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原創(chuàng)~</h3><h3><br></h3><h1><font color="#ed2308">【紫雲(yún)衍派美林黃氏家族史】</font></h1><h3><br></h3><h3>據(jù)《美林黃氏家譜》總譜記載:
開基祖諱漢卿公自蘆川隍山徙居美林,美林以漢卿公為開基之祖,晉江溪后以晉卿公為開基祖,元末明初埔頭以良庵公為開基之祖;雖后先不同要皆經(jīng)公之裔胄也。漢卿公而上世次無從攷稽姑闕之,漢卿公而下世次有可攷稽特詳之然世次雖詳而一世以至五世生卒猶靡所攷也。
美林世次圖
家必有世,世心有次;世次詳而後昭穆序統(tǒng)系分故上推所自出下及其所生名號配氏,生卒墓向列於名下俾觀者了然纘承先緒垂裕後昆庻或念之作世次圖。
人本有祖,祖必有世,世必有次,次世評而后昭穆序立,上推下出,思朝溯源,此必需樹其譜,譜史立源,則有改。
吾美林族開基祖上舍公諱漢卿皆為紫云黃氏始祖。守恭公之長子經(jīng)公之裔胄也,發(fā)自盧川隍山徒居美林歷時(shí)四百余年。
相傳二十多世次。雖漢卿公而上世次難詳稽改,故缺之。漢卿公而下世次有改稽,特詳之。<br></h3><h3><br></h3><h1>一世祖</h1><h3><br></h3><h3>紫雲(yún)衍派,美林始祖。</h3><h3>漢卿公(居美林西美,生于宋未),號上舍;妣游氏,謚端勤。
子二:長子清量,次子清約。
漢卿公,妣游氏;
公妣合葬南安縣廿三都,土名觀音壟穴,坐戍向辰眾辛乙號猛虎守肉形,妣與公同穴。</h3><h3>
美林闔族開基之祖,宋未由盧州煌山徒居段山潺后又一穴游氏外家媽,故名氏媽墓。
春冬二祭,春則祭上舍公墓,冬祭游則氏媽墓此謂無男婦女者也。
</h3><h1>二世</h1><h3>
清量公,清約公
清量公,分美林后,茶林(檀壩)。
漢卿長子
清量公,妣楊氏,謚淑慎。
子三:長子分支永春,次子荷湖,三子徒居福清。
清量公,妣楊氏;
公妣合葬本縣郡青山穴,坐寅向申兼甲庚。
漢卿次子
清約公,諱興立;妣吳氏,謚純懿。
子二:景生,末生。
清約公,妣吳氏;
公妣合葬本縣本都西涓后穴,坐午向子兼西癸。
</h3><h1>三世</h1><h3>
荷湖,景生,末生。
清量次子
荷湖公(美林后),妣金氏,謚純內(nèi);
子一:亙麓
清量
墓在邱洋宮邊月娘牌主號荷湖坑溝有荷因號焉
清約長子
景生,妣林氏;
子一:榮華(傳東頭,豐田)
景生
公附墓青約公右畔坐午子丁癸。
清約次子
末生,號青畬,妣蔡氏;
子一:福進(jìn)。
末生
葬在南安廿六都珠淵大宇。
</h3><h1>四世</h1><h3>
亙麓,榮華,福進(jìn)。
荷湖之子
亙麓公(美林后),妣吳氏,謚孝肅;
子一:雨桐
亙麓
墓在觀音垅坐癸向丁兼丑未。
景生長子
榮華公,妣周氏;
子一:楚山(分東頭)
榮華,周氏;
公妣合墓南安縣廿三都莊頂鄉(xiāng)柴橋頭東畔園中浮水蓮花。
末生之子
福進(jìn)(美林),號慕庵,妣陳氏;
子三:廷琪,廷理,廷璧。</h3><h3>
福進(jìn),陳氏
公妣合葬本邑廿三都鳳凰山,南坐癸丁丑末號青斗石墓。
</h3><h1>五世</h1><h3>
雨桐,楚山,廷琪,廷理,廷璧。
亙麓之子
雨桐公(美林后),妣傅氏;
子一:序立
雨桐
墓在湖宅
榮華之子
楚山,妣 氏;(傳東頭)
子一:隆武
福進(jìn)長子
廷琪,妣胡氏;
子一:銘公(傳檀壩房)
廷琪,胡氏;
合葬本邑廿四五都蛤水頭坐寅申艮坤,今民國丙子年裔孫禮澄重修。
福進(jìn)次子
廷理,妣 氏;
子,失詳(傳溪美房現(xiàn)已淪沒無考)
廷理
公妣合葬本邑廿四五都白沙后珉坑坐寅申甲庚。
