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廣東十大攝影家黃楚中攝影講座(2018年4月28日)

梁柏祥

<h3><b>  2018年4月28日下午二時三十分,</b><b>由江門市老干部大學、江門市卡色光學有限公司、江門市老干部攝影協(xié)會合辦,邀請廣東省攝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黃楚中講授風光攝影課,</b><b>在江門市老干部大學五邑蒲葵學術報告廳舉行。</b></h3> <h3><b>黃楚中個人簡介:</b><b> </b></h3><h3><b> 黃楚中是番禺石碁鎮(zhèn)人,1981年從番禺當?shù)氐囊凰鶐煼秾W校畢業(yè)之后,開始擔任中學美術老師。在一名同事的婚禮上,他見到一名中學同學拿著相機,正幫新人們拍照。首次接觸到相機之后,他一下子被這個神奇的物件給迷住了。1981年底,他用19.8元購買了人生中第一部相機。1982年,他的攝影作品在番禺當?shù)氐臄z影比賽中獲獎了,番禺縣的一名攝影老前輩對他的作品非常認可,這更激發(fā)了他拍攝的熱情。漸漸地,黃楚中對攝影的興趣超過了畫畫。而當初領他進入拍攝領域的中學同學,反而在拍了兩三年后就不拍了。1997年至1998年,參加中國攝影函授學院第八期、第九期專修班學習。在這兩期的學習中,連續(xù)兩年獲得學員對抗賽成績第一名,被評為優(yōu)秀學員。同一時期,還參加了1997年廣東省攝影家協(xié)會開始主辦的影友沙龍月賽,并且也連續(xù)兩年獲得總積分第一名。</b></h3><h3><b> 1990年,黃大師從中學辭職,開了一家照相館,并購置了暗房設備,自己動手沖片、印相和放大,全心全意玩起了攝影。黃大師說: “一個人有了藝術天分,如果后期不努力那也是沒用的。必須堅持下去,狠下工夫去研究。喜歡一樣東西就一定要做到最好”。黃大師的努力很快就得到了回報。有一次,黃大師與一群影友來到了位于從化的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在公園內的猴島里,影友們一陣“長槍短炮”橫掃過后已過中午,大家都以為猴子們該休息了,于是紛紛離開現(xiàn)場到餐廳吃飯,唯獨黃大師留下了。“拍猴子不一定要表現(xiàn)其生猛的一面,也可捕捉其他神態(tài)的鏡頭”。黃大師餓著肚子在猴島守候,結果,他真的如愿以償。2002年,在中國第20屆攝影藝術展覽中,黃楚中的作品《慈愛》獲得銀牌,這幅作品通過三只猴子的神態(tài),特別是小猴在吮吸母乳時的表情,打動了評委,獲得了大獎。</b><b>這次獲獎之后,黃大師一發(fā)不可收拾,在幾年間先后28次斬獲各類全國、國際性大獎,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獲獎專業(yè)戶。 2003年作品《愛》和《傷心的眼睛》入選中國第十屆國際攝影藝術展覽;2004年作品《吶喊》在第二十一屆中國攝影藝術展覽中獲得銅獎和最佳影像藝術獎,還有5張作品入選;同年作品《申訴》在第二十屆廣東省藝術展覽中獲得金獎;2006年作品《又是一個豐收年》在中宣部舉辦“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攝影大賽中榮獲銀獎,同年還在廣州文藝獎中獲一等獎;2007年作品《沐》、《豐收時節(jié)》獲二十二屆國展銀獎,《拼》獲十二屆中國國際展銀獎。</b></h3><h3><b> 歷年來黃大師曾先后獲得二十屆國展銀獎、二十一屆國展銅獎和最佳數(shù)字影像藝術獎、二十屆廣東省展金獎。二十二屆國展銀獎2張、銅獎1張、十二屆國際藝術展銀獎、被廣東省宣傳部評為2006年新世紀藝術之星。</b><b>2009年,黃楚中還榮獲第二屆“廣東省十大攝影家”稱號。</b></h3><h3><b> 黃大師現(xiàn)為廣東省攝影家協(xié)會副主席,是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北京攝影函授學院教師。