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文革中的老照片

恒山

<h3>我叫許林,退休前是《人民日報》的攝影記者和高級編輯。文革開始的那一年,我21歲。十年間,我用鏡頭記錄下了文革中的諸多特定鏡頭。那時候,我跟那個年代的大多數人一樣瘋狂。自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開始反思文革,重新認識自己和那段特殊歷史。<br></h3> <h3>1966年8月1日-12日,黨的八屆十一中全會召開,通過了《關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即《十六條》)。8月13日,首都革命群眾打著橫幅,抬著毛主席像,呼喊著口號游行到中南海西門,擁護公報和開展文革的《十六條》。</h3> <h3>1966年8月13日當天,我拿著蘇制卓爾基135相機上街拍照,看見在游行隊伍中,還有許多舉著彩旗喊口號的八九歲小學生。</h3> <h3>從1966年8月18日-11月26日,毛主席先后八次檢閱紅衛(wèi)兵1100多萬。我拍攝了最后一次毛乘敞篷汽車檢閱的情景。我在勞動人民文化宮門前,時間是下午2點多鐘。紅衛(wèi)兵們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歌聲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h3> <h3>1966年8月,北京發(fā)生了許多“革命”的暴力的事件:北京市東城區(qū)三輪車夫集結到北京市委大樓前集體請愿,要求轉業(yè),不再為資產階級小姐、太太服務了。</h3> <h3>1966年8月19日起,北京發(fā)起了一場規(guī)模空前的“破四舊”運動,并迅速傳遍全國。北京中學生紅衛(wèi)兵上街演講、張貼大字報、撒傳單,宣傳“造反有理”。北京二十八中(時改為東方紅中學)紅衛(wèi)兵在前門街頭宣讀文革傳單。</h3> <h3>北京工業(yè)學院北工革命造反宣傳隊在王府井人民日報社門前宣傳造反有理。</h3> <h3>北京崇文區(qū)街頭被貼上批判天主教的展覽圖片,引來大批群眾圍觀。</h3> <h3>紅衛(wèi)兵們還發(fā)起了“改名運動”,北京許多商店、街道,都被改了名。北京王府井大街“四聯(lián)理發(fā)館”被改名為“北京理發(fā)館”,門前貼著“剪刀不留情專截牛仔褲,推子要革命去你阿飛頭”的對聯(lián),橫批是“興無滅資”。</h3><div><br></div><div>北京“東交民巷”被改名為“反帝路”,8月,群眾在東交民巷觀看“中國人民銀行革命造反者”張貼的《“反帝路”革命宣言》大字報。</div> <h3>北京東安市場被改名為“東風市場”。8月底的一天下午,我與攝影師蔣鐸一起到改名后的東風市場拍照,看到幾個穿著綠軍裝戴著紅袖標的紅衛(wèi)兵,手持新的寬大軍用皮帶,扭著一個男子進到商場里,說是黑五類,用皮帶抽打他。</h3> <h3>1966年10月起,北京紅衛(wèi)兵紛紛組成“紅衛(wèi)兵長征宣傳隊”,到延安、井岡山、瑞金、遵義等革命老區(qū)去“點火”,開展文化大革命。我們看到每一支“長征宣傳隊”的隊員們,必到天安門前集合,必在金水橋上列隊,必舉小紅書《毛主席語錄》向毛主席莊嚴宣誓。</h3> <h3>誓詞最多印象最深的是:“你們要關心國家大事,要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和“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北京外交學院紅衛(wèi)兵一行17人組成的“北京-延安長征隊”,唱著《大海航行靠舵手》的革命歌曲,從天安門廣場出發(fā)。</h3> <h3>文革期間,《毛澤東選集》被稱作“紅寶書”,《毛主席語錄》被稱作“小紅書”。紅寶書加上小紅書,除了嬰兒和少數病人,基本上人手一套。1966年8月,我目睹了北京市海淀區(qū)新華書店員工開著帶有大紅囍字的卡車,給郊區(qū)農民送《毛澤東選集》的情景。</h3> <h3>來自內蒙古的少數民族紅衛(wèi)兵在北京新華書店里買到了《毛澤東選集》。</h3> <h3>人人要背誦老三篇和毛主席語錄,不論報紙、廣播、電視,也不論開會、早請示晚匯報,還是人們之間的交往,甚至辦理結婚證,舉行婚禮都要先背誦幾段毛主席語錄。領到紅寶書的農民在村里的街上就讀起來。</h3> <h3>頻繁復述、背誦毛主席語錄成為時髦,就連到商店打醋買醬油,有的地方也要先背誦毛主席語錄,例如售貨員問:“為人民服務,同志,您買什么?”顧客答:“要斗私批修,打半斤醋?!?973年12月,北京內燃機總廠工人學習毛主席著作。</h3> <h3>那年月,不允許人們有其他思想,即使有人有其他思想也不敢說,說出來就會被打成現行反革命,不但自己倒霉,還會殃及家人與同事。圖為1974年9月,北京衛(wèi)戍區(qū)六連指導員王興禮(左一)與戰(zhàn)士一起學習毛主席的軍事著作。</h3> <h3>1974年3月,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師生批林批孔。</h3> <h3>1975年3月,北京郊區(qū)人民公社社員結合報紙發(fā)表的《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論無產階級專政》,學習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xù)革命的理論。</h3> <h3>1975年11月,毛澤東決定批鄧,在全國開展“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圖為1976年3月,北京一所科研所組織知識分子學習無產階級專政理論,批判右傾翻案風。</h3> <h3>文革年間流行一首人人唱天天唱的歌,歌詞是:天大地大不如黨的恩情大,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千好萬好不如社會主義好,河深海深不如階級友愛深。毛澤東思想是革命的寶,誰要是反對它,誰就是我們的敵人!圖為1975年,北京第一機床廠工人學習《毛澤東選集》。</h3> <h3>這十年間,我最喜歡的日子是節(jié)假日,尤其是五一、十一,可以帶上記者證到各大公園拍攝各團體和群眾的游園聯(lián)歡活動。圖為1974年5月1日,北京天壇公園,五一節(jié)游園會上,海政文工團為群眾演出慶祝年初中越西沙海戰(zhàn)勝利和批林批孔的節(jié)目。</h3> <h3>那時的節(jié)目大多是民族歌舞、樣板戲的折子戲,雖然單調,但畢竟給人們帶來了暫時的輕松與歡笑。圖為1974年5月1日,北京天壇公園,五一節(jié)游園會上,首都文藝工作者演出藏族舞蹈</h3> <h3>1974年10月1日,北京國慶節(jié)游園會上,在革命樣板戲《杜鵑山》中飾演黨代表柯湘的京劇演員楊春霞在清唱革命樣板戲《杜鵑山》選段《家住安源》。</h3> <h3>1974年10月1日,北京國慶節(jié)游園會,革命現代舞劇《白毛女》片段。</h3> <h3>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我很悲痛,感覺周圍的人們像是天塌了一樣六神無主。9月18日下午3時,一百萬人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偉大的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追悼大會”。在悲壯的哀樂聲中,全場肅立,向天安門前毛澤東的遺像默哀3分鐘,華國鋒致悼詞。</h3> <h3>文革是毛晚年犯的最大錯誤,他的去世標志著一個時代過去了。文革后的反思中我認識到,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運動,是對中華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徹底反動,其破壞是毀滅性的、全方位的。圖為參加追悼大會的解放軍指戰(zhàn)員在廣場上向毛主席遺像默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