福進(jìn)三子
廷璧,號恒齊,妣李氏;
子二:長子窓公(頂下江),次子欽公。
</h3><h1>六世</h1><h3>
序立公,隆武公,銘公,窓公,欽公。
雨桐之子
序立公(美林后),妣陳氏,謚柔惠;
子一:元鴻山
序立公
墓在螺子山清量公墓
楚山之子
隆武公(東頭房),妣 氏;
子二:元永軒,元公(分支梅亭)
隆武公
公妣合穴南安縣廿三都下田頂尾宮山坐丙壬已亥。
廷琪公之子
銘公(檀壩房),號仁齊,妣鄭氏,謚素德;
子一:元仲
銘公,鄭氏;
合葬廿三都土名青山坐艮坤寅申
廷璧長子
窓公,號義齊,妣張氏;(傳頂下江)。
子二:長子元樸,次子元德。
廷璧次子
欽公(頂下江),號剛齊,妣吳氏,諱美姬,溢肅雍;
子一:元澤。
欽公
生正統(tǒng)癸亥年二月初二日亥時(shí),
卒弘治辛亥年四月初四日末時(shí)。
吳氏,諱美姬,謚肅雍;
生正統(tǒng)壬戍年八月二十日辰時(shí),
辛正德癸酉年九月十七日已時(shí)。
合葬本邑廿三都陳壙山空坐亥已兼乾巽號天鵝包卵。
</h3><h1>七世(元字勻,一共八人)</h1><h3>
元鴻山,永軒公,元公(分支梅亭),元仲公,元質(zhì)庵(上下江),元樸公,元德,元澤。
序立之子
元鴻山(美林后),妣柯氏;
子一:崇誠樸。
元鴻山
生乙未年八月廿九日,
卒庚戍年二月十一日。
柯氏
生丙午年 月 日,
卒 年六月初四日。
墓在后墓山頭蜈蚣展須媽合葬內(nèi)有故叔附葬
隆武長子
永軒公,妣 氏;(東頭房)
子二:崇濱泉,濱溪
永軒公
公妣合墓南安縣廿三都許山坐壬丙子午
隆武次子
黃 公,妣 氏;(分支梅亭)
銘公之子
元仲公,號敦齊,妣潘氏,謚荘懿;(陳壩房)
子一:崇昭盛
元仲公,妣潘氏;
合葬廿三都新山土名莊頂坐亥已壬丙俗稱蛇仔墓
窓公長子
元樸公(上下江),號質(zhì)庵,諱樸官,妣張氏;
子一:崇海</h3><h3>
元質(zhì)庵
生正德丙寅年六月十五日辰時(shí),
卒嘉靖丙午年二月十六日申時(shí)。
張氏
生正德戊辰年九月十三日亥時(shí),
卒嘉靖壬子年四月廿三日 時(shí)。
公妣合葬在二世清約公三沙田頂。
窓公次子
元德,妣 氏;
(分支臺灣據(jù)其私譜記戴云有仲早仲巧奕挖世鐵滿朝世猛世執(zhí)世諦等均住於臺灣)
子:失詳
欽公之子
元澤(頂下江),字元濟(jì),號弘執(zhí),妣楊氏,溢純一;
子四:西溪(西宅),西峯,玉山(美林),釣溪(頂下江)。</h3><h3>
元澤
生成化乙酉年六月初六日丑時(shí),
卒嘉靖乙酉年五月十一日末時(shí)。
</h3><h1>八世(崇字勻,一共9人)</h1><div><br></div><h3>誠樸,濱泉,濱溪,昭盛,崇海,西溪,西峯,玉山,釣溪。
元鴻山之子
祟誠樸(美林后),妣陳氏;
子一:國紫嵐
永軒長子
崇濱泉,妣 氏;(東頭房)
子三:國柏,國斐,國禧。
崇濱泉
公妣合葬南安廿三都許坑尖山后坐巽向乾兼已亥。
永軒次子
崇濱溪,妣陳氏;(傳寬田派)
子一:國隱田。
</h3><h3><br></h3><h3>崇昭盛,明贈修職郎建安縣學(xué)教諭,豐川縣知縣(正七品官),他樂善好施長者遺風(fēng),義筑金雞橋有三址載邑志。
元仲公之子
崇昭盛(壇壩),號西園,妣林氏,謚慈懿;
子五:中實(shí),中宏,中憲,中守,中富。
崇昭盛,妣林氏;
公妣合葬本都仙宅生乾巽亥已。
質(zhì)庵之子
崇海(上下江),號后山,妣蔡氏;
子三:國良萬,良美,良益。
崇海
生嘉靖丙戍年七月廿四日申時(shí),
卒萬歷丁酉年十月初十日丑時(shí)。
元澤長子
西溪,生卒未明。
元澤次子
西峯(西宅),諱椿官,字崇文;妣潘氏,諱娘,謚慈惠;分西宅。
