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解放軍十大戰(zhàn)斗英雄

三五九

<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lián)Q新天。向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戰(zhàn)斗英雄致敬!</span></h1> <h1><br></h1><h1><b><span class="ql-cursor">?</span>一、董存瑞舍身炸碉堡</b></h1><p><br></p><h1><br></h1><h1>1948年5月25日拂曉,解放河北隆化的戰(zhàn)斗正式打響。在東北野戰(zhàn)軍第十一縱隊的強大攻勢之下,國民黨軍各部或潰逃或被殲。戰(zhàn)至下午3時,圍繞隆化中學(xué)的戰(zhàn)斗成為整個戰(zhàn)局的關(guān)鍵。這里既是敵軍的一個軍營,也是他們賴以死守的核心堡壘。圍繞著隆化中學(xué)周圍是成群的碉堡、暗堡。</h1><p><br></p><p><br></p><h1>在火力組、突擊組、爆破組、支援組緊密的配合下,一個個炮樓和碉堡被炸掉,隆化中學(xué)東北角被打開了!就在沖鋒號即將吹響的時候,突然一陣機槍像暴雨般橫掃過來,把戰(zhàn)士們壓在一條土坡下面,抬不起頭來。原來,這是隆化中學(xué)東北角橫跨旱河的一座橋上噴出來的幾條火舌。敵人在橋上修筑的這個偽裝得十分巧妙的暗堡,不但攔住了董存瑞所在尖刀連前進的道路,還切斷了友鄰部隊已經(jīng)進城的一部,造成了首尾難顧的局面。</h1><p><br></p><p><br></p><h1>眼見不斷有戰(zhàn)友倒下,已經(jīng)連續(xù)炸掉幾個碉堡的董存瑞再次向連長請戰(zhàn),要求把這座橋型暗堡炸掉。得到連長的同意之后,董存瑞在戰(zhàn)友郅順義的掩護下,幾步就沖到了橋下。新的問題出現(xiàn)了,橋離地一米多高,兩旁是光滑的墻壁,頂上是平平的泥板。炸藥放在平地不頂事,放到高處又沒地方擱。董存瑞沒有三角支架。通常的爆破任務(wù),三角支架并非必不可少,只要把炸藥包貼緊碉堡放置即可。而炸這個橋形碉堡只有用三角支架支撐著,炸藥包才能放置到橋身下。就在董存瑞尋找放炸藥包的放置點時,身后響起了嘹亮的號聲,部隊如潮水一樣沖了上來,而此時橋型堡上的6個暗藏的機槍開始了掃射。不能再猶豫了!只見董存瑞身子向左一靠,左手托起炸藥包,緊緊貼住橋型碉堡,右手猛地一下拉開了導(dǎo)火索……</h1><p><br></p><p><br></p><h1>董存瑞,河北省懷來縣人,1945年參加八路軍,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縣戰(zhàn)斗中,因部隊受阻于敵軍橋型暗堡抱起炸藥包沖至橋下,用身體充當(dāng)支架托炸藥包炸掉碉堡,犧牲時未滿19歲。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h1><p><br></p> <h1><br></h1><h1><br></h1><p><b style="font-size: 20px;">?二、楊子榮智擒座山雕</b></p><p><br></p><p><br></p><h1>至1947年2月,經(jīng)過東北民主聯(lián)軍近一年的打擊,盤踞在深山老林的大股土匪已基本被消滅,但二、三十人一伙的小股土匪仍有不少,而且更加隱蔽,更加狡猾,外號叫"座山雕"的土匪就是其中之一。</h1><p><br></p><h1><br></h1><h1>"座山雕"本名張樂山,此人在匪徒中頗有聲望,人稱"三爺"。抗戰(zhàn)勝利后,"座山雕"改頭換面,當(dāng)上了國民黨"東北先遣軍第二縱隊第二支隊司令",時常出沒山林,搶掠百姓,殺我干部,繼續(xù)作惡。然而,此時的"座山雕"早已威風(fēng)不再,只剩下身邊二三十個親信死黨,流竄于深山老林里,一心等著國民黨大軍到來。</h1><p><br></p><h1><br></h1><h1>以往的作戰(zhàn)經(jīng)驗表明,對這種小股土匪,動用大部隊圍剿很難見效。為此上級決定,由牡丹江軍區(qū)二團的偵察英雄楊子榮帶領(lǐng)5名偵察員,組成一支剿匪小分隊,扮成土匪模樣,進山搜剿"座山雕"的匪窩。