</b></h3> <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b>  圖片沒有加漸變鏡效果,天空與地面光比大(下一圖片加了漸變鏡進行對比)。</b></h3> <h3><b>  圖片加了漸變鏡效果,天空的光比減少。</b></h3><h3><b> 漸變鏡也稱[GND濾鏡]是攝影藝術創(chuàng)作極為重要的濾鏡之一,它可以分為漸變色鏡及漸變漫射鏡,從漸變形式講又可分為軟漸變和硬漸變,"軟"即過渡范圍較大,反之,即過渡范圍較小,均需依據(jù)創(chuàng)作特點選用。以用途分類的話,常見的漸變鏡有灰色漸變鏡、藍色漸變鏡、灰茶色漸變鏡、橙色漸變鏡等等。</b></h3><h3><b> 大部份濾鏡都是對照片平均作用的,例如大家常用的旋入式的PL偏振鏡、星鏡、ND(減光)鏡等等,整片都是平均的。而漸變鏡對照片的作用則有漸進效果,濾鏡的作用只在其中一邊,另一邊對照片沒有影響。</b></h3> <h3><b>  圖片沒有加漸變鏡,天空與地面光比大。</b></h3> <h3><b>  圖片加了漸變鏡,天空與地面光比減少。</b></h3> <h3><b>  攝影藝術視覺一定要夠夸張</b></h3><h3><b> 畫意與唯美,這是黃大師的攝影作品一貫的風格。 黃大師說: “搞攝影藝術一定要夠狠。”他的的畫意攝影秘訣就是“夸張”:高調就要夠高、夠淡、夠白;低調就要夠黑、夠神秘。</b></h3> <h3><b>  圖片沒有加漸變鏡,天空曝光準確,地面景物欠曝。</b></h3><h3><b> 該圖片與以下兩張圖片拍攝于同一場景,進行不同的方法處理結果對比。</b></h3> <h3><b>  照片在上圖的基礎上,進行后期PS,對暗部進行提亮處理,暗部的噪點明顯,細節(jié)丟失嚴重。</b></h3> <h3><b>  照片加了漸變鏡拍攝,光比平衡,暗部層次豐富,噪點不明顯。</b></h3> <h3><b>  圖片加了減光鏡,云層出現(xiàn)棉絮狀。</b></h3><h3><b> 減光鏡也叫中灰密度鏡、中性灰度鏡或簡稱灰度鏡、ND鏡,其作用主要是減少光量進入相機。減光鏡對一張好的照片來說作用非常的大。</b></h3><h3><b> 減光鏡可以為您的創(chuàng)作帶來更多的曝光手段,讓白天變黑夜,發(fā)揮創(chuàng)作空間;很多情況下,由于外界光線強度的關系,我們無法得到足夠長的快門時間,也就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攝影意圖,比方說,在野外進行水流拍攝的時候,我們希望用1秒鐘的快門來讓水流呈現(xiàn)出棉絮狀的柔軟質感。但是由于光線強烈,即使用相機的最小光圈和最低ISO拍攝,快門速度依然在1/30秒左右。這個時候唯一的辦法就是用一塊甚至兩塊ND8鏡片來減弱進入鏡頭的光線。有一個簡單的公式,假設你的相機在沒有添加減光鏡的情況下,正常曝光的快門速度是T,則加上減光鏡后,在同樣的光線條件、光圈大小和ISO下,正常曝光的快門速度=T*X,這個X就是減光鏡片后面標注的那個數(shù)字,ND4的話X=4,ND8的話X=8。由于工藝的原因,ND后面的系數(shù)越是大,其對色溫的影響就越大。</b></h3> <h3><b>  圖片沒有加減光鏡。</b></h3> <h3><b>  以下五張圖片加了減光鏡。</b></h3> <h3><b>  圖片沒有加減光鏡,與下圖同一場景加減光鏡效果對比。</b></h3> <h3><b>  圖片加了減光鏡,延長了曝光時間,云層、海浪出現(xiàn)棉絮狀。</b></h3> <h3><b>  黃大師說: “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天空一朵云很美,這個時候我就會想到要走到什么位置,用什么樣的前景來構圖才能把云的美拍好”。</b></h3> <h3><b>  虛實、色彩對比。</b></h3> <h3><b>  虛實動感對比。</b></h3> <h3><b>  有意境的作品一看也許不知道是什么</b></h3><h3><b> 在黃大師看來,好的照片要給人聯(lián)想的空間,攝影者要善于思考,突出自己的風格,勇于突破傳統(tǒng)審美角度。