子三:長子國威,次子國裳,三子國靖。</h3><h3>
西峯
生弘治乙卯年十二月十二日,
卒嘉靖壬戍年二月初六日。
元澤三子
玉山(頂下江),諱桂官,字崇馨;妣傅氏,謚懿肅;
子二:濱林,濱峯;
女一:從一姑</h3><h3>
玉山
生弘治戊午年十月初六日,
卒嘉靖丙子年十月初六日。
元澤四子
釣溪,諱柯官;妣楊氏,謚淑慎;
子五:國襄,少源,見龍,余二失詳。
釣溪(贈監(jiān)察御史)。</h3><h3>
約溪
生弘治辛酉年七月十九日卯時(shí),
卒萬歷 年二月初六日丑時(shí)。
楊氏(生卒未明)
公妣合葬本邑都新山鄉(xiāng)坐亥向已。
</h3><h3><br></h3><h1>九世(國字勻)</h1><h3><br></h3><h3>1.美林后</h3><h3><br></h3><h3>國紫嵐,妣尤氏;</h3><h3>子二:以珮珊,以公。</h3><h3><br></h3><h3>國柏公,妣氏;</h3><h3>子二:以臺佐,以臺佑。</h3><h3><br></h3><h3>國斐公</h3><h3><br></h3><h3>國禧公,妣氏;</h3><h3>子一:以臺萬。</h3><h3><br></h3><h3>國隱田,妣李氏;</h3><h3>子一:振臺。</h3><h3><br></h3><h3>2.壇壩房</h3><h3><br></h3><h3>國中實(shí),字國華,號鼎山,增廣生;如潘氏,謚純懿。</h3><h3>子二:以懋基,懋室。</h3><h3><br></h3><h3>國中宏,字國慶,號屏西;妣李氏,謚荘淑;</h3><h3>子二:以大舍,以心屏。</h3><h3>國中宏,公萬暦已卯歲貢任封川縣教諭,署封川事。</h3><h3><br></h3><h3>國中憲,號象園,妣楊氏;</h3><h3>子四:以祗臺,懋耿,三子失詳,緝寰。</h3><h3><br></h3><h3>國中守,號雙江,妣傅氏;</h3><h3>子三:以和宇,以經(jīng)宇(源源),覲九。</h3><h3><br></h3><h3>國中守(處士)</h3><h3>生嘉靖乙未年九月廿四日,</h3><h3>卒萬歷壬子年三月十四日。</h3><h3><br></h3><h3>國中富,邑庠生;分支內(nèi)山土名小莧鄉(xiāng),又說分支漳州。</h3><h3>國中富,妣王氏,又荘氏。</h3><h3><br></h3><h3>3.上下江</h3><h3><br></h3><h3>國良萬,號心泉;妣張氏,繼胡氏;</h3><h3>子四:以寅,以丑,以鳳,以屘。</h3><h3><br></h3><h3>國良萬</h3><h3><br></h3><h3>國良美,妣洪氏。</h3><h3>子三:以炳,以未,以有。</h3><h3><br></h3><h3>國良益</h3><h3><br></h3><h3>濱林公,諱良滐,字國章;妣蘇氏,謚慈肅;</h3><h3>子二:以培芳,培瑞。</h3><h3>濱林公(鄉(xiāng)飲賓)</h3><h3>生正德庚辰年十月廿六日,</h3><h3>卒萬暦壬辰年元月十二日。</h3><h3><br></h3><h3>濱峰公,邑庠生,國學(xué)生。(早逝)</h3><h3><br></h3><h3>國襄公,字國著,號龍?jiān)?;妣李氏,謚淑惠,繼沈氏,謚淑慈;</h3><h3>子五:以培禎,以萃,培琪,臺楚,培禴。</h3><h3>國襄公嘉靖丙午科舉人,己未科進(jìn)士,授行人貴州道監(jiān)察御史,巡按,遼東及湖廣黃州歴遷苑馬寺少卿。</h3><h3><br></h3><h3>國襄</h3><h3>生嘉靖丙戍年十二月廿五日午時(shí),</h3><h3>卒萬暦丁酉年十一月十八日戍時(shí)。