小分隊在深山老林里一連轉(zhuǎn)了好幾天,在一個叫蛤蟆塘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一群看起來像伐木工的人。楊子榮先是用土匪手勢和黑話試探,意思是自己遇了難,走投無路,想請人幫忙牽線,投奔個山頭。漸漸地楊子榮取得了孟姓工頭的信任。他將楊子榮等人介紹給了兩個人,一位自稱姓劉,是"座山雕"的副官,另一位被稱為連長。這兩個土匪答應(yīng)等自己下山弄些過元宵節(jié)的酒肉之后帶楊子榮等人上山去見"座山雕"。</h1><p><br></p><h1><br></h1><h1>兩天后,這兩個小土匪如約來到工棚找到楊子榮一行,結(jié)果一下被綁了起來。楊子榮假意解釋說:由于不知道是否是自己人,只好先委屈二位一下,待到了山上再說。兩個土匪覺得到了山上自會見分曉,也沒太在意,就領(lǐng)著楊子榮他們直奔"威虎山"。由于有這兩個人的引路,使得小分隊順利通過"座山雕"沿路所設(shè)的三道哨卡。來到"座山雕"的老巢——一座被當(dāng)?shù)厝朔Q做"馬架房子"的木棚之后,楊子榮命令三個戰(zhàn)士在外面看好土匪,他帶領(lǐng)另外兩個戰(zhàn)士沖進棚子,各自占據(jù)有利位置,槍口對準里面的七名土匪,其中一個白頭發(fā)、黑臉膛、長著一副鷹鉤鼻子、留著一把山羊胡子的瘦小老頭正是"座山雕"。</h1><p><br></p><h1><br></h1><h1>楊子榮,原名楊宗貴,1917年出生于山東省牟平縣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1945年9月,楊子榮參加八路軍,次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47年2月23日,在追剿丁煥章、鄭三炮等匪首的戰(zhàn)斗中,楊子榮被土匪的子彈擊中胸部,英勇犧牲,時年30歲。東北軍區(qū)司令部授予他"特級偵察英雄"光榮稱號。</h1><p><br></p> <h1><br></h1><h1><br></h1><p><b style="font-size: 20px;">?三、韓德彩擊落美軍雙料王牌飛行員</b></p><p><br></p><h1><br></h1><h1>1953年4月7日下午3點29分,中國人民志愿軍空軍第十五師指揮所發(fā)現(xiàn)美國空軍飛機18批164架戰(zhàn)斗截擊機和戰(zhàn)斗轟炸機,對清川江橋及永柔、價川、鐵山等地區(qū)實施轟炸掃射,遂命令第四十三團副團長吳勝凱率領(lǐng)12架米格-15比斯型殲擊機起飛,在楚山、碧童地區(qū)與來襲的美軍F-86型機群展開空戰(zhàn)。</h1><p><br></p><h1><br></h1><h1>4時零7分,正當(dāng)志愿軍空軍結(jié)束此次空戰(zhàn)返航時,在遼寧鳳山大堡機場上空解散依次著陸。飛行員韓德彩和長機張牛科奉命令掩護其它飛機著陸后,拉開閃隔距離準備著陸,當(dāng)下滑至1000米時,突然傳來地面指揮員的驚呼:"快拉起來!敵機向你開炮了!"韓德彩趕緊把飛機拉起來,向四周搜索。當(dāng)他的目光掃到左下方時,突然發(fā)現(xiàn)一架美軍戰(zhàn)斗機正在逐次攻擊我返航戰(zhàn)機。韓德彩一邊向長機報警,一邊加大油門下滑增速,沖向敵機。美機見勢迅速脫離。韓德彩不顧油量警告燈閃亮,猛推油門,急速躍升,緊追不放,眼看追到開炮距離,美機突然下滑右轉(zhuǎn)企圖擺脫。韓德彩輕拉駕駛桿上升高度,保持居高臨下的優(yōu)勢咬住不放,當(dāng)距美機約300米時,按下炮鈕,一陣猛射,幾十發(fā)炮彈直接命中敵機左機翼與機身的接合部位,對方飛機立刻冒出濃煙和大火。這時,韓德彩看到一個黑點從敵機彈射出來,立即在無線電里喊道:"敵人跳傘啦!趕快抓俘虜!"</h1><h1><br></h1><p><br></p><h1>當(dāng)晚8點多,已經(jīng)入睡的韓德彩見到了被他打下來的美國飛行員俘虜費席爾。這個費席爾是美國空軍上尉小隊長,15歲開始學(xué)飛行,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在朝鮮戰(zhàn)場上先后出動達175架次,擊落飛機10架以上,按照美國空軍的慣例擊落5架飛機稱為"王牌",他已是"雙料王牌"了。