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我喜歡自由自在的,獨來獨往的自由行,暢游祖國的大好河山。于2016年12月25號乘坐太原開往佳木斯的列車,開始了夸年度的第三次黑龍江省旅行,從佳木斯一路向東,先后去了同江市,撫遠市的黑瞎子島,游覽完之后,于31號到達綏芬河市,2017年元旦是在綏芬河市度過的。</font></h3> <h3>2號去了東寧市,參觀了口岸,東寧要塞,游覽了東寧金光寺 ,神仙洞。所到之處就我一個游客。</h3> <h3>《東寧要塞》位于黑龍江東寧鎮(zhèn)。它北起綏陽鎮(zhèn)北閻王殿,南至甘河子,正面寬110多公里,縱深達50多公里,曾被稱為"東方馬其諾防線"。日偽時期,侵華日軍為了防止前蘇聯(lián)的進攻及為隨時對蘇聯(lián)進攻,不僅在此修筑了亞洲最大的軍事要塞,而且在此屯駐了日本關東軍三個師團計13萬多人,并構筑了飛機場10個,永久性工事400多個,野戰(zhàn)炮陣地45處。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的地下軍事要塞有勛山、朝日山、勝洪山、母鹿山、409高地、麻達山、三角山、甘河子、閻王殿、北夭山等處。開放的是勛山要塞--在那郁郁蔥蔥的大山深處藏著龐大的軍事工事。勛山要塞是東寧要塞中的一個中型要塞,它占地5公頃,與俄羅斯僅一河之隔。進入暗堡的隧道之后,便感到像是進入了一座迷宮,一條條高1.8米,寬1.5米的隧道縱橫交錯,上下連通,最深處可達地表15米,隧道中建有指揮所、醫(yī)療所、無線電室、鐵車庫房、升降井、排水溝、蓄水溝、暖氣管道、貯備倉庫、彈藥庫、電機房、兵舍、火力發(fā)射點、防毒氣的雙層隔離門等設施。要塞全部由鋼筋混凝土構筑。在大山腹中有"侵華日軍東寧要塞陳列館"。館內以大量的實物和照片向人們揭示了當年日軍的罪行。</h3><div><br></div><div>"東寧日軍侵華要塞"是亞洲最大的軍事要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最后戰(zhàn)場,有"東方馬其諾防線"之稱。1934年至1939年,日本關東軍在我國東北與蘇聯(lián)接壤的邊境地區(qū)修筑了一系列的軍事要塞,其中東寧要塞是東部一線的軍事重地。</div> <h3><font color="#010101">東寧要塞始建于1935年春天。為了修建要塞,日本從中國山東、河北、吉林榆樹等地用欺騙手段招募勞工,還有一些是中國戰(zhàn)俘。前前后后共有17萬名勞工參加了東寧要塞的修建。中國勞工和戰(zhàn)俘受到了非人的待遇,每天都有十幾個至幾十個勞工死于非命,有的還被日軍殘酷地殺害,在占地2萬多平方米的地區(qū)內就發(fā)現(xiàn)有大小墳包一千多個。為了"穩(wěn)定"軍心,日軍還用火車運來了一千多名"慰安婦",這其中有日本女人、朝鮮女人和中國女人,當年東寧五鎮(zhèn)設有二十多個"慰安所"。在東寧的敬老院里還住有當年的"慰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安婦"。1945年8月8日蘇聯(lián)對日宣戰(zhàn)。8月9日零時蘇聯(lián)紅軍在大炮、坦克、飛機的支援下分三路對東寧要塞進攻,日軍以弱對強,戰(zhàn)斗持了7天之久。蘇軍以空中、坦克、步兵聯(lián)合攻擊,強行攻破日軍多年苦心經(jīng)營的東寧要塞,沒有援軍的日軍不得不向吉林方向潰退,一小部分日軍則留在要塞中。8月15日,日本天皇下詔書宣布投降后,由于蘇軍的猛烈轟炸和日軍的倉慌逃竄,日軍的通訊全部中斷,據(jù)守在東寧要塞中的日軍不知道天皇已經(jīng)投降。蘇軍的轟炸是相當猛烈的,東寧滿山都是一米見方的水泥塊,許多隧道被炸塌了,但仍是無法取得完全勝利。后來蘇軍用飛機將日軍第三軍后勤參謀河野貞夫中佐從牡丹江運來,打著白旗進入東寧要塞,向日軍傳達了天皇的投降詔書,日軍才完全放棄抵抗。901名日軍于8月28日打著白旗走出要塞。但是,勛山要塞的日本守軍因暗堡沒被發(fā)現(xiàn),沒有投入戰(zhàn)斗,所以沒有被蘇軍發(fā)現(xiàn)。是當?shù)氐睦习傩丈仙綍r發(fā)現(xiàn)了日軍,立即報告了蘇軍,蘇軍立即調集飛機、大炮,天上炸,地上轟,到8月30日戰(zhàn)斗結束。 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才可以說是完全結束。