</b></h3><h3><b> 黃大師說: “曾經有影友發(fā)來一張獲獎的照片,問我照片好在哪里。我回答說我也看不懂。真正好的照片自己會說話,用心體會就能知道好在哪里”。</b></h3><h3><b> 黃大師說:“我認為最重要要突出自己的風格,不然你的攝影只是復制美景而已。同一個景,一組人去,最后每個人拍的都差不多。要吸引人就要給人聯(lián)想的空間,照片一看不知道是什么,再看似乎知道是什么,三看才知道是什么,這樣的相片就會有內涵,人家才知道你的意識。</b></h3><h3><b> 該圖片反映白色的櫻花中飄動著彩色的人流入選全國比賽作品。</b></h3> <h3><b>  唯美、畫意的意境作品。</b></h3> <h3><b>  “它動你不動,它不動你就動!”,這是黃大師講到拍攝動物與植物攝影時提到最多的一句話,也是令影友們拍案叫絕的一句話。圍繞動與靜的關系,黃老師用生動有趣的表達方式為現(xiàn)場的影友們闡述了攝影的簡單卻深刻的哲學。</b></h3><h3><b> 黃大師的其中絕技之一是拍攝動物在于用好手中的相機,以不變應萬變,耐心守候,用發(fā)現(xiàn)的眼睛抓住精彩的瞬間。黃老師常常談到:“動物攝影器材非常重要,而且拍攝時要快。當發(fā)現(xiàn)它動的時候你就按連拍。凡是拍動物,都要連拍,一連拍,很多動作就可以拍出來,就成為了精彩作品?!?lt;/b></h3><h3><b> 黃大師在展現(xiàn)了一幅幅充滿靈性的作品之后,總結到:拍攝植物的訣竅恰恰和拍攝動物相反,攝影者需要不斷變化位置,找到最適合的角度去發(fā)現(xiàn)植物的靜態(tài)之美,表達出攝影者想要突出的主題?!爸参飻z影,很多時候它不動,這時候你就要想走什么位置,怎么構圖才能拍好?!?lt;/b></h3><h3><b> 黃大師認為,要拍出好照片不必太刻意景有多美,而是如何去發(fā)現(xiàn)美?!坝行┑胤奖緛砭秃苊?,按下快門就是一張美的照片,真正的好照片是要用藝術化的鏡頭襯托和表現(xiàn)美,將看似平常的東西展示出美的一面?!?lt;/b></h3><h3><b> 該圖片使用慢門,以六分之一的時間靜止拍,四分之一的時間向上移動拍。</b></h3> <h3><b>  圖片加偏振鏡拍攝,避免玻璃反光。</b></h3><h3><b> 偏振鏡 (Polarizer),也叫偏光鏡,簡稱 PL 鏡,是一種濾色鏡。偏振鏡的出色功用是能有選擇地讓某個方向振動的光線通過,在彩色和黑白攝影中常用來消除或減弱非金屬表面的強反光,從而消除或減輕光斑。例如,在景物和風光攝影中,常用來表現(xiàn)強反光處的物體的質感,突出玻璃后面的景物,壓暗天空和表現(xiàn)藍天白云等。</b></h3> <h3><b>  圖片沒有加偏振鏡拍攝,有反光影射。與下圖加偏振鏡拍攝對比。</b></h3> <h3><b>  圖片加了偏振鏡拍攝,與上圖對比沒有反光點。</b></h3> <h3><b>  圖片沒有加偏振鏡,與下圖加了偏振鏡對比,樹葉明顯存在不同飽和度。</b></h3> <h3><b>  圖片加了偏振鏡,與上圖對比,樹葉飽和度一致。</b></h3> <h3><b>  圖片沒有加偏振鏡,與下圖加了偏振鏡的對比效果。</b></h3> <h3><b>  圖片加了偏振鏡,與上圖對比,天空濾除了部分紫外線,湖面出現(xiàn)云彩倒影。</b></h3> <h3><b>  圖片加了減光鏡、偏光鏡拍攝,與下圖對比。</b></h3> <h3><b>  圖片加了漸變鏡、偏光鏡、減光鏡拍攝。</b></h3> <h3><b>  黃大師的 “幸福攝影”理論感染萬千影友</b></h3><h3><b> 如今,黃大師充滿正能量的“幸福攝影”理論感染了一名又一名影友,許多人的心態(tài)甚至生活狀況都因此而改變。在全國,聽過黃楚中講課的影友達到了數(shù)萬人,他參加的線下攝影活動也是場場爆滿,大量的影友受到他的影響,開始嘗試“幸福攝影”。</b></h3><h3><b> 黃大師說: “照片有幸福感,人也會幸福,整個社會才會更加自然和諧”。有些人誤以為玩攝影是不務正業(yè),其實通過攝影來感悟幸福反而更能促進社會和諧。