當(dāng)放牛娃山身的韓德彩出現(xiàn)在費席爾面前時,他搖著腦袋說:"我是美國的空中英雄,怎么能是這個年青人打下來的呢?"</h1><p><br></p> <h1><br></h1><h1><br></h1><p><b style="font-size: 20px;">?四、楊根思與敵同歸于盡</b></p><p><br></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50半年11月27日,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九兵團在朝鮮戰(zhàn)場東線發(fā)起對竄至長津湖地區(qū)的美海軍陸戰(zhàn)第一師、步兵第七師的圍殲戰(zhàn)。楊根思帶領(lǐng)三連三排奉命堅守咸鏡南道長津郡下碣隅里外制高點1031高地東南方的小高嶺,這里是卡住敵人南逃的重要通道。出發(fā)前營長向楊根思下達命令:"不許敵人爬上小高嶺一步!"領(lǐng)受任務(wù)后,楊根思率第3排戰(zhàn)士趁著夜色冒雪進入陣地。</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1月29日拂曉,美軍集中空、炮火力對小高嶺實施了猛烈急襲,炮彈一陣緊似一陣地落到陣地上,敵機空投了大量的凝固汽油彈,小高嶺頓時變成了一片火海。當(dāng)美軍爬向小高嶺,他們滿以為這個小山頭上已經(jīng)沒有生命的存在。突然,小高嶺上的重機槍首先開火,顆顆手榴彈準確地在敵人堆里爆炸。像割麥子一樣,敵人一片片地倒下。美軍的第一次進攻被打退后,很快又在炮火的掩護下再次沖了上來。,隨著手榴彈的爆炸聲,楊根思帶著戰(zhàn)士們沖進敵人堆里射擊聲、刺刀的格斗聲和喊殺聲響成一片。一片混戰(zhàn)之后,敵人再次被趕下了下去。美軍一批批地被殲滅在小高嶺陣地前,三3排的勇士們也越來越少了。</span></p><p><br></p><h1><br></h1><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美軍的第八輪進攻被打退之后,陣地上只有楊根思和重機槍排長兩個人了。楊根思命令已經(jīng)打光了子彈的戰(zhàn)友撤下了陣地,然后撿起可用的槍支和1包炸藥放在身旁隱蔽起來,兩只眼睛緊盯著山下監(jiān)視敵人。這時美軍又開始向小高嶺傾瀉炮彈,發(fā)起了第9次攻擊。就在敵人沖上山頂?shù)奈<标P(guān)頭,楊根思毅然抱起最后的1個炸藥包,拉燃導(dǎo)火索,沖向密集的敵群……</span></p><p><br></p><h1><br></h1><h1>楊根思(1922年11月6日~1950年11月29日)原名羊庚璽,江蘇省泰興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國戰(zhàn)斗英雄,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級戰(zhàn)斗英雄,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一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春?zhàn)役中先后多次榮立大功、小功,28歲在朝鮮戰(zhàn)場阻擊美軍南逃任務(wù)戰(zhàn)斗中犧牲,2009年9月14日,他被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等11個部門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h1><p><br></p><p><br></p> <h1><br></h1><h1><br></h1><p><b style="font-size: 20px;">?五、邱少云烈火燒身一動不動</b></p><p><br></p><h1><br></h1><h1>1952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第十五軍二十九師為了爭取防御主動權(quán)、擴大回旋余地,決心奪回391高地。391高地山勢狹長孤立,南北兩峰對峙,形若駝。