</h3><h3>公妣合葬南邑廿三都石闔山之原,坐辛向乙兼岡卯。</h3><h3><br></h3><h3>國少源,名二舍;妣徐氏,繼氏;</h3><h3>子二:以警臺,振原。</h3><h3><br></h3><h3>國見龍,妣李氏;</h3><h3>子一:以心良。</h3><h3><br></h3><h3><br></h3><h3>4.西宅</h3><h3><br></h3><h3>國威公,諱良煒,號奕山;妣荘氏,謚孝惠。</h3><h3>子二:以性,以公。</h3><h3><br></h3><h3>國威公(邑庠生)</h3><h3>生正德戊寅年九月十五日,</h3><h3>卒萬曆丙戍年三月十二日。</h3><h3><br></h3><h3>國裳公,號龍崗;妣陳氏,繼郭氏;</h3><h3>子一:以周。</h3><h3>國裳公,以貲入為吏,初選廣東巡檢,歴陞主簿縣丞長官司,經(jīng)歴王府審理正所至以賢能稱。</h3><h3>國裳公</h3><h3>生嘉靖庚寅年三月十八日辰時(shí),</h3><h3>卒萬暦丁未年十月初二日已時(shí)。</h3><h3><br></h3><h3>國靖公,妣氏;</h3><h3>子因回祿之變,均已失詳。</h3><h3>今稽頂峰之派即其裔也。</h3><h3><br></h3><h1>第十世(以字勻)</h1><h3><br></h3><h3>1.美林后</h3><h3><br></h3><h3>以珮珊,妣陳氏;</h3><h3>子一:仕德。</h3><h3><br></h3><h3>以公,妣氏;</h3><h3>子一:仕欽。</h3><h3><br></h3><h3>以臺佐,妣氏;</h3><h3>子一:仕富。</h3><h3><br></h3><h3>以臺佑</h3><h3><br></h3><h3>以臺萬,妣氏;</h3><h3>子一:仕發(fā)。</h3><h3><br></h3><h3>以振臺,妣張氏,繼蔡氏;</h3><h3>子四:仕揖,仕秋,仕臣,仕跡。</h3><h3><br></h3><h3>2.壇垻房</h3><h3><br></h3><h3>以懋基,妣王氏;</h3><h3>子三:鍾甫,鍾麟(撥承懋室),鍾和。</h3><h3><br></h3><h3>以懋室,字道郁,號耀斗,處士,其事畧?jiān)斴d誌銘。</h3><h3>以懋室,妣王氏(賜進(jìn)士王振熙之姊);</h3><h3>子二:鍾輅(殤),鍾麟(懋基撥承)。</h3><h3><br></h3><h3>以大舍,生卒未明。</h3><h3><br></h3><h3>以心屏,妣林氏,繼謝氏,又劉氏;</h3><h3>子四:仕稀,余者失詳。</h3><h3><br></h3><h3>以懋耿,歲貢司德化縣學(xué)訓(xùn)導(dǎo);妣鄭氏,又楊氏;</h3><h3>子一:鍾元。</h3><h3><br></h3><h3>以公,生卒未明。</h3><h3><br></h3><h3>以緝寰,邑庠生,妣王氏;</h3><h3>子二:周公,鍾要。</h3><h3><br></h3><h3>2.中古圳(西美)</h3><h3><br></h3><h3>以和宇,妣何氏;</h3><h3>子七:仕公,仕孝,仕公,仕奏,仕岳,仕公,仕琦。</h3><h3><br></h3><h3>3.源源(西美祖)</h3><h3><br></h3><h3>以經(jīng)宇,諱道絧,字以豐;妣洪氏,謚勤慈;</h3><h3>子三:仕斗,仕佑,仕三。</h3><h3><br></h3><h3>以經(jīng)宇(鄉(xiāng)飲賓)</h3><h3>生萬暦庚辰年九月廿四日寅時(shí),</h3><h3>卒崇禎丁丑年十月十八日寅時(shí)。