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圖/文:歲月如詩</h3><h3> </h3><h3> 無邊細雨濕春泥,隔霧時聞小鳥啼。</h3><h3> 楊柳含顰桃?guī)Γ贿呉鬟^畫橋西。</h3><h3></h3><h3></h3> <h3>宏村是此行的第三站。在蜿蜒曲折的盤山公路上,經(jīng)過兩個多小時的一路奔馳,終于平安抵達目的地——宏村。</h3><h3><br></h3><h3>稍適休息,便悠哉悠哉地向村口走去,剛走上畫橋,便有一對"鴨夫妻"向我們游來,似乎在向我們示意:歡迎你們來到宏村。不由,一種莫名的親切感油然而生。</h3> <h3>宏村始建于南宋紹熙年間(公元1190-1194年),原為汪姓聚居之地,綿延至今已有900余年。它背倚黃山余脈羊棧嶺、雷崗山等,因其地勢較高,時常出現(xiàn)云蒸霞蔚的奇特景觀,宛若一幅濃墨重彩之寫意的山水長卷,所以,被譽為"中國畫里的鄉(xiāng)村"。</h3> <h3>走進村口,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兩棵有著500年樹齡的古樹:一棵叫紅楊樹;一棵叫白果樹。北側(cè)的紅楊樹高19米,圍6米,需四五個人才能合抱,樹冠形狀像一把巨傘,把村口數(shù)畝地的面積籠罩在綠蔭之中。南側(cè)的白果樹,則高達20余米。兩棵大樹交相輝映,潑墨添香,盡顯宏村古色古香的韻味。</h3> <h3>村口呈三角型,入口右側(cè),便是一泓碧水的南湖。湖畔沿岸綠樹成蔭,水中倒影如畫,水天一色。村子在南湖的環(huán)繞下,顯得格外的寧靜而又秀美!村中祠堂和庭院,均為古典的徽派高墻深宅,門樓處,廳堂里,精雕細琢的門楣和石雕,猶如鬼斧神工,將民居打造得古色古香,韻味十足。</h3> <h3>斑駁的窗欞,粉墻黛瓦的馬頭墻,均顯示著宏村悠久歷史的文化底蘊。馬頭墻又稱風火墻、防火墻,是徽派建筑的主要特色,在中國南方傳統(tǒng)民居建筑流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其形狀酷似馬頭,故稱"馬頭墻"。</h3> <h3>宏村附近的一個小村莊——盧村,是不是有點婺源的味道?馬頭山墻,粉墻黛瓦,金黃色的海洋。其實,贛皖民居均為徽派風格,不分彼此。</h3> <h3>宏村的美麗風光吸引了全國各地美校的學(xué)生前來寫生,不由形成了一道別樣的風景。</h3> <h3>古老的街道,一塊磚,一片瓦,都承載著歲月的印跡。一位老人面無表情,安靜地坐在門口,也坐進了陳年舊事的記憶里……</h3> <h3>不知何故,我等對宏村的小景和小品情有獨鐘!所到之處,統(tǒng)統(tǒng)收入鏡中……</h3><h3><br></h3><h3>看到店家做為裝飾之用的這些老物件:軍用水壺、煤油馬燈,不由讓人感覺又回到了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h3> <h3>宏村沿湖的民居,外觀是風景,走進室內(nèi),同樣也是風景,而且是別樣的風景,尤其是各家店鋪里的小擺件,看似平常的青花瓷、小酒瓶,插上幾枝銅錢草,便又是一番別樣的韻味,在其點綴下,整個廳堂顯得頗有情調(diào)。</h3> <h3>湖畔的民居,均為客棧和酒店,有的店內(nèi)還有一個小庭院。庭院小橋流水,瑤臺瓊閣,風格古樸典雅、幽靜,頗具品味。</h3> <h3>店家庭院內(nèi)的郁金香,似乎為遠道而來的我們而綻放!逆光下,花瓣色彩鮮艷奪目,煞是好看!</h3> <h3>這是適時上市的毛峰新茶。店家老板把電炒鍋擺放在門口,一邊炒茶,一邊吆喝著生意,不亦樂乎……</h3> <h3>抓拍的妹紙。pose似乎很有點專業(yè)"麻豆"的味道。見有人拍照,一點也不怯場,相反還很配合。</h3> <h3>其實,宏村并不大,走馬觀花最多也就半日時光,但由于對其獨特的韻味和小景的情有獨鐘,來來往往,反反復(fù)復(fù)地品味其厚重的文化底蘊和人文風情,足足花了一天時間,可是,仍覺意猶未盡,流連忘返……</h3><h3><br></h3><h3>注:部分文字資料來源網(wǎng)絡(lu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