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坦桑尼亞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是舉世聞名的最大的野生生動物保護區(qū)之一;東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陸上最大的斷裂帶,從衛(wèi)星照片上看去猶如一道巨大的傷疤,素有“地球傷疤”之稱;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其火山口是世界上邊緣保持最為完整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破火山口之一;即是火山又是雪山的乞力馬扎羅山是非洲最高峰,被稱為“非洲屋脊”的山頂終年滿布冰雪;一些獨特或瀕危的動物如狐猴、馬島獴,植物如猴面包樹等目前還只有在馬達加斯加島上能看到;人類最早320萬年前的骨骼化石出自埃塞俄比亞;咖啡的最早起源地也是在東非......。這些諸多的之最和唯一,此前可是一無所知??!<br></h3> <h3>我們此行要經(jīng)過的三個國家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和坦桑尼亞恰好位于東非大裂谷的中間一段,裂谷寬幾十至二百公里、最深能達2千米,峽谷兩側,斷壁懸崖,山巒起伏,猶如高聳的兩垛墻,裂谷底部是一片開闊的原野,眾多的湖泊,如奈瓦沙湖......等以及馬賽馬拉和塞倫蓋蒂大草原等均散落在谷底。再加上眾多的火山風化物形成的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氣候濕熱,植物生長繁茂,野生動物則成群出現(xiàn),棲息繁衍。<br></h3> <h3>離開馬賽馬拉一路南行來到塞倫蓋蒂大草原的腹地。此前,對非洲沒有太多的了解,但“塞倫蓋蒂”四個字早有耳聞,那可是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的全球保留最為完整的野生動物的天堂。然而到達之后感到有些失望,滿眼望去與馬賽馬拉相比草要低矮很多,甚至有些荒蕪。原來是季節(jié)不對,這里已進入旱季,大批動物已北遷,有些食肉動物也跟著食物鏈走了。聽當?shù)厝酥v,明年2月起動物們將回遷,屆時將會恢復繁榮。</h3> <h3>一只小獅子正望著近乎荒蕪的草地和“人走樓空”的家園正在默默地發(fā)呆呢。</h3> <h3>望著天上的彩虹,企盼著多下點雨吧。</h3> <h3>一只雄獅子正在樹下睡懶覺。</h3> <h3>瞧它懶的,端著相機等了半天它才睜開了眼睛。</h3> <h3>雖然這里還能看到?jīng)]有跟著大部隊遷徙的角馬和斑馬,但數(shù)量要少的多了。</h3> <h3>相比馬賽馬拉,這里的樹多、湖多、山多,景致要好很多。</h3> <h3>多霸道,不留下買路錢別想過去。</h3> <h3>一群母獅子,和人一樣,一幫女人們愛湊在一起嘮嗑。</h3> <h3>一只母獅子竟跑到我們的車旁乘涼來了。</h3> <h3>動物的種類還是挺多的,要離開塞倫蓋蒂了,還有些舍不得,還希望能夠發(fā)現(xiàn)更多。</h3> <h3>從塞倫蓋蒂出發(fā),要經(jīng)過恩戈魯恩戈魯火山、馬尼亞拉湖、阿魯沙市,然后返回肯尼亞到安博塞利自然保護區(qū)。</h3> <h3>恩戈魯恩戈魯火山口。</h3> <h3>下到了火山口這個大盆的底,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這是一片非常獨特的自然保護區(qū),方圓一百多平方公里的火山口內集中了草原、森林、丘陵、湖泊、沼澤等各種生態(tài)地貌,大量的各種動物在這個半封閉的區(qū)域形成了一個獨立的自然生態(tài)平衡系統(tǒng),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瀕臨滅種的犀牛只有在這里才能看到。