所以,東寧戰(zhàn)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最后一戰(zhàn)。</font></h3> <h3>坑道-我獨自一人懷著沉痛的心情進入了坑道里面陰森可怕,這里面不知道死了多少中國人在當時那樣的條件下修建坑道要付出多大的代價,真是不可想象。</h3> <h3>東寧要塞遺址博物館。</h3> <h3>站在勛山要塞俯瞰博物館。</h3> <h3>參觀要塞,生動地展示了當年中國人民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付出的巨大犧牲,全景式展現(xiàn)了東寧人民奮勇抗擊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光輝歷史,展現(xiàn)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中流砥柱作用。要銘記歷史,是為了更好地開創(chuàng)未來,我們要大力弘揚偉大的抗戰(zhàn)精神,積極傳承“英雄基因”,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奮斗終身的信念,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h3> <h3>雪鄉(xiāng)-</h3><h3>雪鄉(xiāng)原名雙峰林場,位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長汀鎮(zhèn))大海林林業(yè)局雙峰林場,距長汀鎮(zhèn)7.9公里,占地面積500公頃,整個地區(qū)海拔均在1200米以上。雪鄉(xiāng)雪期長、降雪頻繁,有“天無三日晴之說”,夏季多雨冬季多雪,積雪期長達7個月,從每年10月至次年5月,積雪連綿,年平均積雪厚度達2米,雪量堪稱中國之最,且雪質好,粘度高,素有“中國雪鄉(xiāng)”的美譽。</h3><div><br></div><div>景色秀麗、民風淳樸、氣候獨特的“中國雪鄉(xiāng)”雙峰景區(qū)是大海林風景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積雪期間,皚皚白雪在風力的作用下隨物具形,千姿百態(tài)。從初冬冰花乍放的清晰到早春霧凇涓流的婉約,無時無刻不散發(fā)著雪的神韻。夜晚,潔白如玉的白雪在大紅燈籠的照耀下,宛如天上的朵朵白云飄落人間,幻化無窮。白雪,紅日,雪松,祥云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構成了雪鄉(xiāng)一幅美麗圣潔的圖畫。</div> <h3>1月4號在雪鄉(xiāng)</h3> <h3>雪鄉(xiāng)夜景更美。</h3> <h3>在雪鄉(xiāng),我覺得夜色更加迷人。大紅燈籠亮起來,整個鄉(xiāng)村熱鬧起來了。街道上有秧歌演出,篝火晚會年輕人圍著篝火跳起歡樂的舞蹈,當這些節(jié)目結束后,鄉(xiāng)村漸漸沉寂下來.</h3> <h3>哈爾濱市冰雪大世界</h3> <h3>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是國內規(guī)模最大的冰雪主題樂園,園區(qū)總占地面積80萬平方米,有冰雪景觀2000多件。除了看冰雪景觀,游客們還可以在園區(qū)免費體驗豐富多彩的冰雪娛樂活動,有激情雪圈、雙規(guī)戰(zhàn)車、冰上自行車、冰爬犁、金蟾滑冰車等三十多種游樂設施。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340多米長的超長大滑梯,這也是目前世界最長冰滑梯。</h3> <h3>1月6號哈市游覽冰雪大世界。</h3> <h3>陜州地坑院,</h3><h3>位于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qū)張汴鄉(xiāng)北營村,規(guī)劃面積23平方公里。