</b></h3><h3><b> 有一位影友是番禺一家公司的老板,一個偶然的機會朋友介紹他認識了黃大師?!耙郧拔乙挥锌站蜁コ狵、喝酒,現(xiàn)在有空了則忙著處理圖片,或者到外面采風拍照?!眳⒓恿它S楚中的活動他才感覺到,原來周邊到處是美景,只要有美好的心態(tài),就算是一堆爛草也可以拍得很美。攝影界有一句戲言叫做:攝影窮三代,單反毀一生。該影友說:迷上攝影后僅在攝影器材上就已經投入了十幾萬元,不過他覺得這個投入非常值。“花這些錢讓我發(fā)現(xiàn)了生活中那么多的美,這簡直是太值了”。</b></h3> <h3><b>  圖片加了風光“三劍俠”或叫“三神器”拍攝。即偏振鏡、減光鏡、漸變鏡。</b><b>  </b></h3><h3><b> 要拍出清晰的倒影并不難,只要在適合的場景下使用偏振鏡就能得到。這幅圖就是利用風光三神器的經典之作。</b><b>利用偏振鏡消除反光,加強水面倒影的清晰度;使用漸變鏡平衡畫面的光比;使用減光鏡讓湖面如鏡子般平靜,而云彩如飛舞的精靈般蠢蠢欲動。 </b></h3> <p class="ql-block"><b>  攝影新理念:“只有幸福的人才會拍出唯美的照片。</b></p><p class="ql-block"><b> 在屢獲大獎的同時,黃大師畫意攝影的風格也逐漸成熟。</b></p><p class="ql-block"><b> 黃大師說:“不少人看到我的照片覺得很有畫意,很唯美,那是因為我太有幸福感了。攝影是一門藝術,唯美很重要,不一定是要光與影,重要的是攝影者要有一個好的心態(tài),心美景更美。只有幸福的人才會拍出唯美的照片?!秉S大師是如此總結他的作品內涵。</b></p><p class="ql-block"><b> 黃大師說:“有些影友看到我朋友圈拍的番禺當?shù)卣掌?,覺得番禺很美。但真正來了之后,他們才發(fā)現(xiàn)番禺的街頭巷尾和自己家鄉(xiāng)也差不了太多”。</b></p><p class="ql-block"><b> 黃大師說:一個人只要心態(tài)美,就會覺得哪里都美,要抱著美好的心態(tài)發(fā)現(xiàn)身邊的美。</b></p><p class="ql-block"><b> 到現(xiàn)場聽黃大師的課,都覺得黃大師語言詼諧幽默,純樸通俗易懂?!按蠹以?,看黃大師不似攝影家,黃大師說:似攝影大師有鬼用啊,有料才是……”;黃大師看到一影友拍攝的照片,就知道他沒有戀愛對象,他拍攝的照片一點美感都沒有。照片拍攝者回答:“是”。幾年后,見到該拍攝者的照片,照片美感出現(xiàn)了,就知道拍攝者有戀愛對象了,還看到照片用的攝影器材更新,證明工資收入也提高了。拍攝者回答:“是”。</b></p><p class="ql-block"><b> “只有幸福的人才會拍出唯美的照片”。這個理論真是講到我心坎里去了。</b></p> <p class="ql-block"><b>  黃大師獨具個人風格的“黃氏窗簾布”,也叫“黃氏花仔布”圖片,畫面里的花花草草有規(guī)律圖案的俯視拍攝。</b></p><p class="ql-block"><b> 黃大師說: “你的照片不是你的,我的照片是我的”。</b></p> <p class="ql-block"><b>  黃大師認為,要拍出好照片不必太刻意景有多美,而是如何去發(fā)現(xiàn)美。“有些地方本來就很美,按下快門就是一張美的照片,真正的好照片是要用藝術化的鏡頭襯托和表現(xiàn)美,將看似平常的東西展示出美的一面?!?lt;/b></p> <h3><br></h3> <p class="ql-block"><b>  身邊最平凡的風景也能拍得像畫一樣唯美,不要以為只有名山大川才能出大作。在廣東省乃至全國攝影界,攝影家黃楚中獨創(chuàng)的畫意與唯美的拍攝風格正受到越來越多的影友們歡迎。</b></p><p class="ql-block"><b> “一個人心態(tài)美,就會覺得哪里都美,只有幸福的人才會拍出唯美的照片?!秉S大師這一充滿正能量的攝影理念已經開始影響萬千影友:不少影友改掉了不良的生活方式,開始用心體會身邊的美。他們鏡頭中的家鄉(xiāng)更美了,許多人的心態(tài)甚至生活狀況也因此而改變。