</h3> <h3>一直催促著司機找犀牛,終于憑著司機的經(jīng)驗和“千里眼”的能力發(fā)現(xiàn)了一只。但是太遠了,用600mm的長焦拉近才勉強看清,在晃動車上屏住呼吸按下快門,可還是虛焦了,太遺憾了。</h3> <h3>在這美麗的景色前,我們車的司機“灑一地”(名字的音譯)也拿出了手機來個自拍。</h3> <h3>傍晚的恩戈魯恩戈魯火山</h3> <h3>安博塞利國家公園的景色與恩戈魯火山盆地相近,有大片水泊沼澤濕地,也有山坡高地,動物種類也很多。其最大的特點是觀賞乞力馬扎羅山的最佳視點,另一個是這里的大象數(shù)量最多。</h3> <h3>大象洗澡,越洗越臟。</h3> <h3>運氣還是差了些,有霧。就在赤道上太陽直射的地方,這乞力馬扎羅山的頂上競然積雪終年不化,真有點奇了怪了。</h3> <h3>從內羅畢飛到塔那那利佛已是深夜了,第二天醒來推開窗戶才見到馬達加斯加首都的真面目。馬國原來是三千萬年前由于地球板塊運動而從非洲大陸分離出來的一個獨立大島,這回算是有概念了。</h3> <h3>塔那街景</h3> <h3>塔那現(xiàn)已改成商場的老火車站</h3> <h3>河中洗衣,河堤草地上晾曬,五顏六色構成了這里的一道美景。</h3> <h3>距離首都140公里的昂達西貝自然保護區(qū)是狐猴棲居的樂園。</h3> <h3>在這與世隔絕的環(huán)境中繁衍生存的各種狐??只有在這里才能看到,是所有來馬島旅游的人必看的,因而也使它們成了人類的好朋友。</h3> <h3>珍稀動物--變色龍</h3> <h3>這個島上的狐猴更可愛更不怕人類,專愛跳到人身上尋食吃。</h3> <h3>跳舞狐??</h3> <h3>身上還有一只小猴崽子呢。</h3> <h3>狐猴受到保護,可是馬島獴是要吃狐猴的,食物鏈斷了,這只在馬島上殘存的稀有物種,看來是面臨滅絕可能不會太遠了。</h3> <h3>乘馬達加斯加國內小飛機來到大島西南海邊小鎮(zhèn)穆龍達瓦。</h3> <h3>海鮮大餐,一般般。</h3> <h3>??面包樹也是在別處很難看到的樹種,其果子據(jù)說有面包味,但很難吃,只有猴子愛吃。</h3> <h3>猴面包樹大道的日落。</h3> <h3>跨海來到對面的小島漁村。</h3> <h3>從穆龍達瓦出發(fā)一路向北來到馬國的法式小城 - 安其拉貝。</h3> <h3>安其拉貝火車站</h3> <h3>乘坐"Pousse-Pousse"色彩艷麗的人力車瀏覽小鎮(zhèn)是這里一大特色,也是一種異樣的享受。</h3> <h3>曾為法國殖民地的痕跡在小鎮(zhèn)隨處可見。</h3> <h3>雨中的埃塞俄比亞首都 - 亞的斯亞貝巴,是此行的最后一處落腳點。</h3> <h3>埃塞俄比亞國家博物館</h3> <h3>最讓我震驚的是這里展出的在埃塞出土的320萬年前人類的骨骼化石,被科學證明是能夠直立行走的人類最早的發(fā)現(xiàn),并得出了人類起源于非洲的理論。</h3> <h3>其次,讓我知道了埃塞是非洲唯一沒有被西方列強殖民過的國家,從未被打敗過。這幅壁畫記錄了埃塞國王接受洋槍洋炮的意大利軍隊投降的場面,這能不為埃塞人感到驕傲嗎!</h3> <h3>咖啡的發(fā)源地竟然也是非洲,也出自埃塞俄比亞。從來旅游不購物的我一下買了十幾袋,帶回去送給朋友。</h3> <h3>亞的思亞貝巴大學,校門非常有古典歷史韻味,聽說其前身是個舊皇宮。</h3> <h3>通往安圖圖山的路上,山上有三座基督教堂和舊皇宮遺址。</h3> <h3>今天似乎是宗教上的一個節(jié)日。</h3> <h3>非洲聯(lián)盟總部設在亞的斯亞貝巴,這座大廈又是中國援建的。</h3> <h3>走進東非,一路走下來雖然很累,也有許多遺憾,但讓我對這片神奇的土地有了完全新的認識與感受,非洲真好!就要離開了,希望能有機會再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