作為一種古老而神奇的民居樣式,地坑院蘊藏著豐富的文化,是全國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是我國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 被譽為"地平線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 2011年,地坑院營造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h3> <h3>地坑院具有堅固耐用、冬暖夏涼、擋風隔音、防震抗震的特點,冬季窯內溫度在攝氏10度以上,夏天保持在攝氏20度左右,人們稱它是"天然空調,恒溫住宅"。進入村內,只聞人言笑語,雞鳴犬吠,卻不見村舍房屋,"進村不見人,見樹不見村"就是它的真實寫照。地坑院的建造過程共分為四個步驟,可以簡單通俗地概括為"向下挖坑、四壁鑿洞、穿靴戴帽、美化裝飾"。營造技藝既與傳統(tǒng)的陰陽八卦方位密切結合,又和宅主的命相息息相關,反映了古人卓越的智慧。如今,像這樣的村莊現(xiàn)存200多個,有地坑院12000余座,保存最完整現(xiàn)存時間最久的地坑院已有300多年。這種神秘、奇特的民居,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h3> <h3>4月16號地坑院。</h3> <h3>北京黃花城水長城</h3> <h3>北京黃花城水長城旅游區(qū)為國家AAAA級景區(qū),位于北京市懷柔區(qū)九渡河鎮(zhèn)境內,因三段長城入水而得名,是北京唯一一處長城與水相連的長城。景區(qū)距北京市區(qū)70公里,懷柔城區(qū)35公里。是以奇而著稱,以秀為特色,融青山、碧水、長城、古樹為一體的旅游休閑勝地。有"塞外景,江南風,盡在水長城"的美譽。</h3><div><br></div><div>旅游區(qū)內資源豐富,環(huán)境優(yōu)美,景色宜人,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特色鮮明。景區(qū)四周群山環(huán)抱,林木茂盛蒼翠,形成了一年四季內絢麗多姿的自然景觀。九分山水一分田,青山碧水兩相戀。至此既可欣賞秀麗的湖光山色,又可觀長城的清靈俊秀,還有綠樹紅花相伴身旁,使人有遠離城市喧器,回歸大自然的美妙感覺。</div> <h3>5月北京。</h3> <h3>以奇而著稱,融山川、碧水、古長城為一體的旅游休閑勝地。"一絕"建于明永樂年間的長城盤旋于山脊之上,環(huán)繞在灝明湖畔,景色秀美壯觀。</h3><div><br></div><div>"二絕"湖水將長城自然斷開,形成長城戲水、水沒長城的奇特景觀。</div><div><br></div><div>"三絕"明代板栗園,古樹盤根錯節(jié),形態(tài)各異。那巨龍戲珠之軀和撐掩蒼天之冠,令人贊不絕口。</div><div><br></div><div>沿古道、過木橋、涉小溪、跨怪石,上行可達黑龍?zhí)丁M局?,龍尾洞、紫翠峰、醉女山、石浪谷、情人峰、三珠連潭等自然景觀更是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div> <h3>景區(qū)山場廣闊,林果資源豐富。尤其是板栗,產(chǎn)量和果品質量全區(qū)聞名,九渡河鎮(zhèn)也素有"板栗之鄉(xiāng)"之美譽。明代板栗園內綠樹換新顏。黃色的葉子將栗園裝扮成一個金色的宮殿,如夢幻中的童話世界。秋風過后,留下一片金黃。順溪而上,小溪歡暢,山巒疊嶂、溝壑交錯,金燦燦的野菊散落其間。</h3> <h3>首都博物館</h3> <h3>首都博物館是北京地區(qū)大型綜合性博物館,首都博物館于1953年開始籌備,1981年10月正式對外開放。目前館藏文物已達二十幾萬件,其中包括:青銅、陶瓷、書畫、石刻、錢幣、玉器、璽印、織繡、竹木牙角器、佛教造像等等</h3><div>首都博物館新館建設地下二層,地上五層,北部設計了綠色文化廣場,東部設計了下沉式竹林庭院。建筑外形主要由矩形圍合結構、橢圓形外立面和金屬屋頂三部分組成。建筑內部分為三棟獨立的建筑,即:矩形展館,橢圓形專題展館,條形的辦公科研樓。三者之間的空間則為中央大廳和室內竹林庭院。自然光的利用、古樸的中式牌樓、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為觀眾營構了一個兼具人文、自然情調的環(huán)境。</div><div>中國最早的“太陽神”太陽神紋石刻,據(jù)說至今已有7000多年了,是我國考古發(fā)現(xiàn)最早的刻畫太陽神形象實物。這件石刻用寫意的手法雕刻出一位身軀修長、兩手下垂、雙足分離的人,頭頂上刻有23條光芒的太陽,腰部兩側的圓點似行星在宇宙中運行。