(qū)七天酒店</h3> <h3> 下圖:從中央大街回來的晚上,到哈爾濱松北區(qū)一家飯店喝點小酒。</h3> <p > </p><p > </p><p > </p><p ><br ></br></p><p > 第十站:參觀新中國電影搖籃——長春電影制片廠</p><p > 9日早從哈爾濱出發(fā)路行280公里上午11點到了吉林長春市,先看5A級景區(qū)凈月潭森林公園,接著參觀長春電影制片廠,后入住長影附近紅旗街尤尼時尚賓館,晚上四人乘出租去市中心人民廣場一路瀏覽長春夜景。</p><p > 重點簡介長春電影制片廠:長春電影制片廠(長影)是新中國第一家電影制片廠、新中國電影事業(yè)的搖籃,成立于1946年10日1日。長影先后拍攝故事片900多部,譯制各國影片1000多部,代表作有《五朵金花》、《上甘嶺》、《英雄兒女》、《劉三姐》、《白毛女》、《平原游擊隊》、《董存瑞》、《吉鴻昌》《開國大典》等。長影前身是1937年偽滿時期日本人建立的“滿洲里映畫株式會社”。1945年10月成立“東北電影公司”,1946年10月命名為“東北電影制片廠”,1955年2月更名為“長春電影制片廠”,2000年改制為“長影集團有限公司”。2005年初,長影以買斷工齡、解除勞動合同等方式精簡人員,同時大型旅游項目長影世紀城竣工并投入運營。</p><p > 1958年2月14日,毛澤東主席親臨長影視察;1964年7月10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視察長影;1991年1月1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視察長影。</p><p > 主要景點有偽“滿映”主樓,毛主席雕塑像,“工農(nóng)兵”廠標,搖籃宮,唐大明宮微縮景觀,電影創(chuàng)作流程和特技介紹,道具倉庫等。</p><p > 長影部分明星演員:張圓、達奇、龐學勤、李亞林、胡朋、浦克、郭振清、田方、于藍、陳強、張平、凌元、于洋、葛存壯、梁音、方化、安振江、劉世龍、王潤身、宋曉英、陳國軍、傅藝偉……</p> <h3> 下圖:長春電影制片廠大門</h3> <h3> 下圖:長春電影制片廠工農(nóng)兵形象的廠標,也是觀眾熟悉的長影攝制影片放映的片頭影像。</h3> <h3> 下圖:長影舊址、長影博物館大院毛主席雕塑像。</h3> <h3> 下圖:長影舊址博物館內(nèi)的電影放映設備。這東西不會忘的,在鐵道兵時期我曾有放映電影8年的經(jīng)歷,對中國電影、特別是對中國老的經(jīng)典電影情有獨鐘。</h3> <h3> 下圖:重溫老經(jīng)典電影《平原游擊隊》,游擊隊長李向陽,郭振清飾演。</h3> <h3> 下圖:長春5A級景區(qū)凈月潭森林公園</h3> <p> </p><p> </p><p> </p><p><br></p><p> 第十一站:登頂長白山最高峰——長白山天池</p><p> 10日早從長春出發(fā),“越野”奔走400多公里上午11點到吉林長白山景區(qū)(5A級)西區(qū)游客服務中心,12點乘兩段(59公里)景區(qū)交通車到長白山西坡半山腰的上山臺階下車后,再爬1442個木制臺階抵達目的地——長白山天池觀景平臺。觀罷天池返下臺階坐交通大巴到錦江峽谷,平地走1800米林間小道穿行原始森林。此景點感覺峽谷看點一般但林間樹木參天茂密非常壯觀。爾后坐交通車天黑前返至游客中心住在逸靜客棧。</p><p> 長白山是我國十大名山之一并與五岳齊名的關東第一山,為國家首批5A級風景區(qū),因其主峰白云峰多白色浮石與積雪而得名,是一座休眠火山。長白山天池位于長白山主峰火山口錐體的頂部,為1702年火山噴發(fā)后火口積水而成,呈橢圓形,南北長4.85公里,東西寬3.35公里;平均水深204米,最深373米,是中國最深的湖泊。上世紀60年代,中國出于朝鮮提出的中朝友誼和意識形態(tài)的作用,劃割一半給朝鮮,目前天池便成為中國和朝鮮的界湖。</p> <h3> 下圖:老董快登頂了,老陳加油!</h3> <h3> 下圖:在長白山頂峰上合影留念</h3> <h3> 下圖:這是中國和朝鮮的37號界碑</h3> <h3> 下圖:美麗的長白山天池,水清清的,藍藍的。</h3> <h3> 下圖:1442個臺階登不上去的可以坐人抬的滑桿,滑桿上標的價格:140斤以下單上400元單下300元,141~170斤的單上500元單下350元,171~200斤的價格面議,200斤以上請自行上山請原諒。</h3> <h3> 下圖:錦江峽谷中奇石怪石很多,但因草木遮擋觀望效果不好,所以印象一般。</h3> <h3> 下圖:倒是峽谷邊沿平坡上參天的松林和花草很耐看,是有點喧賓奪主的意味!這片松林,是我們本次出游看到的最像樣的原始森林了!</h3> <h3> 下圖:峽谷上的森林,左邊的是油松,右邊的是白樺,都是參天的高??!