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驢友隊里有許多菜鳥,也有些所謂的強驢。我是說都沒出過遠門,就象跟屁蟲一樣,一直在周邊的老村落、小山崗閑逛,沒出過縣、省的,在某種意義上說,都不能稱之當‘驢’的人。就象攝影、書法、作協(xié)等的行業(yè)協(xié)會,有省級、國家級的級別區(qū)分一樣的道理。</h3><h3>兩三年內(nèi)幾乎爬遍本地山頭的我,這次想突破一下,出省江西靈山,去爭取跨省的省級驢行。</h3><h3>其實,報名的這些人里有好幾個如我一樣的嫩驢,心里老早憋悶著了~~此行的目的就是,定了個小目標,然后,沖出縣域直接出省,就可以升級為省級驢友了!<br></h3><h3>――行者無疆。</h3><h3><br></h3> <h3>‘行者無疆’
一直以來,對這四個字懷有一種敬畏之心。也可在一些書者墨友家中偶見掛幅,甚至,有次欣然看到朋友此款的一方印章,名家鐫刻,愛不釋手的喜歡,商議一字千金轉手,遺憾不得。</h3><h3>因為對此詞組的喜愛,常常欣賞之余,品論人生。
何謂‘行者’,顧名思義,應該是行走在人生道路上的蕓蕓眾生,不管是研究學問的.愛好追求藝術的還是做生意的,以及我們這些結陣行游的驢友。
四字連句,意義非凡。她是一種人生旅途中對更高精神追求的向往。
而且我想,此詞組更適用于旅行者。譬如老兄,剛開始就近行走,河邊散步,溜達湖岸,只是一個初淺的健身概念。后來,走走野了,不滿足于平地廊道,漸漸地喜歡大山深壑的刺激感,那種居高臨下,一覽眾山小的豪爽,還有爬山過程中征服巖谷奇峰,大汗淋漓.盡致通暢的舒敞感!再然后的今天,第一次從小縣城跨省的升遷之旅。
學不盡,行不止,行者無疆。積極的向往自己內(nèi)心愉快的境界之行!
所以在剛出發(fā)時的大巴上發(fā)了個紅包,曰:行者無疆,驢嗨天下。<br></h3> <h3>裝逼成深沉樣的群主‘煙佬大’。</h3><h3>剛認識不久,但早有耳聞,因不是他群里的子民,所以交往不多??墒?,‘半支煙’自居的他,從我一兩天內(nèi)的觀察接觸,竟然沒見過他抽煙。</h3><h3>那么,既然封號如此自居的稱謂,我想,他曾經(jīng)一定是根老煙槍。</h3> <h3>起步出發(fā)</h3> <h3>快樂的莊稼漢,帶了個音箱,開始了他的快樂之旅。</h3><h3>可以開心的猜想,他一定有別樣的節(jié)目安排……</h3> <h3>通行途中服務區(qū)撒了拋尿,以緩緊張之心。當然,老祖宗也曾說過,撒過尿的地方第二次來一般不會再迷路。</h3> <h3>目的地的農(nóng)家樂,江西老俵的飯菜還好,這不津津有味的吃上了,像極了‘小豬上槽’。一擁而上,各管各滴。</h3> <h3>光盤行動,只差把盤子也啃了!</h3> <h3>開心的篝火晚會……</h3> <h3>明月秋風山院。誰在狂妄高歌。
燃起一堆篝火,盡情舞動身姿。
知否。知否。興來猶覺年少。
……山楂樹填《如夢令~靈山秋興》<br></h3> <h3>宋朝詩人楊萬里的詩意: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h3> <h3>進入景區(qū),逃過門票。</h3> <h3>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了塵俗,自然丘壑內(nèi)營。看靈山的山石,石是石,松是松,干干凈凈,清清爽爽。分開欣賞都可以獨立為景,然而融合在一起的水墨畫 卻讓人窒息的留戀忘返。<br></h3> <h3>常言道:女人能頂半邊天。哇了塞!能托起巨石炫耀的嘻哈女人一定不簡單。</h3> <h3>清清淡淡 從從容容
做一個行云流水的驢友
山水永相隨