它不僅反映了一個地區(qū)太陽神崇拜的情況,人們還能從這個形象中看到先民們按照人類自己的形象刻畫心目中的“神”,反映出在生產(chǎn)力不發(fā)達,環(huán)境艱苦的條件下,對發(fā)展人類自身能力的渴望以及對人主宰世界的信心。還有秦始皇兵馬俑,那些將軍、神射手、戰(zhàn)馬的尊榮,原來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現(xiàn)在真的出現(xiàn)在自己的眼前了,心里很興奮很激動,參觀的時間雖然有限,但古人留給我們的這些財富,反映出中國古代文化的悠久傳統(tǒng)和深厚底蘊是無限的。參觀不僅能讓我們了解我國古代的珍貴文物,而且還了解許多知識,這真讓我為自己的祖國而感到自豪。</div> <h3>5月丹東。</h3> <h3>鴨綠江斷橋</h3> <h3>原為鴨綠江上第一座橋,始建于1909年,長944.2米,寬11米,十二孔,第四孔為“開閉梁”,可旋轉開合,便于船舶航行??姑涝瘧?zhàn)爭期間被美軍炸毀。中方一側殘存四孔,成為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歷史見證?,F(xiàn)為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游人可登橋憑吊游覓。是鴨綠江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大橋景區(qū)主要景點。 鴨綠江斷橋是集恥辱、斗爭、成就于一體的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1905年,日本侵略者為掠奪中國,行在鴨綠江上修建了這座大橋,抗美援朝期間,美軍為切斷我方供給線,1950年11月8日炸斷此橋,只剩下殘留在中國一側的“斷橋”。這座橋問世近100年來,親歷了中華民族從忍屈受辱到奮起抗爭,從歷經(jīng)挫折到不斷勝利,從當家作主站起來到改革開放富起來的艱難歷程。站在斷橋之上,不僅可以回顧歷史,增強愛國熱情,更可以飽覽丹東市改革開放以來的成就。</h3> <h3>大橋夜景</h3> <h3>沈陽故宮</h3> <h3>沈陽故宮,是中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筑群之一,又稱盛京皇宮,為清朝初期的皇宮,距今近400年歷史,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h3><div><br></div><div>清朝入關前,其皇宮設在沈陽,遷都北京后,這座皇宮被稱作"陪都宮殿"、"留都宮殿"。后來就稱之為沈陽故宮。</div><div><br></div><div>沈陽故宮是我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筑群之一,沈陽故宮占地面積六萬多平方米,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間,至今保存完好,是一處包含著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古代遺址。在宮廷遺址上建立的沈陽故宮博物院是著名的古代宮廷藝術博物館,藏品中包含十分豐富的宮廷藝術品。</div><div><br></div><div>1961年,國務院將沈陽故宮確定為國家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7月1日,在中國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會議批準沈陽故宮作為明清皇宮文化遺產(chǎn)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div> <h3>張學良故居</h3> <h3>趙四小姐故居</h3> <h3>中國工業(yè)博物館</h3> <h3>中國工業(yè)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家以工業(yè)為主題的展覽館,也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yè)博物館,這兩個第一極為符合沈陽作為共和國長子地位。