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對于年輕人來說,楊林老街是遙遠往事,這組照片拍攝時,他們還沒有出生。</p> <p class="ql-block">老舊的門板、高高的櫃臺,訴說著當年老街繁華。墻壁上毛主席語錄依稀可辨 :"政治工作是一切經(jīng)濟工作的生命線。"</p> <p class="ql-block">門前的風(fēng)車、廢棄的石磨,還有歷經(jīng)歲月洗禮的柱礎(chǔ),吟誦著行將遠逝的悠悠歲月。</p> <h3>門頂貼著大紅 "囍"字,讓人浮想聯(lián)翩 ; 門前嬉戲的孩童,早已娶妻生子,他們還記得童真年代的趣事嗎?</h3> <p class="ql-block">年事已高的老人,背著少不更事的孩童。丁丁說,"我的童年是在楊林老街度過。背著孩子的老人,我喊她大妺同年娘,她和我娘同年"。</p> <p class="ql-block">背著孩子的老人徜徉街頭,慈祥面容令人動容。建輝石材的"懶人一枚"寫道,"我就是老人背著的孩子,那個是我奶奶"。她說,爺爺奶奶都走了,我只有模糊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滿是滄桑的門板上寫滿文字,那是村人的生存記憶?!笆謷吩谘澊铮硨︾R頭的是傻子叔婆”,丁丁說,"圖中的人物我個個熟識,照片收藏了我記憶斑駁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每天一大早,人們會去小河邊挑水洗衣。"法國匯香坊菲菲"說,昨晚還夢見老街,今天就看見了照片,挑水的是我奶奶,老屋是我生長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挑豬糞的傻哥黑皮,步履蹣跚地走過鵝卵石鋪就的老街。辛勞的人,可曾安好?</p> <p class="ql-block">“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唯有照片留下楊林人老街記憶。</p> <p class="ql-block">夏勛南,1967年開始攝影,1985年加入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曾任《中國攝影報》編輯、攝影系主任、影視傳媒學(xué)院副院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