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的老家在北方,這里說的老家是先生的。</h3><h3>先生的父母很早就離開了老家,九十年代初我們從北方調(diào)到南方,1991年才第一次回老家。</h3><h3>那時(shí)舅舅、四姨媽都還在世,他們很熱情的帶我們在村子里到處走,印象中的老家周圍是一片田園風(fēng)光,村子后面有山,有一個(gè)礦泉水廠。</h3> <h3>這就是先生家的祖屋,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h3> <h3>從外面看祖屋。</h3> <h3>1991年我們第一次回老家,先生和兒子在祖屋里照的相。</h3> <h3>1993年,兒子的堂姐到廣州旅行,他們一起回到老家,這是在祖屋里的合影。</h3> <h3>現(xiàn)在祖屋已經(jīng)租給外來打工者住了,大門緊鎖,沒有人開門。</h3> <h3>1991年和老家的親戚合影,現(xiàn)在照片中已經(jīng)有四位不在了。</h3> <h3>那時(shí)在村邊的一個(gè)牌坊前合影。</h3> <h3>前兩天我們回到老家故地重游,牌坊依舊,只是多了小汽車?,F(xiàn)在的私家車太多了。</h3> <h3>當(dāng)年和四姨父及他的女兒女婿的合影。</h3> <h3>四姨四姨父和他們的女兒。</h3> <h3>四姨的女兒和女婿現(xiàn)在的樣子。</h3> <h3>在四姨女兒家的門前。他們的房子是33年前建的,那時(shí)建這棟房子一共才用了3萬3千塊錢。</h3> <h3>當(dāng)年在四姨家里。</h3> <h3>現(xiàn)在四姨家的房子拆了,在原來的地基上正在建新的房子?,F(xiàn)在可是要用幾十萬了!</h3> <h3>這是我們和堂侄的一家。當(dāng)年他們的兩個(gè)孩子才這么大!</h3> <h3>2016年,堂侄的兒子結(jié)婚了。</h3> <h3>這是前幾天照的。堂侄的女兒都已經(jīng)有兩個(gè)兒子了!</h3> <h3>這是舅舅和姨夫、四姨、表弟陪我們?nèi)⒂^中山故居。左邊第一個(gè)是舅舅的孫女。</h3> <h3>二十多年過去,舅舅的孫女已經(jīng)結(jié)婚了!</h3> <h3>1993年,舅舅家的新房落成,先生去老家慶賀。這是表弟和其他親戚們。當(dāng)時(shí)在舅舅家的房頂上能看到遠(yuǎn)處的山。</h3> <h3>現(xiàn)在房子后面全是高樓大廈,青山被遮住了。這是先生和表弟的遺孀合影。</h3> <h3>九十年代我們都還在工作崗位,回老家的次數(shù)很少,親戚之間的來往也不多。這是1991年,公公和婆婆到廣州來在我們家的合影。</h3> <h3>進(jìn)入21世紀(jì),兩位老人都老了。</h3> <h3>這是在澳洲的親戚到北京家里看望公公。</h3> <h3><font color="#010101">這是我們?nèi)ケ本┣捎錾虾5挠H戚。左邊的是先生的大哥。</font></h3> <h3>1994年,先生的大哥曾到過我們廣州家里。</h3> <h3>先生的大哥曾任中國駐秘魯大使,而當(dāng)時(shí)秘魯駐中國的大使祖籍也是廣東中山。2003年兩位大使一同回鄉(xiāng)省親,廣東省和中山市都做了報(bào)道。市里鄉(xiāng)里和村里隆重接待,這是在舅舅家。</h3> <h3><font color="#010101">舅舅家做了中山的特色小吃給鄉(xiāng)長和大哥吃。</font></h3> <h3>這是另一個(gè)上海的親戚來看望婆婆。</h3> <h3>大概是1996年。廣州的另一支麥姓親戚到我們家來探望。</h3> <h3>2005年公公去世。大姨兒子全家來看望婆婆。</h3> <h3>2007年我們都已退休,這是全家人給婆婆慶祝生日。</h3> <h3>2014年,先生的叔叔在美國的女兒們攜夫君到國內(nèi)旅游,這是我們和她們第一次見面。</h3> <h3>我們和他們一起到杭州蘇州旅游。這是杭州的樓外樓。</h3> <h3>2016年三兄弟攜配偶又一起去美國,到叔叔女兒家大聚會。</h3> <h3>這是和廣州的堂姐一家及 堂姐的家姐。</h3> <h3>2016年,堂姐的兒子幫我們和麥?zhǔn)霞易逶趶V州的一支后人聯(lián)系上了,盡管年齡差不多大,他們卻叫我們叔公叔婆。這是第一次見面的合影。</h3> <h3>堂侄的兒子結(jié)婚前到廣州來送喜餅,大家歡聚一堂。</h3> <h3>這是2016年去吃堂侄兒子的喜酒,在麥?zhǔn)献陟羟暗暮嫌啊?lt;/h3> <h3>這是1991年10月麥?zhǔn)系谖宕鷮O和第六代孫共同整理的家譜。</h3> <h3>這是他們續(xù)編麥?zhǔn)献遄V的緣由和幾點(diǎn)說明。</h3> <h3><font color="#010101">前幾天我們本來打算帶孫子孫女回老家看看,結(jié)果他們兩個(gè)都有病去不了,只好我們兩個(gè)人去了。