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年農(nóng)歷六</h3><h3>月十七日,時值母親大人八十生日祭日。聊作追思賦,灑淚祭考妣。寫下《永遠的思念》祭奠我最親最愛的雙親。</h3><h3><br></h3><h3>盡管風兒從我身邊吹過,我無法抓住它的蹤影,但我卻能感受到它的冷暖</h3><h3>盡管鳥兒從天空飛過,沒有留下任何蹤跡,但我卻能感受它前行的軌跡</h3><h3>盡管我無法看到上帝的模樣</h3><h3>但是我相信,天堂一定是您們的家。</h3><h3><br></h3><h3>燭光閃爍,香炯燎繞,一張張紙錢,在火光中化為灰塵,一滴滴淚水從眼眶灑落。</h3><h3>四季可以輪回,</h3><h3>花謝還會再開,</h3><h3>逝去的生命,</h3><h3>卻永遠不會再回。</h3><h3><br></h3><h3>陰陽兩隔,從此黃泉路遠,何以相見,唯有托夢續(xù)緣。</h3><h3>回憶千遍,夏日猶短;軫念不忘,酷暑更長。</h3><h3><br></h3><h3>惜哉!慈母嚴父總不見,</h3><h3>痛哉!凄風若雨淚滂沱,</h3><h3>悲哉!縱是千言萬語也無奈。</h3><h3><br></h3><h3>唯愿兒女?;丶铱纯?,陪伴摯愛你們的爸媽</h3><h3>唯愿手機常鈴聲不斷,訴說思念和牽掛</h3><h3>愿逝者安息,世者健康!</h3> <h3>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h3> <h3>燭光閃爍,灑淚祭考妣</h3> <h3>我的母親那年一十五歲,讀書識字,算術(shù)寫文樣樣都行,五三年就成為當時為數(shù)不多的女干部</h3> <h3>我的母親那年十七歲,像花兒一樣的盛開,像陽光一樣的燦爛!好美呀,我的媽!</h3> <h3>我的母親那年正好二十歲,她樂觀開朗,勤奮好學,在津市農(nóng)校學習養(yǎng)蠶,有名的蠶花姑娘</h3> <h3>我的母親二十三歲,漂亮又能干,是外公外婆的驕傲</h3> <h3>1959年到1961年是國家的苦日子時期,日子雖然苦,母親瘦弱的臉上仍然化著淡淡的妝容,要有怎樣的樂觀開朗才會有這樣的生活態(tài)度?</h3> <h3>花兒般的母親,二十五歲,為人妻為人媳為人母,雖逢苦日子,但仍是活得精致美麗</h3> <h3>1964年,在衡陽學習財會,后來,一直從事財務(wù)統(tǒng)計工作</h3> <h3>我的母親二十六歲時,單位送她在衡陽學習財務(wù),時逢我哥肺炎,我外婆一人照顧我二個哥,熬藥喂藥,讓我媽媽安心去學習</h3> <h3>我的母親三十六歲,本命年,自信樂觀溢于言表</h3> <h3>我的母親四十八歲,她慈眉善目,仁慈寬厚</h3> <h3>我的爸爸年輕時非常帥氣,個子特別高大,工作能力強,非常優(yōu)秀的一個男子漢</h3> <h3>我的父親性格耿直,做事雷厲風行,也不會花言巧語,說什么就是什么,說干就干,在他的身上,你看不到謊言,欺騙,困難,退縮幾字</h3> <h3>我父親與他的好友合影</h3> <h3>我的父母與我的舅舅及舅媽合影。</h3> <h3>這是我父親在黃山旅游的留影。當時,是單位出差去的,我當時好羨慕他呀</h3> <h3>我的外公去世得早,外婆與母親相依為命,幫她照看三兒一女,共四個孩子都是她一手帶大,外婆性情溫柔,與人為善,自力自強,感謝外婆給了我們快樂溫暖幸福的童年</h3> <h3>我父母因工作忙碌,從小就將我們四人放在外婆家。