</h3><h3>墓葬本邑三十都娘仔橋土名鳳山坑。</h3><h3><br></h3><h3>4.下尾合</h3><h3><br></h3><h3>以寅,生卒未明。</h3><h3><br></h3><h3>以丑,分支下洲。</h3><h3><br></h3><h3>以鳳,妣曾氏;</h3><h3>子一:仕賢。</h3><h3><br></h3><h3>以屘,妣氏;</h3><h3>子一:仕秋。</h3><h3><br></h3><h3>5.上下江</h3><h3><br></h3><h3>以丙,妣陳氏;</h3><h3>子三:仕繩,仕續(xù),仕讓。</h3><h3><br></h3><h3>以未,妣蔡氏;</h3><h3>子一:仕桶。</h3><h3><br></h3><h3>以有,妣氏;</h3><h3>子一:仕升。</h3><h3><br></h3><h3>6.西宅</h3><h3><br></h3><h3>以性公,妣楊氏,繼蔡氏;</h3><h3>子二:啟泰,正色(出家)。</h3><h3>以性公,隆慶庚午遊灃,癸酉以歴經(jīng)冠本房,已亥明經(jīng)應(yīng)試進(jìn)士,廷對第九名,授邵武府學(xué)訓(xùn)導(dǎo)。</h3><h3><br></h3><h3>以其公,分居浙江蒼南。</h3><h3><br></h3><h3>以周公,妣氏;</h3><h3>子一:雷山。</h3><h3><br></h3><h3>6.大鄉(xiāng)派(美林古稱大鄉(xiāng))</h3><h3><br></h3><h3>以培芳,號聯(lián)輝;妣周氏,繼王氏;</h3><h3>以培芳,公郡增生,萬暦丙子副榜。</h3><h3>子六:仕凝臺,範(fàn)九(西門),從雲(yún)(和美),仕廉(分嶺頂后山),仕初(王生)傳四落嶺頂許厝溪仔墩松腳,仕佩(王生)傳溪仔墘。</h3><h3><br></h3><h3>7.池頭紫園</h3><h3><br></h3><h3>以培瑞,公邑庠公,妣洪氏;</h3><h3>子三:仕銳,仕鑄,仕錘。</h3><h3>以培瑞,平生克盡悌道,精於地理,以文名揚(yáng)。</h3><h3>生嘉靖癸亥年五月十三日,</h3><h3>卒萬暦庚子年十二月十八日。</h3><h3><br></h3><h3>8.加洋,后塘</h3><h3><br></h3><h3>以培禎,字以升,號瑞岡,邑庠生;妣傅氏,繼傅氏;</h3><h3>子三:振光,仕瑚,仕玿(承萃)。</h3><h3>女:婚姻嫁娶名族詳於墓誌。</h3><h3>妣傅氏,南京留守司履約之女。</h3><h3>繼傅氏,戶部傅光浚曾孫文遷之女。</h3><h3><br></h3><h3>以萃,名崇,字培址,號敬亭,郡庠生。</h3><h3>娶王氏,雲(yún)南參議王時(shí)儉庠生廷望之女。</h3><h3><br></h3><h3>以培琪,名巍,字以恒,號古亙;公萬暦壬午科舉人,初署寧德教諭,秩滿陛唐縣令。</h3><h3><br></h3><h3>以培琪,娶張氏(廣東博罹縣知縣泰守為之女)。</h3><h3>子六:録珀,仕璜,仕珩,仕瑜,仕琮,仕珣。</h3><h3>女:婚姻嫁娶名族。</h3><h3><br></h3><h3>以臺楚,諱岑,字以益,公萬暦辛卯年科舉人。妣李氏,繼荘氏。</h3><h3>子二:仕瑄,仕琛。</h3><h3>女:婚姻嫁娶名族。</h3><h3><br></h3><h3>以培禴,郡庠生,妣陳氏(江西僉事陳學(xué)伊女)。</h3><h3>子二:仕瑛,維璟。</h3><h3>女:婚姻嫁娶名族。</h3><h3><br></h3><h3>以警臺,妣葉氏,繼陳氏;</h3><h3>子二:仕佺,仕表。