因為中國工業(yè)博物館是在原沈陽鑄造廠的基礎上改造擴建而成的,所以很多地方都保留了老鑄造廠的原貌,配合一組組栩栩如生的工人生產(chǎn)場面的雕塑,讓人身臨其境,仿佛真的回到了上個世紀。通過參觀中國工業(yè)博物館,了解到自鴉片戰(zhàn)爭后,始于洋務運動的中國工業(yè)所經(jīng)歷的滄桑歷程。新中國的工業(yè)化進程始于1953年開始執(zhí)行的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第一個五年計,我國采取了重化工業(yè)起步的超常規(guī)道路,實行"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的戰(zhàn)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中國工業(yè)化發(fā)展戰(zhàn)略從單純的重化工業(yè)調整為消費導向型,國民需求不段增長,推動中國工業(yè)化進入中期階段。30年間,市場化改革、對外開放、結構調整、技術創(chuàng)新構成中國工業(yè)化的推動力量。時下的中國工業(yè),以信息化帶動工業(yè)化,工業(yè)化促進信息化,朝著科技含量高、經(jīng)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huán)境污染少的輕型工業(yè)化道路邁進。產(chǎn)業(yè)轉型催生新興企業(yè),中國制造轉向中國創(chuàng)造,未來的中國工業(yè)勢必崛起于東方!</h3> <h3>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h3> <h3>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1999年9月18日正式落成開館。新館總占地面積31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2600平方米,展覽面積9180平方米。博物館共設有包括序廳在內的8個展廳,10余個大型場景。新館采用了現(xiàn)代科學技術,配備有分區(qū)廣播系統(tǒng)、中央空調系統(tǒng)、影視報告廳、電子閱覽室、多媒體電腦系統(tǒng)及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系統(tǒng)等設施,是一座大型的現(xiàn)代化的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基地。 博物館通過大量文物、史料及多種展示手段反映了從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fā)動“九一八”事變后,東北人民十四年遭受奴役、奮起抗爭、浴血奮戰(zhàn)的歷史畫卷。教育人民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h3> <h3>大連星海廣場</h3> <h3>大連貝殼博物館</h3> <h3>是亞洲展品最多的貝殼博物館,館內的展示部分主要包括地上螺旋坡道式展廳、地下一層展示區(qū)。館內展廳分為:軟體動物學展示廳、原始古生貝類化石標本展示廳、古生菊石動物化石標本展示廳、世界海生貝類分科展示廳、世界陸生貝類分科展示廳、中國淡水貝類分科展示廳、貝類與人類的關系展示廳及放映廳等。 來自世界各地的海洋珍奇貝殼5000多種將在這里展出,是世界展品數(shù)量最多的貝殼博物館。在這5000多種貝殼中,有來自新西蘭、阿根廷、西班牙、摩洛哥、馬來西亞、斐濟、菲律賓等四大洋三十幾個國家的個人采集與求購者之手,也有來自日本、臺灣和美國的貝類學家、貝類學會及貝殼收藏家之饋贈或交流。貝殼重的達上百公斤,有稱為食人貝的硨磲;輕者僅為毫厘的沙貝,需以放大鏡鑒賞。</h3> <h3>大連博物館</h3> <h3>大連現(xiàn)代博物館位于大連市區(qū)南部的星海灣,是世紀之交大連市政府斥資建設的大型文化設施,1999年11月動工,2002年3月對外開放。主體建筑地上四層,地下一層,建筑面積3.04萬平方米,陳列面積1.5萬平方米?,F(xiàn)為"國家二級博物館"、"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省、市科普教育基地"。