</h3><h3><br></h3><h3>我的父親每個月都要從雙峰騎著那輛28上海永久大單車回邵東看我們,每次單車上捆著幾麻袋的青菜糧食和肉,烘糕饅頭和干豆腐每次必帶,單車騎得又快又穩(wěn),到家時是汗流夾背,滿頭大汗,我和弟弟二人使命給他扇扇子,他抱著我們舉高,騎馬,滿屋子的歡聲笑語,左鄰右舍的孩子都羨慕極啦,他總要我們分一些糖果餅干給孩子們,大家都稱呼我父母為善姑和善姑爺。</h3><h3><br></h3><h3>我父母也特別愿意幫助外婆家的老鄉(xiāng),那時,經(jīng)濟不緊氣,買什么都是要計劃,布票糧票肉票很緊,我母親想盡辦法買尾子布幫他們省錢做衣服,他們也很感謝我的父母。</h3><h3>有一次我爸因天氣熱,將襯衣和手表脫下放在包里,單車下坡時掉下來了,鄰鄉(xiāng)的一位農(nóng)民伯伯發(fā)現(xiàn)了,沿路追著我爸的單車,送給我爸,我爸當時一定要給他二十元感謝他(因為手表很珍貴)。這位伯伯死都不要,說善姑和善姑爺是好人,幫了我們好多忙。</h3><h3>我印象最深的是爸的騎車技術(shù),我坐橫梁前面先上單車,爸坐中間用一只腳先踏上,單車左右兩邊掛二個麻袋,左邊的弟弟坐好扶穩(wěn),右邊的哥哥跳上來再坐,爸騎得又快又猛,下坡可謂驚心動魄。</h3><h3>有一次下大坡把我從后座上甩下來,我又叫又喊他都沒聽見,騎了好遠了,要上大坡了,他才發(fā)現(xiàn)我不見了,回頭來找我,看到我膝蓋流著血,一腐一拐在馬路上走。我當時一點也不害怕也不怪他,只覺得爸太厲害!</h3> <h3>我的外婆,我的摯愛,一九八九年農(nóng)歷三月二十五日辰時離開了我們。那年她老人家八十五歲</h3><h3>我的外公很早就在常德經(jīng)商,常德抗日戰(zhàn)火一爆發(fā),他相信共產(chǎn)黨會解放啦!我外公就回老家邵東將田土全分給佃戶,自己一分田土不留,金星鋪戰(zhàn)役,住房也給解放軍做醫(yī)院病房用,,,,,后來我外公外婆的成份就不是地主富農(nóng),免遭批斗,受到保護。</h3><h3>外婆很小就嫁給外公,年齡差距大,早年喪夫,育有一兒一女,外婆她很看重讀書,她自己非常好學,她會一些簡單的算術(shù),寫一些簡單的字。我的母親六歲就和男孩一樣進學堂,所以母親一解放就招干,幫助村民掃盲。外婆是外地人,她娘家遠又無來往,所以她為人謹慎,從不多言,從不粗語。她一直告誠我們:禍從口出,病從口入。她也非常講究衛(wèi)生,家里一塵不染,整整有條。飯菜犖素搭配,清淡為主。</h3><h3><br></h3><h3>我哥在外婆家讀完初中,我讀完小學,我弟讀到小學四年級就離開外婆來到雙峰求學。無論我們怎么要求,外婆以城里上公廁不方便為由,一直一個人住在老家。后來我結(jié)婚了,她告訴我,主要原因是她不想打擾我父母的生活?,F(xiàn)在想來外婆是多么開明!照顧我們一輩子,自己卻孤獨終老。</h3><h3>外婆她知道我們每個月都要回去看她,她甚至能預(yù)感到我們那一天要回來,那一天她都會早早的站立在馬路邊,或?qū)⑻僖伟岬介T囗等候我們回來,拿出早已備好的零食,看著我大口大囗開心的吃。從床底下拿出收藏了很久的雞蛋要我們帶走。當時,很多零食和雞蛋都快變質(zhì)了,為了外婆那份愛,我都收下吃下了。</h3><h3><br></h3><h3>八四年我已參加工作,月薪三十五元,一有空就?;厣蹡|看她,每次給她五元或十元錢,她用手帕包好,舍不得用,并告訴我她藏錢的地方,說怕哪一天她去世了我們找不到錢。果然她一生病,話就說不出來,藏錢的手帕果然放在那里,手帕包著八百四十五元。辦完她的喪事都只花了現(xiàn)金一千二百元。</h3><h3>外婆做事非常有計劃,她從不借錢和欠帳,每個月的糧食,豬油,煤炭,都提前備好,從來不會青黃不接。