</h3><h3><br></h3><h3>以振原,妣氏;</h3><h3>子四:長子仕直庵,次子博相公房分支灣,三子頂頭房分支灣,四子分支安溪。</h3><h3><br></h3><h3>以心良,妣氏;</h3><h3>子一:仕廷郎。</h3><h3><br></h3><h3>……</h3><h3><br></h3><h3><br></h3><h3>宣傳黃姓悠久歷史文化,弘揚(yáng)家族優(yōu)良傳統(tǒng),傳播祖先好家風(fēng)好家教。</h3><h3><br></h3><h3><br></h3><h3>來源:《美林黃氏宗譜》《南安縣志》《黃姓文化》。</h3><h3><br></h3><h3>2018年9月20日(魄力泉州工作室 編輯)</h3><h3><br></h3><h3><br></h3> <h3></h3><h1><font color="#ed2308">《美林文武科甲登仕録》</font></h1><font color="#ed2308">
美林黃氏第一世至第七世資料未明
第八世(崇字勻)
1.黃昭盛,號西園。
明朝勅贈文林郎,建安縣教諭,豐川縣知事(縣長,正七品官)。
第九世(國字勻)
2.黃襄,字國著,號龍?jiān)?。(美林松腳人)
明朝嘉靖丙午舉人,巳未進(jìn)士;選貴州道監(jiān)察御史(正七品官),遷陜西苑馬寺少卿,又出為山西行太僕寺少卿(正四品官)。
3.黃中宏,字國度,號屏西。
明朝萬歷已卯歳貢任封川縣學(xué)教諭(教委主任),署封川事。
4.黃裳,號龍岡。
入貲為史,初選廣東巡檢(正九品官),歷升主簿縣丞長官司(正七品官),經(jīng)歷王府審理(六品官),正所至以賢能稱。
第十世(以字勻)
5.黃培芳,字桂馨,號聯(lián)輝。
萬歷丙子副榜。
6.黃巍,名培祺,字以恒,號古亙。
明朝萬歷壬午舉人,初署寧德教諭,秩滿陞唐縣知縣(正七品官)。
7.黃岑,字臺楚。
明朝萬歷辛卯舉人。
8.黃懋基,字道登,號晉鼎。
明朝萬歷辛丑歲貢閩縣儒學(xué)司訓(xùn)(縣教委主任)。
9.黃全衷,字以性,號振林。
明朝萬歷已亥歲貢生,廷對第九名,任邵武府學(xué)訓(xùn)導(dǎo)(今教育局長)。
10.黃懋耿,號璼沖。
明朝崇禎戊辰歲貢司,任德化縣訓(xùn)導(dǎo)。
第十一世(仕字勻)
11.黃維璟,字仕崑。
明朝崇禎壬午舉人,海澄縣知縣(正七品官)。
第十二世(甫字勻)
12.黃雲(yún),字予懐。
明朝天啟丁卯舉人。
13.黃廷旦,字碩甫,號思菴。
明朝崇禎丙子舉人,官良鄉(xiāng)縣知縣(正七品官),禮部祠祭祭主政(六品官)。
第十三世(臣字勻)
14.黃兌吉,字箴巨,號愧菴。
國子監(jiān)監(jiān)生,迪功郎(九品官),歷任縣少尹(八品官),知山東蒲臺,武城兩邑(正七品官)。
15.黃兆鰲,字駕伯,又字臣業(yè),號慎思。
清朝康熙年間歲貢。
16.黃遵,字道行,號起輝。
平臺與擒朱一貴,清封為守備(總務(wù)官,正五品武官)。
第十四世(侯字勻)
17.黃亮高,字孫揆,號西邨。
清朝康熙癸卯恩貢(選上京城廷試學(xué)生),選授儒學(xué)教授。
18.黃世基,改名名臣,字肇侯,號靖菴。
清朝雍正辛亥歲貢(選上京城考試學(xué)生)。
19.黃鯤,字鵬侯,號雲(yún)亭。
清朝乾隆庚午舉人出仕。
第十五世(伯字勻)
20.黃天樞(美林西門),字君拱,號辰齊。
清朝康熙丁酉副榜,貢生,選授陜西邠州州判(從七品官)。
21.黃廷光,字伯遠(yuǎn),號近亭。
清朝乾隆戊午舉人。
22.黃捷魁,字伯濬,號兼善。
