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江南不只有水鄉(xiāng)古鎮(zhèn),還有華西村。華西村以走集體經(jīng)濟共同富裕的道路出名,這在市場經(jīng)濟大環(huán)境中顯得特別顯眼與另類,吸引眾多人的眼球。大家關(guān)心的可能是它是如何致富又是怎么分配的。</h3><h3> 利用到蘇州游玩的自由時間,獨自去華西村。華西村雖屬江陰市管轄,但離蘇州張家港只有十幾公里,從蘇州乘大巴到張家港一個多小時車票30元,再從張家港轉(zhuǎn)車中途在華士鎮(zhèn)下車二十分鐘票價4元,這里距華西村就兩三公里。一路上綠蔭連綿春光旑旎一派江南秀色,華西村就藏在這一片風(fēng)景之中。</h3><h3> 為節(jié)省時間從華士鎮(zhèn)打個車直接到村中心廣場。村口門牌上書"天下第一村.中國華西村",這個天下第一是自稱的還是誰給的?村里道路寬敞整潔,綠樹成蔭,中心廣場上一座高樓突兀聳立直插云天。事先沒做攻略不知怎么個走法,就直接上高樓俯瞰全景。</h3> <h3>這座大樓共74層、高達328米,據(jù)說由華西村投資30億按五星豪華標準建設(shè),于2011年建成以紀念建村50周年,主要經(jīng)營高端住宿餐飲會議,稱龍希國際大酒店。參觀門票100元,除72層觀景外,還往下每隔十二層分別在五個樓層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名稱設(shè)立參觀層,每層分別有金銀銅鐵錫鑄成的??雕,還附有商品推銷等功能。</h3> <h3>72層觀光展示層有360度玻璃幕墻,從這里俯瞰華西,幢憧別墅、公寓排列整齊,一派寧靜而富足的景像,也可看工廠廠房和冒著煙的煙囪。</h3><h3> 看了下面圖片可以不用花錢登頂觀光了。</h3> <h3> 第60層金匯所內(nèi)典雅高貴,金碧輝煌,令人目眩。門廳的一頭金牛號稱天下第一牛,耗黃金一噸,黃銅兩噸,現(xiàn)在價值已超過3億元。</h3> <h3>墻面、頂棚都鍍成金色</h3> <h3>正逢中午12點多,這個時間參觀的人極少有點冷清,這位書法師傅沒事坐著打盹</h3> <h3>48層木匯所,門廳是一頭銀牛,內(nèi)部以原木裝飾,營造雍容古樸的的氛圍,設(shè)有茶室。</h3> <h3>36層水匯所,門廳是銅牛,不同造型的水箱水墻養(yǎng)著各種魚類,宛如小小水族館。展廳附設(shè)SPA會所。</h3> <h3>24層火匯所,以奧運火炬為主體,熱烈、昂揚。門廳有鐵??守著。</h3> <h3>12層土匯所則以四季之變化,象征土地的意義,這里還有歌廳餐廳,但似乎沒人。門廳的??是錫鑄。</h3> <h3>酒店的大堂有仿制的鍍金地動儀,金光閃閃,真不是一般的"土豪"。</h3> <h3> 離開酒店大樓到街上一家沙縣小吃店吃拌面和扁食,量多味正才10元,老板正是福建沙縣人,他說聽到我講扁食就知道我是福建人,因為這里都稱餛飩。他的店面是向村里租的,樓上公寓住的都是外來務(wù)工的,房產(chǎn)屬于村委會。而村民都住獨棟別墅。</h3><h3> 出來后本想去村民住宅區(qū)看看,卻走到一處叫幸福園的公園,花半價20元進去,里面立有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的石雕坐像,中心亭里有一口大銅鐘,稱天下第一鐘,一座塔樓內(nèi)有一面大鼓,稱天下第一鼓。是不是天下第一不知道,但那種爭第一的心態(tài)和精神顯而易見。</h3> <h3>街旁密集排列著獅子、大象石雕。</h3> <h3>毛主席的坐像比其他坐像要大一些。</h3> <h3>天下第一鐘,旁有一投幣箱,鐘任你敲,投幣隨意。</h3> <h3>鼓樓里有"天下第一鼓",只能看不能打。