</h3> <h3>旅順</h3> <h3>「旅順火車站」始建于1898年,1903年正式運營通車,它是東北鐵路沿線保存得最完整的歐式建筑。</h3><div>草帽形橢圓尖頂,掛滿羽毛狀小瓦,飽含異國風韻的細部雕飾,俄羅斯風格的白墻綠窗,都給人以厚重的歷史感。</div> <h3>中國唯一的潛艇博物館</h3> <h3>旅順是限制日本人進入的景區(qū)。</h3> <h3>山東煙臺</h3> <h3>蓬萊閣是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是凝聚著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結晶的古代建筑群。素以"人間仙境"著稱于世,其"八仙過海"傳說和"海市蜃樓"奇觀享譽海內外。</h3><div><br></div><div>歷經(jīng)風雨滄桑,如今已發(fā)展成為以蓬萊閣古建筑群為中軸,蓬萊水城和田橫山為兩翼,四種文化(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為底蘊,山(丹崖山) 、海(黃渤二海)、城(蓬萊水城)、閣(蓬萊閣)為格局,登州博物館、古船博物館、田橫山、合海亭及黃渤海分界坐標等20余處景點為點綴,融自然風光、歷史名勝、人文景觀、休閑娛樂于一體的風景名勝區(qū)和休閑度假勝地。</div> <h3>煙臺山景區(qū)是煙臺的標志性景區(qū),位于煙臺市區(qū)北端,面積45公頃,由煙臺山公園發(fā)展而成,煙臺山景區(qū)三面環(huán)海,是集海濱自然風光、開埠文化、文物遺址、人文自然景觀和異國風情于一體的山、海、城、港連為一體的特色景觀,濃縮了煙臺600多年的滄桑歷史,是煙臺歷史重要發(fā)祥地和象征。 煙臺山景區(qū)以狼煙墩臺、燈塔和外國領事館西式建筑著稱,主要景點有墩臺燈塔、燕臺石、抗日烈士紀念塔、石船、惹浪亭、觀海樓和原各國領事館區(qū)。</h3><div><br></div><div>煙臺山景區(qū)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山東十佳城市公園、福山八景之首、擁有亞洲唯一保存最完整最密集的近代外國領事館群。</div> <h3>煙北極星鐘表文化博物館是國內第一家以鐘表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館址位于煙臺市濱海景區(qū)廣仁路21號,館房是具有百年歷史的近代建筑群,面積3000余平方米。 本館以中國古代計時儀器沿革和煙臺鐘表工業(yè)發(fā)展史為脈絡,以鐘表的文化內涵、科技含量、藝術價值為主要視點,以情景復原、實物陳列、現(xiàn)場演示、觀眾參與為形式,利用聲光電等現(xiàn)代科技手段,著重表現(xiàn)鐘表的歷史之重、文化之深、科技之妙、藝術之美,讓觀眾得到觀賞的享受、審美的愉悅和參與的樂趣。</h3><h3><br></h3> <h3>張裕葡萄酒博物館</h3> <h3>于1992年建館,坐落于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qū)六馬路56號--張裕公司舊址院內。該館主要由百年地下酒窖和展廳兩部分組成。大酒窖深七米,建于1894年,1903年完工,歷時11年,為當時亞洲唯一地下大酒窖。展廳通過歷史廳、酒文化廳、榮譽廳、書畫廳四大部分,比較系統(tǒng)地展示了張裕酒文化的百年歷史,展廳還陳列了許多名人墨跡及藏品。數(shù)年來,張裕酒文化博物館,做為張裕對外宣傳的一個重要窗口,先后接待了大量的中外來賓和知名人士,并被山東省政府和煙臺市政府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極大地擴大了張裕公司在國內外的知名度。館內分上下兩層,由綜合大廳、歷史廳、影視廳、現(xiàn)代廳、珍品廳及百年地下大酒窖等部分組成。百年地下大酒窖號稱遠東第一,窖內冬暖夏涼,拱洞交錯、猶如迷宮,包括亞洲桶王在內的上千只橡木桶整齊排列,蔚為壯觀。</h3><div><br></div><div>張裕酒文化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家世界級葡萄酒專業(yè)博物館。它以張裕110多年的歷史為主線,通過大量文物、實物、老照片、名家墨寶等,運用高科技的表現(xiàn)手法向人們講述以張裕為代表的中國民族工業(yè)發(fā)展史,講述酒文化知識。