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走出西藏,走進四川。</h3> <h3>金沙江邊看頂牛!</h3> <h3>難得一見的精彩!</h3> <h3>金沙江吊橋。</h3> <h3>川西甘孜藏族自治州風景如畫。</h3> <h3>有網(wǎng)友說:走進川西天堂,何必再去西藏!川西美景不輸西藏?。?lt;/h3> <h3>川西高寒草原位于理塘、甘孜、新龍、白玉、巴塘草原為核心,面積達7萬平方公里,海3800-4500米。川西高原上群山爭雄、江河奔流,長江的源頭及主要支流在這里孕育古老與神秘的文明,大渡河、雅礱江和金沙江帶著雪山草地的氣息由北向南流淌。青藏高原山脈的走向也大至由北向南延伸,在地理上一般將這一地帶稱作橫斷山區(qū)。</h3> <h3>遠眺海子雪山,近觀濕地九曲。</h3> <h3>跳起歡快的鍋莊舞。</h3> <h3>四川省甘孜州巴塘縣地處川,滇,藏接壤處的廣大區(qū)域,巴塘達達鎮(zhèn)是川藏線上的一顆明珠!</h3> <h3>在川藏線上,有著世界第一高城之稱的理塘,面積14,182.27平方公里,人口5萬余人,是以藏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地,理塘高差懸殊,最低海拔2680米,最高海拔6204米,平均高度海拔4133米,縣城海拔4014米,故有"世界高城"之稱。</h3> <h3>大美川西,如癡如醉!</h3> <h3>新都橋被譽為攝影愛好者的天堂。</h3> <h3>在新都橋遇到一位自駕川西的游客,他高高大大的打扮也像個藏族人,聽到他講了一口流利正宗的上海方言,老伴一問才知道原來他是上海人??!是老鄉(xiāng)。</h3> <h3>很高興和三位上海美女老師合影。</h3> <h3>折多山映入眼簾。</h3> <h3>天真貧窮的女童。</h3> <h3>和藏族小朋友合影。</h3> <h3>一起合影的小伙子在甘肅工作,準備用一個月的時間騎摩托穿越川藏青一線!勇氣毅力令人欽佩????</h3> <h3>川藏線上最后翻越的一座高山~翻越折多山,走出康巴第一關(guān)!</h3> <h3>折多山,埡口海拔4298米,一直以來號稱"康巴第一關(guān)"。也是漢藏文化的分界線,經(jīng)過康定,翻過了折多山,就正式進入了康巴藏區(qū)。也是川藏線上第一個需要翻越的高山埡口,折多山成為進入康巴藏區(qū)的第一道關(guān)隘,確實如此,折多山的盤山公路確實是九曲十八彎,來回盤繞就象"多"字一樣,一彎接一彎,怪難翻的。難怪當?shù)厝擞芯湓捊?"嚇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h3> <h3>經(jīng)過色彩斑斕的情歌城康定。</h3> <h3>《康定情歌》一首世界的情歌,為康定添彩。</h3> <h3>大渡河畔聽濤聲。</h3> <h3>當晚住的旅店就在大渡河邊……大渡河波濤起伏。飛奪瀘定橋,是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中的一場戰(zhàn)役,發(fā)生于1935年5月29日。中央紅軍部隊在四川省中西部強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東岸北上,主力由安順場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紅四團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況下,在崎嶇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進,一晝夜奔襲竟達240里,終于在5月29日凌晨6時許按時到達瀘定橋西岸。第2連連長和22名突擊隊員沿著槍林彈雨和火墻密布的鐵索踩著鐵鏈奪下橋頭,并與東岸部隊合圍占領了瀘定橋。</h3> <h3>走在瀘定橋上……晃動的鐵索橋。</h3> <h3>大渡河邊,往事如煙……</h3> <h3>收官在瀘定!</h3> <h3>我們即將開出川藏318公里,迎面駛來的私家車浩浩蕩蕩進入川西!堵車嚴重!大概是川西旅游暑假熱線吧!祝福他們平安快樂!??</h3> <h3>收官在瀘定!離開拉薩,用了七天的時間終于走出2000余公里的川藏公路,歸心似箭啦!8月7日從瀘定上高速公路回北京還有2000公里左右,會輕松許多!深深感謝一路幫助過我們的好人!深深感謝上蒼賜我們青藏川自駕這段艱辛狂野平安的旅程!人生僅此一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