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品味畢棚溝撩人心扉的秋韻</h3><h3>
畢棚溝之行是我去年深秋的一次行走,我之所以現(xiàn)在還想寫一點文字,是因為那是我一次精彩的出行,我無法抹去腦海中銘刻的印記,也無法忘懷心中的情思。
我鐘情秋天大地濃烈的色彩,敬畏自然造化魅力的神奇;矚目眺望層林盡染的金黃,會讓我魂不守舍,我眷戀這種感覺,這是我去畢棚溝游走的動因。去畢棚溝,滿足一種欲求,讓我的眼睛再去參與一次醉人心脾的掃黃游覽;我不辭辛勞去拍攝,想記錄下多姿多彩的最亮麗的真實的片片金黃,希望全身心去感觸濃濃郁郁的黃色刺激,想去享受這種高貴色彩對心扉的浪漫潤澤,讓生命去演繹游走自然的一種驚奇,體驗一種視野多維度的美妙沖浪。
畢棚溝位于四川阿壩州理縣境內(nèi),畢棚溝風(fēng)光之所以有名,在于溝內(nèi)奇峰峻峭、溝壑縱橫,更吸引人的是山谷里有若干大大小小清亮的海子,那里各具特色的絢麗多彩的湖光山色的風(fēng)光,讓人迷戀;此外,畢棚溝還有神秘雪山、神奇冰川、原始森林、草甸、溪流、瀑布……
畢棚溝四季風(fēng)光各有千秋,但最值得欣賞的是畢棚溝的秋光。深秋來臨,畢棚溝里的山坡上璀璨、斑斕的彩林爭奇斗艷,炫麗極了;此時山林中的楓樹、槭樹、樺樹、鵝掌松、落葉松等樹葉被浸染成純純的金黃。行走深谷,可觀賞山野四處的一排一排通透的金黃,還可以看到高山草甸也披上了黃色的盛裝,一片一片爛漫的小草,天真無邪、童趣盎然,讓人陶醉。</h3><h3> 畢棚溝主要景區(qū)有龍王海、紅石灘、白龍瀑布、卓瑪湖、娜姆湖、磐羊湖、燕子巖、女皇峰、神女十二蜂……在景區(qū),走走停停,慢慢觀、細(xì)細(xì)看,許許多多精致、美妙的秋光,會讓你流連忘返,讓你心醉神迷。
我深秋行腳,只要看到一片片金色的黃,那怕是點點金黃,我心中總會燃起喜悅的沖動,黃是我心中的色彩,是我心中的牽絆,每年秋天我走進自然,走入山川,閑逛湖畔,游玩荒野,去尋尋覓覓,就是想與金黃的美麗相遇……我其實是在尋覓一種韻。</h3><h3> 寒冷的秋天,我畢棚溝之行,就是去尋覓撩人心扉的秋韻。韻是什么?韻是和諧,韻說通俗點,就是舒服。比如韻律,感覺舒服的聲音;筆韻,感覺舒服的字形;感覺舒服的字畫,稱作神韻。韻還指風(fēng)度、氣質(zhì)、情趣、境界。韻也是一種體驗,所以許多時候韻真的也無法說清,正因為說不清,才值得苦苦地尋尋覓覓,值得細(xì)細(xì)地去體驗、感悟,這樣的游覽就多趣一些。
畢棚溝風(fēng)韻的精華在卓瑪湖到燕子巖路途之中。
卓瑪湖的白龍瀑布,這是美得令人心醉的有詩、有意、有韻的層次分明的畢棚溝自然山水風(fēng)光。山溝深秋旅行,是很難看到這樣一個既氣勢恢宏,又色彩繽紛的明媚、精美、和諧的景象。
湛藍湛藍的天空飄浮著圣潔的云朵,天邊綿延起伏的群山,一直伸向遠方;碧綠的卓瑪湖仿佛是鑲嵌在山谷中一顆翠綠色的明珠,平靜的湖面,在柔和的陽光照射下,波光粼粼,泛起淡淡的光暈;湖邊,冷冽的秋風(fēng)拂岸,湖岸上楓樹林金黃色的葉片羞澀地翩翩起舞。白龍瀑布白色的飛流直下河谷,濺起堆堆雪白狂野的水花,這些白色的水花翻騰咆哮地奔瀉而下,勢不可擋……白龍瀑布名不虛傳,真有白龍氣吞山河的氣勢。繽紛的美景,自然地交融,突感天地靈氣盈盈;這種美的絢麗,既有詩情、畫意,又有氣韻、靈魂,原來畢棚溝深秋的湖山竟如此多嬌。
我留步遠觀、近看,又繞湖行走,我?guī)缀蹩刂撇蛔∽约旱捏@訝、震撼,此刻才領(lǐng)略驚呆了的愜意,這才是游走山山水水的樂趣。有人說春光明媚,其實,秋光也明媚,它不似春光勝似春光。
卓瑪湖的秋韻美在意境,美在格局,美在和諧與大氣;那一點點微不足道的的金黃的畫龍點睛的意義,明白無誤告訴我們,這里不是春光亮麗,而是秋光燦爛,這才是白龍瀑布的韻的境界。
說到瀑布,順便說說磐羊湖的青龍瀑布的韻。青龍瀑布?xì)鈩葜朗遣谎远鞯模黄俨寂叵臎_擊聲,時而平緩,時而起伏,仿佛是一曲節(jié)奏歡快的打擊樂曲;傾聽,象股股暖流叩擊心房,撥動了人心底最深處的那根弦;它讓清冷、靜謐、幽深的山谷激蕩著動聽的回聲。一會兒,我又目不轉(zhuǎn)睛地欣賞這種靜中有聲,靜中有動的美妙風(fēng)情,體驗天地之間靜、聲、動親切的交融,體驗深秋瀑布的韻律的美妙的宣泄,我的快意也情不自禁融入其中。
卓瑪湖再往上行,就是娜姆湖。