翻開張裕的題詞簿,往昔那些政要的題詞比比皆是。博物館之旅是民族工業(yè)之旅,是歷史文化之旅,也是酒文化之旅,它淋漓盡致地展示了煙臺這座亞洲唯一的國際葡萄酒城所具有的獨特酒韻。</div> <h3>北京</h3><h3>大柵欄最窄胡同。</h3><h3>錢市胡同是北京最古老的“金融街”之一。據(jù)記載,清代的時候胡同最深處就是官辦的銀錢交易大廳:商人們在這里將白銀兌換成銅錢,或者反過來將銅錢兌換成白銀,這里的匯率影響著全國的金融市場,“錢市胡同”也因此得名。直至今天,當年銀錢交易大廳的大棚仍然矗立在錢市胡同最深處,成為西城區(qū)文物保護單位錢市胡同爐房銀號建筑群的一部分。 </h3> <h3>11月北京。</h3> <h3>冠帽博物館</h3> <h3>北京警察博物館-博物館展出面積為2000平方米?,F(xiàn)有藏品7000余件(范 圍自明代至今與警察相關的中外藏品),陳列展出1500余件(有相當藏品屬首次公諸于世)。館內展示以實物為主,兼附圖片、文字、模型。另外,館內還采用了相應的高科技手段,引進了先進的聲、光、電技術,使傳統(tǒng)的陳列手段與高科技展示完美結合,從而較好地突出了博物館的時代特征,有力體現(xiàn)了首都公安在全國的固有特色。同時,館內專門設置了寓教于樂的可參與操作的項目,如模擬仿真射擊訓練系統(tǒng)、交通道路情況實時顯示、消防逃生自救訓練等。 </h3><div><br></div><div>全館設四大展廳:1、北京公安史廳。以編年史方式再現(xiàn)首都警察保衛(wèi)黨中央、保衛(wèi)首都,出色地完成各個時期的公安保衛(wèi)工作的光輝歷程。2、刑事偵察、監(jiān)所廳。50年來,隨著刑事偵察、監(jiān)所看守組織機構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使公安機關同各種違法犯罪作斗爭的技術手段和看守管理水平得到顯著提高,為保衛(wèi)人民生命財產(chǎn)的安全和社會的長期穩(wěn)定作出了巨大貢獻。3、警種職能廳。內容包括為民服務、緬懷英烈等。4、警械裝備廳。展示槍支、服裝、科技強警、警務交流、公安文化等內容。</div> <h3>海南省</h3><h3>12月11號??凇?lt;/h3> <h3>在??谑邢群笕チ死辖?,馮小剛公社,地質公園等。還去了瓊海市的紅色娘子軍紀念館,博鰲論壇,玉帶灘等地。在三亞主要是游覽了大東海景區(qū),亞龍灣景區(qū),鹿回頭公園等,這次去主要是去西沙了,由于時間的關系沒有很好的玩,留下點遺憾,海南美麗的海島我還會再來的。</h3> <h3>西沙</h3><h3>12月14號去西沙。</h3> <h3>如果想要天藍碧海的海島度假,請千萬不要來。</h3><div>如果你自在不能受拘束,請千萬不要來。</div><div>如果你勇于冒險,請千萬不要來。到這里去究竟有何意義?而對于“南海諸島”的所知,可能也只有小學課本上的寥寥字句。南海諸島的四大群島,分別是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div><div>在四大群島中,西沙群島的永興島是中國最南端的三沙市政府所在地,也是目前僅對中國公民開放旅游的南海諸島。</div><div>換句簡單易懂的話說,西沙群島是身為中國公民,能夠自由自主去到中國境內最南的國土。</div><div>西沙群島2013年開始對中國公民開放旅游,只有指定的郵輪可以往返。至今為止,只有不到3萬名游客踏上過西沙群島的陸地。</div><div>島上沒有為旅游開發(fā)過任何一個項目,為了規(guī)范和保護西沙群島的自然生態(tài),除非相關部門的批準,沒有游客可以留宿在西沙群島的任何一座島上。</div><div><br></div><div><br></div> <h3><br></h3><div>西沙海戰(zhàn)(英文:Battle of the Xisha Islands,中國稱為西沙群島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是1974年1月19日在中國南海西沙群島西部的永樂群島海域,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與南越軍隊發(fā)生的小規(guī)模海上作戰(zhàn)。1973年9月,被稱作偽政府的越南南方阮文紹集團(簡稱"南越"),宣布將中國南沙群島的一部分島嶼劃入其版圖。