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這里海拔4000多米,冒著高反的危險,走近色達,</b><b>為了看一眼漫山遍野的紅房子,為了看一場震撼心靈的天葬。</b></h1> <h1> 在這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在這離天空如此近的地方,連呼吸都變得非常困難,據說,到色達,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這是因為色達艱苦的自然環(huán)境,山上寸草難生,海拔4000米雖不算太高,但含氧量卻極低,很容易由缺氧引發(fā)高原反應。</h1> <h1> 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藏傳佛學院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坐落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境縣城東南喇榮溝。在重重的群山環(huán)繞之中,溝里的僧舍以佛學院的大經堂為中心,密密麻麻搭滿了四面的山坡,不計其數的絳紅色小木屋延綿,一眼望不到頭。這些紅色小木屋,是一萬多名僧侶的住所。三萬多出家僧眾在此修行居住。</h1> <h3>這里是我們甘南十二天旅行的第七天。</h3> <h1> 這是一片純凈的佛國天堂,在雄偉的群山之間,古老的寧瑪紅教傳承著藏傳佛學的博大文化和濟世情懷。隨風飄揚的經幡,依山而建的紅屋,余音裊裊的誦經聲,善良而樸素的僧眾,匆匆一眼,那些累世光影,俗世梵音會深深烙印在腦?!?lt;/h1> <h1> 壇城,在滿是紅色房頂覆蓋中顯得極為耀眼。這里平日里是人們轉經的場所,分為兩層,上層是轉經的地方,下層是轉經筒。此刻,遠遠望去,壇城這兩層上轉經筒的人潮涌動著,壇城也像一個永不停歇的大陀螺轉動著……</h1> <h3>密密麻麻的紅房子</h3> <h1> 這些小屋每一間只有幾平米大,兩個房子之間只要有空隙,僧人們就會見縫插針的建起小屋,涂成褐紅色。這便是他們朝暮棲息的居所,為了修進佛法,在此過著在外人看來極其艱苦的生活。</h1> <h3>為了防止火災隱患,這里正在進行著大規(guī)模的拆除重建。</h3> <h1> 紅房子和紅頂子連成一片,像紅色的海洋泛起的波浪,這些小木屋是木質結構,有的外層和頂層覆蓋了薄薄的一層紅色鐵皮,就這樣只有幾平方米的簡陋小木棚,也就是只能夠容下睡覺和打坐的地方。山上缺水少電,每天的用水都要靠自己到佛學院去背上來。無意中我拍到了山下一個醒目的WC。</h1> <h3>妹妹臉上的"高原紅"。</h3> <h1> 然而,在如此艱苦的居住條件和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下,住著最簡單的修行人,過著與世隔絕的人生,不求物欲,不求奢華,但尋心中的桃花源,為了心中的信仰,在此苦修。</h1> <h1> 我凝望眼前匆匆走過的紅衣喇嘛,定格色達特有的畫面:高原峽谷苦修身,數萬陋室泛紫云。同心共筑中國夢,念佛愛國兩相融。</h1> <h3>在這里,高壓鍋是應對高原上的最好灶具</h3> <h1>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他們懷揣著信仰而來,然后留下并堅持跪拜、修行、精進,在此安放自己的人生。</h1> <h3>那神情一如那最單純的色調。</h3> <h3> 佛學院的背面,有著不錯的風光,據說學累了的喇嘛和覺姆在晴天都會走出潮濕寒冷的木屋,在山崖邊仰望蒼穹賞景曬太陽。</h3> <h3>色達后山美麗風光</h3> <h1> 據說如果你有什么疾病,在這里轉上一百圈就能夠好,金色的圓筒在人們干枯的手轉過之后留下一串悠長的嘎吱嘎吱的響聲。</h1> <h3>這里有著世界上最大的天藏臺</h3> <h1> 在藏民看來,他們認為人應"生于自然,還于自然"。在天葬的時候,我們看不到家屬的哭泣?因為在那里,死亡是又一個新生。生死,輪回,就是在此,如果家屬哭泣,只會讓死者飄渺于生死之間,不得輪回。什么是輪回?人都有前生來世,眾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生死不已,像車輪一樣轉動不停,循環(huán)不已。</h1> <h1> 出于尊重,不對天葬的過程做介紹,如果可以,讓儀式顯得更加神圣。</h1> <h1> 揮不去那圣殿上飄動著的經幡,忘不了那紅色攝人魂魄的震撼,轉動的經筒,匍匐于地的信徒,聆聽來自佛的聲音,我雖看不到靈魂轉世,但我看到了祈福在一生里的信仰! 色達一個用信仰震撼世界的傳奇圣地!</h1> <h3><b>2018年6月9日</b></h3><h3><b>拍攝于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天藏臺。</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