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在西部峽灣的旅途中,我就感覺這個峽灣跟挪威的峽灣挺不一樣,而比較像大洋路:中心處有一座高山,然后逐步的往大海延伸。jun哥告訴我說到了東部峽灣看看你就知道了。于是游歷完北部的地熱與鯨魚,我們踏上了東部峽灣的道路。</h1> <h1>看看地圖就知道了,東部峽灣就像一根根伸出的手指。由于一號公路是冰島的主要公路,東部的各大工業(yè)小鎮(zhèn)都由一號公路連接,所以基本是沿著海岸線建的,所以我們每一次都要開到手指的盡頭又倒回來。東部的景點比較少,但卻是冰島的重要工業(yè)所在地,在這個海灣見到了一個奶粉廠、下一個拐彎后的海灣可能就是一個罐頭廠、或者還有羊肉廠等等,等待著我們自駕車來探尋。</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奔馳在峽灣</h1><h3><br></h3><h1>奔馳在一號公路上,左邊是海,右邊是山,到處都成山成景。</h1> <h1>一路的工業(yè)小鎮(zhèn)很有特色,運輸都靠航海,也有長履帶也有大煙囪,有大倉庫也有液態(tài)儲物罐,還有一些遠遠望去矮平平的小鎮(zhèn),也不知道主營業(yè)務是什么。但是教堂在這是不變的主題,而且教堂也依然是小鎮(zhèn)里最高最好的建筑。</h1> <h1>攝影者和他的作品。</h1> <h1>就像我們游歷大西北一樣,向導一直說最美的風景不在景點而在路上,其實冰島尤其是東部峽灣更是這樣。轉角遇到風景,可以說它是蝙蝠山、也可以把它想象成為神話人物的武器。讓思緒自由的放飛,讓心靈激情的碰撞,這不就是旅行的意義嗎?</h1> <h1>東部峽灣地形上跟挪威的峽灣很像,但感官上卻很不一樣:因為挪威的峽灣,大家穿行時一邊是海灣一邊是森林,當時我們一直放著披頭士的《挪威的森林》,有一種雖然荒涼卻郁郁蔥蔥的感覺。冰島的峽灣基本上沒有樹,不是怪石嶙峋就是苔原遍地,幸好我們是夏天來的,草地里還開了一些小花,有了勃勃的生機,不然蒼茫感更甚。</h1> <h1>由于我們來了,苔原有我,草地有我,峽谷有我。當我們不在的時候,冰島馬、冰島羊就是他們的主人。</h1> <h1>見到一路上覓食的馬群和時不時給它們喂食的冰島人或者游客,我們的心也癢癢了,強烈要求并幾次下車喂馬,到后來直接要求殺入馬場。</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探訪馬場</h1><h3><br></h3><h1>我們探訪的馬場規(guī)模很大,一進前臺就看到了大大小小無數(shù)的獎杯獎牌和獎章,前臺和陳列架都已經(jīng)擺放不下,屋頂?shù)囊蝗σ踩慷际仟務陋劚@都是他們馬場的馬在各類比賽中獲得的榮譽。</h1> <h1>很奇怪這家馬場只有女騎士接待我們,他們也給我們科普了一下冰島馬的知識。冰島馬 Icelandic horse是在9-10世紀維京人把一種矮種馬帶到冰島,發(fā)展至今,因為只出口而不允許引進已經(jīng)出口的馬匹,所以至今保持著世界最純正的馬種的稱號。因為血統(tǒng)純正,是各類馬術比賽中的??停绕涫鞘⒀b舞步比賽。隨便一匹可愛的冰島馬,都能表演一下小舞步。</h1> <h1>對于我們這些不速之客,他們只是睜著自己大大的眼睛,默默的注視著,但要注意不要讓風吹亂他的發(fā)型。</h1> <h1>作為膽小屆的代表,我們騎的都是老馬。跟馬簡單溝通了一下感情之后,它們就溫順的向我們靠過來,所以騎冰島馬實在是男女老少皆宜呀。</h1> <h1>出馬廄和室內(nèi)訓練場咯!我們隊伍里有兩匹小馬,開始歡樂的奔起來,立馬就被一前一后的兩位女騎士給制住了。于是我們的馬隊就在整個馬場的范圍中散步,跟馬場中奔騰的小馬們打招呼。</h1> <h1>我們騎的老馬非常的穩(wěn)當,而且由英國、歐洲一脈相承的馬鞍,也非常的舒服。我騎過內(nèi)蒙的馬和云南的馬,馬鞍坐得人非常難受,這一點真的可以引進學習。</h1> <h1>馬場里其他的小家伙看著我們來了也很興奮,一直在我們的旁邊追趕跑跳,有一匹小馬還一直沖過來又倒回去、沖過來又倒回去圍著我們馬隊轉圈圈,十分可愛。