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東坡"是什么意思,大部分學者都想到北宋大文豪蘇軾,自號東坡居士。同時,蘇軾又是一位美食家,他最有名的一道菜叫做"東坡肉"。因此,"東坡"和蘇軾有著密切關系而流傳至今。但是"東坡"一詞最早并不是蘇軾所用,而是另有其人,他就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談談"東坡"為何跟白居易有關?</h3> <h3> 白居易的《東坡種花 其一》的開頭:"持錢買花樹,城東坡上栽"。意思是自己拿錢去買了一些花樹,親自種在城墻東邊坡上,并將此處稱為"東坡"。詩句中的"城"是指作者被貶的地方忠州城。<br /></h3><h3><br /></h3><h3> 這首詩是寫于白居易被貶江州,寫下《琵琶行》后不久,又被調(diào)到西南的忠州,從江州司馬變?yōu)橹抑荽淌?。在這里,白居易親自種上了荔枝,但他還沒等到荔枝樹結果,又被調(diào)走了。在種上荔枝的同時,他還在屋舍的周圍種花,而且將此地稱為"東坡"。</h3><h3><br /></h3><h3> 白居易在東坡高地栽種花樹之后,還經(jīng)常跑去那里欣賞。于是他寫了一首《步東坡》:"朝上東坡步,夕上東坡步。東坡何所愛?愛此新成樹。"表達了他一天到晚對東坡的花草樹木念念不忘。還在《東坡種花 其二》提到:"東坡春向暮,樹木今何如?"特別交代大家對待花草樹木要向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充滿著愛。白居易離開忠州時,又寫了《別種東坡花樹兩絕》:"何處殷勤重回首?東坡桃李種新成"。這兩句交待了他在城東邊高坡種下桃樹和李樹,也體現(xiàn)了詩人對忠州的東坡懷著依依不舍之情。</h3> <h3> 那么,"東坡居士"為什么后來成為蘇軾的雅號?他和白居易有什么關系呢?<br /></h3><h3><br /></h3><h3> 公元1079年,蘇軾被統(tǒng)治者說寫作詩詞諷刺新法,將其被捕入獄,在獄中待了103天,這就是北宋時期著名的"烏臺詩案"。出獄后,蘇軾被貶謫到黃州,成為黃州團練副使,這是他一生中最低的官職。</h3> <h3><br /></h3><h3> 蘇軾被貶黃州期間,因俸錄低,生活過得很艱難,于是他想利用開墾荒地來做為生活補貼。后來,蘇軾在住宅的東邊買了五十畝地,種上草木莊稼,建了一個農(nóng)莊,還在這里筑起自己的居室。有一次,蘇軾獨自去散步,突然間想起了大詩人白居易,他的遭遇和自己有相似之處。后來,蘇軾把白居易當做他心中的偶像。因此,他親自給居室起名為"東坡雪堂"四個大字,并自稱"東坡居士"。由于自己和白居易都有被貶的遭遇,于是他就寫下了:"出處依稀似樂天,敢將衰朽較前賢"。用來表達了對白居易的一種敬意。"東坡"這個地方并不屬于景點勝地,但對于蘇軾來講,那是自己辛勤勞動的結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