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靈秀,本是一劇情版古風(fēng)歌曲,內(nèi)畫藝術(shù)家張大勇先生聽后思緒萬千,忽來靈感,醞釀好久,內(nèi)畫版靈秀終于面世??下面聽我慢慢把故事講給你們聽……</h3> <h3>
潤州城西的山中有座開元寺,寺里有一棵菩提樹?!±虾蜕姓f,菩提樹上住著仙人。可是小和尚看著連鳥兒都不愿光顧的枯木枝丫,搖搖頭,不信。老和尚又說,我見過。
是在夢里。
那時候的老和尚還是一個很小的小和尚,因為總是偷懶犯錯,便被方丈大師罰去清掃大殿后的老禪院。那老禪院鮮有人至,荒草覆上了青石臺階,落葉鋪滿了青石小徑。師兄們都說,這里曾經(jīng)住過很厲害的山妖,害死過很多的人。
當小和尚舉著掃帚,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走進老禪院時,卻見院中除那三間禪房外,只一棵枯槁的菩提樹靜靜地立在院中。
樹下的幾株蘭草倒是郁郁蔥蔥,幾只翩飛的彩蝶亦為這破舊的院子添了些生氣。小和尚躡手躡腳的走到禪房門前,鼓足了勇氣方才推開那扇吱呀的木門。
雖是久無人居,房中卻是窗明幾凈,只落了薄薄的一層浮塵,仿佛主人方才離去不久。墻上一幅畫恰在此時吸引了小和尚的注意力,那畫上繪著禪院昔日的三秋之景,下有詩文落款……小和尚撓撓頭,只在可惜這畫上的詩文已然模糊不清,唯一“塵”字清晰可見。
旁邊的書案上還有些經(jīng)書典籍,散亂的手稿。隨手翻了翻,皆是抄寫的經(jīng)文,字跡散亂墨痕斑斑,倒不如他抄的整齊。
風(fēng)吹樹葉沙沙作響,才琢磨了片刻便有困意襲來,他忍不住打了個哈欠,不知不覺竟趴在書案上睡著了。
日影漸長,一夢天荒。
起初,夢里有潺潺的溪流,幽遠的鳴鐘,他在一方混沌中側(cè)耳傾聽,循著塵世中傳來的歡聲笑語,走到了草長鶯飛的仲夏時節(jié)。那應(yīng)是一處斷崖,有風(fēng)裹挾著聲聲嘆息縈繞在身畔塵緣已盡。他聽身旁有少女哭訴,說不甘心,再來。
后來,夢里是聲聲驚雷,陣陣梵音,天地間那浩大的聲勢同近在耳畔的呢喃相博弈,哽咽中還夾雜著紊亂的呼吸……他心如擂鼓,不停地走著想要走出這個旖旎而又撩人的困境。倏忽間耳畔竟傳來一聲沙啞的嗟嘆,道:阿彌陀佛,苦海無邊……
誰是誰的苦海,誰能來渡?
直到人們的歡呼與歌頌響徹天際,一場不知何時降下的滂沱大雨漸漸平息。
終于萬籟俱寂。
混沌中映出點點火光,視線也逐漸清明,只見不遠處,一個粉衣少女攜著幽蘭款款而至,笑問他,你是誰。
小和尚像是嚇傻了,支支吾吾答了話,末了還不忘發(fā)問,你又是誰,這是哪兒。
她看了他片刻,兀自笑笑,搖了搖頭。輕輕揮袖,如同道別。
大夢方醒。
是師弟在院外喊醒了他,小和尚不情愿地回到院中,攛掇著師弟一起幫忙收拾院子,卻發(fā)現(xiàn)樹葉越積越厚,看啊,那菩提像是徹底死掉了。
不僅如此,連樹底下原本郁郁蔥蔥的蘭草也漸漸枯萎了。
驚愕之余,他突然想到了些什么,飛快的沖回了廂房,果然先前見到的景象都不復(fù)存在,唯有滿眼的塵埃蛛網(wǎng)。幸好墻上那副畫還掛著,顫抖著伸出手想去取它,不料剛一觸及就化成了齏粉。
他只是想看看那句詩而已……他好像突然記起來,夢里,那個少女是誰了。
</h3><h3><br></h3> <h3>靈秀 - 雙笙
詞:清歌
曲:佐暮
春深處 碧葉紛紛落在老禪院
風(fēng)起時 鋪滿檐下階前
記那年 陽光斑駁了黛青石板
木魚聲聲 經(jīng)書幾卷
是初見
樹下早課枕著梵音欲入眠
忽有彩蝶翩飛不覺追愈遠
你赤腳過溪澗
山中歸來攜一株幽蘭
笑問方寸之地可借
曾叩問蒼天
亦在佛前合掌祈愿
用我千載榮枯換一世悲歡
長明燈下驀然回眸那一眼
卻說因果原來業(yè)障
我只影彷徨
且待浴火焚燼此身
三分執(zhí)念七分癡妄皆消散
盡余枯枝靜默無言
與你共將四時守望
一夢天荒