</h1> <h1>這個馬場現(xiàn)在有180多匹馬,給人的觀感非常的好,如果有朋友來冰島旅游,強烈推薦在此進行冰島馬的騎馬感受。</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海鸚鵡</h1><h3><br></h3><h1>其實這個鳥的學名叫海鸚,海鸚鵡是昵稱。這是我見過最呆萌的小鳥了,他們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北冰洋的海上,但是每年夏季的時候會從北冰洋飛到附近的陸地度過夏天,所以英國北部、加拿大北部以及冰島都會見到他的身影,他還是冰島的國鳥。海鸚的模樣非常的可愛,大大的頭、長長的紅色的喙、胖胖的身體和一對紅紅的大腳掌,貌似就是《快樂的大腳》動畫片中那只假企鵝。它飛翔的樣子特別有趣,別的鳥如海鷗海燕都能展翅高飛或者滑翔,海鸚卻只能呼扇著一對翅膀拼命的飛才能撐起他胖胖的身體不下墜,所以在茫茫大海中辨認它也非常的容易??。</h1> <h1>要拍到海鸚鵡其實很不容易,它們通常都群居在懸崖峭壁的底下,非常的警覺,一旦有動靜就會飛跑。jun哥拖著長槍短炮追了幾天才追到這幾張生動的照片,明信片和海報中滿嘴叼了一打小魚的情景真的太難遇到和拍到了,真是辛苦了!</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極地苔原</h1><h3><br></h3><h1>苔原地貌一般是指極圈附近高寒帶,由苔蘚和地衣類形成的植被帶。因為冰島火山密布,時而火山噴發(fā)熔巖遍地,時而冰川融化切割大地,在冰與火之間能生存下來的植物就是苔蘚。他們遠看像一個一個的蘑菇包,近看是由一個個非常細小的植物形成的,摸上去軟軟綿綿的充滿著彈性,像在冰冷的石地板上鋪了一層厚厚的綠地毯。冰島國土有23%是苔原,因此造成了他的畜牧業(yè)非常發(fā)達。</h1> <h1>小心翼翼的行進在苔原上,抬高腳,可不能踢壞了這些美麗的苔蘚。</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后記</h1><h3><br></h3><h1>冰島的游記終于告一段落。最后要說說我們這次行程所帶的攝影器材:因為來到世界上最后一片凈土,我們還是想海陸空全方位留下印記:gopro一臺、佳能5D搭配若干鏡頭、兩臺大疆無人機、還有n臺高像素專業(yè)拍照手機,在jun哥的帶領下我們果然美片無數(shù)。</h1> <h1>這次旅行感覺是到了世界的盡頭,看看地球的全貌。但是也看到了大氣污染導致冰川融化,地球環(huán)境加速惡化。這段視頻是我們用無人機拍的,南部瓦特納冰川加速溶解,冰川水流入大海,在干涸的荒原上形成一道道“河流”的景象,黑白的色調(diào)真的有些觸目驚心。</h1> <h1>送我們上了回國的飛機后,jun哥又獨自一人繼續(xù)向北飛往格陵蘭島,在格林蘭島西部的海灣邊拍到了一對洄游在格陵蘭海覓食的座頭鯨,上帝視角美輪美奐。</h1> <h1>還在格林蘭的伊盧利薩特冰灣,用無人機自動駕駛的模式,拍下了冰床碎冰緩緩流動、冰山崩裂的情形;也在冰灣中徘徊幾日,拍到了大如巴士的座頭鯨一家四口嬉戲的場景,讓我們已經(jīng)回國的心躁動不已,為格陵蘭島開始種草。</h1> <h1>每一次旅行,不管是人文或者自然景觀都會讓我感覺到莫大的震撼,此次冰島之行更是其中之最。我常常邊在旅行中邊想:這就是地球本來的樣子吧,有人類的地球是豐富多彩的,但是人類也加速了地球的變化,如果不好好保護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的話,不久的將來地球肯定會懲罰人類。帶著孩子來旅行,當然是為了讓他增長見識,但也更應該讓他明確自己身上的責任:保護環(huán)境,愛護地球,人人有責,從小做起。</h1><h1>最后感謝私加旅行為我們提供了全程服務,更感謝jun哥不辭辛勞的陪伴了我們這么多天,并全力滿足了小朋友們的全部愿望,也讓我“盜”了不少的美圖美片。私加旅行,下次再見!</h1><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冰島的南北西東——完</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