娜姆湖倒影幾乎是無與倫比的美麗,亮麗、迷人。娜姆湖靜靜的湖水通透清亮,凝望水面倒影,一種感覺,湖光藍天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清清湖水不見漣漪,水中山影、金黃色樹影、藍天、白云之影清晰、透亮,仿佛水中的世界,才是真實的自然風(fēng)貌。
娜姆湖的秋光,虛虛實實。虛虛實實的山巒,虛虛實實的一排排金黃色的松樹,虛虛實實的藍天白云,這種虛實對立、虛中有實的秋景,既對立又統(tǒng)一,妙趣猶存。以虛亂實的倒影幾乎可以亂真,應(yīng)該算是畢棚溝“絕美”的秋光奇葩,這種奇特倒影在我生命中留存了深深的印記,動人心緒。
坐電瓶車到磐羊湖景區(qū),這里有許多有趣的看點,值得一說的是景區(qū)的天際湖。天際湖,故名思義,即天邊的湖,藏人叫它神仙湖。天際湖有最清澈的水、最亮麗的湖面、最明晰的婆娑倒影;有巍然矗立的兩座山峰——女皇峰與將軍峰;還有在湖岸邊,排立的一片金黃的楓樹,黃得如此通透、黃得如此深沉、黃得如此純厚、黃得如此圣潔……天際湖景觀特色是:兩山對峙,各顯雄渾;水天一色,一抹碧藍。遙望美景,我想起兩句詩,“ 群峰倒影山浮水,無山無水不入神?!蔽姨卣J(rèn)同這種詩意,沒有山水就沒有看點、沒有趣味,也就沒有色彩渲染的美妙。
在天際湖觀景,我想用范仲淹《岳陽樓記》一句話:“上下天光,一碧萬頃",來形容此景,同時,馬上發(fā)現(xiàn)天際湖沒洞庭湖那種"銜遠山,吞丟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的大氣;而天際湖好似小家碧玉,"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勝比洞庭湖精致、清麗,它沒有萬頃也有百頃,所以只好意會算了。
天際湖,我游逛中,走走停停,有時換個視角,細(xì)細(xì)觀賞,常有驚艷的審美體驗。 天際湖除了山明水秀、秋味綿綿;還可欣賞到湖光水色中難見的奇觀,那就是遙望到氣勢雄渾、峰巒起伏的雪嶺、冰川;更奇特是這里還有一大片銀白色的S形沙灘鑲嵌在湖水一側(cè),使湖畔多了一層醒目的色彩的渲染,多了一點婀娜多姿的風(fēng)情,這種別有洞天的風(fēng)景,讓人雅趣盎然。我站在湖岸的沙灘上,遠眺靜謐的山谷中清亮的濃郁秋味的湖光山色,醉心于無法想象的美輪美奐;抬頭仰望天穹,遙看藍天之中祥云飄逸、云卷云舒……在此游蕩、觀景,真正算是幸福地養(yǎng)眼、養(yǎng)心、養(yǎng)性的閑情逸致。
進入燕子巖,一般游客畢棚溝之行就到此為止了,再向前走,就是探險者的天堂。在燕子巖的山谷之中,抬頭仰望,遠處是迤邐起伏的雪山與冰川——巍峨的神女十二峰,冰峰雪嶺、懸崖峭壁 、深溝險壑、危峰兀立,一派神秘、神奇的風(fēng)韻咄咄逼人;在這里最精彩是能夠目睹一片一片金黃的高山草甸,以及山邊一排一排金黃的落葉松,最讓人感動是:如此寒冷的深秋,寒風(fēng)剌骨,寒氣逼人,在高山草甸中,披著金黃色盛裝的一片一片的小草,居然勃勃生機,笑靨如花,如此媚人。柔弱的小草,活得如此倔強、剛毅,看來除了小草的基因,就是山谷的自然生態(tài)宣瀉的靈氣,長年浸潤小草的生命,仿佛這種生命才是青春永駐,永無老態(tài)。我在那里停留了很久,我深信這里天靈靈,地靈靈,確信這里布滿了大自然的靈氣,我虔敬仰望藍天,默默地肅立,感受天地靈氣的沐浴與潤澤,不知是否是心靈感應(yīng),總之我感覺心中涌動著股股暖流,真實地體驗到生命的一種舒心的通透……</h3><h3> 我的畢棚溝尋韻的文字,寫到這里就準(zhǔn)備結(jié)束了,算是點到為止。因為畢棚溝以山雄、水異、林艷,以精致、奇巧的自然風(fēng)貌為基調(diào),在秋季,以恢宏的氣度浸染了山川、溝谷、溪流、湖畔片片金色的黃,讓山溝秋韻融融。我無法僅僅用文字來演繹精彩紛呈的秋光、秋韻,我僅能采用的方式就是圖片及評點來彌補自己不足。</h3><h3> 尋覓畢棚溝撩人弦的秋韻的文字,是我游走畢棚溝觸景生情的心聲,也是從肺腑發(fā)出的呼喚,不吐不快。這些文字僅僅是我選擇了幾個看點的體驗、感語、情思,這是遠遠不能全方位述說畢棚溝的秋韻,更何況沒有圖片的文字,有時會感覺索然無味;僅僅把一堆圖片放在這里,游覽的攝影少了許多趣、味、韻,多了一些茫然與遺憾。所以,我在這篇尋韻的文字后面,附錄了不少的圖片與文字,圖片是我的隨拍,文字是我心聲,我想讓尋覓秋韻的瞬瞬間間,盡可能都圖文并茂,來寄托我的念想及初心,來留存自己生命印跡。<br></h3><h3> 李方建</h3><h3> 2018.8.8</h3><h3><br></h3> <h3> 畢棚溝山間的接待站。