小孩有可能看病的抓藥的錢都早早準備,她甚至連她喪事用的大豆,谷子,白布,煤,棺材壽衣都早早備好常。她告誡我們:過日子人要有劃算。做事要替別人想,為人要善良,惡有惡報,善有善報,時間一到,一定會報。不要打牌賭,那是敗家子。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每天晚上煤油馬燈點得通亮,陪著我們?nèi)置米郎献鲎鳂I(yè)。</h3><h3>我外婆把書奉作至高無上的物品,書本不能撕不能涂每一頁的頁角不能折。</h3><h3>文革時期她收了好多書,藏在木箱里,小時候?qū)W習很輕松,我小學就經(jīng)常看這些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艷陽天》巜三國演義》《西游記》《金光大道》等等,我記得教我語文的李柏正老師經(jīng)常找我借書,還告誡我,不要告訴別人也不要拿到學校去。</h3><h3><br></h3> <h3>忘記這是那一年春節(jié)拍的,只記得我母親當時在洪山工礦貿(mào)易公司工作,父親在洪山供銷社工作,兩地相差十幾公里,沒有車搭,孩子都只愿陪媽媽,不去爸哪里玩。</h3><h3>因為我父親脾氣大,男孩稍不聽話就會挨揍,但我從小到大都未挨過打。當時哥哥弟弟都想和媽媽一起玩,又正值春節(jié),平時我們又在邵東外婆家,父親很想我們?nèi)ヅ闼?。父親當時對我說:女兒是他的掌上明珠,最喜歡我,要我去陪他。當時我還不大情愿的去他那里住了六天。</h3><h3>下班后他很喜歡我坐在他的腳上搖搖,考我算術(shù),要我造句,要我講故事。</h3><h3>我只記得他工作很忙,我白天一個人就安安靜靜在工會看小人圖書,在食堂吃飯,每次去爸打一大碗粉子肉,都給我一個人吃光了。我回去拿著父親給我的五角錢(五角錢那時可買好幾本小人圖書)告訴哥哥弟弟,他們又羨慕又后悔,媽媽說我最會討爸歡喜,爸也最疼我。</h3> <h3>那一年,我外婆七十大壽,農(nóng)歷十一月二十四號,天下著大雪,我的舅舅舅媽從懷化回邵東祝壽,火車站人山人海,無法開門上下車,人都是從窗戶里爬進去</h3> <h3>這是弟弟小時候調(diào)皮的模樣</h3> <h3>我八歲時,父親騎著單車帶我去湘潭玩,早上六點出發(fā),要吃中飯才能到,一路上很興奮的</h3> <h3>這是我小時候和弟弟二人單獨去湘潭叔叔嬸嬸家玩的相片</h3> <h3>小時候,每到暑假,父親就帶我們?nèi)ハ嫣妒迨鍕饗鸺彝?,叔嬸一家人特別熱情好客,當時生活應(yīng)該是很艱苦的,可叔嬸每次都買了好多糖包肉包燈芯糕給我們吃,用小臉盆裝菜,一大盆一大盆菜,好吃極了,被我們吃得精光。</h3><h3>小小的家,我們兄妹三人,他們姐弟三人,每天追追打打,鬧騰不斷,還有工作忙碌的叔嬸,現(xiàn)在想起來,叔嬸有多累,要有多大的耐心和愛心才能應(yīng)付過來,而我們每次玩好久都不愿回邵東,都是父母催了一次又一次才答應(yīng)走,每次叔都送我們到湘潭火車站,買了好多糖果,送我們上火車,一次又一次拜托列車員,一遍又一遍的囑托我照看好調(diào)皮的弟弟(因為下了火車還要走二十里路才會到家)。望著他遠處的背影,每次我都想:叔您太好啦!要是我爸有叔這么好脾氣,那該有多好!</h3><h3>謝謝叔叔嬸嬸,給了童年的我,好多美好的幸福的回憶,也教會了我如何待人接物與人相處,謝謝曙妹,達弟,強弟,你們的熱情,大方,謙讓溫暖了我的整個童年記憶。</h3> <h3>我的姑姑,她非常能干,會做衣服會做飯菜。非常疼愛我們兄妹四人,那時,她在雙峰,我們住在邵東外婆時,她有時走四五十里路,從雙峰走到邵東來看我們,腳上都是泡。