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68年我們響應(yīng)毛主席的號召,來到金華雅畈鎮(zhèn)漢灶村,接受貧下中農(nóng)再教育.和這兒建立了深厚的感情。</p> <p class="ql-block"> 離開這兒巳四十多年很想念的,我們六個人相約回漢灶看看。8.30分在市老體育館集合,三輛車向目的地漢灶行政村(漢灶大隊)準點出發(fā)。</p> <p class="ql-block">現(xiàn)任村長付德建。</p> <h3> 和村長合影。</h3><h3> 陳菊妹、曹巧梅、李建華、陸潤連、村長付德堅、顧維寧、鄒永建、潘永溪(從左到右的順序排列)。</h3> <p class="ql-block">變化這么大。</p> <h3>村長熱情接待我們。介紹漢灶的情況,歡迎我們?nèi)⒂^漢灶窯。</h3> <h3>參觀漢灶窯</h3> <h3>前往自然村王村。湊巧碰到老婦女大隊長姜美如的兩個女兒回娘家。</h3> <h3>當年我們村里的年輕人雖然都有年紀了,聊起天來還是四十多年前的模樣。毛頭(左上角)72歲,依然說話聲如宏鐘,鏗鏘有力;老華頭(上排中)也60多歲了吧,回憶當年和我們男知青摔跤的情節(jié),兩眼激動的發(fā)光,那年華華才16歲;佰軍(右上角)我們的鄰居家的老大,他一家人都對我們有恩,特別是佰軍的母親有點菜燒起來總會叫我去吃;戴根灶(下左一),當年全村做的最苦的年輕人,我們婦女大隊長的女婿。圖片中女的是根灶的妹妹,當年村中最漂亮的姑娘。</h3> <h3> 戴勝豐(右一)是王村的主要領(lǐng)導(dǎo),毛頭的兒子。村里有公路,公交車直達。沒有幾步路,豐豐開了汽車來接我們?nèi)ニ彝妗?lt;/h3><h3> 中飯在阿牛家吃,阿牛妻子掌勺,午餐豐盛。戴勝豐全程陪同,阿牛是戴勝豐的親舅舅。豐豐說了我們村的遠景規(guī)劃。哈,后生可畏!</h3><h3> 阿牛的小姐嬌寶與我和巧梅同年,我們很要好。在鄉(xiāng)下的那些年不知在阿牛家吃了多少次飯,睡了多少晚覺,驚悉嬌寶今年因病離世,陣陣心痛。嬌寶,天堂沒有疾病一路走好!</h3> <p class="ql-block">曹巧梅和老生產(chǎn)隊長合影。</p> <h3>當年大隊婦女主任姜美如巳84歲高齡。祝她健康長壽!</h3><h3><br /></h3> <h3>幾十年過去了,知青小屋依然在風(fēng)雨中屹立。厚實的泥土墻記錄著我們的點點滴滴故事,感謝你當年為我們遮風(fēng)擋雨。再見,明年再來看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