</h3><h3> 游覽畢棚溝的坐車路線。首先坐溝口的環(huán)保車,到達卓瑪湖接待站,然后在這里坐電瓶車,又到磐羊湖,再坐電瓶車,直上燕子巖。</h3><h3> 我們一行在接待站休閑片刻,呼吸山間的清新,四處眺望山谷旖旎的風(fēng)光,風(fēng)景如詩如畫,有一種感覺,生活在這種環(huán)境之中,不似神仙,勝似神仙??赡芟扇说南娠L(fēng)道骨,看來就是靈山靈水潤澤的結(jié)果。:</h3> <h3> 卓瑪湖景區(qū)的接待站廣場。</h3><h3> 一下車,我就迫不及待來到廣場,仰望蔚藍色天空中耀眼的一抹光亮,運眺群山片片爛漫的金黃,鮮活的金黃氣韻逼人,仿佛感覺這種金黃蘊含著生命的情感與靈魂,是那么可親、可愛。眺望,令人心曠神怡。</h3> <h3>
藍天下的秋光是自然界最美的色彩,秋味就是自然的金黃流淌的讓人迷戀的醇香,我鐘愛這種上蒼的饋贈,因為它會留給我心底永存的快樂。</h3><h3> 秋天的行走,就是去尋覓美得燦爛、炫麗的一抹一抹的金黃。樹葉的金黃是生命一次輪回的最后歸宿,這種生命居然最后活得那么轟轟烈烈,那么有滋有味,活得那么高貴,并在美麗中高傲地走向最后的歸宿,沒有悲傷,沒有眼淚,也沒有遺撼。這對于人的晚年生命的思索有什么意義,可能是仁者仁,智者見智。</h3> <h3> 畢棚溝紅石灘淡淡的秋光。</h3><h3> 湖水清澈見底,湖底厚厚的水藻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浮萍漂浮在水面,增加了水的層次感;山邊及水中的樹木清爽、有序地排立著,不少樹葉已經(jīng)流瀉出一抹淡淡的金黃,讓人感覺秋天快要來臨。雖然這里秋味不濃,但素雅、寧靜的風(fēng)貌,讓人體驗到清新、淡雅的風(fēng)味,感觸到柔柔的、甜甜的、稚嫩的可愛,感覺爽意棉棉。<br></h3> <h3> 畢棚溝的紅石灘景區(qū)。<br></h3><h3> 不知是日照的原因,還是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紅石灘這里已經(jīng)有濃濃的秋味。湖邊山坡上,已經(jīng)層林盡染,展示著秋日的姹紫嫣紅。默默地凝望,多姿多彩的秋光就在自己視野之中。</h3> <h3> 好美的潭水浮萍。</h3><h3> 黃色的浮萍錯落有致地漂浮在清澈見底的水面上,藍天的倒影在水中映射出柔柔的藍色光影,水面的浮萍顯得格外的鮮麗,飽含靈氣,仿佛象水中鮮活的小精靈,讓沉寂的潭水多了一層動感,而且生機盎然。</h3> <h3> 秋天的湖景。</h3><h3> 靜靜的湖水,清亮透徹,水底的綠草依稀可見。圍繞湖岸的樹叢,燃燒著秋天的色彩,它讓秋景絢麗多彩。</h3> <h3> 我隨手?jǐn)z下這一圖景,沒有主題,只感色彩很艷,有黃藍綠灰紅黑白,同時黃還有不同層次,黃、淡黃、灰黃、深黃;這里有天、有地、有樹、有水、有人、有浮萍、也有棧道。古人有一種審美理念,“大美無形”,其實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在造物主隨意的組合中變得和諧,既有個性,又有序、有味,看見就舒坦,當(dāng)然就有韻了。估且取名:亂七八糟的美。</h3> <h3> 畢棚溝龍王海湖區(qū)。</h3><h3> 畢棚溝的秋,色彩斑斕,特別厚重。遠山冰雪覆蓋,近山透射著深深沉沉的綠,山腳下一抹一抹炫麗的金黃,湖水冷冽透綠……站在湖岸一邊遙望,讓人欣慰地感受到秋天多情的氣息。</h3> <h3> 龍王海景區(qū)。</h3><h3> 天空藍藍,蒼山莽莽,湖水清清,倒影晰晰,荒草黃黃……一覽有趣、有韻。</h3> <h3> 寒冷的秋天,仰望掛在山崖上靚麗的色彩,心真的感覺特別溫暖,那是感動人生命的絢麗。</h3> <h3> 陡峭的山崖上草叢秋色爛漫。</h3> <h3> 秋葉染就的風(fēng)采。</h3> <h3> 有人說:春暖花開風(fēng)光好,萬紫千紅處處春。畢棚溝的秋,沒有春光,勝似春光,所以,我感覺:蕭瑟秋風(fēng)今又是,深溝葉片色彩艷。<br></h3> <h3> 錦緞彩林的秋韻。</h3><h3> 待到秋葉絢麗時,葉在叢中笑。<br></h3> <h3> 殘存的金黃。</h3><h3> 我們?nèi)ギ吪餃弦呀?jīng)是深秋,許多金黃的楓葉已經(jīng)凋零,殘存的金黃雖然半老,但風(fēng)韻猶存,它們張揚最后金黃,點綴了畢棚溝氣勢恢宏的炫麗。