</h3> <p> </p><p> </p><p> </p><p><br></p><p> 第十二站:跨上鴨綠江大橋</p><p> 11日早離開吉林省長白山景區(qū),車駛500來公司里上午12點到遼寧省的丹東市鴨綠江大橋,瞻完景區(qū)后住進距鴨綠江不遠的迎賓酒店。</p><p> 抗美援朝戰(zhàn)爭時期,鴨綠江大橋是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地方。</p><p> 1950年6月25日,朝鮮爆發(fā)內(nèi)戰(zhàn),美國即派兵入侵朝鮮并將戰(zhàn)火燒到鴨綠江邊,我國安全受到嚴重威脅。黨中央毛主席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 ”的英明決策,鴨綠江大橋(鴨綠江第一座1909年日本建)則成了抗美援朝支援前線的交通大動脈。1950年11月8日和14日美空軍先后派飛機對大橋狂轟濫炸,大橋被攔腰炸斷,朝方3座橋墩被炸塌。至此大橋癱瘓成了斷橋,成為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歷史見證,現(xiàn)為國家級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游客可以登橋憑吊游覽。</p><p> 據(jù)有關資源:鴨綠江橋梁共有5座,除第一座鴨綠江大橋北側不足百米有第二座大橋(1937年日本建現(xiàn)仍在使用通往朝鮮新義州)外,另外還有3座(不出名還需考證),這5座橋梁構成了抗美援朝“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p><p><br></p> <h3> 下圖:鴨綠江第二座大橋,叫中朝友誼橋,在用,從這座大橋可乘火到達朝鮮。</h3> <p><br></p><p> </p><p> 第十三站:“暢游”世界奇觀本溪水洞</p><p> 12日早從丹東市出發(fā),行車200公里于9點多到本溪境的5A級景區(qū)本溪水洞。進水洞先過旱洞接著乘小舟漂游3公里被譽為“天下奇觀、北國一流、世界罕見”地下暗河,看溶洞奇景,出洞后訪地質(zhì)博物館,觀人妖表演。</p> <h3> 下圖:洞口處合影</h3> <h3> 下圖:水洞中第一段是旱洞</h3> <h3> 下圖:坐游舟從水洞的地下暗河出洞,不愧為“世界罕見”!</h3> <h3> 下圖:旱洞中漂亮的景觀,真是“亞洲一流”、“天下奇觀”!</h3> <h3> 下方視頻:本溪水洞地下暗河坐舟游</h3> <h3> </h3> <h3> 下圖:在此能遇到泰國的“人妖”表演純屬意外,但表演不讓拍照。</h3> <h3> 下圖:“人妖”表演室內(nèi),表演未能拍照有點缺憾。</h3> <h3> 下方視頻:“人妖”表演禁止拍照,勉強偷拍了一小段,效果不好但很寶貴。</h3> <p><br></p><p> </p><p> 第十四站:回望中國歷史 瞻仰沈陽故宮</p><p> 從本溪水洞景區(qū)出來行車98公里,下午3點便到了遼寧省會沈陽?!霸揭啊敝边_沈陽故宮停車廠,車子停穩(wěn)即入住故宮隔壁的星期天酒店,接著用了大約一個半小時瞻仰故宮。張學良大帥府緊靠故宮,因為時間關系我們僅到帥府大門口拍照沒進府參觀。</p><p> 沈陽故宮是中國僅存的兩大宮殿群之一,始建于1625年,占地6萬多平方米,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間至今保存完好,是一處包含著豐富歷史文化內(nèi)涵的古代遺址。1961年國務院將其確定為國家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在中國蘇州第二屆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會議批準作為明清皇宮文化遺產(chǎn)擴展項目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p> <h3> 下圖:沈陽故宮的正大光明殿</h3> <h3> 下圖:大帥府張學良將軍雕塑像</h3> <h3> 下圖:沈陽是東北三省最大的城市,街道寬而且很干凈。這是市中心的步行商業(yè)街。</h3> <p> </p><p> </p><p> </p><p><br></p><p> 第十五站:舊地重游山海關、北戴河</p><p> 13日早6點多從沈陽出發(fā),上午11點多到達河北山海關景區(qū),看完中午1點多。爾后再走45公里下午2點到秦皇島市北戴河,在海邊金龍酒店住下后,下午看北戴河海濱,在海邊走“浪淘沙”,觀“老虎石”。</p><p> 北戴河是中國著名的療養(yǎng)避暑勝地。