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月25日,達摩角。昨晚操近道穿越利馬水道早上7:00到達達摩角,早上天氣很好,能見度還算比較高,在我們要登陸的這一邊陸地太陽撥開厚厚的云層,射出幾束光。今天是我們這次南極之旅最后一次登陸,自費項目的最后一個項目——雪地徒步也安排在今天,我們9人隊伍的2位大哥今天要參加雪地徒步項目,而且是早上8:00那一組,2位大哥一早就做好準備,迎著朝陽,向期待已久的南極雪山走去。參加雪地徒步就只能放棄一次常規(guī)的登陸活動,我們其余7人今天的登陸和巡游都被安排在13:00和15:30,上午很空閑,下午很緊湊。</h3><h3> 達摩角,金圖企鵝和賊鷗常年棲息在這里,韋德爾海豹和其它品種的海豹也經(jīng)常光顧此地。在這里可以看到一些南極的藻類植物,雪藻通常存在于積雪中。小簇的苔蘚和地衣類的植物點綴在裸露的巖石上。1990年在達摩角和Darian港灣之間生活著1658對金圖企鵝。達摩小屋曾經(jīng)在1975年到1993年之間被英國人用作停機坪的操作中心。2009年時此地被劃為南極歷史遺跡第83號并對外開放。</h3><h3><br /></h3> <h3>雪地徒步的登陸點跟常規(guī)登陸的不在同一個地方,完成徒步線路后跟常規(guī)登陸線路會合,從常規(guī)登陸點登艇回游輪。徒步的隊員登陸后先穿上專用的徒步鞋。</h3> <h3>這幾間小屋是英國探險隊前往基地 Base A 的主要基地,小屋的外觀顏色跟礁石顏色比較接近,不易被發(fā)現(xiàn),只有雪地徒步的人繞到山那邊才能看到,我們登陸時都沒看見。小屋目前由英國南極遺產(chǎn)基金負責管理(南極歷史遺跡第61號)。這里只在南極夏季時有四五個人值班, 主要工作就是接待為數(shù)眾多的訪問者。有博物館,禮品店和郵局,出售郵票、明信片、紀念品等,也就是說,這里是南極半島唯一可以Shopping的地方。今天晚上在小屋值班的工作人員會登上我們的午夜陽光號,與我們面對面交流,還將明信片帶到我們的游輪上售賣,1美元/張,給我們的明信片及想蓋紀念章的地方蓋章,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跟團友斯丹合作了一次,斯丹負責排隊蓋章,我負責排隊買明信片????</h3> <h3>靜謐的港灣,如果時間充裕,能夠這樣靜靜地坐下來欣賞多好??!</h3> <h3>太陽光照射的面積越來越大,這天氣鼓舞人心</h3> <h3>從英國小屋繞到達摩小屋</h3> <h3>這間紅房子是阿根廷的探險隊修建的,現(xiàn)在已經(jīng)廢棄了</h3> <h3>藍色這間就是達摩小屋,英國人修建的。第一批雪地徒步的客人來到達摩小屋,探險隊員還沒開門,這時陽光很好</h3> <h3>我在游輪上也沒閑著,給徒步的隊伍照集體照????</h3> <h3>我們7人早上也不負這難得的陽光,在9樓的甲板上也忙了一上午</h3> <h3>手機創(chuàng)作</h3> <h3>攝影師好敬業(yè),蹲的蹲,躺的躺,你們辛苦你了!??????</h3> <h3>我也沒辜負你們,跳得與山同高??????</h3> <h3>接近中午時分天色慢慢陰沉下來,我們在9樓甲板的簡易餐廳隨便吃個漢堡就準備登陸</h3> <h3>到我們登陸的時候已經(jīng)完全變天了,天空開始飄起雪花,雪花慢慢變大,最后下起了鵝毛大雪,下雪看過很多次,這么大的雪還是第一次看到。</h3> <h3>今天是到南極后的第四次登陸,大家的心情還是這么激動、興奮。</h3> <h3>茫茫雪原,唯鵝同行</h3> <h3>企鵝烏龜式爬行好可愛</h3> <h3>達摩小屋可以進去參觀,出于對小屋的保護,在進去參觀前需將靴底的雪、泥土跺干凈,然后探險隊員再拿掃把將靴子周邊的雪掃干凈方可走上臺階進屋。</h3> <h3>一個小時的登陸,連走馬觀花的時間都不夠就要匆匆離開趕回去參加15:30的巡游。今天巡游運氣不太好,舵手是實習生,需要教練在后面保駕,幾個景觀都離得老遠,且總跟在另一艘沖鋒艇后面,景觀被遮擋了。</h3> <h3>像大鯨魚浮頭</h3> <h3>太陽掙扎了很久想出來露露臉,最后還是抵不過厚厚的云層悻悻而去</h3> <h3>下午的巡游被這只海豹萌翻了,就像專門為我們表演一樣,還到我們的艇邊逗我們玩,我們被它玩得團團轉(zhuǎn)</h3> <h3>晶瑩剔透的藍冰,估計沒幾個人不愛的吧</h3> <h3>巡游回程途中,看到一個鏡頭,聽見幾句簡短的對話:好友坐在登陸艇的操控臺邊上,一不小心手機沒拿穩(wěn)掉到腳邊,因為操控臺頂著沒法彎腰去撿,就請坐旁邊的男士幫忙撿一下,男士看都不看說:"夠不著!",他的伴侶問:"什么事?",男士:"手機"。我仔細打量一下男士是何方神圣?原來是第一天在智利分房時發(fā)飆的那位,難怪!就不足為奇。</h3> <h3>傍晚,來自°英國南極遺產(chǎn)基金會"的特殊客人登船,她們是英國小屋的幾個值班人員。她們帶來了一些明信片、紀念品、郵票等到船上售賣,還帶上英國南極科考站的郵戳,可以在我們的護照、明信片等想蓋紀念戳的地方蓋章,紀念品還是很暢銷的,想要購買的人圍著柜臺外圍好幾層。</h3> <h3>這個女孩給我們講了一個趣事:企鵝筑巢是需要用石頭的,企鵝間示愛就是給對方贈送石頭,某一天,有一只企鵝嘴里銜了一個石頭走到她的跟前想要送給她??????</h3> <h3>這張企鵝的嘴巴被圈圈套住的照片,基金會的人解釋說這是企鵝啄穿貝殼后被圈住的,時間久了會自然脫落,不會影響企鵝的正常生活。她們剛開始發(fā)現(xiàn)這個現(xiàn)象時還會幫企鵝去除掉這個圈圈,后面覺得還是遵循自然生態(tài)的規(guī)律,就沒有再人為的干預了。</h3> <h3>今晚9:00依舊有特邀嘉賓的講座,今晚的嘉賓是環(huán)球旅行家谷岳老師分享他在非洲的旅行故事,嶗山在視察今晚講座的準備情況。</h3> <h3>谷岳的分享現(xiàn)場</h3> <h3>離開了達摩角,我們的游輪向明天觀鯨目的地威爾敏納灣駛?cè)ィ砩?1點左右,我們再一次穿越利馬水道。今晚的利馬水道很美,能見度很好,水平如鏡,所有人都在享受這份寧靜,沒有喧囂沒有吵雜,大家似乎都達成了一種默契,安安靜靜地享受這一刻的美好。我跟歡樂在船頭一直守到快12點,我們的船航行到昨晚進入水道后大拐彎的位置后才依依不舍地離開,回房間睡覺,前后拼接起來就是看完了完整的利馬水道????。</h3> <h3>一頭大奶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