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圖文原創(chuàng)</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鯨灣 (Walvis Bay)</b></h1><h3><p>鯨灣 (Walvis Bay),位于納米比亞西臨大西洋的海岸線上,是一座具有濃郁德國風(fēng)情的海濱城市,也是納米比亞的第二大城市。這里有整個西南非洲最大的深水良港——鯨灣港,有國際機場和通往非洲內(nèi)陸的鐵路。</p></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p>當然,鯨灣還是帶有歐陸遺風(fēng)、風(fēng)光旖旎的旅游勝地,它被三面沙漠包圍,旁邊就是三明治灣——嚴酷干旱的納米布沙漠和浩瀚洶涌的大西洋的完美結(jié)合處。鯨灣有落日美景和海風(fēng),還有……生猛海鮮??</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p>在這個城市的海岸線上,有一片自然風(fēng)景保護區(qū)沃爾維斯灣潟湖(Walvis Bay Lagoon)。 <br></p><p>這片因為海灣被沙洲所封閉而演變成的湖泊本來都是海灣的一部分,由于在海灣的出??谔幠嗌吵练e,使出海口形成了沙洲,繼而將海灣與海洋分隔,變成了湖泊——潟湖。據(jù)說這片潟湖面積達7000多公頃,以海鳥、水禽眾多著稱,也是南部非洲著名的火烈鳥棲息地。</p><p>火烈鳥主要棲息在熱帶、溫帶的鹽水湖邊,以水中的藻類、昆蟲、小蝦為食。鯨灣還是著名的鹽場,南部非洲的鹽主要由這里供給。 <br></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p>火烈鳥是鯨灣美麗的精靈。</p> <h3><p>進入到城市的邊緣,就可以感受到這座城市的設(shè)計規(guī)劃與其他小城市的不同。</p><p><br>這里三面被沙漠包圍,在這樣干旱的地方種植樹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棵樹下都埋了一根水管。<br></p></h3> <h3><p>此行來到鯨灣的潟湖,沒有壯觀的上萬只火烈鳥的場面??</p><p>正午時分,刺眼的陽光下,湖面上火烈鳥的身影寥寥可數(shù)。<br></p></h3> <h3>PROTEA HOTEL PELICAN BAY,我們將在這里住兩晚</h3> <h3>酒店大堂</h3> <h3>客房門外就是自然風(fēng)景保護區(qū)沃爾維斯灣潟湖(Walvis Bay Lagoon)的濕地海岸線</h3> <h3>坐在門前的露臺上,可以觀海聽濤</h3> <h3>潟湖里的火烈鳥</h3> <h3>大片的空地,整潔的環(huán)境,詮釋著歲月靜好</h3> <h3>夕陽西下,晚霞紅滿天?;鹆银B飛翔的剪影美麗又優(yōu)雅</h3> <h3>鯨灣的經(jīng)典項目是乘雙體船出海前往鵜鶘岬觀光</h3> <h3>早上,出海的時間,燈塔碼頭上熙熙攘攘的人流</h3> <h3>碼頭上中國公司的廣告牌</h3> <h3>好多鵜鶘在碼頭上飛來飛去,甚至跟游客一起上船</h3> <h3>出海的雙體船</h3> <h3>帥氣的船長</h3> <h3>Lion 船長在介紹游船的航線。</h3><h3><br></h3><h3>鵜鶘岬是鯨灣潟湖外圍伸入大西洋的狹長半島,這里人煙稀少、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有近5萬只海豹在此棲息,鵜鶘、火烈鳥、海豚等動物也時有出沒。</h3><h3><br></h3><h3>乘坐海上皮劃艇或參加雙體船出海游都有機會近距離觀看鵜鶘岬的野生動物。</h3> <h3>游船剛剛出海,就有各式動物跳上船來,各種賣萌討吃??</h3> <h3>海中的水母</h3> <h3>海獅追著船尾,表演跳躍就有魚吃??</h3> <h3>這只鵜鶘是LION 船長的老朋友,船長叫它LADYGaga。熟門熟路的上得船來,直奔裝魚的小桶,找不到魚就圍著船長撒嬌??<br></h3> <h3>有關(guān)研究說,動物與人和諧共處的狀態(tài),需要20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培養(yǎng)出來呢??????</h3> <h3>本次航程中還有一道豐盛的海鮮餐。</h3><h3>大西洋上強大的"本格拉寒流"造就了納米比亞生蠔的獨特生長環(huán)境,鮮美異常,出口海內(nèi)外。??????</h3> <h3>配上香檳??美味無比,可惜喝了半杯就開始暈,昏昏欲睡??????</h3> <h3>鵜鶘岬上的海豹,在沙灘上一片葛優(yōu)躺,姿態(tài)慵懶銷魂,叫聲好大,好像牛叫??</h3> <h3>鯨灣的鹽場</h3> <h3><br></h3> <h3>納米比亞北部地區(qū)的路上,會看到不少路邊攤,主要是售賣各種礦物原石和一些手工藝品,攤主招攬客人的動作好像在跳舞</h3> <h3><h3>路邊的螞蟻窩,應(yīng)該有2.5米高。</h3><h3>非洲大陸多狂野,包括螞蟻??