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春到山寺——天臺山趙杲觀</h3><div><br></div><div> 天臺山地處五臺山山脈西端群麓,位于山西省代縣城南23公里,是一處以深山古剎趙杲觀為中心建設(shè)的融人文景觀和自然情趣為一體的森林公園。</div><div> 天臺山山幽谷深,山峰迂回曲折、高低錯落,山勢挺拔雄偉、磅礴壯麗,峭崖險峻無比、奇秀越空。巖洞懸于陡壁,建有寺觀,山峰、丘陵與溝谷形成一個閉合的山岳風(fēng)景地帶。山間植被豐富茂密,松柏薈萃,山花遍野,油松、樺樹、山桃、山杏、刺梅、照山白、黃櫨等植被,其狀千姿百態(tài),蔚為壯觀,或高入云霄,或匍匐于地,或橫空飛躍,或展臂迎客,或釘巖掛柱,或倒掛懸空,形成的森林景觀構(gòu)成了一幅天然的畫卷。</div><div> 據(jù)《代州志》記載,天臺寺創(chuàng)建于北魏時期,歷代均有修繕擴建。現(xiàn)存建筑物為明代重修,可分北洞與南洞兩大群落。山上懸崖絕壁,危樓高閣層出不窮,現(xiàn)主要建筑有:彌勒殿、朝園洞、三層殿、自在庵、九女洞等景點。北洞主要以道教為主,南洞主要以佛教為主,所以趙杲觀與天臺寺已難分出你我先后,浙江省天臺縣有一座佛教名山叫天臺山,為區(qū)別,后人將山西省代縣天臺山稱為“北天臺山”,北天臺山?jīng)]有南天臺山大,但是,北天臺山中的趙杲觀卻名氣不小。特別是“朝園洞”的貼壁疊羅漢式五層塔樓建筑,更是聞名遐邇。這座稀有古建筑物的珍貴與令人驚嘆,在于它的選址及造型完全沒有落入俗套,雖然規(guī)模不大,然而景致堪稱獨到。整個趙杲觀依崖建物,因洞造寺,將險峰陡壁增添上人工建筑,鬼斧神工,匠心獨具,真可謂是仙宮佳境。正如古人所說,趙杲觀“臨幽谷,倚奇巖,山清水秀,洵代郡之勝境,人間第一蓬萊也”。</div><div> 佛家建筑稱寺,道家建筑謂觀。天臺山保留許多建筑遺留物是道風(fēng)十足,事實上趙杲觀在相當(dāng)長的一個歷史時期中又曾是一座佛家寺院,觀中住的主人也是佛界僧眾。佛道合一或是三教合一,在北天臺山確有它的特殊之年??商炫_山的天臺寺為什么又冠以趙杲之名呢?史載,趙杲是春秋末期趙襄子滅代時代王手下的一位近臣,周元王元年,即公元前475年時,趙襄子于夏屋山,即今代縣雁門關(guān)附近的草垛山誘殺了代王并攻占代地,代王夫人在絕望之際也用發(fā)笄自殺身亡。就在此時,趙杲引護代王的其他姬妾外逃,最終落腳在了天臺山,而他們落腳棲息的所在,也就成為后來“趙杲觀”的緣啟與發(fā)端。</div><h3> 天臺山上,國家級森林公園趙杲古觀,深山古剎,來這里,探索千古“趙杲”之謎,憶悠悠往事;天臺山上,國家級森林公園趙杲古觀,四季唯美,來這里,踏賞如詩如畫的自然風(fēng)光,享美好生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