</h3> <h3> 在河灘,顯露金黃的不僅有灌木、草叢,還有落葉松、楓樹……它們向天地供奉金黃,昭示,秋天的神圣。</h3><h3> 秋天真正的氣息,是從金黃開始的,當(dāng)你游走天涯,滿眼所見處處金黃,那才是正宗的秋光,你會欣聞秋味,你會品味秋韻,體驗秋天沁人心脾的柔美風(fēng)情</h3> <h3> 春暖花開,花尤顯嬌美、嫵媚。秋涼,彩林似錦,彩林的生命更加厚重、倔強,我特欣賞漫山遍野怒放的彩樹所洋溢的凜然之氣。</h3><h3> 我愛春天,但心底卻深愛秋天。</h3> <h3> 畢棚溝凝重的山巒。</h3><h3> 深秋的山,海拔高度不同,山的性格迥異。這座神色凝重的山,在歲月的流逝中,留下了風(fēng)霜擊打的道道痕跡。在那些刀刻式的陰影中,雖然還散落了無數(shù)的點點秋黃,卻讓山的神情中,多了一點冷峻,多了一點高傲。在藍天之下,在厚重的光影之中,山流淌一種剛毅的魅力,顯得格外的沉穩(wěn)與雄渾。</h3> <h3> 卓瑪湖的白龍瀑布,這是美得令人心醉的有詩、有意、有韻的層次分明的畢棚溝自然山水風(fēng)光。山溝深秋旅行,是很難看到這樣一個既氣勢恢宏,又色彩繽紛的明媚、精美、和諧的景象。
湛藍湛藍的天空飄浮著圣潔的云朵,天邊綿延起伏的群山,一直伸向遠方;碧綠的卓瑪湖仿佛是鑲嵌在山谷中一顆翠綠色的明珠,平靜的湖面,在柔和的陽光照射下,波光粼粼,泛起淡淡的光暈;湖邊,冷冽的秋風(fēng)拂岸,湖岸上楓樹林金黃色的葉片羞澀地翩翩起舞。白龍瀑布白色的飛流直下河谷,濺起堆堆雪白狂野的水花,這些白色的水花翻騰咆哮地奔瀉而下,勢不可擋……白龍瀑布名不虛傳,真有白龍氣吞山河的氣勢。繽紛的美景,自然地交融,突感天地靈氣盈盈;這種美的絢麗,既有詩情、畫意,又有氣韻、靈魂,原來畢棚溝深秋的湖山竟如此多嬌。
我留步遠觀、近看,又繞湖行走,我?guī)缀蹩刂撇蛔∽约旱捏@訝、震撼,此刻才領(lǐng)略驚呆了的愜意,這才是游走山山水水的樂趣。有人說春光明媚,其實,秋光也明媚,它不似春光勝似春光。</h3> <h3> 畢棚溝的娜姆湖清冽的秋光。</h3><h3> 這里倒影美到極致。這種清冽中透射出的冷艷,幾乎讓人靈魂出竅。久望不厭,有趣、有味、有韻、有看點。</h3> <h3> 娜姆湖的倒影。</h3><h3> 娜姆湖倒影幾乎是無與倫比的美麗,亮麗、迷人。娜姆湖靜靜的湖水通透清亮,凝望水面倒影,一種感覺,湖光藍天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清清湖水不見漣漪,水中山影、金黃色樹影、藍天、白云之影清晰、透亮,仿佛水中的世界,才是真實的自然風(fēng)貌。<br></h3> <h3> 虛虛實實的秋光。</h3><h3> 娜姆湖的秋光,虛虛實實。虛虛實實的山巒,虛虛實實的一排排金黃色的松樹,虛虛實實的藍天白云,這種虛實對立、虛中有實的秋景,既對立又統(tǒng)一,妙趣猶存。以虛亂實的倒影幾乎可以亂真,應(yīng)該算是畢棚溝“絕美”的秋光奇葩,這種奇特倒影在我生命中留存了深深的印記,動人心弦。<br></h3> <h3> 山溝里披滿金黃的小樹,隆重的夾道歡迊游客光臨,嘗試行走一下,有受寵若驚的感覺。</h3> <h3> 娜姆湖除了有絕炒的湖光山色風(fēng)光,這個景區(qū)也是深秋畢棚溝被白雪覆蓋面積最大的地方,湖岸邊堆積了厚厚的白雪,這是秋天畢棚溝賞雪、玩雪的好地方。</h3> <h3> 冷杉的枝條特寫?;窝垡黄常路鹗腔瘌P凰。</h3> <h3> 濃濃的金黃,好似熊熊地燃燒的烈火,甚至疑是鳳凰涅槃重生。</h3> <h3> 看到這一片片金色的黃,那怕是一絲絲黃,我心中總有一種喜悅的沖動,它是我心中的色彩,是我心中的牽絆,每年秋天我總會走進自然,走入山川,游玩荒野,去尋尋覓覓,與金黃的美麗相遇……<br></h3> <h3> 這里是一片金黃的落葉松樹林,黃得如此通透、黃得如此深沉、黃得如此純厚、黃得如此圣潔……</h3><h3> 從古至今,中國人潛意識中就崇拜黃,黃就是我心中的圖騰,我遠遠地凝視,免不了肅然起敬。</h3> <h3> 畢棚溝的磐羊湖。</h3><h3> 畢棚溝有許多海子,這些海子就形成不同的湖面景區(qū),由于海拔高度的變化,山谷地貌的不同,湖面景區(qū)各有特質(zhì),賞析,讓審美的視覺刺激不斷變幻彌新,游看山山水水,最令人神往是希望風(fēng)光變化莫測,讓觀賞驚喜接踵而來。