北戴河海濱避暑區(qū)西起戴河口,東至鷹角亭,東西長約20華里,南北寬3公里。清光緒年間,有些在北京的外國人發(fā)現(xiàn)了這處避暑地,要求在這里建造別墅。1898年清政府正式將北戴河海濱開辟為“各國人士避暑地”,至1938年這里已有別墅700多棟,并建有飯店、酒吧、跳舞廳等娛樂設施,成了一個帶有殖民地色彩的避暑佳地。解放后又建了不少休養(yǎng)所、療養(yǎng)院(200多家)、飯店、賓館,成了規(guī)模較大、設施比較齊全的海濱避暑勝地。主要景點有聯(lián)峰山公園,鴿子窩,碧螺塔公園,怪樓奇園,老虎石海上公園,北戴河影視城。</p><p> 1995年夏天因參加鐵道部培訓班第一次來到這里,吃住學習都在靠海邊的鐵道部職工療養(yǎng)院。在這期間,培訓班領導曾組織到北戴河、秦皇島、山海關一帶的主要景點游玩。但那時還不怎么興旅游,觀景的興趣和看點都無法和現(xiàn)在相比。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推進,旅游事業(yè)和行業(yè)的面貌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景區(qū)設施硬件的強化和景觀看點的提高,引領人們以致邁進到現(xiàn)在的旅游熱潮。因此從這個意義看,我雖然是舊地重游,但對三海關、秦皇島、北戴河的認知不能不說是又一次新的升華。因此,同三位旅伴舊地重游,不虛此行!</p> <h3> 下圖:毛主席于1954年到北戴河避暑時曾在鷹角亭揮毫寫下膾炙人口的詞章《浪淘沙.北戴河》(圖中石刻) </h3> <h3>浪淘沙·北戴河 </h3><h3>毛澤東</h3><h3>大雨落幽燕,</h3><h3>白浪滔天,</h3><h3>秦皇島外打魚船。</h3><h3>一片汪洋都不見,</h3><h3>知向誰邊?</h3><h3>往事越千年,</h3><h3>魏武揮鞭,</h3><h3>東臨碣石有遺篇。</h3><h3>蕭瑟秋風今又是,</h3><h3>換了人間。</h3><h3>譯文</h3><h3>大雨落在了幽燕, 滔滔波浪連天, 秦皇島之外的打魚船, 在起伏的汪洋里都已經(jīng)看不見, 也不知漂去了哪邊?</h3><h3>往事已有千年, 那時魏武帝曹操躍馬揮鞭, 東巡至碣石吟詠過詩篇。 秋風瑟瑟到了今日, 人間卻換了新顏。</h3> <p><br></p><p> 內(nèi)蒙東北游的整體印象:所經(jīng)內(nèi)蒙古中東部,毗鄰山西、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屬高原地貌,東西線長為全國第一,風景秀麗,地闊人稀。車行一路,大小草原映入眼簾綿綿不絕,加上牧區(qū)低頭吃草的馬群和片片牛羊,令人頓頓生出“大”、“美”之感嘆。東北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所經(jīng)之處大多地勢平坦,除吉林長白山和遼寧本溪部分有山地和丘陵外,基本都是大平原;氣候,漠河北極村當時氣溫5攝氏度左右,從漠河到哈爾濱、長春、沈陽,氣溫依次增高變暖,出東北三省到三海關,氣溫更是增高至28攝氏度以上,與黑龍江漠河北極村上下相差15到20攝氏度。東三省整體植被綠化很好,從黑龍江漠河到遼寧南部一路綠色或秋天的澄黃色,以豐收在望的水稻、玉米為主的大面積農(nóng)田,和以油松白樺為主、目不暇接的片片森林,給人以眼界大開、心曠神怡之感,江山之巍、北國多嬌之嘆。東北三省省會哈爾濱、長春、沈陽,哈爾濱洋氣現(xiàn)代,長春傳統(tǒng)樸素,沈陽大氣有檔次,三個城市與全國其它省會城市相比,以我的評價都是一流的棒!</p><p> 總體看點和收獲:內(nèi)蒙古的茫茫大草原和成群的牛羊,東北三省廣闊的天野和綠色的植被,漂亮的邊城和沿線淳樸的風土人情。</p><p> 贊美語:內(nèi)蒙很美!東北很美!中國很美!</p><p> 9月14日早,一路“辛苦”的“越野”即將跑完它最后一程。6時許,從北戴河金龍酒店出發(fā)直奔大本營,至下午4時返達太原,結束我們四人最長的這次旅行。先后經(jīng)山西、河北、內(nèi)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天津,再返河北、山西,往返7100公里,歷時整整15天。</p><p> 有詩為證:</p><p> 四人退休聚五友,</p><p> 玩罷撲克再旅游;</p><p> 開闊眼界長見識,</p><p> 愉悅心情志不休。</p><p><br></p><p> 董陳牟宋四人活動小組</p><p> 2018年10月5日于太原</p> <h3> </h3> <h3> </h3>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