高地上盤踞著李承晚部隊的一個加強連,筑有兩層核心地堡,結(jié)構(gòu)堅固,射界開闊,并配有輕重機槍形成交叉火力網(wǎng)。敵地堡群內(nèi)設(shè)有指揮所,配有望遠鏡和指揮飛機飛行的航空布板。這是韓軍第九師東側(cè)前哨陣地的主要支撐點,可俯視我方縱深前的10多平方公里陣地,嚴重威脅二十九師與右鄰第38軍結(jié)合部的安全,是一個硬"釘子",必須拔除。</h1><p><br></p><h1><br></h1><h1>然而,在我方陣地與391高地之間有3000多米寬的開闊地帶,大大增加了作戰(zhàn)難度。為了增加攻擊的突然性,配屬二十九師作戰(zhàn)的八十七團三營的400多名官兵在11日夜晚,秘密潛伏在距391高地前沿陣地數(shù)百米的蒿草叢及小雜樹中,而邱少云所在的排更是潛伏在麓距敵前沿陣地僅60多米的蒿草叢中。</h1><p><br></p><h1><br></h1><h1>12日12時左右,敵軍盲目發(fā)射燃燒彈,其中一發(fā)落在邱少云潛伏點附近,草叢立即燃燒起來,火勢迅速蔓延到他身上,燃著了棉衣。為了不暴露目標,確保全體潛伏人員的安全和攻擊任務(wù)的完成,邱少云放棄自救,咬緊牙關(guān),任憑烈火燒焦頭發(fā)和皮肉,堅持30多分鐘,直至壯烈犧牲。在邱少云偉大獻身精神鼓舞下,反擊部隊當(dāng)晚勝利攻占了391高地,全殲敵軍一個加強連。</h1><p><br></p><h1><br></h1><h1>邱少云(1926--1952),出生于重慶市銅梁縣少云鎮(zhèn)(原四川銅梁縣關(guān)建鄉(xiāng))玉屏村邱家溝。革命烈士。他9歲喪父、11歲喪母、13歲被國民黨軍隊抓去當(dāng)兵。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為第15軍第29師第87團第9連戰(zhàn)士。1951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zhàn),1952年10月12日因美軍燃燒彈發(fā)落在邱少云潛伏點附近,火勢蔓延全身,為避免暴露,放棄自救壯烈犧牲,時年26歲。1953年8月30日被追認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1953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于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wù)隆⒁患墖靹渍隆?lt;/h1><p><br></p> <h1><br></h1><h1><br></h1><p><b><span class="ql-cursor">?</span>六、黃繼光舍身堵槍眼</b></p><p><br></p><h1><br></h1><h1>1952年10月19日,上甘嶺戰(zhàn)役進入白熱化。為奪回主動權(quán),志愿軍四十五師集中四個連的兵力,在密集炮火的掩護下,對597.9高地發(fā)起反擊。反擊的最初階段,各部隊進展順利。連續(xù)奪占敵人3個陣地之后,部隊推進到零號陣地半山腰。就在這時山頂上敵一個集團火力點,以密集火力,死死地控制著我軍進攻道路。沖擊部隊受阻。要奪取陣地,必須拿下這個火力點!二營代參謀長張廣生向六連下達命令:組織爆破組,堅決炸掉敵火力點。然而連續(xù)上去兩個爆破組,均未能接近敵火力點便犧牲在沖鋒的道路上。第三個爆破組沖上去后,又被壓制在敵人陣地前。張廣生心急如焚,如果在天亮前攻不下敵陣地,天亮后敵人就會發(fā)揮其空中優(yōu)勢及火力優(yōu)勢,致使部隊遭受重大傷亡。</h1><p><br></p><h1><br></h1><h1>關(guān)鍵時刻,營部通訊員黃繼光挺身而出。他懇切地說:"首長,讓我去吧!"黃張廣生沉思片刻,當(dāng)即任命黃繼光為6班班長。黃繼光帶領(lǐng)2名戰(zhàn)士勇敢機智地連續(xù)摧毀敵人幾個火力點,一名戰(zhàn)友不幸犧牲,另一名戰(zhàn)友身負重傷,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對掃射,黃繼光毫無畏懼,忍著傷痛,迅速抵近敵中心火力點,連投幾枚手雷,敵機槍頓時停止了射擊。當(dāng)部隊趁勢發(fā)起沖擊時,殘存地堡內(nèi)的機槍又突然瘋狂掃射,攻擊部隊再次受阻。