</b></p> <h3><b>  木棉花的紅粉驕艷的身姿。</b></h3> <p class="ql-block"><b>  紅棉樹的樹枝不是一個平面的,使用長焦鏡頭把枝條壓縮成看起來是在一個平面上有規(guī)律生長的紅棉樹。</b></p> <h3><b>  桃花的千姿百態(tài)的身影。</b></h3> <p class="ql-block"><b>  在攝影界,有些人歧視后期處理,認為照片應該保持本色,處理過的照片都是假的。黃大師認為,后期處理不僅僅是技術加工這么簡單,里面也有藝術成本。</b></p><p class="ql-block"><b> 黃大師說:這就好比一個地方原本沒有船,有些人為了拍照花幾百塊請人劃來一條船用來擺拍?!皬乃囆g效果的角度來看,擺拍是前期PS,這跟后期PS放一條船進去有什么區(qū)別?”</b></p><p class="ql-block"><b> 該圖片中的雞是PS進去的。</b></p> <h3><b>  黃大師說:攝影是一種光影藝術,但有人誤以為,只有陽光才是光,他認為,陰雨天也有光影,不一定有陽光才能拍出好的照片。很多照片艷陽天反而拍不出來那種效果來。</b></h3><h3><b> 黃大師說:用美的心態(tài)去拍攝身邊的東西,感受身邊的美,就會拍出一幅幅唯美的攝影作品。</b></h3><h3><b> 黃大師說: “心態(tài)好哪里都好,什么天氣都可以拍出好的照片”。</b></h3> <h3><b>  李花的白潔無暇麗影。</b></h3> <h3><b>  圖片與下圖對比,正常色調。</b></h3> <h3><b>  圖片與上圖對比,降低色彩飽和度,像水墨畫風格。</b></h3> <h3><b>  專拍殘荷的 “奇怪”攝影師</b></h3><h3><b> 在番禺石樓鎮(zhèn),有一個建村已有8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大嶺村。這個村子是廣州首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是典型的嶺南古村落,背山面水——前有風水堂(荷塘),后有風水山(菩山)。</b></h3><h3><b> 有一年的十一月份,村子里荷塘中的荷花早已凋謝,荷葉也已經枯萎,零星的游客的鏡頭大多對準了古老的祠堂以及獨特的建筑等,沒有人對這些殘荷感興趣。</b></h3><h3><b> 有一天,村子里突然來了一名“奇怪”游客:與眾不同的是,他扛著長槍短炮,變換著姿勢,尋找最佳位置,對著那些枯萎的殘荷從不同角度拍著。</b></h3><h3><b> 看他舉動不同尋常,有村民不解地上前問他說:“這些殘荷有什么好拍的?又不美!”</b></h3><h3><b> 此人微微一笑,把相機中的照片展示給村民們觀看。“哎呀,殘荷怎么拍出來這么美?我們天天經過這里都沒感覺到?!贝迕駛儽凰鄼C中畫一樣的美景震驚了。</b></h3><h3><b> “你用殘的心態(tài)來看,那是殘荷;你用美的心態(tài)來看,那是晚荷。只有用美的心態(tài),才能拍出美好的作品?!贝迕駛凅w會著這名奇怪游客的“奇談怪論”,紛紛掏出手機來,變換著各種角度,希望能拍出同樣美麗的照片來。</b></h3><h3><b> 這位專拍殘荷的 “奇怪”攝影師就是黃大師。</b></h3><h3><br></h3> <h3><b>  要開闊視野,創(chuàng)新藝術思維,創(chuàng)作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在自家的荷塘砍幾枝荷葉和荷花回到自家的影棚拍攝有各種花款的富含藝術細胞的照片。</b></h3> <h3><b>  聽黃大師的講課,對“幸福攝影”;對“唯美、畫意的意境照片”的理解;對“照片動靜處理方法闡述”,令到自己有茅塞頓開的感覺。</b></h3><h3><b> 歡迎黃大師以后多些來江門授課。加了黃大師的微信,可以每天從黃大師朋友圈的照片中得到啟蒙、啟發(fā)和獲益匪淺的。</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