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又到周末好假日,收拾心情再出發(fā)。4月15日市領導帶領塔峰一行人踏上藍山漿洞的行程,漿洞在湘粵兩省三縣市交界的地方,據說明初時堡里村后有一巖洞經常流出巖漿和稀泥,漿洞由此得名。漿洞離藍山縣城只有28公里,山路陡峭驚險,迂回曲折,真正到了漿洞卻是別有洞天。</h1><h1> 水滴是把鑿刀水滴石穿,水流是把刻刀鬼斧神工,漿洞的水漕千奇百怪,有的危峰兀立象漿洞的竹筍,有的平坦寬闊象舞臺,有的深凹光滑象美女的浴盆。水流有的平緩有的湍急,沖落而下的是瀑布,水面平靜的象一塊鑲嵌在巖石間的碧玉,水流的聲音有的嘩啦啦有的咕咚咯有的叮當當有的轟隆隆象一部大型交響樂!高山流水奏樂章,賞心悅目看畫卷!漿洞水漕奇妙無比,漿洞水漕其樂無窮。</h1><p><br></p> <h1> 美景不在山水間在乎你的心境,幸福不在錢袋里在乎你的感受,一百個人看漿洞會有一百個不同的漿洞,一百種不同的感受。</h1><h1> 高瞻遠矚的人看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慷慨的人看到了大山對人類的無私奉獻,謙虛的人看到了大山的虛懷若谷,愛心人士看到了大山是野生動物生存的家園,高尚的人看到了大山之間日月之精華天地之靈氣。</h1> <h1> 我們身邊不缺少美,關鍵是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挖掘,藍山人地不缺人才,關鍵是要給他合適的環(huán)境。唐代李白見到“床前明月光”而“低頭思故鄉(xiāng)”,寫下了傳頌古今中外皆知的絕句,唐代白居易見到“離離原上草”而想到了小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頑強的生命力,宋代王安石只是看到“墻角數(shù)枝梅”而想到了做人要象梅一樣具備堅強高潔的品格。今天看到漿洞的山漿洞的水漿洞的石頭漿洞的樹,你又會想到什么呢?或許你更喜歡漿洞的臘肉漿洞的竹筍或是漿洞洞蔵的老酒!</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