</h3><h3>她結(jié)婚后,住在雙板橋火車站旁邊的一個小村莊,我們周日一放假,就到她家玩,是最快樂的時光,她用小火炒南瓜子給我們吃,滿屋子都是香味。她去菜地里摘青椒炒雞蛋,鍋里一個個小圓圈的青椒炒著金黃的雞蛋,是我這輩子吃過最美的美食。</h3> <h3>我的父親與弟弟,小時候弟弟調(diào)皮搗蛋,父親恨鐵不成鋼,長大后,卻成了父親的左臂右膀</h3> <h3>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媽媽和蘭子我們?nèi)嗽陔p峰合影。一九八六年母親四十八歲,蘭子只有十五歲,就請她幫我兄嫂帶孩子,蘭子是我媽的干女兒,也是我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今年快五十啦,我和她仍是好朋友好姐妹,她現(xiàn)在幫我女兒帶二個孩子,我非常感謝她,也慶幸有這樣的好朋友好姐妹。</h3><h3>那一年我的父母也被孫女叫做爺爺奶奶啦</h3> <h3>1990年我的父母帶著他的兒女和孫女回老家,我奶奶那年八十歲</h3> <h3>九三年我父親退休啦,又去了珠海一家公司負責財務(wù)</h3> <h3>這是我父親九三年退休時照的,最后做為遺像保存,每當看到這張照片,我都會哽咽流淚,他的含笑的目光里包含了辛酸,期望,堅毅,樂觀</h3> <h3>那一年,父親從珠?;貋恚臀艺f了很多在珠海的趣事,也說了珠海高節(jié)奏工作的辛苦,還向我們表演了在珠海學會的吃魚不要吐刺不卡喉的絕技,我們勸他不要再去珠海,住在市供銷社我家,在空閑時打打門球,下下相棋和撲克。</h3><h3>這張照片是在供銷院子里拍的。</h3> <h3>我父親最疼愛的孫子,好喜歡。當時,我父親退休又到株化做財務(wù),母親幫忙帶孫子。</h3> <h3>九五年夏天,我母親生日,母親每逢生日都要留影,我的孩子,全靠我母親一手撫養(yǎng)長大</h3> <h3>我的母親和她的侄女及侄孫女一起在婁星廣場留影。</h3> <h3>父母親是孩子們最溫暖最安全的港灣,母親一手帶大的孩子永遠炋念他們的爺爺奶奶。</h3> <h3>我的父親非常孝順,他只比我奶奶多活了一年,九八年奶奶仙逝,九九年春節(jié)我爸就離開了我們。葬在奶奶身邊。我一直想不明白,為什么身體硬朗的父親說走就走了呢。</h3><h3>我的奶奶是一位非常勤勞而又情商極高的人,她心胸闊于海,仁愛寬于天。</h3><h3>她養(yǎng)大了四男三女共七個子女,而且在艱苦的條件下還送子女讀書上大學,鄰里妯娌婆媳關(guān)系也處理極好,她樂觀豁達,樂于助人 口碑極佳。</h3><h3>小時候到奶奶家玩,奶奶為了改善生活,用一個舊臉盆上面蒙上一層塑料布捆緊,用剪刀剪一個小孔,再放一把飼料,然后晚上放在家門口的池塘里,早上臉盆里面有好多好多小魚,中午就有好菜一一魚吃啦!</h3><h3><br></h3><h3><br></h3><h3>奶奶家燒柴火做飯,我去了后,她會在柴火里放一個玉米,土豆,飯菜熟了,玉米土豆也在柴火里燒得好香啦。當然印象最深的是奶奶用水將廢紙打濕,包住一個雞蛋,然后再用黃泥巴糊住廢紙,丟在柴火堆里,良久聽見柴火里呯的一聲,烤出的雞蛋滿屋子都香了。雖然生活艱苦,可奶奶會過日子,有滋有味。</h3><h3>我的奶奶有很多孫子孫女外孫,老了又有很多曾孫,她八十八歲快臨終前,都能叫出所有孩子的名字,頭腦清晰,到死都不糊涂。</h3><h3><br></h3><h3><br></h3> <h3>一九九九年春節(jié),'正月初一卯時,父親心肌梗塞,不辭而別。那年他還只有六十四歲!猶如啨天劈厲,撕心裂肺!