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通道(縣)位于湘桂黔交界處,顧名思義是勾通西南的交通要道,這里是侗族世居的地方,其民族風(fēng)情也有“通道”的特色。</h3> <h1>(1)坪坦侗寨</h1><h3> 通道縣有一條坪坦河,自南向北流經(jīng)23個侗寨,串成一條侗族文化的百里長廊。</h3> <h3> 坪坦河上共有17屋風(fēng)雨橋,最著名的是坪坦村的普濟(jì)橋,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是國寶級的文物。</h3> <h3> 侗族的風(fēng)雨橋不僅有橋的功能也有亭的功能,是族人勾通、約會、休閑的重要場所。</h3> <h3> 這座“單拱木廊風(fēng)雨橋”最大的特點在于橋身雖然不高但不礙橋下行船。</h3> <h3> 用多層圓木疊壓來解決橋拱的受力問題,以保證橋梁的全木結(jié)構(gòu),讓人嘆為觀止,不愧為侗族風(fēng)雨橋的杰作和古老的“橋梁化石”。</h3> <h3> 作為坪坦村的地標(biāo)建筑也是古村重要的風(fēng)水節(jié)點,橋上迎水的南面暢開,背水的北面關(guān)閉,顯然是為了堵住風(fēng)水,留住財富。</h3> <h3> 經(jīng)過風(fēng)雨橋走進(jìn)村子,最顯眼的是一座石砌的祭薩臺,薩姆(侗語老祖母)是侗族共同的祖先,古老的民族英雄,也是最大的保護(hù)神。</h3> <h3> 在薩壇的后面有一間完全漢化的孔廟 ,這可有點出人意料,也許這正是“通道”文化的包融特色。</h3> <h3> 鼓樓是族人議事、聚會、娛樂的場所,在它的背后卻是一個地域性很強(qiáng)的南岳廟,真是阿彌佗佛。</h3> <h3> 更加不可思議的是,在普濟(jì)橋門洞的背面競?cè)挥幸粋€小小的城隍廟!莫非是地處“通道”率先城鎮(zhèn)化了?</h3> <h3> 城隍廟正對著一口古井,井水很淺,非常清澈,看著那挑水美女的背影,我真有點困惑,這像是村姑嗎?</h3> <h1>(2)皇都侗寨</h1><h3> 在坪坦河下游有一個黃土村,可侗寨之名卻叫“皇都”,“黃土”怎么變成“皇都”了呢?</h3> <h3> 傳說夜郎國的天子曾到此一游,被當(dāng)?shù)孛篮玫娘L(fēng)景和風(fēng)情所傾倒,故建皇都之城,如今這里成了游客如云的4A景區(qū)。</h3> <h3> 村里前些年成立了皇都侗文化藝術(shù)團(tuán),從此高水平的侗族歌舞表演便成了4A景區(qū)的標(biāo)配。</h3> <h3> 要知道薩姆不僅是保護(hù)神也是娛樂神,所以她的后人都特別能歌善舞。</h3> <h3> 侗族人與生俱來的歌舞天賦和骨子里的浪漫情懷確實非常感人。</h3> <h3> 說起侗族的風(fēng)土人情除了能歌善舞還有十分好客的“合攏宴”。</h3> <h3> “通道”之地客人多,族人爭相請客創(chuàng)造出一種各家派代表帶菜拼桌的“合攏宴”,據(jù)說迄今為止還保持著吉尼斯世界紀(jì)錄。</h3> <h3> “合攏宴”要喝“轉(zhuǎn)轉(zhuǎn)酒”,依次轉(zhuǎn)著用別人喝過的杯,以表示親密無間。</h3> <h3> 最嗨的是男嘉賓要享受美女們“高山流水”的盛情款待,一個也跑不掉,沒點酒量還真不敢坐下來。</h3> <h3> 美女們一邊敬酒一邊開心地唱著“耶啰耶、耶啰耶……”</h3> <h3> 或許我想入非非了,我總覺得聽到的是“夜郎夜、夜郎夜……”</h3> <h1>(3)芋頭侗寨</h1><h3> 和坪坦、皇都不同,芋頭侗寨藏匿在湘西邊陲的大山深處,有著“湖南香格里拉”的美譽(yù)。</h3> <h3> 一條溪流蜿蜒而下,流淌的歲月依然如故,原始而古樸。</h3> <h3> 這里人不多,路不寬,生活少有外來的干擾,是一個靈魂能夠棲息的好地方。</h3> <h3> 因為古樸所以地道,國家級的保護(hù)文物達(dá)23處之多,堪稱侗族建筑文化的實體博物館,并列入了“世遺”申報的候選名單。</h3> <h3> 氣派的門樓和風(fēng)雨橋。</h3> <h3> 畫龍雕鳳的蘆笙鼓樓。</h3> <h3> 世上最高(達(dá)9.1米)的吊腳樓。</h3> <h3> 別開生面的婚姻習(xí)俗。</h3> <h3> 還有比侗寨更古老的千年驛道(也為通道)。</h3> <h3> 道上還流傳著諸葛亮入大西南“七擒孟獲”以及紅軍長征路上“通道轉(zhuǎn)兵”戰(zhàn)略突圍的神奇故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