<br></h3> <h3> 畢棚溝深秋的韻。</h3><h3> 韻是什么?韻是和諧,但許多時候韻真的無法說清,正因為說不清,才值得尋尋尋覓覓。樹是純純的金黃,天是通透、潔凈的藍,黑黝黝的倔傲的山巒,這些不同的自然物色彩迥異,又渾然一體。在藍天白云、山巒映襯下,樹的金黃更令人矚目,更熠熠生輝,無論是遠觀、近看都感覺賞心悅目,這就是韻,這就是畢棚溝深秋的韻。</h3> <h3> 磐羊湖的青龍瀑布流瀉。</h3><h3> 青龍瀑布?xì)鈩葜朗遣谎远鞯?;瀑布咆哮的沖擊聲,時而平緩,時而起伏,仿佛是一曲節(jié)奏歡快的打擊樂曲;傾聽,象股股暖流叩擊心房,撥動了人心底最深處的那根弦;它讓清冷、靜謐、幽深的山谷激蕩著動聽的回聲。一會兒,我又目不轉(zhuǎn)睛地欣賞這種靜中有聲,靜中有動的美妙風(fēng)情,體驗天地之間靜、聲、動親切的交融,體驗深秋瀑布的韻律的美妙的宣泄,我的快意也情不自禁融入其中。</h3> <h3> 老樹。</h3><h3> 我認(rèn)真選擇一個角度拍攝了這棵老樹,嚴(yán)格上講是老樹、枯枝,即使春天,它也不會枝繁葉茂,但它傲然屹立,魔幻般的形體、蒼涼不倔,透射出老樹的風(fēng)骨與血性,我欣賞樹的這種氣質(zhì)。我確信,春天到來,那些老氣橫秋的軀干,也會萌生一些美麗的新枝。這種生命是令人感動的生命。</h3> <h3> 深秋,湖岸邊,孤寂的超凡脫俗的老樹。</h3><h3> 當(dāng)我鏡頭聚焦在老樹上的一瞬間,突然感覺深秋天地萬物的美麗都在陪襯著它,都深情地望著它,它一點也不孤獨,反而有點孤傲不羈。</h3> <h3> 這里絕大多數(shù)的樹木的枝葉已經(jīng)凋零,只有一棵掛滿金黃的大樹肅立在山間,在樹叢之中,這點金黃卻渲染了深秋的美麗,點綴了山溝卓而不凡的氣度。</h3> <h3> 紅葉傲指藍天。</h3> <h3> 人們把一種生命的輪回,稱之為枯木逢春。在深秋,畢棚溝的磐羊湖水中的枯木上,我發(fā)現(xiàn)淡黃的小草盎然的生命,生機勃勃。我把這種生命的輪回戲稱為“枯木逢秋”。<br></h3> <h3> 千姿百態(tài)的秋樹。
畫面仿佛很亂,主題不明確,其實不明確的主題也是一種主題。不同生命的樹、不同年歲的樹,在深秋,樹木的生命姿態(tài)各有千秋,即使枯萎,也是千姿百態(tài)。這就是亂中有序,認(rèn)真去尋覓、品味那種序,才真正有益、有趣。<br></h3> <h3> 在深秋冰涼的水中,窈窕的小草睡臥在枯木上,爛漫地生長,柔柔的生命是那么開心,那么嬌美,自然總是不斷創(chuàng)造生命的奇跡。</h3> <h3> 我特別傾愛小黃草的嬌媚。眾里尋它干百度,驀然回首,美麗卻在,冰涼寒潭處。</h3> <h3> 在湖水中,巍巍豎立,毫有媚骨,不卑不亢生命。</h3> <h3> 枯枝老樹黃葉,寒潭死水荒嶺,棧道秋風(fēng)人影。此情此景,我毫無悲涼、孤寂的感覺,僅僅覺得深秋有趣,耐人尋味,所以,藍天之下,我游性盎然,瀟瀟灑灑喜逛深溝。
</h3><h3><br></h3> <h3> 一半是湖水、一半是冰的磐羊湖景區(qū)小海子。造物主匪夷所思的智慧,鑄就自然的奇奇妙妙。<br></h3> <h3> 藍冰的世界。</h3><h3> 半是湖水、半是冰的磐羊湖景區(qū)小海子??赡芤驗闇囟鹊牟町?,一半潭水清澈見底,一半水面堅冰可見,遠遠望去,最奇妙的是除了白色的冰,還有蔚藍色的冰塊覆蓋潭水。不知是否是光影的原因,還是天然的造化,藍冰晶瑩剔透,卻感覺寒氣逼人。我仿佛進入一個另類的魔幻世界,是那么靜謐、幽深,是那么古怪,我有幸走近這個奇妙寧靜的地方……久久遠眺,讓人心醉神迷。<br></h3> <h3> 冰封的海子。
藍天、蒼山、白冰、藍冰,山邊排立的金黃與飄浮在冰面的點點金黃,構(gòu)筑了深秋一個美妙的魔幻風(fēng)光。美得瀟灑,美得放蕩不羈。
