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葛優(yōu)在成為馮小剛的御用男一號之前,曾經(jīng)和鞏俐一起為張藝謀出演了一部大片,《活著》。正是憑這個大片,葛優(yōu)獲得了他的第一個國際男演員大獎。說它是大片,是指它的良心和深度,指它的社會批判性。然而,這部張藝謀導(dǎo)演諸多作品中難得一見的高質(zhì)量的《活著》卻被當(dāng)局軟埋了。軟埋的意思是,沒有完全封殺,也在院線里上映過,不能大張旗鼓,不能過多宣傳,很快就下線。很快就被忘記了。<br></h3> <h3>《活著》,是作家余華的第一部被大導(dǎo)演拍攝成電影的同名小說。之后,眾多電影人自然而然地把注意力放在余華的另外一部同樣蜚聲中外文壇的小說《許三觀賣血記》上。<br></h3> <h3>當(dāng)年的余華,在國際上的文名斐然,他的《活著》和《許三觀賣血記》被翻譯成十多種文字出版。他的成名在后來拿到諾貝爾文學(xué)獎的高行健和莫言之前。他看中了才華橫溢的年輕導(dǎo)演姜文,希望由姜文來拍這部許三觀的故事。演而優(yōu)則導(dǎo)的姜文也躍躍欲試,打算自演自導(dǎo)??上У氖?,這部本來可能由余華和姜文這兩位光芒正亮的青年才俊聯(lián)手打造的電影胎死腹中。其原因是上面不讓拍,劇本通不過。新中國里面,人民需要賣血渡日,過于刺眼,過于悲慘。那些年里的傷痛,當(dāng)局不希望再提或者多提。每一塊傷痕都牽連著執(zhí)政當(dāng)局的短板。所以要軟埋。已經(jīng)拍好的《活著》是這樣,還沒有拍的《許三觀賣血記》更是這樣。
從此,姜文與許三觀無緣,姜文也失去了一次成為一流導(dǎo)演的機(jī)會。姜文后來的作品苦于沒有深刻題材,淹沒了他的才華。中國電影界里,姜文也是一個被軟埋的人。<br></h3> <h3>自從會拍成電影的消息流傳以來,一直耽擱了十多年。擁有故事版權(quán)的韓國電影投資人安東圭在失望之余,決定由韓國人自己拍攝,完全用韓國演員,故事的背景也由中國南方農(nóng)村,改成韓國的某個地方。難得的是,他們在這部電影里最大程度地忠于原著,戲里的人名基本沒有改變,故事也盡量原汁原味。余華親自參加編劇。就是這樣的背景之下,這部兩年前面世的韓國電影《許三觀》略微怪異地帶有明顯的中國風(fēng)味。但是,由于原劇本的優(yōu)秀,更得助于韓國演藝人員對心靈探索的認(rèn)真和細(xì)膩功力,這部電影不失為一部批判社會解剖人性的上佳作品。<br></h3> <h3>全世界的男人,都不愿意戴綠帽子。蒙在鼓里,替別的男人養(yǎng)兒子,更是一個男人心中的恥辱和苦痛。老實(shí),木納,倔強(qiáng)的建筑工人許三觀正是這樣一個被帶上綠帽子的男人。<br></h3> <h3>許三觀用第一次賣血的錢來討好美女許玉蘭。<br></h3> <h3>他曾經(jīng)自豪地娶到了鎮(zhèn)上人人垂涎的美麗姑娘許玉蘭。玉蘭給他一口氣生下了三個兒子,一樂,二樂,三樂。他任勞任怨辛勤勞動,艱難困苦地支撐著這個家。遇到需要用錢的時候,會同工友一起到鎮(zhèn)上衛(wèi)生所去賣血。賣完血拿著錢,會去路邊的小餐館來一盤炒豬肝,一碗黃酒。(電影里當(dāng)然不是黃酒,是韓國燒酒)吃完飯,身強(qiáng)力壯的他拍拍肚子,覺得人生再難不過如此。<br></h3> <h3>大兒子一樂懂事又善良。默默承受著來自許三觀的虐待和歧視。