</font></h3> <h3>三鄉(xiāng)平嵐。</h3> <h3>堂侄請我們?nèi)?69茶餐廳吃中山的茶果。</h3> <h3>下午到達(dá)老家茅灣村,茅灣村的一片地已經(jīng)賣給房地產(chǎn)發(fā)展商,在村子外面建起了很多高樓。</h3> <h3>這是茅灣村村委會。</h3> <h3>20多年前就有的小亭子和大榕樹。</h3> <h3>麥?zhǔn)献陟敉饷娴哪蠈幚铩?lt;/h3> <h3>我們到宗祠里去打掃衛(wèi)生。</h3> <h3>拔草。</h3> <h3>幾年前,麥?zhǔn)霞Y重新修了宗祠,這兩根石柱還是原來的。</h3> <h3>墻上的畫。還有很多幅,十分精美但是都已經(jīng)很古舊了。</h3> <h3>堂侄管理著麥?zhǔn)献陟簟?lt;/h3> <h3>我們也在宗祠前留個(gè)影。</h3> <h3>鎖門。這門還很沉重呢!好木頭做的。</h3> <h3>公公和婆婆都是這個(gè)村的,我們又去婆婆家的宗祠看看。婆婆家族在這個(gè)村子里是大姓,他們的宗祠還有祠道。</h3> <h3>柳氏宗祠簡介。</h3> <h3><font color="#010101">沒有人開門。柳氏宗祠好像已經(jīng)當(dāng)了村子里的養(yǎng)老服務(wù)站了。</font></h3> <h3>柳氏宗祠附近保存得比較完好的老屋。</h3> <h3>村子里的街道。</h3> <h3>村子里新屋和老屋共存。</h3> <h3>村外的高樓大廈包圍了村莊,原來山清水秀的村子變成了城中村。聽說現(xiàn)在村子里的原住民只有不到700人,但外來工是原住民的兩倍!</h3> <h3>村子里有幼兒園,是中山市公益普惠性幼兒園。</h3> <h3>幼兒園占地面積不小。</h3> <h3>村子里的一塊空地上支起了電影幕布,我們問放映員,他們說這是中山市免費(fèi)為農(nóng)村放電影的,每個(gè)月來一次,今天晚上要放的是“奇襲”。</h3> <h3>村子里遺留的一些古老的痕跡。</h3> <h3>中和里的門洞。</h3> <h3>不知誰家荒廢的老屋。</h3> <h3>這也是一片遺留的歲月的痕跡。</h3> <h3>看到這些沒有人住的老屋,就看到了即將消失的古老村鎮(zhèn)。</h3> <h3>這是村子里出的一個(gè)名人的故居。</h3> <h3>村子里到處都是黃皮樹,碩果累累。走的時(shí)候親戚給我們帶了很多黃皮,說是這里的特產(chǎn)。</h3> <h3>在堂侄家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他帶我們?nèi)コ匀l(xiāng)的名小吃瀨粉。</h3> <h3>這就是瀨粉,很好吃!</h3> <h3>堂侄又帶我們?nèi)ブ猩綔厝?0多年前我們也來過這里。</h3> <h3>這里有一個(gè)羅三妹山,因?yàn)猷囆∑侥涎驳臅r(shí)候住過中山溫泉,到這個(gè)山上走了一圈,并且在這里講“不走回頭路”,所以這個(gè)山就出名了。</h3> <h3>鄧小平的雕像和不走回頭路。</h3> <h3>山上木茂林密,空氣新鮮。</h3> <h3>我和堂侄。其實(shí)我們年齡相差不大,只是輩分大,還是有很多共同語言的。</h3> <h3>山上的雕塑。</h3> <h3>站在山頂,可以看到三鄉(xiāng)的全貌。</h3> <h3>古老的羅仙姑廟。</h3> <h3>山頂?shù)木奘?粗пЭ晌#?lt;/h3> <h3>下山了,我們不走回頭路。</h3> <h3>這天是頭伏的第一天,太陽很大,天氣挺好。</h3> <h3><font color="#010101">堂侄又帶我們到了另一個(gè)公園,名字叫田心公園。</font></h3> <h3>這里的溪水很多。</h3> <h3>我們在大太陽下走了近兩個(gè)小時(shí),身體還不錯(cuò)!</h3> <h3>田心公園。</h3> <h3>一路走一路聊。過去我們也到老家來過幾次,每次都是匆匆忙忙,喝完喜酒就趕著回廣州。這次聊了很多國事、家事、天下事,增進(jìn)了了解,感覺更親近了!</h3> <h3>田心公園綠色的植被好養(yǎng)眼!</h3> <h3>田心公園要再見了。</h3> <h3>中山原名香山,相傳因五桂山地區(qū)盛產(chǎn)沉香而得名。我今天才知道香山縣的由來!</h3> <h3>田心公園很大,今天我們只是走了很小的一部分,以后有機(jī)會再來!</h3> <h3>中午堂侄又請我們吃一煲鴿。中山的鴿子是很有名的,這種鴿是在火鍋里煮,再加上配菜,吃起來不上火,很好吃!</h3> <h3>下午,堂侄的兒子叫車送我們到中山站,還送給我們沉甸甸的一盒茶果。</h3> <h3>兩天的中山之行結(jié)束了,這次去老家,對老家有了更深的了解。老家是根,血濃于水,以后一定要經(jīng)?;厝タ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