</h3> <h3> 點點金黃點綴的畫面,如此凌亂,正是這種凌亂,使深秋的美更加飄逸,更加大度。造物主刻意的構(gòu)思,我反而感覺是美得精巧,不管別人有怎樣不屑的看法,自己認(rèn)可就行。<br></h3> <h3> 月亮灣。</h3><h3> 磐羊湖景區(qū)包括兩個有名的景點,即月亮灣、天際湖。月亮灣倒影美中有韻,我之所以久久停留,默默凝視,因為"相看久不厭,只因潭中影。"</h3> <h3> 畢棚溝靜謐的天際湖,藏人心中的天堂。</h3><h3> 天際湖說它美到極致不為過,算是造物主鬼斧神工的的杰作。在這種美的環(huán)境中,我靜觀天地、自然;在行走中,看山光,觀水色,怡情養(yǎng)性;佇腳,讓思緒神馳、天馬行空,再細(xì)細(xì)推敲,品味游覽的盛宴。<br></h3> <h3> 畢棚溝的天際湖。</h3><h3> 天際湖,故名思義,即天邊的湖,我叫它神仙湖。天際湖有最清澈的水、最亮麗的湖面、最明晰的婆娑倒影,有巍然矗立的兩座山峰——女皇峰與將軍峰,還有在湖岸邊,排立的令人矚目旳片片金黃。</h3><h3> 我站在湖岸的沙灘上,遠眺靜謐的山谷中清亮的濃郁秋味的湖光山色,醉心于無法想象的美輪美奐;抬頭仰望天穹,遙看藍天之中祥云飄逸、云卷云舒……在此游蕩、觀景,真的算是幸福的養(yǎng)眼、養(yǎng)心、養(yǎng)性的閑情逸致。</h3><h3><br></h3> <h3> 天際湖,用色彩渲染的美妙。</h3><h3> 天際湖景觀特色是:兩山對峙,各顯雄渾;水天一色,一抹碧藍。遙望美景,我想起兩句詩,“ 群峰倒影山浮水,無山無水不入神。”我特認(rèn)同這種詩意,沒有山水就沒有看點、沒有趣味,也就沒有色彩渲染的美妙。</h3> <h3> 在磐羊湖景區(qū)的天際湖,我游逛中,走走停停,有時換個視角,細(xì)細(xì)觀賞,常有驚艷的審美體驗。 天際湖除了山明水秀、秋味綿綿;還可欣賞到湖光水色中難見的奇觀,那就是遙望到氣勢雄渾、峰巒起伏的雪嶺、冰川;更奇特是這里還有一大片銀白色的S形沙灘鑲嵌在湖水一側(cè),使湖畔多了一層醒目的色彩的渲染,多了一點婀娜多姿的風(fēng)情,這種別有洞天的風(fēng)景,讓人雅趣盎然,也耐人尋趣、尋味、尋樂。</h3><h3> 這里也是觀景、休閑,或者修身養(yǎng)性的好去處。難怪許多游客在此瘋狂留影,甚至肆無忌憚地“打擾”這里的清靜。</h3> <h3> 我從來就經(jīng)不起黃色的誘惑,只要看見一片絢麗的黃色樹叢,我不由自主地佇腳,在陽光下,久久凝望,不知是陶醉,還是發(fā)呆…</h3> <h3> 面對湖岸一排濃烈的樹的金黃,我多希望對面的蒼山全變成黃山,希望所有松樹都金黃欲滴,這才是我想象中最完美的秋光。其實上蒼特別智慧,他在創(chuàng)造萬物時,總會留下一些遺憾。古人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所以,任何事物都是有遺撼的,有遺撼的完美才是真實的、真正的完美。面對生命,應(yīng)該懂得生命之所以美麗,因它總有遺撼,直面遺撼,你才會永運開心、才收獲真正幸福。追求完美太累,我確信快樂的生命、幸福的人生,總是離完美越來越遠。</h3> <h3> 冰川下的金黃。</h3><h3> 進入燕石巖深處,幾乎就是雪山、冰川,藏族人稱之謂神山,觀賞神山,人需要多一點敬畏之意。潔白的群山映襯下金黃色落葉松,更是英姿卓著,多了迷人風(fēng)姿,增添更多的神韻。</h3> <h3> 燕子巖河谷的秋景。</h3><h3> 在畢棚溝,我不知其他人欣賞秋景的感覺會達到什么程度,我常被不少驚天地、泣鬼神的風(fēng)光、風(fēng)貌所震撼,只有一個成語能準(zhǔn)確說明我的感受,驚心動魄。</h3> <h3> 獨特的風(fēng)情,秋冬兩重韻。</h3><h3> 小溪流水奔騰而下,小溪的一邊覆蓋著層層白雪,小樹、灌木幾乎都已經(jīng)枯萎,儼然已是寒冬;小溪對岸,仍然是秋意盎然,這里的灌木卻沾沾自喜在炫耀自己生命的金黃。我站在溪邊,幾乎無法判斷是冬還是秋。天地自然多軼事,也就多趣了。</h3> <h3> 燕子巖喜氣洋洋的石頭山。<br></h3><h3> 石頭山下,一片絢麗的金黃,走近這里,說不出有多愉悅。原來金黃彰顯大福大貴的洋洋喜氣,靠近這里,多少沾點福氣、喜氣,不開心、快樂才怪。:</h3> <h3> 通往燕子巖的公路。</h3><h3> 通往燕子巖公路兩側(cè)的風(fēng)光應(yīng)該算畢棚溝最佳的觀賞區(qū),游客可坐觀光車上,徒步下山,這樣你就可慢慢穿越原始森林,近看冰川、雪峰,可欣看一片又一片金黃色楓樹、落葉松,可以翻越河谷,觀賞奔騰而下的雪山溪流……體驗人生最難忘、最美好的恢宏的秋景。</h3> <h3> 神山與圣草。</h3><h3> 進入燕子巖,一般游客畢棚溝之行就到此為止了,再向前走,就是探險者的天堂。</h3><h3> 在燕子巖的山谷之中,抬頭仰望,遠處是迤邐起伏的雪山與冰川——巍峨的神女十二峰,冰峰雪嶺、懸崖峭壁 、深溝險壑、危峰兀立,一派神秘、神奇的風(fēng)韻咄咄逼人;在這里最精彩是能夠目睹一片一片金黃的高山草甸,以及山邊一排一排金黃的落葉松,最讓人感動是:如此寒冷的深秋,寒風(fēng)剌骨,寒氣逼人,在高山草甸中,披著金黃色盛裝的一片一片的小草,居然勃勃生機,笑靨如花,如此媚人。