他甚至心疼三觀的委屈,怕他想不開,暗中跟隨保護(hù)三觀。<br></h3> <h3>許三觀是一個有心計(jì)的人。每次賣血之前,會喝很多的水。他相信這樣抽的血就會淡些,對身體的傷害就小些。他也懂得在買些零食來給三個兒子吃的時候,盡量公平。實(shí)在沒有錢的時候,為了讓兒子們消除饑餓感,他竟然想出堪比畫餅充饑的精神喂養(yǎng)方法。他讓三個兒子眼睛閉上,躺在床上,他用嘴說出一道一道的飯和菜來,繪聲繪色,把每道菜的做法和程序都講出來,連炒菜的聲音都有。三個兒子,每人的菜不一樣,也可以應(yīng)他們自己的想法選擇菜肴。有一次,三樂睜開眼睛,起身抗議,說二樂哥哥偷吃了我的包子,證據(jù)是爸爸在給我蒸包子的時候,二樂有發(fā)出咽口水的聲音。<br></h3> <h3>這一幕,彰顯了智慧,樂趣,趣味,更充滿了辛酸,痛苦和無助。在苦中作樂,笑里含淚之際,表現(xiàn)出朝鮮人(中國人)的生存耐力。<br></h3> <h3>為富不仁的何小勇,是一樂的生父。</h3> <h3>早在娶玉蘭之前,許三觀就知道她曾經(jīng)是街上混混何小勇的女人。大兒子一樂的長相,與何小勇越來越像的事實(shí),日夜齒咬著三觀的心。也侵蝕著他對玉蘭的情感和之前滿滿的幸福驕傲感。許三觀開始有破罐子破摔的心態(tài),虐待起玉蘭和一樂來。<br></h3> <h3>一樂在得知自己的生父可能是何小勇的時候,怯生生地敲開何家的門,說你不認(rèn)我沒有關(guān)系,我只是過來喊你三聲爸爸。喊完我就走。他喊了三聲,就回自己的家了。<br></h3> <h3>一樂為了保護(hù)二個弟弟,把別的孩子的頭打破了,三觀說我不是一樂的父親,他的父親是何小勇。讓何小勇賠錢去。一樂和玉蘭無奈,只好去何小勇家,被罵了一個狗血淋頭,玉蘭跟何小勇老婆打在一堆。<br></h3> <h3>面對這個場面,許三觀內(nèi)心倒反而有些釋然,當(dāng)天晚上睡覺也覺得踏實(shí)點(diǎn)。
當(dāng)然,最后還是三觀去賣血賠償。<br></h3> <h3>三觀在跟一樂講不能帶他吃包子的道理。<br></h3> <h3>許三觀用賣血的錢,想給兒子買包子吃,又不甘心帶一樂一起去。他悄悄地跟懂事的一樂商量說,我的血換的包子不能讓何小勇的兒子享用吧?一樂點(diǎn)頭同意,只問了一句話,大叔,(沒有別人在場的時候,三觀不讓一樂喊爸爸,只能喊大叔),如果我是你的兒子的話,你會帶我一起去吃包子吧?三觀說出他的真心話。<br></h3> <h3>如果你是我的兒子,那在三個之中,你是我最疼愛的。<br></h3> <h3>一樂吃不到包子,但是有了三觀的這句話,也算得到了一種滿足。一樂是多么地想吃包子啊。但是他卻笑著騙自己的母親說,他不想吃包子。包子哪有紅薯好吃啊。
在饑餓和對包子的憧憬之中,一樂又一次敲開何家的門,對何小勇說,你真是我親生父親的話,你帶我去吃包子吧,哪怕就一次。何家夫婦冷漠地拒絕了。<br></h3> <h3>三觀也為自己傷害了玉蘭和一樂暗自內(nèi)省。<br></h3> <h3>得知何小勇病了,許三觀幸災(zāi)樂禍。<br></h3> <h3>過了幾年,事情有了變化。何小勇的老婆跑到三觀家里,說他男人病了,病得很重,藥石無醫(yī),只能靠他自己的親兒子來喊魂救他。何家只有兩個女兒,沒有兒子。何家人說只要一樂愿意,何家會認(rèn)回兒子,將來送他上大學(xué)。長期以來對一樂心懷內(nèi)疚的玉蘭心動了,似乎如釋重負(fù)的三觀也同意了,他說,何家有錢,你就去吧。