那過往
任憑流水和風(fēng)細訴著時光
攜來幾許回憶鐫刻成詩行
是你提筆記下
亭亭玉樹舊日佛堂
共我一生落在紙上
曾叩問蒼天
亦在佛前合掌祈愿
用我千載榮枯換一世悲歡
長明燈下驀然回眸那一眼
卻說因果原來業(yè)障
我只影彷徨
且待浴火焚燼此身
三分執(zhí)念七分癡妄皆消散
盡余枯枝靜默無言
與你共將四時守望
一夢天荒
......<br></h3> <h3>篇一
在快要結(jié)束的一春天。山中有一老禪院,院中有棵菩提樹。忽一日刮起了大風(fēng)吹落了樹上青葉。樹葉鋪滿了屋檐下的臺階。
時光回轉(zhuǎn)到數(shù)十年前的一天。陽光灑落在院中青石板上,只聽見禪院中木魚聲聲響,梵音繞梁。在院中枯萎的菩提樹下有一小和尚正在上著早課。不多時,小和尚聽著梵音有絲絲困意時,忽然看見一直彩蝶飛來飛去。小和尚欣喜的追了上去。不知不覺出了院來到了一小溪旁,小和尚脫下鞋子走過小溪進到了山中。很久之后,小和尚回去時手中多了一株幽蘭。在回去的路上偶遇一小女孩。小和尚雙手合十問道:“可否借地休息下”。小女孩微笑的點點頭。小和尚在休息時把手中的幽蘭種在了那里。這是小和尚和小女孩的第一次見面。此后女孩每天都去院中和小和尚一起在枯菩提樹下上早課,一段時間過后女孩和小和尚兩人都對彼此有了愛慕的感覺。<br></h3> <h3>篇二
在某日女孩來到佛前雙手合十向佛祖許下愿,希望能用自己的千年修為來換得與小和尚的一世愛戀。(原來女孩是一株修行了千年的幽蘭)
當女孩在佛前長明燈旁向小和尚表明心意時。小和尚卻因自己已是空門人,就算心中對女孩有愛慕之情,卻也只能悲痛拒絕。女孩明白小和尚為何拒絕。只能悲傷的離開,在離開時回頭看了一眼小和尚道:“這一切不知是緣還是業(yè)障”。<br></h3> <h3> 菩提樹下的小和尚與神秘的老禪院,木魚聲聲,經(jīng)書幾卷?</h3> <h3> 春深處,落葉??紛紛落在老禪院,樹下早課枕著梵音欲入眠</h3> <h3>且待浴火焚燼此身
三分執(zhí)念七分癡妄皆消散
盡余枯枝靜默無言
與你共將四時守望
一夢天荒
......<br></h3> <h3>篇三
女孩獨自回到深山中等待業(yè)火焚燼自己三魂七魄,在焚燒時卻有一絲魂魄僥幸留下。這絲魂魄來到禪院附在了枯萎的菩提樹上。女孩雖然附在樹上不能說話,也只有枯枝。但女孩覺得能每天看著小和尚在樹下上早課,陪他看盡四季變化,已經(jīng)很滿足了,只希望這一守能天荒地老。<br></h3> <h3>篇四
清風(fēng)絮絮,流水淅淅。時光一轉(zhuǎn)數(shù)年,自那日女孩離開之后,小和尚已經(jīng)很久沒看見女孩了。每每回憶起過往,小和尚心里還是有點憂傷。這日小和尚把回憶和愛慕之意寫成了詩篇留在了紙上。
數(shù)十年之后,禪院中的人已不在,只留下了青青的菩提樹和老舊的佛堂禪院。<br></h3> <h3>圖中作品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特此聲明!
人物介紹
張勇
字翰宇,號大勇,關(guān)東居士,醉石齋主。
1977年生于內(nèi)蒙古通遼市,現(xiàn)定居衡水。
由于愛好與內(nèi)畫結(jié)下不解之緣,
1993年開始學(xué)習(xí)內(nèi)畫,先后拜內(nèi)畫大師李廣立,盧俊為,王冠宇先生為師。
1999年創(chuàng)建晶緣閣內(nèi)畫學(xué)校,2015年成立衡水大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br></h3> <h3>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guān)系!總有一天你會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