柔弱的小草,活得如此倔強、剛毅,看來除了小草的基因,就是山谷的自然生態(tài)宣瀉的靈氣,長年浸潤小草的生命,仿佛這種生命才是青春永駐,永無老態(tài)。我在那里停留了很久,我深信這里天靈靈,地靈靈,確信這里布滿了大自然的靈氣,我虔敬仰望藍天,默默地肅立,感受天地靈氣的沐浴與潤澤,不知是否是心靈感應(yīng),總之我感覺心中涌動著股股暖流,真實地體驗到生命的一種舒心的通透……</h3> <h3> 燕子巖黃與白的風(fēng)采。</h3> <h3> 漫山的白雪,遍野的金黃,潔凈的白,神圣的黃,色彩既涇渭分明,又和諧交融,美得圣潔,美得高貴,美得令人心醉。其實山野之美的極致,往往可能就是簡簡單單的色彩所書寫。</h3> <h3> 我直面眼前的一切宏大,感慨萬端:藍天白云、冰峰雪嶺、巖山連綿、深溝險壑、氣勢磅礴,仿佛這些才是自然的主宰,它們以無比的自信傲視眾生,金黃色楓樹此刻顯得那么柔弱、嬌嫩,生命總會輪回,即使燃燒的金黃不久也會香消殞落。</h3><h3> 一瞬間,我發(fā)現(xiàn)人應(yīng)該有所敬畏,敬畏那些具有永恒魅力的存在,我突然理解藏人對神山的虔誠的崇敬。<br></h3> <h3> 松枝葉的特寫。</h3><h3> 我每年秋冬之季都特別喜歡四處游走,常常去城市的街道、角落,鄉(xiāng)村、山水之地,尋覓金黃,我珍愛銀杏葉的金黃、菊花的金黃、臘梅的金黃、楓樹的金黃……那些純純的金黃是那么可親、可愛,我用相機拍攝它美好的一瞬間,再用文字記錄自己的心聲。好色仍本性,我無法解脫。</h3> <h3> 亭亭玉立,彰顯生命最后的輝煌。</h3> <h3> 燕子巖的落葉松。</h3><h3> 畫面仿佛很亂,好象又沒有纏纏綿綿的詩意,我無語點評,感覚很美、很美,這就夠了??傊?dāng)我無話可說,攝影記錄我又不舍刪去,多少還有點依戀的情思,那么這種景色美就特有內(nèi)涵。說不清楚的美,可能美得更深沉一些,它等待我去發(fā)掘。</h3> <h3> 當(dāng)我注目松枝,發(fā)現(xiàn)松葉骨子里迸發(fā)出金黃,仿佛是在向天地、自然,驕傲地張揚這種獨特的金碧與輝煌,仿佛也就是在贊美高貴、頌揚神圣。我對這種黃的鐘愛、敬畏,真的已經(jīng)達到癡迷的程度。不知這種潛存于人靈魂深處的意念,是否算是華夏民族的基因遺傳。</h3> <h3> 踏雪品黃。</h3><h3> 一片雪地,一排黃樹。白代表圣潔,黃意味高貴,黃白交融,算是神圣的聚匯。在此留影,沾點仙氣、福氣,其樂融融。</h3> <h3> 畫面是藍、白、黃、黑爭奇斗艷,算是名副其實的四彩繽紛。</h3> <h3> 燕子巖山谷風(fēng)光。</h3><h3> 燕子巖的神女十二峰,就是燕子巖深處的雪嶺冰川,一般游客最多是遠眺,走近那里,需要向?qū)У闹敢?。山谷中溪流就是從冰川、雪山上流下來的水形成的。兩邊的群山環(huán)抱開闊的山谷,形成了一大片一大片的高山草甸,這里最大的看點是冰川、雪山、高山草甸,這里的秋季的風(fēng)光,氣勢宏大,色彩艷麗。遠觀,冰峰雪嶺、懸崖峭壁 、深溝險壑,以及片片金黃草甸散發(fā)的氣韻,會讓人回腸蕩氣,觀賞特別養(yǎng)眼。</h3> <h3> 細(xì)細(xì)凝視這幅圖景,突然,感覺天地萬物,每一個存在都恰如其分,應(yīng)該稱之謂:天然有序,美在自然。</h3> <h3> 猴頭峰。</h3><h3> 猴頭峰是燕子巖奇峰之一,因山峰像猴頭,所以,人們叫它猴頭峰。傳說猴頭峰是孫悟空與唐僧在西天取經(jīng)的途中,與妖怪打斗時,將自己頭影留在了山頂,以石像鎮(zhèn)山驅(qū)魔,至今這個故事還廣為流傳。</h3> <h3> 剛?cè)峤蝗诘拿馈?lt;/h3><h3> 巍峨雪山群峰,怪石嶙峋,屬剛;層林盡染的金黃,蔚藍色的天穹,屬柔。風(fēng)光剛?cè)岵?,估且命名:剛?cè)峤蝗诘拿馈?lt;/h3> <h3> 藍天之下的秋味。</h3><h3> 枯樹、黃葉、藍天,仿佛很不協(xié)調(diào),自然之中,不協(xié)調(diào)也是一種美。這種不協(xié)調(diào)透射濃濃的秋味。</h3> <h3> 天光、山色與水的融合。<br></h3><h3> 遠遠看去,一半天水一色,一半山水同色,美麗的對稱,天然的巧合。