大樂不說一句話,牽著玉蘭的手,跟著何家人去了。三觀也悄悄地跟著。<br></h3> <h3>到了何家,一片愁云慘霧,香煙繚繞。何小勇昏迷不醒地被坐在椅子上。作法的道士和何家人對一樂說,你快哭呀,快喊呀!一樂無奈,麻木機(jī)械地喊,爸爸不走,爸爸回家。何家人指責(zé)一樂有氣無力,心不誠,聲不大。一樂無所適從,在詭異壓抑的氣氛里,想起一幕幕的傷心往事,他在心里排斥著奄奄一息的何小勇。他哭出聲音,嘴上說爸爸不走,爸爸回家,心里想,他不是我爸爸,我的爸爸是許三觀。<br></h3> <h3>一樂的委屈傳染到在窗外的許三觀。三觀五味雜陳,失魂落魄。一樂看見了窗外面的三觀。<br></h3> <h3>一樂喊,爸爸過來,爸爸帶我回家。<br></h3> <h3>何家人知道有異,氣憤狐疑。三觀知道一樂是在喊他。<br></h3> <h3>壓抑委屈自卑了十幾年的許三觀做出了一個真正的男人應(yīng)該做的事情。他沖進(jìn)何家,掀翻桌子,抱起自己心疼的兒子。我的好兒子,你不是他何家的兒子,你是我許家的兒子。咱們回家。<br></h3> <h3>何小勇去世后,一樂突然病了。求醫(yī)問藥不見好轉(zhuǎn),玉蘭和三觀生怕一樂害上同何小勇一樣的病。為了給一樂治病,三觀到處賣血籌錢。為了連續(xù)賣血,去不同的抽血站。為了掩蓋面色蒼白,以免被拒絕賣血,三觀到診所外面,猛打自己的臉,在路邊的鐵欄桿上倒懸身體。<br></h3> <h3>我第二次看這部電影是用有彈幕的IPad 看的。到了這個情節(jié),彈幕里眾口一詞,淚崩。<br></h3> <h3>賣血的診所之一。<br></h3> <h3>三觀在抽血站終于暈倒了。醒來之后,拒絕付搶救費(fèi)用。他說,沒有我的同意為什么要把別人的血輸給我?我不要別人的血,你必須抽出來!話沒有說完,又暈了過去。<br></h3> <h3>又一次。淚崩。<br></h3> <h3>電影里的結(jié)局是玉蘭久等三觀不來,自己毅然賣掉了一個腎。三觀趕到醫(yī)院,一樂的手術(shù)已經(jīng)完成。全家人用玉蘭賣腎的余款,高高興興地吃到一頓美食。<br></h3> <h3>彈幕里說淚崩的同時,還有說韓國人這么悲慘啊,我天朝就沒有這樣的事情。<br></h3> <h3>我知道,這不怪這些年輕人,不怪這些不知道余華的人。<br></h3> <p class="ql-block">韓國人說,他們的歷史上也的確有賣血度日的事情。韓國的影藝人不惜把屎盆子扣在他們自己的頭上。他們是有良心的。然而,他們的良心到了中國,還是被屏蔽了。這部其實(shí)講的是中國人的故事的電影,還是免不了被軟埋的命運(yùn)。沒有多少中國人知道這部電影。</p><p class="ql-block">你如果讀了我的文章,有所感動的話,去網(wǎng)上搜看吧。</p> <h3>順便說一下。中國版的電影《許三觀賣血記》也已經(jīng)拍攝完成。導(dǎo)演正是余華的留學(xué)歸來的兒子余海果。這部更具批判性的正宗許三觀電影的命運(yùn),不僅僅是軟埋。而是悶殺。<br></h3> <h3>軟埋,悶殺,是昧良心的。是外強(qiáng)中干的行徑。<br></h3> <h3>軟埋是懦弱者的遮羞布和護(hù)身甲。<br></h3> <h3>坦誠歷史,是善良和寬容的第一步。沒有善良和寬容,再強(qiáng)大再繁榮,不是我眼中的樂土。<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