</h3><h3>那一年全家在二哥家團聚,可那時沒有手機照相,更沒有視頻拍攝,我們都沒來得及照一張全家合影,就和父親陰陽兩隔</h3><h3>這張是父親去世前,一九九八年七月,母親六十歲,父母和孩子們最后一張大合影,相片里的他,笑得多么燦爛,身體多么硬朗!</h3> <h3>一九九九年農(nóng)歷七月半,俗稱鬼節(jié),要接送祭拜逝去的先人,父親去世的第一年,很多親友從四方八方趕來緬懷我父親,當時我嫂在電視臺上班,就在她家舉行了紀念儀式。</h3><h3>正逢堂妹出國深造,親人們一起留影</h3> <h3>二零零零年的春節(jié),從此沒有父親的第一個春節(jié)</h3> <h3>母親平時喜歡去婁星廣場散步,我很喜歡用相機幫母親拍照。我最后悔爸去世太早,享福太少,甚至相片都很少</h3> <h3>2008年農(nóng)歷六月十七,是母親七十大壽,飯后,陪她在婁星廣場留影</h3> <h3>我的母親與媳婦關(guān)系也處理得極佳,她逢人就說,她有二個好媳婦,人漂亮,又能干,會當家,又孝順</h3> <h3>2008年國慶,沃爾瑪喬丹店開業(yè),我的母親也開心的來店里參觀,看到紅紅火火的生意,母親常對她朋友說:我女兒干什么,什么都賺錢,人好生意好</h3> <h3>每年菊花展,母親都要來賞菊,國慶節(jié),在婁星廣場我給她拍的這張照片,是她最喜歡的一張</h3> <h3>2008年12月13婁星廣場菊花展留影</h3> <h3>俗話說,長兄為父,長嫂為母,我的兄嫂一直是弟弟妹妹的表率,工作努力,夫妻恩愛,孝敬父母,關(guān)愛弟妹,在單位也深受同事喜愛,父母的喪事都是由他們的同事朋友幫忙操辦。</h3> <h3>大哥一直是母親內(nèi)心深處最大的牽掛,有時候她會突然問我晶晶和竹子怎么樣了,這對孫兒?孫女也是她心中永遠的痛。</h3><h3>當時孫女結(jié)婚,我母親由于身體原因,沒能去山西長治參加孫女的婚禮。孫女婿特意從山西過來看她,母親說這孩子孝順善良,能力又強,口才又好,不僅情商高而且踏實肯干,一定大有出息!夸孫女有眼光,找了一戶好人家,她放心啦!</h3><h3>大哥現(xiàn)在也有了自己的房子和工作,女兒女婿兒子媳婦都對他照顧有加,兒孫滿堂也盡享天倫之樂。</h3> <h3>2008年冬天,我一家人和您照了一張難得的合影</h3> <h3>2009年三月,母親在省腫瘤醫(yī)院確診為卵巢癌癥</h3> <h3>2010年2月15春節(jié)大團圓。</h3><h3>年前母親已在醫(yī)院做了三次化療,當時頭發(fā)用手一抓,就一把一把的掉在枕頭上,衣服上,化療反映大,惡心嘔吐不適。</h3><h3>但她非常樂觀,摸著光禿禿的頭,還笑著說戴個假發(fā)好漂亮,好年輕。</h3><h3>她非常體諒子女,病房里好多病人悲觀嘆息,大聲呻呤,可我母親化療反映大,難受得晚上不能入睡,可她一聲不吭。</h3><h3>我對她說:媽,您化療不舒服,您就大聲呻吟一下,會好受一點。她摸著我的手,輕輕的說,你睡吧,你照顧我也累啦。你聽到我呻呤你會更難受,而且其他病人也不好休息,,,,頓時,我硬咽得淚如雨下。</h3><h3><br></h3><h3>在醫(yī)院我想幫母親拍照,她拒絕了,她說頭發(fā)長好啦再拍照,形象不好不想照。她一年內(nèi)化療了好幾次,頭發(fā)長了脫,脫了長,直到過年才長出來。</h3><h3>化療出院后,她每次從家里出門到院子里散步,都必必刷牙洗臉抹護膚品,噴一點點香水,然后帶后帽子,系上絲巾。她說人老了又有病,身上有氣味,頭發(fā)不好看,脖子又瘦,如果自己不注意形象,是討別人嫌的,也是對別人的不尊重,她走在外面,笑容滿面,整潔干凈,精神抖擻,完全不像一個身患絕癥的人。