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961年的初秋,在我國三年嚴重經(jīng)濟困難的特殊年代,十幾歲的我們懷著夢想、背起行裝、遠離家門聚集到城門東塔,走進福州農(nóng)校(當時叫福建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附屬農(nóng)業(yè)??茖W校)這所學校,開始一段天真浪漫而又終生難忘的同窗年華。</h3><h3>這張發(fā)黃的相片是二年級時,班主任丁柯老師帶領(lǐng)我們?nèi)嗤瑢W到閩侯林祥謙陵園瞻仰先烈時拍照的,也是我們的第一張合影。</h3> <h3>同學三年,就要畢業(yè)了,我們?nèi)∞r(nóng)校63、64兩屆畢業(yè)生,原本就是計劃內(nèi)的統(tǒng)招統(tǒng)配生,可以很順利地走上各自專業(yè)的工作崗位,然而我們畢業(yè)時被不分配,從此同學們走上一條崎嶇磨難的人生路程,留下了難以忘懷的記憶。</h3><h3>這張全班28位同學畢業(yè)合影,是1964年7月畢業(yè)前夕在教學大樓前拍照,照片上的"自覺改造"是指我們這些中專畢業(yè)的知識分子,要自覺改造思想,走又紅又專的道路。</h3><h3>前排有:副校長鄧一端、班主任劉永馨與丁柯老師及各任課老師等。</h3><h3>中排左起:陳幼珠、王姬仙、楊柳青、許玉金、余亦鐵、林善龍、莊將太(已故)、程文臻、王維安(已故)、楊東漢、游通熖(己故)、陳新泰、程寶旺、潘成良、陳灼官</h3><h3>后排左起:林友恩(失聯(lián))、劉厚清、周先永(己故)、陳利捐、林希健(己故)、陳圣瑞、趙春官、林華灼(已故)、陳昌盛(已故)、王金平、任國雄、吳榮忠(已故)、林祚開。</h3> <h3><font color="#010101">畢業(yè)時,作315班團支部全體團員與校團委書記翁其榮、班主任劉永馨老師在教學樓前合影。</font></h3> <h3>畢業(yè)時部分同學與校教務(wù)主任王淑英老師、校團委副書記林建光老師在男生宿舍樓旁合影。</h3> <h3>在福州農(nóng)校大門合影</h3> <h3>2007年6月,在福州的部分同學小聚并探討全班同學首次聚會事宜。</h3> <h3>五位男同學,左起陳利捐、程文臻、程寶旺、林祚開、劉厚清。</h3> <h3>三位女同學,左起王姬仙、楊柳青、陳幼珠。</h3> <h3>2007年10月20日,福州農(nóng)校64屆作315班同學畢業(yè)43年后第一次聚會在省老干局舉行,參加的同學共15人,他們是:</h3><h3>前排左起:林祚開、王姬仙、楊柳青、陳幼珠、程文臻、劉厚清、楊東漢。</h3><h3>后排左起:陳新泰、游通焰、林希健、程寶旺、趙春官、余亦鐵、陳利捐、林善龍。</h3> <h3>43年的歲月,改變了我們的容顏,大家互相尋找當年的影子,重新認識你、我、他!</h3> <h3>首次同學聚會,如同看到彼此青春的模樣。</h3> <h3>同學們熱情舒發(fā)聚會感言,盡情傾訴、交流畢業(yè)后人生歷程和家庭近況。</h3> <h3>同學聚會,只為找回過去的彼此。</h3> <h3>同學聚會,不論混得好與孬,只想見見現(xiàn)在的你、我、他!</h3> <h3>畢業(yè)時,全班女同學只有4個人,今天來了3個,就缺許玉金。</h3> <h3>同學聚會,直呼其名,找回青春的回憶,我們都是同學。</h3> <h3>同學訴說被不分配后坎坷人生路,每個人由于環(huán)境、機遇不同,走的路不盡相同,但我們始終還是同學。</h3> <h3>同學聚會,講的是過去,聊的是情誼。</h3> <h3>青春己逝,年華已老,一聲珍重,一句祝福,同學情懷永存。</h3> <h3>林希健同學只參加了這次聚會,2011年4月年僅66歲的他在福州逝去。</h3> <h3>2008年5月17日第二次同學聚會在瑯岐島舉行,這也是離別四十多年后的舊地重游,背景就是我們的畢業(yè)實習地。</h3> <h3>第二次聚會共有14位同學參加</h3> <h3>金砂禮堂,這是我們當年畢業(yè)實習住宿生活的地方</h3> <h3>途中在長樂游覽</h3> <h3><font color="#010101">在林間休息時,聽楊東漢同學講瑯岐。</font></h3> <h3>林祚開同學</h3> <h3>林善龍同學</h3> <h3>吳榮忠同學,是我們班唯一堅持讀到畢業(yè)的調(diào)干生,瑯岐聚會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參加同學聚會,2013年底他在惠安老家走完人生路,永遠離開了我們。</h3> <h3>程寶旺同學</h3> <h3>楊東漢同學</h3> <h3>楊椰青同學</h3> <h3>王姬仙同學</h3> <h3><font color="#010101">程文臻同學</font></h3> <h3>劉厚清同學</h3> <h3>陳利捐、趙春官同學</h3> <h3>游通焰同學,由于勞累于2018年在長樂老家逝世。</h3> <h3>余亦鐵同學</h3> <h3>陳新泰同學</h3> <h3>2010年11月15日部分同學聚會在福州林則徐紀念館。</h3> <h3>許玉金同學由于腿腳不便,無法參加前幾次聚會,這次,她克服困難終于如愿以償,見到久別的同學們,她與幼珠、姬仙開心合影。</h3> <h3>玉金、姬仙同學</h3> <h3>春官、利捐同學</h3> <h3>東漢、寶旺同學</h3> <h3>2013年2月13日同學再聚福州則徐紀念館,這次聚會王金平同學從福清來參加,這是他第一次到會。</h3> <h3>2014年,我們畢業(yè)50周年,福農(nóng)64屆作315班同學聚會在福州舉行,親愛的同學們都是古稀之年了,出門多有不便,故只有10人參加。楊柳青同學非常想?yún)⒓拥h在深圳,來不及,她覺得太遺憾!</h3> <h3>畢業(yè)50周年聚會特寫。</h3> <h3>2016年2月16日在福州金仕頓同學聚會,共有12位同學參加,他們是:</h3> <h3>劉厚清同學</h3> <h3>楊東漢同學</h3> <h3>楊柳青同學</h3> <h3>王姬仙同學</h3> <h3>林祚開同學</h3> <h3>程文臻同學</h3> <h3>任國雄同學,攜夫人第一次參加同學聚會。</h3> <h3>陳利捐同學</h3> <h3>程寶旺同學</h3> <h3>王金平同學</h3> <h3>趙春官同學</h3> <h3>陳新泰同學</h3> <h3>2018年,我們已畢業(yè)54年,這張圖片是健在20個人中曾參加過聚會的17個人,還有潘成良、陳圣瑞、陳灼官三位同學尚未聚會。</h3><h3>20位同學都不容易,我們已過古稀,一起超越耄耋,希冀相約茶會!</h3> <h3>2019年是我們畢業(yè)55周年,一路走來,我們作315班已經(jīng)走了9人,全班同學還有19人健在,3月2日在福州金仕頓酒店畢業(yè)55周年聚會,到會的只有9人,他們是:林祚開、劉厚清、王姬仙、楊東漢、陳利捐、程文臻、程寶旺、趙春官、陳新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