</h3> <h3> 我獨自欣賞磐羊湖的湖光水色時,想起唐代詩人白居易《憶江南》的兩句詩,"日出江天紅似火,秋來湖水綠如藍。”這種詩情畫意也是對磐羊湖風(fēng)光的準(zhǔn)確寫照。</h3> <h3> 磐羊湖的月亮灣。</h3><h3> 磐羊湖處有一片河灘地,經(jīng)水流不斷沖刷,河沙淤積,形成一條形似半月的溪流帶,似月落人間,故名月亮灣。這里環(huán)境清幽,森林遮天蔽日,沿棧道緩緩而行,細(xì)細(xì)觀看,會發(fā)現(xiàn)許多細(xì)節(jié)的妙趣。</h3> <h3> 天際湖。</h3><h3> 青水漾漾,山影、樹影綽綽。</h3> <h3> 古樹枯枝。
奇形怪狀的老邁枯枝,棱角分明的樹紋,粗獷、蒼勁,生命還在延續(xù)。最重要是雖然衰老,但陽剛之氣尚存,過往歲月的雄風(fēng)印跡猶在。<br></h3> <h3> 磐羊湖的風(fēng)情。</h3><h3> 藍天白云、白雪皚皚的遠山,莽莽蒼蒼的青山、炫麗的一排金黃,清亮的碧潭綠水、婀娜多姿倒影婆娑……不敢說這里風(fēng)光是四季分明,起碼算是三季分明。自然并不會按常規(guī)出牌,出其不意,往往會有驚艷的杰作誕生。</h3> <h3> 隨手一拍,秋光也嬌媚無限。</h3> <h3> 畢棚溝燕子巖。</h3><h3> 燕子巖算是畢棚溝海拔較高的景點,這里小溪流水潺潺,滿山的金黃,使我感覺秋味更加濃烈。</h3> <h3> 藍天之下,深秋的金黃,風(fēng)姿窈窕,楚楚動人。</h3> <h3> 畢棚溝的紅石灘。</h3><h3> 只有一種感覺,秋味綿綿無絕期。</h3> <h3> 龍王海。</h3><h3> 龍王海的湖水是通透的藍,是入骨的藍,全是藍天惹的"禍“。</h3><h3> 我們一行運氣極佳,進入畢棚溝就陽光明媚,由于溝內(nèi)空氣特清新,天空是一望無際的深藍,天空的倒影映射水中,我們看到許多湖面都是天水一色,使畢棚溝的湖光山色的風(fēng)光多了一層厚重,多了一層明麗,也增添更多的神韻。</h3> <h3> 面對圖景,我想留下不是評點的評點,此處無言勝有言。</h3> <h3> 藍色秋光。</h3><h3> 我知道這樣取名別人很難理解,文字太俗,沒有詩情畫意,有人是黔驢技窮,我是川驢詞窮。湖光山色的藍色秋光的畫面留存這里,各自去尋覓美妙中的詩請畫意?!?lt;/h3> <h3> 卓瑪湖白龍瀑布的秋韻美在意境,美在格局,美在和諧與大氣;那一點點微不足道的的金黃的畫龍點睛的意義,明白無誤告訴我們,這里不是春光亮麗,而是秋光燦爛,這才是白龍瀑布的韻的境界。<br></h3> <h3> 色彩斑斕的山,裝扮了點點金黃;山邊靜悄悄的龍王湖,水綠水藍;秋風(fēng)輕輕拂過,水面上不時泛起幾絲漣漪;湖水中幾棵小樹小草,仿佛象一葉孤舟游蕩在水面,不卑不亢;在溫暖的陽光照耀下,四處閃爍著淡淡的光芒,這一切都交相輝映,構(gòu)成了一幅相得益彰的美麗畫卷,讓人感嘆。<br></h3> <h3> 龍王海賞秋,我想用范仲淹《岳陽樓記》一句話:“上下天光,一碧萬頃",來形容此景,同時,馬上發(fā)現(xiàn)龍王海沒洞庭湖那種"銜遠山,吞丟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的大氣;而龍王海好似小家碧玉,"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勝比洞庭湖精致、清麗,它沒有萬頃也有百頃,所以只好意會算了。<br></h3> <h3> 水邊荒草也顯露金黃,它點綴龍王海湖光山色的秋味,其實造物主創(chuàng)造的一切生命,它的存在都是合理的,總有自己生命的光彩。</h3> <h3> 黃草爛漫,波光影綽,水光瀲滟,靜湖映天光,欣慰見秋色。</h3> <h3> 爭奇斗艷的秋色。</h3><h3> 結(jié)束畢棚溝之行,我感觸了畢棚溝撩人心扉的秋韻。出溝口,我拍了一張五彩繽紛的照片,想取一個恰當(dāng)?shù)拿樱矀X筋。說是山花爛漫,這些色彩斑斕的植被不是山花;說它萬紫千紅,又不準(zhǔn)確,取名爭奇斗艷的美麗,不貼切,不符合此行的主題,無奈之下,估且取名:爭奇斗艷的秋色。算是美篇最后的留存。</h3> <h3> 攝影 李方建 2017.11.7</h3><h3> 圖片點評 2018.8.6</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