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們即便想對別人很好也是很困難的。有時只有冷漠、不相關(guān)才讓彼此舒服。比起給予,更困難的是接受。一般人根本沒有能力,去接受來自他人的珍貴和純粹的愛。寧可用秩序、道德、自尊、偏見去扼殺它們。人類的本性是軟弱和恐懼。而愛需要對自我的全部放棄。所以我想,愛是最精深的修行。</h3><div> 一一安妮寶貝</div> <h3>那一日,微信里收到一條信息:“親愛的,來上海玩吧,最近剛好有空。"</h3><h3><br></h3><h3>心中掠過一陣被人牽掛的溫暖與喜悅,半開玩笑半正經(jīng)的回復(fù):從來沒有一個人出過門,就怕會迷路!</h3><h3></h3><h3><br></h3>發(fā)完這條信息,自己都不自覺的笑了。想著這樣的回答應(yīng)該是要有多蠢。四十歲的人,從來沒有單獨出過門,怕是要被那位姐姐笑了又笑吧。<h3></h3><h3><br></h3>“我的傻妹妹,不用你來找我,你就呆在車站,我直接來接你。"短短的回復(fù)里,充滿了對我的寵溺與包容。<h3></h3><h3><br></h3>也許我平時生活里的不獨立,全是被這些類似的寵溺所養(yǎng)成。出門總有人開車,不管去到哪里,始終都有人同行與陪伴。 <h3>與我微信對話的這位姐姐叫趙趙,我們其實并不是生活中的好朋友。我們的相識緣自美篇,是通過彼此在文字里的交流,而慢慢熟悉的美友。</h3><h3><br></h3><h3>生活中,我是那種慢熱型的人,對任何人都保持著一種距離感與疏離感。從來不會主動去跟人套近乎,更不是那種能說會道的人。</h3><h3><br></h3><h3>但是在文字的世界里,任何的情感都是簡單純粹的,我們的心可以貼得很近。</h3><h3></h3><h3><br></h3>我與她的第一次見面,全然不是因為刻意的安排,而只是因為我的一篇文章…… <h3>去年五月,父親被查出腎盂癌。六月,去上海做手術(shù)。我一直陪同在左右。<br></h3><h3><br></h3><h3>父親節(jié)時,我情之所起,寫了一篇文章《我的父親》,發(fā)布在美篇。發(fā)文后沒多久,便收到了這位姐姐的微信。在她再三的詢問與關(guān)心之下,我告之了她醫(yī)院的名字。</h3><h3></h3><h3><br></h3>第二天下午,她便過來看望。也是到后來才知道,她住的地方與我在的醫(yī)院相距甚遠,她是穿越了半個上海城過來的。<h3></h3><h3><br></h3>她是個性格溫和的人。對我的體貼,對我父母的關(guān)心,完全不像是初次見面的陌生人。她更不是那種浮夸與矯情的人,所有的言語與態(tài)度,全發(fā)自于她的本性善良與真誠。<h3></h3><h3><br></h3>走之前,一定讓留下一些錢。并一再說明,初次見面,不知道可以買什么東西, 只是想以這種方式表達一份心意。<h3></h3><h3><br></h3>再三推脫下,也是拗不過她的執(zhí)著。并表示手術(shù)那天還要請假來陪伴我。<h3></h3><h3><br></h3>如此情深,竟讓我感動得無所適從。自父親生病住院之后,我從來沒發(fā)過一條朋友圈,就是不想麻煩別人,更不想虧欠那些情誼與問候。<h3><br></h3><h3>而如今,這位陌生姐姐對我的好,竟讓我懷疑起自己對于感情的疏遠態(tài)度。</h3> <h3>我們相識于美篇,也是因為一個美篇交流群而加了微信,平時除了朋友圈的關(guān)心與互動外,從來沒有家長里短的聊過天。我們其實都不是那種愛嘮嗑的人。</h3><h3><br></h3><h3>我終于還是拒絕了她手術(shù)時的陪伴。但每一天微信上的關(guān)心與鼓勵,卻成了她少不了的問候。術(shù)后第四天,當她手捧鮮花,再次出現(xiàn)在病房里時,我們之間的交談也少了第一次見面時的客套,而多了些熟稔的味道。</h3><h3><h3><br></h3>以前經(jīng)常覺得這個世間涼薄,人情如紙??墒蔷驮谶@樣的不經(jīng)意間,我卻欠下了一份深情,這早已不是用金錢可以換算的真情!</h3><h3><h3><br></h3>從小到大,與人相處,我也總是留有余地,就怕承受不起別人對我的好。而趙趙姐姐,給予我的這份好,更是讓我懷著一份忐忑與不安。就連我媽也說“這份情,你該怎么還啊?”</h3> <h3>直到有一天,我看到肖莉?qū)懙囊黄恼隆度绻腥藢δ愫谩贰?lt;/h3><h3><br></h3><h3>安妮寶貝的那段話,直接擊中我的內(nèi)心:“我們即便想對別人很好也是很困難的。有時只有冷漠、不相關(guān)才讓彼此舒服。比起給予,更困難的是接受。一般人根本沒有能力,去接受來自他人的珍貴和純粹的愛。寧可用秩序、道德、自尊、偏見去扼殺它們。人類的本性是軟弱和恐懼。而愛需要對自我的全部放棄。所以我想,愛是最精深的修行。"</h3><h3><br></h3><h3>感動的淚水又一次奪眶而出。留評中,有位美友的留言更是讓我慚愧,“我不認識你,但我喜歡你。這種簡單的情感真的是難能可貴的。為什么要為這樣的情感加上標簽?zāi)??如果彼此少一份猜疑。那么這個世界上的許多人是不是就不用活得那么辛苦?"</h3> <h3>我就曾辛苦的想過很多種回報的方式,要自然而不要矯情的那種。想過夏天寄水果,但要去問家庭地址,又實在不是我所意愿;想過新年時發(fā)紅包,但她又立刻回發(fā)給我一個更大的……</h3><h3><h3><br></h3>給予的人,早就已經(jīng)放下了,而接受的人始終覺得惴惴不安?;蛟S就是我們的修為太淺,或許就是我們活的并不瀟灑與純粹。</h3><h3><h3><br></h3>正如肖莉文中所說“如果有人對你好,就坦然接受吧。"<br>是的,唯有坦然接受,我們才能自由自在的交往;唯有坦然接受,才能讓這份情誼更長久的珍藏在心里;唯有坦然接受,才能讓這份美好開出善良的花朵,傳遞給其他對你好的人。</h3><h3><h3><br></h3>不要讓人性中的軟弱和恐懼,扼殺了世間最珍貴與純粹的愛。我不認識你,但我喜歡你!愛才是最深的修行!</h3> 后記:我們終于又見面了,然而并沒有在上海。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的約定中,我們?nèi)チ宋覀儌z最愛的古鎮(zhèn)。<div><br></div><div>周莊是離我們都近的地方,她去過幾次。但聽我說我沒去過時,還是成全了我的意愿。</div><div><br></div><div>很開心的一次旅行,我們的關(guān)系終于從網(wǎng)絡(luò)走到了現(xiàn)實里。我們也根本不用再去糾結(jié)著誰對誰更好一點。純粹一點,灑脫一點,快樂自然也多一點!</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