這時黃繼光多處負傷,彈藥用盡。為了戰(zhàn)斗的勝利,他頑強地向火力點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時,奮力撲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敵人正在噴射火舌的槍眼……</h1><p><br></p><h1><br></h1><h1>黃繼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19日),民族英雄。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縣,中國人民志愿軍第45師135團9連的通訊員。1952年10月19日在朝鮮上甘嶺地區(qū)597.9高地犧牲,年僅21歲。被中國人民志愿軍領(lǐng)導(dǎo)機關(guān)追記特等功,并授予"特級英雄"稱號;所在部隊黨委追授他為中國共產(chǎn)黨正式黨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務(wù)委員會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wù)潞鸵患墖靹渍隆?lt;/h1><h1><br></h1><p><br></p> <h1><br></h1><h1><br></h1><p><br></p><p><b>七、"滾雷英雄"羅光燮</b></p><p><br></p><h1><br></h1><h1>1962年11月18日,新疆軍區(qū)阿里邊防分隊某部四連奉命向盤踞在中國領(lǐng)土上的印軍27號據(jù)點反擊。這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印軍第十一廓爾喀步兵聯(lián)隊第1營將陣地選擇在緊靠國界線中國一側(cè)的5100高地上。這里地勢險要、視野開闊,向東可通視中國境內(nèi)縱深10多公里,向西可瞭望印軍丁如澤機場。在5100高地上,印軍不僅修了30多個明碉暗堡,還在陣地前沿的山坡上設(shè)置了縱深達600米的雷場。</h1><h1><br></h1><h1><br></h1><h1>戰(zhàn)斗打響之后,步兵連向印軍陣地前沿沖鋒時誤入雷區(qū),5100高地上的敵機槍火力封鎖了雷場邊緣;高地東南側(cè)下方山谷中的10多輛美制坦克,連同丁如澤、莫爾多一帶的印軍炮兵也開始實施攔阻射擊,部隊暴露在光禿禿的山坡上,傷亡慘重。</h1><h1><br></h1><p><br></p><h1>"快把地雷排掉",步兵連長向隨步兵前進的工兵排副排長下令。副排長應(yīng)聲而出,帶著工兵三班的幾名戰(zhàn)士沖進了雷場。然而,幾聲巨響之后,副排長和幾名戰(zhàn)士也相繼倒在雷場中。很快,工兵二班上來了跟在班長張銘儆身后的從后方醫(yī)院偷跑回來的戰(zhàn)士羅光燮。沖進雷場后,張銘儆開始用探雷針起雷,并命令羅光燮用爆破筒在前方引爆地雷,以開辟通路。接到命令后,羅光燮彎腰猛跑了10多米,剛通過了一片開闊地,"轟"地一聲,腳下1顆被白雪覆蓋的蘇制防步兵壓發(fā)雷響了。等他醒過來后,發(fā)現(xiàn)左腿下方血肉模糊,爆破筒也炸飛了。跟在后面的張銘儆見狀正要過來救護,卻見他艱難地撲在地上,不是向后方,而是向雷場縱深爬了過去。幾秒鐘后,又一顆地雷炸響了。這次,羅光燮的右臂又被拋到幾米以外。當(dāng)他再次蘇醒的時候,又回過頭來看了看正向他撲過來的班長,示意告別,然后又橫爬過身體,用左手硬撐著,使身軀沿著山坡向雷場深處滾去。隨著一連串地雷爆炸聲,羅光燮殘缺不全的軀體終于消失在一片紅光黑煙之中。在他的身后,出現(xiàn)了1條6米寬的通道。</h1><h1><br></h1><h1><br></h1><h1>羅光燮,1941年生,四川樂至人。1960年8月應(yīng)征入伍,在新疆邊防部隊某部工兵連1排2班當(dāng)戰(zhàn)士。對印自衛(wèi)反擊戰(zhàn)開始后,他寫下了豪邁的誓言:"為了黨,為了祖國,為了人民,我愿意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甚至于鮮血和生命。"