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10月23日下午,著名兒童閱讀推廣人周其星老師,到訪丹堤實驗學校參與語文科組的教研活動。</h3> <h3> 周其星老師,是深圳實驗學校小學部語文老師。酷愛讀書,癡迷寫作,敬畏文字,熱衷跨界。</h3><h3> 他曾被《中國教育報》評為“2012年度推動讀書十大人物”,獲21世紀教育研究院2016年度“全人教育獎”提名獎,參與發(fā)起兩個在全國頗有影響力的公益組織——“三葉草故事家族”“百班千人讀寫計劃”。</h3><h3> 周其星老師的代表作有《彩色的閱讀教室》《彩色的寫作教室》等。</h3> <h3> 本次丹堤實驗學校語文科組的教研活動,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何文兵老師公開課《詩歌中的“矛盾”之美》;二、周其星老師講座《創(chuàng)意寫作教學》。</h3> <h3> 首先開始的是何文兵老師的作文課,《詩歌中的矛盾之美》。</h3><h3> 何文兵老師利用學習的群文閱讀方式,先帶領學生對一組詩歌進行學習,發(fā)現(xiàn)詩歌中的矛盾。進一步挖掘矛盾背后更深的意義,從而讓學生體會到矛盾在詩歌中的重要作用。</h3> <h3> 利用顧城的《一代人》,簡單的兩句詩歌,為學生“搭梯子”,學習模仿創(chuàng)作,也可以發(fā)揮想象,自由突破框架。</h3> <h3> 周其星老師的《創(chuàng)意寫作教學》講座,為我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寫作教學思路。</h3> <h3> 周老師十分具有批判性地指出,教材作文存在嚴重的不足。其中的選題,大多遠離學生生活實際,過于宏大抽象,又缺乏具體的指導,容易流于假大空。他直言,若“文字不自由,則書寫無意義”。</h3> <h3> 周老師結合著自己的親身實踐,舉了自己在深圳實驗小學創(chuàng)立“好玩的寫作社”,帶領孩子們一起寫作的例子。</h3><h3> 在“好玩的寫作社團”里,寫作不再是一種任務,一種負擔。唯一的目的就是激發(fā)孩子寫作的欲望,寫得再差,在這里也能受到表揚。</h3> <h3> 當然,還有千奇百怪的寫作題目,吸引著孩子們去提筆寫作。比如用轉換人稱的方式介紹自己;比如隨機抽取一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連成句子,展開成作文;比如記明天日記……</h3><h3> 無窮無盡的作文點子,難怪讓孩子們如此癡迷寫作,也讓人驚嘆周老師的大腦是怎么想到的?</h3> <h3> 教研活動結束的時候,臺下的老師和家長們,都大有所獲,很多老師紛紛上前與周老師交流寫作教學經驗。</h3> <h3> 通過本次教研活動,丹堤實驗學校語文科組的老師們在寫作教學上,打開了一個全新的思路。</h3><div> 作文教學就像周其星老師《彩色的寫作教室》一樣,一定要是五彩斑斕的。一個好的寫作教學,要讓學生真正地愛上寫作,寫出自由的文字。正如那句話所說:</div><div> “文字不自由,則書寫無意義!”</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