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8年10月18日,凌晨4點半,蒼山3200。車外溫度4℃,機(jī)油溫度110℃,此時小蘇,毛毛我們?nèi)丝赡芤埠瓦@臺發(fā)動機(jī)一樣狂熱。<br> 冷,靜,漆黑。作簡短整理,就趕緊背包上路:一方面不確定日出之前能否到達(dá)山頂,另一方面只有走動起來身體才會暖和。<br>5點鐘,杉飔亭(諧音:三思亭)。這段路今年已走過三回,每次都汗?jié)耵W角,今晨竟沒有出汗?;赝较拢藭r的大理古城燈火闌珊,秋夢縹緲。</h3> <h3> 毛毛前方帶路,小蘇斷后,三人輕言細(xì)語行進(jìn)在夜色中,一路上小蘇隨時提醒小心路滑。<br> 忽然毛毛說前面這棵樹形像迎客松,走上去用燈一照,樹旁有石碑,果真是!看時間正好6點鐘。</h3> <h3> 東方破曉,冷風(fēng)肆虐,遠(yuǎn)遠(yuǎn)聽見電視臺鐵塔在夜空中呼呼作響。<br> </h3> <h3> 6點半,踏上電視臺的石磚,太陽還沒有升起,三人終于心安,輕松一下。</h3> <h3> 片刻功夫,避著風(fēng)也非常冷,霧卻越來越大,在小岑峰(電視臺)看日出希望渺茫。當(dāng)即決定繼續(xù)向南而行。</h3> <h3> 嘴里咸咸的,回頭問小蘇是否淌鼻血了?他說沒有,原來清鼻涕流進(jìn)嘴了。</h3> <h3> 正前方是馬龍峰,右邊云海之下是核桃之鄉(xiāng)漾濞縣城。</h3> <h3> 石頭上滿是白霜,濕滑,風(fēng)大,小蘇隨時提醒:“慢點,小心!”</h3> <h3> 7點一刻,剛過中和峰,前方的毛毛大叫“快過來,太陽出來了!”</h3> <h3> 毛毛這兩張日出照拍得非常漂亮!</h3> <h3> 小蘇給我倆拍的背影也相當(dāng)出色!</h3> <h3> 向大風(fēng)埡口出發(fā)。</h3> <h3><br> “東方欲曉,<br> 莫道君行早。<br> 踏遍青山人未老,<br> 風(fēng)景這邊獨(dú)好。<br> …………”<br> 不由自主想起毛主席這首《清平樂.會昌》中的詞句來。</h3> <h3> 大風(fēng)埡口,名副其實。這些堅韌的草草披著厚重的白霜,在寒風(fēng)中靜等季節(jié)的輪回,待來年夏天,這里又將生機(jī)盎然!</h3> <h3> 這是今年夏天的大風(fēng)埡口,瓜哥領(lǐng)隊馬龍歸來。</h3> <h3> 朝陽沐浴著山巒,欣欣向榮,氣象萬千。</h3> <h3> 8點,入棧道。<br> 介紹下我的隊友:毛毛,中長跑大伽,登山大神。今天手套忘帶了,還背個水袋上山,可能是內(nèi)心十分狂熱,打算用冰水來降降溫吧。</h3> <h3> 小蘇,“戶外金牌領(lǐng)隊!”(@瓜瓜 語),騎車,爬山都是大伽級別。下圖是某年某月某天心血來潮把第二女友扛上了蒼山頂。</h3> <h3> 我,想著今天秋高氣爽、驕陽似火,輕裝上陣?,F(xiàn)在,徹底后悔了。以此提醒驢友,春秋季節(jié)登山,無論山下氣候怎么溫暖、炎熱,一定要帶上保暖衣物!</h3> <h3> 出棧道,霜更白,尋個背風(fēng)處休整一會。</h3> <h3> 昨天中午,小蘇弱弱的一句“明天山頂看日出有沒有興趣”,便把我輕松催眠上山。今早2點起來作好從山腳徒步3200的準(zhǔn)備,結(jié)果非常幸運(yùn),門桿順利通過!每次在上山途中,隨時會有小灰兔在車燈前蹦跳著,象是在熱情地迎接我們。</h3> <h3> 今天是艷陽高照的好天氣,但在3900米的山上卻是另外一個天地:大霧籠罩,寒風(fēng)刺骨,滿目霜凌。為安全起見,小蘇讓我們等待片刻。