戰(zhàn)斗結(jié)束后,所在部隊黨委為他追記一等功,并追認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1963年3月9日,國防部追授他"戰(zhàn)斗英雄"榮譽稱號。</h1><p><br></p> <p><br></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八、"鋼鐵戰(zhàn)士"麥賢得</b></p><p><br></p><p><br></p><h1>1965年8月6日凌晨,臺灣國民黨軍兩艘獵潛艦"劍門號"和"章江號"闖進了東山島附近的漁場,為掩護漁民正常作業(yè),人民解放軍南海艦隊四十一大隊護衛(wèi)艇4艘、快艇十一大隊魚雷艇6艘組成突擊編隊奮起迎戰(zhàn)。</h1><p><br></p><p><br></p><h1>戰(zhàn)斗開始后,我軍611號艇勇猛追打"章江"艦。很快,敵"章江"艦因中彈起火而準備逃離戰(zhàn)場。正當(dāng)611艇準備趁勝追擊的時候,后左主機意外停車。輪機兵麥賢得立即跑過去幫助啟動機器。檢修過程中,一塊飛來的彈片打進麥賢得的右前額,插到左側(cè)靠近太陽穴的額葉里。他腦漿流出,頓時失去知覺,跌倒在機艙里。副指導(dǎo)員替他包扎好傷口時,他蘇醒過來,嘴里已經(jīng)發(fā)不出聲音。迷迷糊糊中,麥賢得聽見班長說機器出現(xiàn)故障,情況十分危急,他掙扎著起來,額上的鮮血粘住了眼角和睫毛,阻礙了視線,他憑著平時練就的一手"夜老虎"硬功夫,頑強地堅守在戰(zhàn)斗崗位上。在劇烈搖擺的機艙里,他穿來繞去,摸索著檢查一根根管道、一個個閥門、一顆顆螺絲釘。由于失血過多,麥賢得的動作逐漸有些遲鈍,但他的戰(zhàn)斗意志卻更加堅強。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居然能在幾臺機器、幾十條管道里,檢查出一顆只有手指頭大的被震松了的螺絲,并頑強地用扳手把螺絲擰緊,保證了機器的正常運轉(zhuǎn)……</h1><p><br></p><p><br></p><h1>麥賢得,1945年出生,廣東省饒平縣人。1964年3月參軍,任海軍護衛(wèi)艇第41大隊4中隊611號護衛(wèi)艇機電兵。戰(zhàn)斗結(jié)束后,腦神經(jīng)嚴重受傷的麥賢得被送到廣州軍區(qū)總醫(yī)院治療。毛澤東主席十分關(guān)心他的傷情,周恩來總理親自組織全國著名的腦外科專家為他會診,指示一定要把麥賢得的傷治好。1966年,他被國防部授予“戰(zhàn)斗英雄”榮譽稱號。</h1><p><br></p> <h1><br></h1><h1><br></h1><p><b style="font-size: 20px;">?九、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的于慶陽</b></p><p><br></p><h1><br></h1><h1>1969年3月2日凌晨,于慶陽所在的邊防巡邏隊踏著沒膝深的積雪,在珍寶島南端巡邏。突然從蘇聯(lián)下米海羅夫卡方向開來2輛裝甲車、1輛卡車、1輛指揮車,竄到珍寶島南端。巡邏分隊立即向蘇軍提出嚴正警告,蘇軍置之不理。當(dāng)再度警告時,蘇軍不但不聽,反而開槍、開炮打死打傷我邊防戰(zhàn)士多名。</h1><p><br></p><p><br></p><h1>面對蘇方的嚴重挑釁,巡邏分隊奮起自衛(wèi)反擊。蘇軍沒有想到我方早已有準備,一時被打得迷失了方向,東躲西藏。眼見一名蘇軍中尉和4名蘇軍士兵正在眼前潰逃,于慶陽端著沖鋒槍追了上去。蘇軍見有人追趕,回身亂射,子彈從于慶陽的耳邊飛過,他全就勢臥倒,扣動板機,幾個點射,5名蘇軍被全部擊斃。就在這時,于慶陽看到小樹林的后面有一挺機槍正在向這邊射擊,戰(zhàn)士們被機槍火力壓得抬不起頭。抓住敵人機槍手更換彈夾的時機,于慶陽一躍而起,端起沖鋒槍向蘇機槍掃射,一舉擊斃了敵人的機槍手。正當(dāng)他想沖上去繳獲那挺機槍之際,隱蔽在叢林深處的另一挺蘇軍機槍突然朝這邊掃射過來。于慶陽大吼一聲,猛虎般地撲向敵人。蘇軍機槍手雖然槍將口瞄向這個沖過來的中國軍人,但自己也已被對方瞄上。雙方同時開槍,蘇軍火力點被消滅了,但于慶陽也不幸頭部中彈倒下。衛(wèi)生員迅速給于慶陽包扎,看到子彈從他的太陽穴打進,從后腦穿出,人已經(jīng)昏迷過去。