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left;">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瞬已大學畢業(yè)四十一年了。同學們都從青春年少走到了白頭,相見相聚的愿望更為迫切,在班長的帶領下,首先是聯(lián)系到大家,動用各種可能的手段(尤其感謝周景霞同學的愛人),也非常感謝微信使我們能找到更多似乎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的同學們。群策群力,經(jīng)過一年多的籌備終于確定了2018年5月12日為我們南京醫(yī)科大學醫(yī)學系(當年名稱為江蘇新醫(yī)學院醫(yī)療系)73年級5班大學畢業(yè)后的第一次聚會日,地點南京。同學們也都克服了重重困難,從各地奔赴南京,遠道而來的有重慶的唐啟惠同學、北京的胡開樹同學、深圳的章新法同學。我們當年是小班制,初始為24人,后來一位同學因病退學,23人。此次共到17人。有1位同學患病去世,請大家記住他的名字:姚圣和。2位同學未能聯(lián)系到:杜靳萍、刁桂芳。1位同學正好出國旅游:黃廣。2位同學家中有事請假:王能武、楊紅梅。1位同學患病不能參加:陳孝峰</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上圖照片名字為后排左起:唐啟惠、吳文英、惠寧寧、錢志英、李淑云、倪紹琴、汪士英、周景霞、吳心京。前排左起:張義勤、張兵、胡開樹、李方龍、王以山、徐道喜、卞仕云、章新法。</h1> <h1>上圖攝于1977年。后排左起:李方龍、徐道喜、章新法、張義勤、王能武、卞仕云。倒數(shù)第二排左起:姚圣和、王以山、黃廣、胡開樹、張兵、陳孝峰。倒數(shù)第三排左起:杜靳萍、汪士英、吳心京、錢志英、惠寧寧。前排左起:楊紅梅、倪紹琴、吳文英、李淑云、周景霞、刁桂芳。備注:唐啟慧已轉至藥學系。</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8年5月11日下午同學們已陸續(xù)抵達南京入住錦辰賓館,各自帶了禮物分送大家</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為聚會特制的紀念花瓶</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先到先聚,錢志英副班長請同學們小飯館先嗨起來</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8年5月12日上午十點班聚活動正式開啟于儀鳳門</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閱江樓電梯故障,六十多歲的老人奮力攀登,走走停停看看拍拍</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螳螂捕蟬 黃雀在后</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好朋友相見相談甚歡</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這一對好友相依相偎</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學校的好朋友雖四十一年未見,毫無距離感,似乎分別僅是昨天的事</h1> <h1>王以山同學身材保持猶如當年,棒棒噠??</h1> <h1>胡開樹是班里的部隊學員,當年是穿著四個口袋的軍服,拿著五十幾元的月薪來上學的,聽說來校前已參與一百多臺手術,我們都很仰視,他為人低調,謙虛謹慎,此次見面大家也都想和他合個影。</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美貌不減當年,歲月無痕</h1> <h3>這位同學當年特別瘦,現(xiàn)在變化有點大,她可是抗癌明星周景霞哦,好心態(tài)使癌癥忘而卻步,點贊??</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唐拍花人比花美</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為團支書張兵、右為班長李方龍</h1> <h1>中立者章新法同學是畢業(yè)時我們年級唯一的援藏者,八年西藏醫(yī)療工作并無名和利,現(xiàn)在是新深圳人,還在工作中。</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闖鏡是常態(tài)</h1> <h1>兩個當年的超級大國,現(xiàn)在依舊無人能超越</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班長和副班長在合影,老胡也要闖個鏡</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午餐由班長李方龍請大家葡瓊漁港吃大餐</h1> <h1>胡開樹同學是部隊學員,謙虛謹慎是我們心目中永遠的胡軍長。</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午餐后大家去南京醫(yī)科大學五臺校區(qū)尋舊</h1> <h1>同學茫然的站在原教學大樓前,對著當年學校唯一的大樓腦補進岀168、268等階梯教室及各個教室的場景(面對維修圍擋很無奈)</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當年的宿舍樓和籃球場尚在,圍欄是后加的</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此樓是72級宿舍,我們73級宿舍已不復存在</h1> <h1>回憶起當年在此打籃球和排球的事,雖然僅是各班之間的比賽,觀眾和啦啦隊人數(shù)龐大</h1> <h1>晚餐由南京五位同學請大家相聚紅杏酒店丹楓廳</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攝影師吳心京,她還讓同學擺了幾組造型</h1> <h1>汪士英同學動作依然優(yōu)雅,當年在校時是女子100米欄亞軍,代表學校去南大參加過大學生運動會的,論跨欄資歷可比劉翔早太多</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京醫(yī)科大學門口合影留念</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恰逢今年南醫(yī)大同學也來拍照留念,比一比真是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已快要被拍死在沙灘上了</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相聚愉快,相逢短暫,到了該說再見的時候了,期待下一次。我們的心永遠年輕!</h1> <h3>陳孝峰同學因病不能參加聚會,特別寫了一首小令獻給同學們,真情厚誼躍然紙上:《同學聚會》喜逢盛世,新釀美酒。同道老友歡聚一堂。憶往昔,音榮在,思同學。激情澎湃,心胸昴揚。我謂夕陽紅似火,共奮起,再創(chuàng)新輝煌。</h3><h3><br /></h3><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