半個多小時過去,大霧卻沒有散去的跡象。<br> 冷,讓人坐立不安。<br> 霧大,上玉局峰看馬龍就放棄了。<br>馬龍峰今天毛毛首登,我第二次來,小蘇第三次。路線不算復(fù)雜,等不得霧散,我們決定先爬上山脊再作定奪。</h3> <h3> 人們常說爬山是為了鍛煉身體,但健身不一定要到山上來哦。我們登山就只是來欣賞大自然的美景。</h3> <h3> 大自然的生花妙手,讓人甚是驚喜!</h3> <h3> 上到山脊,云蒸霞蔚,豁然開朗!寒風(fēng)依舊凜冽,且借此處避避風(fēng),讓時有時無的陽光暖和下身體。</h3> <h3> 馬龍峰近在咫尺,若隱若現(xiàn),神奇的“龍脊”象是在云霧中飛舞。</h3> <h3> 漂亮的云朵之下,這座依江而建的漾濞縣城里,也有著一伙熱愛登山的驢友。</h3> <h3> 今天的玉局峰也難現(xiàn)全貌。</h3> <h3> 10點半,往馬龍峰。</h3> <h3> 我們此行只有三個人,但小蘇隨時關(guān)注毛毛和我的安全。“金牌領(lǐng)隊”閃光的是強(qiáng)大的耐心和責(zé)任心!</h3> <h3> 無限風(fēng)光在險峰。</h3> <h3> 在大風(fēng)里,一分鐘都覺得漫長,沒有耐心等到玉局峰頂露臉,但小蘇卻說最喜歡這張片片。</h3> <h3> 11點半,毛毛率先登頂。</h3> <h3> 小蘇說風(fēng)太大,給我們20分鐘拍照,抓緊時間。</h3> <h3> @血公子:“哦喲,在山上還換哈小紅衣呢!”</h3> <h3>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lt;/h3> <h3> 正午的陽光普照著山川河流,身旁的云霧遨游于天際,風(fēng)兒在耳畔颯颯作響,似是時光飛逝的足音……置身此景,總會被大自然深深地震撼著心靈!</h3> <h3> 即使小心翼翼,每次的攀爬總會給這些頑強(qiáng)的精靈們帶來傷害。</h3> <h3> 返程之路,賞心悅目。</h3> <h3> 山頂?shù)臍夂蚩偸撬蚕⑷f變。即使每天的鍛煉枯燥、孤獨(dú),但持之以恒,你就能以強(qiáng)壯的體能來應(yīng)對各種惡劣的環(huán)境。</h3> <h3> 原打算從玉局峰走山脊到大風(fēng)埡口,因風(fēng)大霧濃,小蘇建議從大黑頂小環(huán)線下山。<br></h3> <h3><br> 回到棧道,頓覺象從寒冬穿越到了夏天!稍作休息,2點鐘起程奔大黑頂。</h3> <h3> 大黑頂?shù)脑忌帧?lt;/h3> <h3> 一路上兩位大神放慢腳步等著我,3點20分回到煙雨亭。這段路若按他倆的正常速度定會在1小時內(nèi)走完。</h3> <h3> 在杉飔亭遇徒步上山的一對重慶小情侶,在手機(jī)里下個軌跡,早上10點從山腳爬,這個時間才到亭子。在小蘇勸說下,欣然接受和我們乘車下山。<br> 4點鐘,回到3200。</h3> <h3>2016年的杉飔亭,@瓜瓜 供圖。</h3> <h3> 從10月20日開始,驢友開始紛至沓來馬龍峰賞美景。21日,德哥戶外在瓜哥組織下28人大部隊前來攀爬……<br></h3> <h3> “如果你能看透每一個人的心,就會知道沒有人是普通的,每一個人都值得大家站起來為他(她)鼓掌一次!”這是電影《奇跡男孩》的小主人公的一句臺詞。<br> 同樣,每一座被稱之為峰的山巒,或高或矮,或風(fēng)景如畫、或平淡無奇,它們都是大自然,都值得每一個攀爬者去尊重和敬畏。<br><br> 感謝小蘇、毛毛的陪伴和圖片。<br> 感謝瓜哥及其他驢友對此行的關(guān)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