就在槍炮的轟鳴聲中,于慶陽突然醒了過來,他猛地站了起來,撕掉蒙在眼睛上的繃帶,端起槍在敵人的彈雨中奮力向前沖殺。一步,兩步,三步……于慶陽一連向前沖了六步,倒下去的時候,仍然保持著沖鋒的姿勢……</h1><p><br></p><p><br></p><p><br></p><h1>于慶陽1944年9月出生于新金縣(現(xiàn)遼寧普蘭店市)同益鄉(xiāng)松樹底村于屯一個貧農(nóng)家庭。1963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編入46軍133師397團新兵連。以后到特務(wù)連警衛(wèi)排二班當(dāng)戰(zhàn)士。1964年5月調(diào)入偵察排。1965年10月加入了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1969年3月在我國邊陲珍寶島自衛(wèi)還擊戰(zhàn)中英勇犧牲。時年僅26歲。他以自己的英雄行為實現(xiàn)了"生命不息,沖鋒不止"的鋼鐵誓言。他被中央軍委授予戰(zhàn)斗英雄稱號,是珍寶島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十大英雄之一。</h1><p><br></p> <h1><br></h1><h1><br></h1><p><b style="font-size: 20px;">?十、"孤膽英雄"巖龍</b></p><p><br></p><h1><br></h1><h1>1979年2月21日早晨,云南邊防部隊某部二排向南征方向攻擊前進時,遭到埋伏在78號高地上的一個越軍加強連的阻擊。因地形不利,二排被越軍火力壓制,局面非常被動。就在這時,越軍陣地上那挺對我威脅最大的重機槍突然不響了,工事里的槍聲也變得稀疏下來。然后越軍在高地上的輕重火器突然向著左側(cè)的山谷猛掃起來。又過了一會兒,他們又朝右后側(cè)打了過去。趁著敵人手忙腳亂之際我軍向78號高地發(fā)起猛攻,一舉攻占了高地。</h1><p><br></p><h1><br></h1><h1>戰(zhàn)斗結(jié)束后,幾個小時前執(zhí)行護送傷員和烈士轉(zhuǎn)移任務(wù)的四班戰(zhàn)士巖龍回到了2排。戰(zhàn)友們詢問巖龍為什么這么長時間才歸隊,這位漢語不好的傣族戰(zhàn)士連說帶比劃斷斷續(xù)續(xù)好一陣才說明了自己的去向。</h1><p><br></p><p><br></p><h1>原來,巖龍護送傷員和烈士撤出陣地后,歸隊時與連主力失去了聯(lián)系。在尋找連隊的時候,巖龍無意間摸到了78號高地的側(cè)后方??吹綉?zhàn)斗對我方不利之后,巖龍利用雜草和樹叢為掩護,迅速接近了越軍陣地。他先是用56式半自動步槍連發(fā)2槍擊斃了對2排威脅最大的那挺重機槍的正、副射手,接著又打掉了另一個越軍機槍火力點。隨后,巖龍又看到許多越軍正猬集在一個環(huán)形工事里朝二排射擊,便機智地以密集的槍聲為掩護,準確射擊,一連擊斃了7個敵人。直到這個時候,越軍才察覺到這些致命的子彈來自側(cè)后。然而,當(dāng)他們調(diào)轉(zhuǎn)槍口還擊,巖龍早就轉(zhuǎn)移了位置。就這樣,巖龍在接下來的4個多小時里,孤膽作戰(zhàn),來回穿插射擊,打倒了一個又一個的敵人。聽完巖龍的講述后,驚喜不已的戰(zhàn)友們問他知道不知道自己到底打死了多少敵人。他扳著指頭數(shù)了半天,最后數(shù)出了56個。</h1><p><br></p><h1><br></h1><h1>25日下午18時許,部隊沿簡易公路向朗多前進。2排是尖刀排,走在全連的最前面。巖龍胸前掛著一具繳獲的望遠鏡,和幾名戰(zhàn)士走在尖刀排的最前面。這時越軍狙擊手以為他是中國軍隊指揮員,突然開槍射擊。犧牲時,巖龍年僅19歲。</h1><p><br></p><h1><br></h1><h1>巖龍(1960-1979),傣族,1978年3月應(yīng)征入伍,到解放軍35205部隊5連4班當(dāng)戰(zhàn)士。訓(xùn)練刻苦,作戰(zhàn)勇敢,受嘉獎4次,被所在團樹為射擊、投彈和軍體標兵。戰(zhàn)后巖龍烈士被追記一等功,中央軍委授予他"孤膽英雄"榮譽稱號,他的遺體運回國后安葬于云南河口縣的水頭烈士陵園。</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