</h3></h3> <h1 align="center"><b><br></b></h1><h1 align="center"><b>埃托沙國家公園(Etosha National Park)</b></h1><p align="center"><br></h3><h3>埃托沙國家公園(Etosha National Park),位于溫得和克的西北部,面積二萬兩千多平方公里,是納米比亞最大的國家公園。自1907年被當時的德國殖民政府宣布為游獵保護區(qū),這個國家公園至今已經(jīng)有100多年的歷史。<br></h3> <h3>進入公園大門,就看見一只長頸鹿在路中間溜達,好驚喜啊??</h3> <h3><h3>我們住在奧考奎約營地(Okaukuejo Camp),這里是埃托沙最古老的旅游營地。它的功能是園區(qū)行政中心,以及埃托沙生態(tài)研究所的所在地,此外還有旅游信息中心、郵局、商店、禮品店、瞭望塔等,設(shè)施齊全。這里不僅為游客提供了宿營的便利和設(shè)施,而且也是觀賞動物與景觀的理想位置。</h3><h3><br></h3><h3>Okaukuejo見證了埃托沙國家公園的誕生和成長。</h3><h3><br></h3><h3>這里有多種建筑風(fēng)格的房間,如雙人間、家庭套間、雙層別墅等,也有可以供帳篷露宿一族和房車旅游者的基本設(shè)施,如樹樁式充電插座、洗澡間、烤爐等。</h3><h3><br>餐廳是西式自助餐,燒烤攤位上除了牛排、羊排還提供劍羚(Gemsbok)和轉(zhuǎn)角羚羊(Kudu)等野生動物的肉排,很豐富??????<br><br></h3></h3> <h3>我們住在雙人房營區(qū)??</h3> <h3>園區(qū)的大篷車,有專門的司機向?qū)ьI(lǐng)游客尋訪動物</h3> <h3></h3><h3>住在園區(qū)內(nèi)最吸引人的應(yīng)該是可以全天候的觀賞野生動物。有人說, Okaukuejo是野生動物的觀禮臺,此言不虛。</h3><h3><br></h3><h3><br></h3> <h3>這個水塘后面的圍欄外擺放了長椅,搭建了觀景臺,供游客們欣賞動物。</h3> <h3>一只長頸鹿在水塘邊的曠野上陷入沉思</h3> <h3>暮色中水塘邊的長頸鹿,從水面上可以看到長頸鹿的倒影</h3> <h3>水塘邊圍滿了人,但四周一片安靜,生怕驚擾了埃托沙的主人——野生動物</h3> <h3>最勤奮的兩位隊友????????</h3> <h3>接下來我們用了一整天的時間開車在園區(qū)內(nèi)尋找動物??</h3> <h3><h3>這一帶是熱帶稀樹??草原,草原、樹木與駱駝刺構(gòu)成了美麗的陸地景觀。</h3><h3><br></h3><h3>六、七、八月是納米的冬天旱季,長期滴雨不下,整個埃托沙干涸欲裂,樹木、灌木及野草枯萎,一片枯黃。</h3></h3> <h3>路上的瞪羚</h3> <h3>難得見到的一片樹林</h3> <h3>園區(qū)內(nèi)分布著多個水塘,那也是動物們聚集的地方</h3> <h3><br></h3> <h3>角馬,也叫牛羚,大型食草動物。</h3> <h3>角馬個頭比較大,看上去威武雄壯,但是近看有點慘,皮毛臟兮兮的,好像還有傷口??</h3> <h3><p>按照公園的規(guī)定,游客絕對不可以離開車子,因為在野生動物眼中,車子就是一個龐大的“動物”,會讓它們畏懼,然而如果人離開車子單獨行動,便成為容易襲擊的個體了。</p><p><br></p><p>據(jù)說在園區(qū)內(nèi)下車很容易被舉報,納米比亞的人很愛管閑事,遇到違規(guī)的現(xiàn)象就要舉報,應(yīng)該也是一種公民意識吧。建議前往游玩的同胞自律。</p></h3> <h3>KUDU, 捻角羚,應(yīng)該也是屬于食物鏈低端的動物,自助餐經(jīng)常有KUDU肉排,肉質(zhì)比牛肉細,沒什么異味,很受歡迎。</h3> <h3>長頸鹿跑起來樣子很搞笑,好像電影里的慢動作,多數(shù)時間都是比較安靜的。</h3> <h3>牠們的食物是這種灌木,長滿了又粗又硬的尖刺,只見牠連刺帶葉的大嚼,甘之如飴,著實厲害??</h3> <h3>大眼睛長睫毛,與我們對視了很久</h3> <h3>轉(zhuǎn)角牛羚</h3> <h3>孤獨的禿鷹</h3> <h3><p>晚飯后,澄澈的天幕上星斗閃爍,時有流星劃過,再次來到水塘邊,周邊的長椅上已經(jīng)坐滿了人。</p><p><br></p><p>四周靜悄悄的,舉起相機拍攝水邊的動物,相機快門的咔嚓聲竟然分外清晰、甚至顯得很突兀,嚇得我趕緊翻看menu,把相機的快門聲關(guān)掉、</p></h3> <h3>陸陸續(xù)續(xù)來了幾只大象,牠們把頭湊在一起,莫非是要開會?</h3> <h3>一塊大約5000平方公里面積的鹽沼占據(jù)了埃托沙大約四分之一的面積,六月份是冬季,這里一片干涸,到了夏天就會一片汪洋。</h3> <h3>這里是野生動物的家園。</h3><h3>雖然地球的自然環(huán)境在一天天的惡化,生命依然會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生存下去。</h3><h3><br>地球?qū)儆谖覀?,也屬于牠們,讓我們且行且珍??<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