</h3> <h3>2010年春節(jié),母親已身患絕癥,多次化療,可她從不在子女面前流露出任何悲觀怕死的情緒,仍舊笑口常開,每天忙上忙下</h3> <h3>這是最后一個有母親的春節(jié),哥哥一家,弟弟一家,從四面八方趕回婁底我家,陪伴她老人家,虛弱的母親也是多么開心</h3> <h3>孫兒孫女也來陪伴奶奶過春節(jié)</h3> <h3>我母親與她的堂兄弟</h3> <h3>我母親患病后,她的堂兄弟,侄女,侄女婿經(jīng)常來家里看望她,她很開心也很安慰很溫暖。</h3> <h3>這一年,2010年五月,是我的奶奶百歲生日祭,她雖身患重病,仍然要到爸的老家去祭拜奶奶。</h3> <h3>她最疼的孫子陪著她一起去祭奠我的奶奶</h3> <h3>長沙廣電圣爵菲斯,我女兒在衛(wèi)視上班,我母親很喜歡這里清靜干凈的環(huán)境,經(jīng)常來這里小住,陪伴孫女</h3> <h3>2011年一月二號圣爵菲斯,母親那天從醫(yī)院第三次化療出院,那天,天氣真冷,天上下著大雪,路上還結(jié)冰,晚上老公從婁底開車來廣電看望母親,路上差點打滑出事。母親那天站在陽臺上,望著外面快黑的天氣,擔心著女婿的安危</h3> <h3>母親很注意形象,雖身患重病,可氣質(zhì)不輸年輕人</h3> <h3>母親最疼愛的孫子,從小到大都是她照顧,孫子在雙峰讀初中寄宿回家,有一次晚上提出要陪奶奶 睡,奶奶很感動,對她的好朋友說:我孫子孫女人還沒到家,剛到樓下坪里就會喊奶奶,奶奶開門!長大啦,晚上還想和我 睡。那表情,那語調(diào),那幸福感令院子里的爺爺奶奶們羨幕極啦</h3> <h3>2011年正月15日(公歷2月17號)世界之窗?;煆筒槌鲈涸趶V電休息,天氣正好,我吃完中飯說陪她去游世界之窗,她說好呀,到了世界之窗她只坐了旋轉(zhuǎn)木馬,看了3D電影,和馬戲表演,走走停停,一直到晚上觀看元宵節(jié)煙花表演。她很興奮,很開心</h3> <h3>這是我陪母親在世界之窗玩的時候,我母親親手幫我用相機拍的最后一張照片。她說她不會拍,要別人拍,我說您隨便一按就行,我手把手教她,然后站在那里,想不到,她拍出了有媽的孩子是個寶的感覺</h3> <h3>看著一天天瘦弱蒼老的母親,看著滿臉笑容熱愛生活的母親,我拿著相機的手都在顫抖,抬頭望著天空,我的心無數(shù)次的向老天爺祈禱,可老天爺怎么命沒有聽見我的聲音..................</h3> <h3>這張照片是我2008年春節(jié)時,幫母親拍的照片,她很喜歡,她夸我能干,開玩笑說,以后留它做遺像用,萬萬沒想到,2011年農(nóng)歷九月初七晚上七點零八分(公歷十月二號),就成了永遠的訣別。走完了她七十三年的生命歷程。</h3> <h3>這是父親的老家,房子早已改造,但我童年的記憶仍舊留在這棟沒有改建的房子里</h3> <h3>父親現(xiàn)在的老家,在叔叔家人的改建擴建下,已煥然一新</h3> <p class="ql-block">這是我父親的老家,在2012年叔叔改建的新房。清明祭祖時合影</p> <h3>這是母親的老家,我們每年都要回去掛清。房子已經(jīng)破舊,但美好的記憶卻永遠難忘</h3> <h3>在我母親去世一周年的時候,我的兒子包含深情,含淚寫下了此文,訴說著對奶奶的思念,當時我看了后泣不成聲,保存了下來</h3> <h3>我的表姐飽含深情寫下的追思,我非常感動,謝謝表姐對我全家人的關(guān)懷照顧,我的高考,我的孩子,還有我的女兒至今都念念不忘住在四中那快樂時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