</h3> <h3>公園內(nèi)打造了回顧五十年發(fā)展,創(chuàng)建百年華西的石林,時間關(guān)系沒能認真觀賞。</h3> <h3>公園里有老書記吳仁寶的生前遺跡,以他名字命名的茶葉蛋。還散養(yǎng)著雞、鵝。</h3> <h3>一座很漂亮的小別墅,門口寫著標兵房,可能是村里先進人物住的吧。旁邊一棟簡陋的平房是守園人住的,他們是外地來這里務(wù)工的。</h3> <h3>從公園出來,有個自稱本地人的司機來攬生意,這才知道可以花50元坐電瓶車游覽,但電瓶車要湊人數(shù),于是講好價錢上了他的有點臟舊的小車,正好也可了解一些情況。</h3><h3> 上了車司機就說他是華西人,但不是原住民,是前幾年被華西村兼并成了新華西村人。我說有區(qū)別嗎?他說區(qū)別可大了,華西村本村3千多人,家家百萬富翁,統(tǒng)一分配獨棟房子,村里有自己的初中小學(xué)幼兒園和醫(yī)院,上學(xué)就醫(yī)全免費,年終有利潤可分紅。而另外兩萬多新華西人這些福利都沒有,唯一的好處就是不用種田了,全部進工廠做工,月薪三千多元。我問那土地有賠償嗎?他說沒有,但每年村委會免費給每人6百斤糧食,等于吃飯不用錢了。</h3><h3> 他又說,華西本村人在廠里做工不拿月工資,年底發(fā)5萬元工資,其余如有分紅全部放在集體帳上不能動,需要用錢必須申請審批,房子也只有使用權(quán),如果離開村子就什么都沒了。</h3><h3> 原來得到好處也總得失去什么。</h3><h3> 我又問,你為什么不進工廠做工?他說打了一陣子工,覺得不自由出來做快車司機。</h3> <h3>華西村打造了很多收費景點和觀光項目,包括乘直升機俯瞰華西,但無暇且缺錢且沒必要就不光顧了,坐車在中心區(qū)域兜風(fēng)夠了。</h3> <h3>風(fēng)雨長廊也是宣傳長廊,展示華西村成就。</h3> <h3>老書記吳仁寶的石雕立像,司機說是漢白玉的。</h3> <h3>街頭偶爾可見老書記的語錄牌</h3> <h3>小兒子吳協(xié)恩15年前接老父親的班擔(dān)任村委書記、華西集團董事長,是黨十八大、十九大代表,華西村發(fā)展到今天他功不可沒。</h3> <h3>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村里拆除舊房,統(tǒng)一蓋了連體別墅式的住房,這是第一代新住宅。</h3> <h3>司機說,老書記想得周到,投錢在房子與房子之間蓋了風(fēng)雨走廊,這樣出門串門不怕淋雨。</h3> <h3>有的住戶門口掛著毛主席像</h3> <h3> 前些年建第二代新住房都是獨棟別墅,庭院寬敞,種樹鋪草,健身娛樂設(shè)施齊全,整個住宅區(qū)就像大公園。 從這里也可看出村里是下了多大心思和力氣。一方面要發(fā)展實業(yè)賺錢致富,一方面要兼顧各方公平分配。司機說這是用市場經(jīng)濟方式賺錢用共產(chǎn)主義方式分配。我很懷疑司機還能說出這么理論性的話。</h3><h3> "有傳言說華西村近些年欠了銀行很多債?"我試著問司機,司機卻說:"怎么說呢,貸款總是有,沒有貸款怎么發(fā)展?銀行就是靠放債過日子的?"說的也是。</h3><h3> 華西是上市公司,這幾年華西村從鋼鐵、紡織等實業(yè)開始轉(zhuǎn)型金融、旅游和互聯(lián)網(wǎng)等新興產(chǎn)業(yè),只是我對股份制和集體經(jīng)濟的關(guān)系還不理解,但對華西村勇于探索共同富裕的模式還是很欽佩的。</h3><h3> </h3> <h3>新一代住房村民的別墅區(qū)</h3> <h3>離開華西村才后悔沒帶一些華西村的東西,比如華西和五糧液公司合作生產(chǎn)的華西酒,和云南玉溪合作生產(chǎn)的華西煙?</h3>