1974年1月11日,中國外交部發(fā)表聲明譴責這一蠻橫行徑,重申中國對南海諸島的領土主權。南越方面不顧中國政府的強烈抗議,派出軍艦侵占西沙一些島嶼,并打死、打傷中國漁民和民兵多人,同時攻擊中國正常巡邏的艦只。</div><div>1974年1月20日,中國海軍艦艇奉命開赴西沙群島,將南越軍隊趕出西沙群島,取得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勝利。此戰(zhàn)擊傷越南共和國驅逐艦3艘,擊沉護衛(wèi)艦1艘,斃傷越南共和國官兵100余人,俘敵48人。</div><div>中國在此次西沙海戰(zhàn)中犧牲18人,戰(zhàn)后被安葬在琛航島的最高處。18位年輕的軍人永遠的留在了西沙。</div><div>讓我們永遠懷念他們,沒有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今天,我們也不可能去西沙。</div><div>去西沙旅游是愛國主義的教育,更是要環(huán)保,保護這來之不易的寶島。只留下腳印,不帶走一粒沙子。</div> <h3>西沙,是目前游客所能到達的中國最南端的旅游目的地,那里具有濃厚的神秘色彩和無窮的自然魅力,被稱為中國極難到達的地方。夏季長,冬無冰雪的南海對于中國人來說,是世界上最純凈的地方之一,同時也是冬季旅游的極佳選擇。若能在這圣潔之地來一場旅行,便是一生中難以忘懷的記憶。</h3><div>“南海之夢”郵輪不是一艘普通的游船,它承載著國人對于海洋的終極夢想,載著懷有西沙夢的我們駛向心目中崇敬之地。</div><div><br></div> <h3>越南</h3><h3>從西沙回來一周,就又急匆匆的去越南,12月27號,從太原出發(fā)到了南寧,從南寧乘車前往邊境城市東興,在口岸辦理出境手續(xù),經(jīng)中越友誼大橋,觀北侖河風光,大清國五號界碑,中越友誼大橋全長111米,橋中間有一條斑馬線,是中越大橋的管理線,親身體驗跨一步出國,退一步回家。兩國的國旗分別在大橋的兩段矗立飄揚,正如兩兄弟一刻不離的在揮手致意,它仿佛在告訴人們,不要戰(zhàn)爭,要的是永久和平。</h3> <h3>下龍灣景區(qū)坐落于越南海防市吉婆島以東,距離首都河內約160公里。1994年,下龍灣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為自然遺產(chǎn),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世界八大自然遺產(chǎn)之一的海上海上桂林,在1500多平方公里的海面上矗立著3600多座大小不一的,千姿百態(tài)的喀斯特地貌的山石,更以其海美,山幽,洞奇,三絕而享譽天下,香爐山,斗雞山等數(shù)不勝數(shù)的風景盡收眼底。月亮湖是一個360度皆為垂直絕壁的封閉海灣,空靈幽閉,湖水清澈見底,水平如鏡,因其從上俯瞰圓如滿月,所以稱為月亮湖。登上島嶼的山頂俯視下龍灣海上桂林全景。繼而還游覽了海上迷宮,烏龜洞,蝴蝶洞等,下龍灣真是值得一游。</h3> <h3>在河內市步行逛36古街,每一條街都有自己的新意,它們交錯相連轄窄的街道,小小的店鋪,一條街都經(jīng)營著同樣的商品,每一行,每一業(yè),都有一個屬于自己類別的專賣街。</h3><div>法式三輪車于20世紀出現(xiàn)在越南,最初只有殖民當局的法籍和越籍官員以及有錢人能乘坐,其前身就是人力車,后來在車后加上自行車的一部分改成三輪車,逐漸成為大眾的交通工具。我們也體驗了一回。參觀了軍事博物館。</div><div>還參觀了---越南的心臟-巴亭廣場,此廣場是越南人民領袖胡志明主席宣讀《獨立宣言》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的地方,胡志明陵,胡志明故居,主席府,小木屋,小木屋是有一根石柱撐起的獨柱寺。建于1049年。</div><div>最后是經(jīng)中越邊境重鎮(zhèn)憑祥入關,也就是我國目前唯一地處邊境仍在使用的古代名關《友誼關》。于2018年元月1號晚上到家。</div> <h3>2017年斷續(xù)的走馬觀花走了不少地方,接受了很多的新生事物,各地的自然風光,風土人情,人文景觀都有獨到之處,使人樂而往返,他們問我哪里是最好的地方呢?我說下一個地方最好。人在家,心在外,2018年期待新的旅途開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