清風共飄逸<br></h3> <h3>夫妻檔的默契</h3> <h3>兄弟間的嗨P</h3> <h3>靈山的像形石很多,目不暇接,任你憑空想象。</h3><h3>此石像極了一開口微張的巨鯨,人站上面,是不是有點巨鯨吸食吐水的節(jié)奏。</h3> <h3>可愛的小美女,跟俺兒子一個級別。行至小半程,頭頂就在突出的崖角磕了個血絲大包。服了年輕人的無所畏懼,堅持到底的開樂。</h3><h3>當時大叔們就見議買張彩票,沒買的話,趕緊的,中頭彩了,記得來群里發(fā)紅包!</h3> <h3>上山?jīng)]有紅綠燈,只因我們心血來潮,說走就走的旅行,所以興奮的爭先恐后橫沖直撞,懸崖、陡坡、亂石路,反正,正經(jīng)的路不走,有時專挑難的上,非把腳筋拉直,手指扣酸不過癮。<br></h3> <h3>最強大腦,賜我智慧。噢~嘛呢嘛呢哄!</h3> <h3>此段路是整個行程的較險處,驚險刺激,手腳并用,幫拉扶扯。――莫道不畏難,小心謹慎,過后長舒氣。<br></h3> <h3>印象里一直感覺此人的幽默滑稽,見不得他的正經(jīng),裝!太裝了??!</h3> <h3>不淋漓盡致不痛快<br></h3> <h3>輪番上演的視覺盛宴,就是上天賜予人間的別致禮物,奔走此處,讓我們感覺著意外之喜。<br></h3> <h3>看著遠處威武靈秀的山和蒼勁青松,和煦的秋風吹過,就像夢一樣溫柔卻不真實的幻想……<br></h3> <h3>九華五老虛攬勝,不及靈山秀色多
~~明朝宰相夏言<br></h3> <h3>從早上六點到中午十一點,背了六瓶水,以供中午面食。一封功能飲料,及水果零食,三四十斤的裝備,累的夠嗆。</h3><h3>中間喝了一罐紅牛,路上碰到的兄弟,開玩笑說如果一個人獨享的話,支起的小帳篷明天都收不了!呵呵!現(xiàn)在計本貢獻掉,終于可以輕裝上路了。</h3> <h3>中飯,燒湯煮面,各自忙開休整,開吃零食水果。<span style="line-height: 1.8;">慢等沸水揚湯……</span></h3> <h3> 若論吃 美國人吃營養(yǎng) 法國人吃情調(diào) 日本人吃色彩 中國人呢 吃味道 論味道 有前五味和后五味 前五味~酸咸苦辣甜 后五味 ~霉麻臭糟鮮
這前五味說出來 外國人懂 后五味外國人未必懂 當然 湯還沒開鍋前 自然可以想象的研究一下 但等開鍋了 俺尋思著顧不得害臊 去搶一碗 ~~因為…雖然不餓···可是凝視它太久了<br></h3> <h3>爭先恐后的吃過午餐,飽飽的仰躺在山崖上,看著遠方山色,曬著秋日午后的陽光,懶洋洋的舒坦。經(jīng)過上午一陣激烈的攀爬,此刻的小憩,不能不說是一種疲憊后的享受。</h3> <h3>狹窄的壁刃通道,苗條淑女都要小心的通過,更何況橢圓女士呢,提臀.收腹.吸胸,哈哈,這位老兄太‘籠嬸’人了??上Т丝淌┱共婚_手腳,過后,額見議,‘娘唏屁個’,趁他不注意屁股上躥他兩腳,報仇雪恨!</h3> <h3>腳雖累 心乃歡 </h3><h3>席地而坐 愜意滋生</h3> <h3>靈山的靈魂石!</h3> <h3>巍巍石柱立天地,遮眼偷看紅羞處。</h3><h3>此物還真擬人,極似神物,女人看了心跳,男人看了雄起。一看景物稱謂,大家心知肚明。</h3><h3>任中年婦女竊竊私語遮嘴歡笑,</h3><h3>把多少男士赳赳自嘆吶喊神風。<br></h3> <h3>這是它平淡的背面,只因靈山有太多此類的巨石崖柱,若在別處,也一定風光無限。</h3><h3>所以說:橫看成嶺則成峰,</h3><h3> 遠近高低各不同。</h3> <h3>史鐵生說:“靈魂曾經(jīng)不在這里,靈魂也不止于這里,我們是途經(jīng)這里。”靈山的美,讓第一次來此的他感慨而意外,這樣的心靈之旅,一定豐富且沉淀在各自的人生旅歷中。<br></h3> <h3>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山水有佳處,此靈山也。<br></h3> <h3>歸去,背著行囊行動天下的無窮樂趣!<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