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幾十年來,算是走了許多古鎮(zhèn),諸如安徽西遞宏村、云南麗江和順、浙江西塘烏鎮(zhèn)、江蘇周莊同里等等,這次又來到名聞遐邇的鳳凰。鳳凰古城之美在沱江,沱江是古城的靈魂,她讓古城有了生命。</h3> <h3> 每次在岸邊端起相機的時候,沈老先生那段文字就會浮現(xiàn)腦海:“我心中似乎毫無殘渣,透明燭照,對河水,對拉船人同船,皆那么愛著,十分溫暖的愛著?!便拿涝谟谒穆掏?,如果把鳳凰比作一位美麗的人兒,沱江就是縈繞在她身上碧綠的翡翠玉帶。</h3> <h3> 沱江的美又在于她的寧靜,它沒有長江的驚濤駭浪,沒有黃河的洶涌澎湃,它也沒有洞庭湖的寬廣,更多的時候它像是一個含蓄的多情湘女,輕輕掀開臉上蒙著的神秘面紗,緩緩露出它欲遮還羞的笑容。它的美也不像烏鎮(zhèn)那樣千回百轉(zhuǎn),也不如麗江的浮華,它是一種遠離喧囂的寧靜,是一種與世無爭的淡泊。</h3> <h3> 鳳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西南邊,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飛的鳳凰,古城因此而得名。鳳凰是一個以苗族、土家族為主的少數(shù)民族聚集地,距離省會長沙430公里,車程5小時,距離最近的城市吉首37公里,車程50分鐘。 鳳凰因沈從文的小說《邊城》而聞名于世,又有新西蘭作家艾黎將其描述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引發(fā)更多關(guān)注。</h3> <h3> 古城內(nèi)的青石板街道、江邊木結(jié)構(gòu)吊腳樓、眾多古建筑,以及濃厚的苗族風情,構(gòu)成了鳳凰獨具一格的味道。 從《邊城》到《從文自傳》再到《湘行散記》,沈從文以散淡而有韻味的文字營造了一座文城勝景。吊腳樓、茶峒小街、繩渡白塔……構(gòu)筑起了千百萬讀者心中的鳳凰古城,夢里的邊城風月。 </h3> <h3> 因為沈從文是鳳凰人,所以很多人都以為邊城就是鳳凰,其實不然??础哆叧恰返牡谝痪洌骸?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時便有一溪……”,可以發(fā)現(xiàn)沈從文所寫的“邊城”名叫茶峒。翻看湘西的地圖就會發(fā)現(xiàn),整個鳳凰縣境內(nèi)并沒有“茶峒”這個地方。當你把視線轉(zhuǎn)移到鳳凰縣北部的花垣縣,在湖南、重慶、貴州的交界處,就會發(fā)現(xiàn)“邊城”在此。也就是說,“邊城”的原型是湖南省花垣縣的茶峒鎮(zhèn),不過2008年這個鎮(zhèn)已經(jīng)改名為“邊城鎮(zhèn)”。去年4月我有幸采攝了茶峒,回來后擬寫了一篇隨筆文章《邊城,寫不完的追憶》 ,里面自然提到了鳳凰、茶峒、翠翠和沈從文。</h3> <h3> 許多人說,在鳳凰的時光猶如一場夢,不愿醒來。穿著花裙子或者花褲兒,踩著夾角涼拖,穿過東門在橋洞下聽流浪歌手彈吉他,唱著不知名的歌。河邊濕軟的風吹過,一座一座吊腳樓懸在河上,樓里的燈光或明或暗,隔得遠遠的瞧了,就仿佛一幅水墨畫。</h3> <h3> 你是否想過有這樣一個地方,接近你想象中的模樣。 這樣一座淡泊的古城,經(jīng)過了歲月的洗刷沉淀。默默的以它不動聲色的力量吸引著天南海北的游客,只為在某個清晨或者黃昏,捧一盞茶,像《邊城》里的翠翠一樣,等一個偶然路過心上的人……</h3> <h3> 古城風景很漂亮,可以觀賞兩岸吊腳樓風光,江水清澈,還有水底青青的水草。感覺很愜意,寧靜而安逸。沱江是鳳凰縣境內(nèi)最大的河流,為鳳凰的母親河。 沱江的水碧綠而清澈的,像寶石一樣,散發(fā)著細碎的光芒,吸引人的眼球但又不過分耀眼。坐上烏篷船,聽著艄公的號子,看著兩岸已有百年歷史的土家吊腳樓,別有一番韻味。</h3> <h3> 由沱江上游而過,萬壽樓,萬名塔,奪翠樓……江上波光粼粼,偶有江上漁舟搖曳而過,掀起漣漪陣陣。一彎碧水千回百折繞鳳凰而過,讓人為之心醉。 沱江的南岸是古城墻,用紫紅沙石砌成,典雅不失雄偉。城墻有東、北兩座城樓,久經(jīng)滄桑,依然壯觀。</h3> <h3> 古老的沱江在商周時期就有了人類的活動。鳳凰縣發(fā)現(xiàn)3500年前商周遺址,位于沱江河南岸。這個遺址位于鳳凰縣官莊鄉(xiāng)龍?zhí)洞寰硟?nèi),地處沱江河的南岸。</h3><div> 百年的土家吊腳樓也是沱江悠悠歷史的見證者,沿沱江邊而建的吊腳樓群在東門虹橋和北門跳巖附近,細腳伶仃地立在沱江里,像一幅永遠停留的風景。</div> <h3> 在我看來,鳳凰,就是夢里的風月邊城,是寫不完追憶的古城。也許接觸時間太短,總感覺對鳳凰了解得還很膚淺,所以文章也只是掛一漏萬,但愿有機會再訪鳳凰,再寫鳳凰,再拍鳳凰!</h3><div> 美麗的鳳凰古城,再見!</div> <h3>拍攝制作/江歌</h3><h3>拍攝時間/2018.04.25</h3><h3><br></h3><h3>歡迎各位新老朋友的關(guān)注和瀏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