清朝嘉慶癸酉欽賜副舉人。</font><div><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div><h3><font color="#ed2308">增補(bǔ):(伯字勻,未入冊)
黃元箴(檀壩),號文焉。
清朝賜贈鄉(xiāng)賓郎。
黃文苑(檀壩),號天士。
清朝鄉(xiāng)飲賨賜匾額淳風(fēng)足式。
黃伯國(西美中古圳),字士杰,號敦豪。
太學(xué)生妣庻均例贈六品安人。
黃伯老,號濟(jì)軒。
清朝太學(xué)生。
</font><h3><font color="#ed2308">伯良,清朝太學(xué)生。</font></h3></h3><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font color="#ed2308">第十六世(仲字勻)
23.黃朝英,字仲瓊,號貽堂。
清朝乾隆甲寅武舉人,例授武畧騎尉(正六品武官)。
24.黃朝瑞,字元輯。
清朝嘉慶乙卯武舉人,例授武畧騎尉(正六品武官)。
<br></font><div><h3><font color="#ed2308">增補(bǔ):仲珠(源源),名昭乘,字仲稱,武生五品軍功中軍府守御所云騎尉。</font></h3><div><font color="#ed2308">
弟十七世(叔字勻)
25.黃以珪,字叔篆,號籃園。
清朝道光丙午舉人,同治壬戌孝廉方正( 賜六品章服,備召用 )。
26.黃東璸
移居福清,世,字,號均不知。
清朝道光辛酉舉人。
27.黃金山
清代 黃金山,字藻高。同治十年(1737年)登進(jìn)士,建昌知縣(正七品官)。
移居福清,世,字,號未詳。
清同治辛未進(jìn)士。
28.黃師乾
移居福清,世,字,號須侯查。
清朝光緒壬午舉人。
<br></font><div><h3><font color="#ed2308">增補(bǔ):叔好(源源),承德鄉(xiāng)武畧騎尉。</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font color="#ed2308">第十八世(孫字勻)
29.黃聯(lián)陞,字孫賡,號雨亭。
清同治庚午武舉人,例授武客騎尉(正六品武官)。
30.黃梧陽,字孫翔,號喈南。
清朝咸豐戊子拔貢,同治丁酉舉人。
31.黃榜花,字孫靜,號春磴。
清朝光緒已卯恩貢。
32.黃捷陞,字孫言,號忠信。
清朝同治庚午武舉,例授武客騎尉(正六品武官)。
33.黃清華,字孫美,號景齋。
歷任內(nèi)河晉江南門等汛。
第十九世(禮字勻)
34.黃玉成,字禮貞。
中華民國乙卯俊士。
第二十世(則字勻)
35.黃毓清,字秀嵐。
清朝宣統(tǒng)庚戌拔貢民政部録事(九品武官)。</font><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來源:《美林黃氏宗譜》和《南安縣志》</font></h3><h3><br></h3><h3><br></h3><h3><font color="#ed2308">2018年9月20日(魄力泉州工作室 編輯)</font></h3><h3><br></h3></div></div></div></div></div> <h3>美林黃氏始祖漢卿公</h3> <h3>紫雲(yún)衍派,泉州黃氏。</h3> <h3>作者:黃文明(歷史文化愛好者)</h3><h3>攝影:黃文明(泉州市攝影家)</h3><h3>編輯:魄力泉州影視工作室</h3><h3><br></h3><h3>2018年9月20日編輯制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